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19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吃了饭,郭霞和田英收拾卫生,大哥则给郭阳和罗修泡起了茶。

  郭阳灵光一闪,“大哥,你这泡茶的手艺不错叻。”

  郭山笑道:“看着挺像那回事吧,我这专门和一退休老头学的,那老头平时就喜欢喝茶喝逛公园。”

  听大哥这么一说,郭阳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老年人生活圈变窄,活动范围有限,天天在家没事干,不如学会一门兴趣爱好。

  有事干了,人就不孤单了。

  喝茶也应该算是兴趣爱好吧!

  想到这,郭阳一个劲的称赞:“大哥,你这手法岂止是不错啊,我看都有茶艺师的风范呢?”

  “那还差的远。”

  嘴上虽这么说,郭山却仍不住显摆了起来,拿出两个圆柱形的玻璃杯,放好茶叶。

  随后又提起刚烧开的茶壶,一高一矮有节奏的泡起了茶。

  玻璃杯里的茶叶在开水注入后翻滚了起来。

  “小弟,你看我这凤凰三点头如何?”

  郭阳比了个大拇指,“厉害!”

  “哈哈哈……”

  次日,一觉醒来,想着大哥郭山说的凤凰三点头,郭阳忍不住笑了笑。

  起床后,郭阳给罗修去了个电话,让其来接人。

  罗修昨晚回了酒店,郭阳则是住在家里。

  等罗修来了后,草草吃了早饭,郭阳拉上大哥郭山就要出门。

  “去哪儿啊,小弟?”

  “家具市场。”

  “去那干啥?”

  “给哥你整一张好点的茶桌,让你能更好的施展凤凰三点头。”

  “那你还要不要给我整一个茶园?”

  郭阳想了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到了市场后,给大哥挑选了一套高档的茶桌,家里也宽,还有空着的房间,稍微清理改造一下就是一个专门的茶室。

  以后大哥也能邀请耍的好的老头来家里喝茶,显摆显摆。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在别人的称赞下也最能培养起一个人的兴趣爱好。

  喝茶也比喝酒要更为健康。

  郭阳为了大哥的晚年幸福生活也算是煞费苦心,不过除了买茶桌外,其它的事他都没怎么参与。

  一律交给罗修去处理,他自己则是又在沙海忙活了一阵。

  曾经和庄正提及过的种树小游戏已经开发了出来,是找外包小团队做的。

  郭阳试玩了一下,发现根本没有可玩性,直接就给砍掉了。

  随后郭阳又登录了QQ,发现这时候QQ农场也没出来。

  顿时就有了想法。

  嘉禾要不要也做一款农场类的游戏,只思考了一瞬,郭阳就决定可以试试。

  只不过和QQ农场肯定有所区别。

  在农场里,玩家除了可以享受到田园风光,还可以扮演农场的经营者,完成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

  在收获的过程中,玩家可以积累自然能量,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兑换真实的树苗。

  沙海农牧再帮玩家把这棵树苗种在荒漠化地带,实现公益的目的。

  玩法可以简单点,在专业的游戏玩家里,这种游戏可能特别弱智和低能,只能吸引一些无聊的群众……

  但嘉禾做这件事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公益。

  郭阳也很想知道这样种下去的树苗会不会也给种子商店带来自然能量。

  想做就做,他现在也有挥霍的资本。

  给庄正提了下思路,同时又联系了惠农网的团队负责人曲升。

  后续的游戏研发也交给了惠农网的团队,人不够就招人,总之项目得做起来。

  等这一切都忙完后,郭阳感觉这次民勤之行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下一站,阿尔泰。

第244章 青禾

  青禾县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却很凉爽。青格里河,意为美丽清澈的河流。

  如今这条河流的水却横穿喀旦逊套山而过,浇灌着新开垦出来的土地。

  两百万亩的戈壁上,荒地平整仍在继续,也有一些土地已被开垦了出来。

  铲车、推土机、捡石机、深耕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在荒滩上轰鸣着。

  挖石头、填壕沟、开沟渠、犁土地,就这样忙碌了大半年才算是将这片荒滩平整出来。

  青禾县高官候振鹏见着这一幕,无疑是极为振奋的。

  青禾县偏僻,贫困,人才匮乏,但从来不缺乏直面困难的胆识。

  阿魏灌区的开发,青禾人筹备了十年,却受限于经济条件,迟迟未能动工。

  原来,站在这里的山上向远处眺望,只能看到山下满地乱石,光秃秃的一片,只有几棵歪脖子树栽风中摇曳。

  任谁看了,也会发出疑问,“满地石头,常年大风,这能种些啥?”

  如今,嘉禾集团只入驻了不到一年时间,一切都改变了。

  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候振鹏说道:“郭总,感谢嘉禾当初选择了青禾县啊!”

  郭阳笑道:“候书记,嘉禾也要感谢青禾县委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前期的引水规划,嘉禾也不可能这么快的完成引水工程。”

  侯振鹏失笑的摆了摆手。

  凿洞穿山的引水规划确实是县委早就做好了的,但没有嘉禾揽下了那高达2.13亿的投资。

  工程进度不可能有这么快,青格里河的河水也不可能流淌过来。

  郭阳指着远处最好的那块荒地,上面的稀疏的植被还清晰可见说。

  “候书记,青禾牧民定居的进展如何了?”

  嘉禾拿下的两百万亩戈壁主要是土层浅、荒漠和盐碱化严重的土地,但事实上,阿魏戈壁上是有30万亩的优质荒地的。

  但这些荒地是留给当地牧民定居的,这也是一开始青禾县委的阿魏灌区开垦计划。

  侯振鹏神色有些许尴尬,“目前还在规划之中,城镇建设的规划还没审批下来。”

  郭阳问道:“那这30万亩荒地可以先开垦出来啊,届时可以先承包给青禾农业一两年,种两年苜蓿,土壤也更为肥沃了。”

  “没钱。”

  说到没钱的时候,候振鹏倒是大大方方的,毫不掩饰。

  青禾财政穷,这是没有必要掩藏的事实。

  反倒是工作效率慢,让侯振鹏更为在意,也实在是嘉禾的效率太过快了些。

  只是那上千台大型机械,看着就让人热血澎湃,这不是在搞农业,反而像是在搞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郭阳想了想,然后看向一旁脸膛黑红的向天山,“老向,我们的荒地开发还有多久?”

  向天山不假思索的说道:“除开需要换土的区域,其余地区6月中旬就能全部完成播种。”

  郭阳琢磨着,其实阿魏戈壁的盐渍化也挺严重。

  留给青禾人民的那30万亩荒地也是同样如此,土壤盐碱化重、肥力低。

  按嘉禾的改良计划,是采用草田轮作的方法,种苜蓿,压绿肥,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

  自然是时间越早越好。

  沉默了片刻,郭阳说道:“候书记,有没有可能把这30万亩土地,也先承包给青禾农业。”

  候振鹏摇了摇头,“这是给牧民准备的。”

  郭阳也不强求,只是现在有水来了,离水源远的的地方开发了,更近的反而还荒着。

  总感觉怪怪的。

  一行人往山下走去。

  除了引水外,青禾农业还在荒石滩上打了不少井,主要是用作生活用水。

  不过荒石滩不同于平地,打井的过程也是磕磕盼盼。

  向天山说道:“钻头打到地下100米时,井里才冒出水来,打这口井就花了近半年时间,仅钻机的钻头就磨坏了二三十个,最终这口井打了有240米。”

  “除了灌溉,防风也是重中之重,依据地形、风向和树木特性,初步做了一些规划。”

  “山脚下多强风,梧桐树高大,在靠近山的地方就计划种上一片梧桐林,能削弱山风,为农田里的作物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

  “为了抵挡强风冲击,在种树时,我们减少树木间的空隙,增加树林密度,实现抱团生长,自然就形成了一个防风屏障……”

  郭阳听着向天山在耳旁的述说,了解着这不到一年时间,阿魏戈壁上发生的点点变化。

  改造阿魏戈壁的投资很高,算上播种每亩投资达到了1500元,需要换土的区域只会更高。

  200万亩需要的投资金额超过了30亿元,这也是嘉禾迄今为止最高的一笔投资。

  也是最低调的一笔投资。

  青禾这地方本就不受人关注,阿魏戈壁也是藏在喀旦逊套山的另一侧,人迹罕至。

  这是一片被遗忘之地。

  媒体报道少之又少。

  也幸好关注少,毕竟这是一笔怎么算怎么亏的投资。

  若让外界知道了,指不定会怎么议论嘉禾,冤大头?或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候振鹏等县委领导班子并没有在项目上久留。

  事实上,郭阳并没有主动约侯振鹏,而是他们自己听说了,然后就找上门来了。

  来了后,却又什么都没提,只是露了个面,简单的交流了会儿,就又走了。

  这是郭阳第一次遇到姿态放这么低的领导班子,即使在家乡民勤,领导人虽然给足了笑脸。

  但依然摆着官腔,仿佛永远高人一等。

  候振鹏却没有给他这种感觉。

  另一边。

  青禾县农业局局长王洪元向候振鹏说道:“书记,绒山羊、肉牛养殖项目要不我去向嘉禾提吧。”

  候振鹏摇了摇头,“算了。”

  王洪元说道:“那阿魏菇呢?嘉禾去年可是说的振振有词的要投资。”

  侯振鹏说:“阿魏菇这两年规模扩大的太快,行情越来越差,想来嘉禾也是有所察觉,才没有贸然进入。”

  在刚种植的那一两年里,阿魏菇的价格曾经达到每公斤180元的天价。

  最夸张的时候,想买到阿魏菇,还得他侯振鹏‘批条子’。

  前年每公斤还在25元左右,去年最低也达到15元/公斤,但今年至今,只有6~7元/公斤。

  如果后面几个月这价格还没有改善,有些新进入的菇农可能还得亏本。

  “县里自己想办法吧,抓紧把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拿下来。”

  沉吟了下,侯振鹏看着车窗外依旧忙碌的身影,发出了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