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32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你们注意到没,今天上午有台捡石机居然没开去维修!”

  “哈哈哈,早看到了,听说那两个天天上午干活,下午和晚上就忙着修机器的驾驶员脸都绿了。”

  “要我我也急,开个农机天天像伺候媳妇似的。”

  “那台捡石机咋来的?”

  那人捂着嘴小声说道:

  “听说是郭老板从疆省农垦那买的旧机器改造的,可把候工头给气着了。”

  “哈哈哈……”

  在项目区的周围、田块和道路间已经陆陆续续的栽植了一些林木,速生杨、大果沙棘……

  只是天气太热,树木的状态都不太好,每天都还得持续浇水。

  不然成活率可能会很低。

  而种植林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防风防沙,减少地面蒸发作用,改善小气候。

  只是树木的需水量远远高于普通作物,但这样也有个好处,能有效降低作物附近的地下水位,获得生物排水排盐的效果。

  来到简陋的项目部,后勤人员已经给他专门安排好了一桌饭菜。

  除此之外,其余工作人员也都在几张大圆桌上用餐。

  郭阳也趁着这个机会和苜禾项目部的员工交流了片刻,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绪和需求。

  临时项目部确实很简陋,工作环境更是恶劣,用水、用电、交通环境、娱乐设施等等都很艰难。

  不过苜禾牧草加工厂和办公楼的用地审批已经在办理了,明年初厂区应该就能够建好入住。

  基础环境差,但好在苜禾食堂提供的饭菜还算丰富,主打的就是量大管饱。

  吃了饭,老向便迫不及待的带着郭阳去看已经初具雏形的‘苜禾1号’的扩繁种子田了。

  ‘苜禾1号’的种子田被老向选在了双桥村的北面,但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这里靠近正在建设的防护林带。

  郭阳来的时候,已经看到种子田用围栏给围起来了,而在种子田的不远处,他此前要求的牛棚也在建设中了。

  老向做事情的能力肯定没得说,但他也有听到施工方和员工抱怨老向不太合群。

  不喝酒只是一方面,主要是老向除了工作很少会和他人闲聊。

  最大的爱好便是下班后和他带来的三个徒弟下象棋,理由是防止老年痴呆。

  除此之外,每天早晨起来练金鸡独立,每天至少吃一个苹果,三到六个核桃等等养身理论也都在项目部里流传了开来。

  种子田的围栏里外,是一片灌木丛。

  目的是考虑到苜蓿作为豆科牧草的生物特性,靠近灌木丛和防护林有利于昆虫的授粉,但后期仍然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产量高、品质好的种子,苜蓿的种子基地应设在最好田块上,而且要求近5-6年内没有种植过苜蓿。

  同时要求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杂草少,排水良好,灌溉条件更是必备。

  此外,如果后续考虑在这里繁育其它种子,还要设置不少于200-400米的隔离带,防止种间及品种间的生物混交。

  生物混交分为跨属杂交、属内杂交等等。

  比如芸香科的柑橘家族以混乱不堪著称,几乎所有的种都是宽皮橘、柚和香橼这 3个野生种的后代。

  柚和宽皮橘杂交产生了橙,宽皮橘和橙杂交又产生了柑,香橼和酸橙或柑杂交又产生了各种柠檬,柚和甜橙杂交又产生了葡萄柚

  另外,作为主粮之一的小麦也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两度跨属杂交,无视生殖隔离而诞生的。

  马铃薯与番茄融合得到的薯番茄和番茄薯;

  ‘抗倒伏’的竹稻;

  马和驴的后代:骡子;

  最夸张的宽吻海豚更是鲸中‘西门庆’,至少与13种其它海豚发生过杂交。

  还好没跨科,保住了哺乳动物作为名门望族的最后体面。

  人工条件下的远缘杂交,如果有利于农业生产,且不会侵扰自然界,自然应当支持。

  但由于人力影响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基因污染,还是应该尽力避免的。

  这也是种子田设立围栏和隔离带的目的。

  郭阳在老向的带领下走进了种子田。

  相比盐碱地改良项目,老向其实对‘苜禾1号’的种子田更为重视。

  毕竟20万亩盐碱地最后能不能改良成功,最终靠的是郭阳所说的超级紫花苜蓿‘苜禾1号’!

  所以,老向在向郭阳介绍种子田的工作进展时,也格外的详细。

  “苜蓿种子细小,幼苗较弱,早期生长缓慢,为了给‘苜禾1号’提供良好的发芽和生长条件,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很细。”

  “平整好地后,每亩施用了有机肥2 000千克、尿素8千克、速效磷8千克、速效钾8千克。”

  “深耕后又晾晒了几天,今天才开始上人工清捡石头杂草、耙平耙细,灌溉水源也很快就接过来了。”

  “最多一个星期,就可以开始镇压播种。”

  “老板,播种是你亲自过来把控还是……”向天山问道。

  他很清楚郭阳对‘苜禾1号’到底有多么的重视。

  “到时候我过来看看吧,具体指挥还是得伱来。”

  也就是这时,郭阳突然想起20万亩盐碱地的苜蓿种子还没着落。

  和制种的种子用量不一样,普通紫花苜蓿的种子用种量普遍在每亩3斤左右。

  而且这还是新改出来的地,每亩用种量至少得有5斤,20万亩就至少得是100万斤。

  虽然在‘苜禾1号’扩繁出来之前,这些苜蓿最后都是用来深翻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但为了保证出苗率和还田效果,该用的种子肯定不能少。

  “老向,盐碱地的苜蓿种子也该提前准备了,100万斤可不是个小数目,你有啥渠道没?”

  向天山想了好一会儿,才面带犹豫的说道:“要不再找找辉煌种业?”

  还有推荐票的大佬些,麻烦也支持一下。

第49章 播种

  “辉煌种业?”郭阳没想到老向会推荐他的前东家。

  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给老东家拉业务吧!

  老向平静的点了点头。

  “根据农业部的抽检结果,目前西北市场上流通的紫花苜蓿种子质量堪忧,合格率仅为40%。”

  “合格率这么低?”郭阳讶然。

  “目前整个苜蓿种子生产都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工艺落后,清选设备缺乏,造成市场上流通的种子普遍存在纯净度较差的现象。”

  “发芽率低,其它植物种子含量超标,质量堪忧,假劣种子……”

  “辉煌种业作为专业化的种子公司,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清选设备,其种子质量还是没问题的。”

  “除了辉煌种业外,宁省绿洲草业有限公司这两年也从国外引进了苜蓿品种,建立了1万亩的优质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和2万亩苜蓿生产示范基地。”

  听到这,郭阳脸上有点惊讶。

  “国内的专业苜蓿种植生产公司还挺多的嘛?”

  在他的记忆里,他知道有苜蓿这种植物,还是2008年的‘婴儿奶粉’事件之后。

  老向摇了摇头。

  “相比未来国内对优质牧草的预期需求,这点企业并不算多。”

  “而且这些都是2000年前后创办的企业,是第一批苜蓿产业的‘拓荒开拓者’,从创办之始就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场化的道路。”

  “只是目前都只能勉强维持经营,全加一起每年苜蓿商品草的产量也不足10万吨。”

  “大部分企业这时都陷入了彷徨期。”

  苜蓿号称“牧草之王”,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各种家畜最喜食、最经济的牧草。

  全世界苜蓿栽培面积超过6亿亩,但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种植,是其农业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以美利坚为例,苜蓿是美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四种作物之一,仅次于玉米、小麦和大豆,2001年的年产值达到了81亿美元。

  其所有的洲都有苜蓿商品种植,20个以上的洲进行种子生产。

  而他隔壁的加拿大更是连续十几年每年出口苜蓿种子3000吨以上。

  苜蓿除了用于传统利用方式动物饲养外,还可以被用做生物燃料发电,或利用其含氮量高的特点,用于土壤生物改良,也可用于酶的工业化生产等。

  在我国,苜蓿种子生产主要集中在陇省、陕省、宁省、蒙省、疆省、鲁省等地。

  种子产量与地域关系明显,西北灌区苜蓿种子产量高,质量好,适合于种子生产。

  其中陇省一直是我国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长期占我国苜蓿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1998年的种植面积约为560万亩,而到2023年,这一数据为1200多万亩。

  但这时的企业和种植户种植苜蓿大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基本不会进入市场流通。

  郭阳此前了解到辉煌种业经营陷入困境时,曾想过将其收购,然后顺势从牧草进入种业。

  但最后失败了。

  此时想到要从辉煌种业购买苜蓿种子,也难免有点异样。

  “那有了我们这100万斤苜蓿种子的订单,辉煌和绿洲草业的经营情况是不是会好转很多?”

  老向想了片刻,还是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郭阳此时的心里很矛盾,主要是他还抱有未来能收购辉煌种业的想法。

  此外就是他知道国内的草产业刚刚兴起,草产品市场还很小,能够购买苜蓿草产品的养殖场和饲料厂还较少,草产品的利润也较低。

  而辉煌种业和绿洲草业都有自己的苜蓿种植加工产业链,苜禾买它们的种子算不算变相的资敌呢?

  但在心中又仔细思考了会儿,郭阳还是决定采购辉煌和绿洲等专业公司生产的苜蓿草种。

  他种苜蓿的目的是为了改良盐碱地获得自然能量买种子,苜蓿草产业只是一个踏板。

  而且他知道未来几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群体的扩大,我国肉蛋奶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将出现快速增长。

  作为基础产业的草业肯定也会迎来蓬勃发展!

  并且在国外,国土狭小的脚盆鸡是世界上草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国家,韩国和一些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也是传统的苜蓿产品进口国家。

  虽然现在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未来的市场是广阔的!

  想通了之后,郭阳便让老向先行去联系辉煌和绿洲草业。

  并且在离开前把100斤‘苜禾1号’的种子交给了老向。

  ……

  三天后,扩繁种子田。

  经过工人们精细整理后,整个田块已经极为平整,土块、石块和杂草根也清理得干干净净。

  前期深耕后过于疏松的土壤,也在用耙耱2~3次进行镇压后,使土层下沉,达到了上虚下实的要求,暄土层基本不超过3cm。

  这样做有利于种子的出苗,减少下层土壤的水分蒸发。

  而这时,老向也将经过3天暴晒的‘苜禾1号’原原种分发给了干活的工人。

  一般来说,种子生产田生产的播种材料应是原种或原原种,且对选净度、发芽率、千净重、硬实率等等都有要求。

  但‘苜禾1号’原原种是种子商店提供的,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

  播种方式经过郭阳和老向的讨论,最终选择了穴播,播种深度1-1.5cm。

  种子太小,如果播种过深,会影响发芽并直接影响产量。

  至于用种量,按老向的说法,在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相对较好的情况下,第2年苜蓿生长的平均密度以2000株/亩为宜。

  不可过稠,也不是不是越稀越好。

  而要达到这种密度,每亩用种量刚好在1斤左右,也刚好播完100亩的种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