作者:太极手
“他呼吸都是艺术,走路都是史诗!”
可就在这片“万民同庆”的声浪中,新蒗网突然甩出一篇报道,标题直接扎心:
“400万美元买个小金人?
《飓风营救》这波公关到底值不值?”
文章详细扒了《飓风营救》为冲奥砸下的400万美金公关费,
虽然没指责“奖是买的”,但语气暗示拉满,明眼人都懂。
紧接着,捜狐新闻跟进:
“华夏影史最离谱公关案,《飓风营救》真实支出或超4000万!”
网抑娱乐也不甘示弱:
“不愧是新晋亚洲巨富,砸钱也要拿下奥斯卡外语片!”
这几家平台,不约而同把焦点对准“烧钱”二字,
硬生生把一场艺术荣誉,炒成了“金钱交易”的舆论战。
为何他们这么干?
表面看是蹭热度、博流量。
争议越大,点击越高。
但背后还有层更深的原因。
杜笙现在大部分独家新闻,都被YY门户网垄断了。
而YY门户网的幕后BOSS,正是杜笙本人。
新蒗、捜狐、网抑娱乐这些门户网站,跟YY门户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前世刘怡霏为何在新蒗微博被黑得体无完肤?
不就是因为选了捜狐微博做代言,踩了商业红线。
如今杜笙自带流量又断了他们的资源,这几家能给他好脸色?
能不往死里黑就算客气了。
这报道,已经是顾及到倌方对“民族骄傲”的正面宣传基调,算是克制了。
其实吧,冲奥电影搞公关,本来就是好莱坞公开的秘密。
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做评委路演、办专场放映、送“冲奥礼包”,早就不是新闻。
《飓风营救》这400万,业内看都不算离谱。
可一旦牵扯到利益相关,事儿就变了味儿。
这几家媒体一煽风,评论区立马炸锅:
“花400万买个奖,还好意思吹?
粉丝激动得跟拯救了全人类似的,笑死!”
“这么多钱,投科研、搞教育、帮山区孩子不香吗?
全送给灯塔国人赚了,就换个小破雕像,不知所谓!”
“杜笙越来越飘了,整天搞这些虚的,一点实际贡献没有。”
“奥斯卡就是灯塔国人圈钱的局,杜笙还上赶着送钱,真是崇珜媚外!”
“别人越捧他,我越讨厌他,这叫独立思考!”
这些评论里,有拿钱办事的水军,也有真心反感杜笙的路人。
但更多是一种“逆反心理”在作祟。
你越红,我就越要踩;
大家越夸你,我就越要说你不行。
不是讲道理,而是靠“反主流”来标榜自己的“清醒”和“品味”。
可不管黑的白的,吵得越凶,杜笙的名字就越响。
热度这东西,从不怕争议,只怕没人提。
在这个时代,被讨论,就是最大的权力。
随着杜笙名声的日益响亮,他的粉丝群体愈发壮大。
这些粉丝对杜笙的喜爱,几乎是无条件的。
由此也出现一些极端言论。
这种极端化的粉丝行为,很容易让路人对杜笙产生反感。
比如之前陈世峥公开批评杜笙时,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除了陈世峥自己因影片提名备受关注外,主要还是因为有一批反对杜笙的人存在。
每当有人吐槽或刁难杜笙时,这批人就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支持,形成一种盲目维护的局面。
一旦大争执,事情不可避免如脱缰之马。
………
第809章 抓住那只萝莉
其实这是个普遍现象。
世界上没有谁能赢得所有人的喜爱。
即便是史泰龙,杰克逊这样的巨星,也难免有批评者。
在杜笙事业上升期,这种现象还不明显,
但随着成就越来越多,开始走向巅峰时,黑子们也逐渐出现了。
好在总体而言,杜笙的支持者远多于反对者。
所以当新蒗网等媒体发布有关《飓风营救》公关费用的文章后,立刻引发笙fans的强烈反击。
“飓风营救公关费”这个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位。
真理越辩越清,关键是要给人们提供辩论的机会。
由于杜笙拥有自己的发声平台,不明真相的路人很快明白奥斯卡公关费是怎么一回事儿。
事实上,每部参与奥斯卡评奖的电影都会投入一定的公关费用,
具体数额不一,但拿奖离不开这笔开销。
就算明星本人不出这笔钱,背后的广告代言商也会赞助。
这是一种商业行为。
公关费也是为了提升它们的知名度,利益息息相关。
YY门户网还专门做了一篇报导,盘点了本届奥斯卡其他影片的公关费用。
《老无所依》投入了1300万美元,
《玫瑰人生》为了拿下最佳女主角花了1500万美元,
《血色将至》则为最佳男主角砸下1800万美元……
相比之下,《飓风营救》的公关费用算是比较少的。
而且这里面,大部分还是赞助商出的钱。
一些视频博主也在TVING平台上发布了关于奥斯卡公关费的知识科普视频,
其中由深田恭子制作的一期尤其火爆。
她在视频中解释道:
“虽然公关费是获奖的一个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
首先得获得提名,才有资格进行公关活动;
其次,获奖还需要电影本身的质量和演员的表现足够出色。
《飓风营救》作为一部华人班底的作品,其获奖难度比欧美电影要大得多。
正因为杜笙在灯塔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加上他在《飓风营救》中的精彩表现,才能最终捧回小金人。
所以这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含金量非常高……”
随着这些报道和视频的广泛传播,很多被误导的人逐渐认清了事实。
然而,舆论争议依然存在。
毕竟有些人纯粹是为了抹黑而抹黑,并且背后还涉及商业竞争的因素。
直到两天后,新闻联播插播杜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消息,
尽管只是在栏目板块下,出现短短几秒时间,但这足以颠覆舆论。
这年代以艺人身份登上新闻联播,且单独报道其获奖消息,在化娱圈里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倌方力挺杜笙的潜台词,不言而喻。
杜笙与星际传媒的崛起,使得国内文娱产业的发展比前世更好,意识形态紧跟倌方,使得内外没有那么多捣乱的声音。
倌方很清楚这是谁带来的。
因此这次杜笙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直接给了优渥回报。
而且播出时间点,也非常巧妙。
新闻讲究时效性,杜笙拿奖已经快过去两天,新闻联播才播报这一消息,
显然是上面注意到这些争论和杂音,于是决定一锤定音。
杜笙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一项为国争光的荣誉事迹。
果然此事一出,新蒗网等媒体立即撤下之前关于公关费的报道。
争吵渐渐清净。
对于国内的舆论情况,杜笙也有所了解。
叶瀞芷一直与他保持沟通。
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在意。
正所谓木秀于林,他在国内的名气几乎断档,哪怕是一些小事都会被人吹毛求疵。
想要成名,这是必经之路。
何况大多数人还是力撑他的,没必要跟这些黑子纠缠不清。
杜笙拿完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留在灯塔国处理新片拍摄的最后事宜。
说起来,《金刚狼》这剧本,早就在他手里翻来覆去打磨了七八遍,
改得那叫一个‘面目全非’!
但爽点密集,节奏感更强。
跟前世那些磨磨唧唧的版本,完全不是一个味儿。
李伊馨私下都跟人嘀咕:
“这剧本,说白了就是杜笙画的骨架,要是真论编剧署名,他排第一都不为过。”
在漫威宇宙里,金刚狼这角色人气一向不差,粉丝基数也不少。
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
电影拍出来,票房老是不温不火,为什么?
说白了,拍得太“苦大仇深”了!
观众花钱进电影院,图的是痛快,不是来受虐的。
而漫画版的金刚狼身世,惨得没边儿。
亲手干掉亲爹,跟亲哥剑齿虎反目成仇,老婆没了,儿子被洗脑成反派,最后自己还挂了……
上一篇:开局心声,高冷女教授是恋爱脑?
下一篇:首富从租车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