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4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对于余洪海的说法,郭阳并不能完全苟同。

  虽然还没能验证,他却相信种子商店送出的紫花苜蓿种子是寻常筛选培育出的种子不能比拟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数量太少,只有100斤。

  还得经过至少一到两年的制种才能大规模的推广开来。

  在心中权衡了一会儿,郭阳向余洪海邀约道:“不知道余总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次?”

  “哦?”余洪海眼神疑惑。

  “我们现在不就在谈合作吗?”

  郭阳抿了抿嘴,暗自吐糟:“这个老狐狸。”

  “进口农业机械甚至工程机械,我都可以通过余总的公司进行购买,但我希望余总能帮我带出一支专门做农田土地整理的工程队伍。”

  余洪海连忙摇头,“我只是一个做农业机械生意的。”

  “农田整理工程你完全可以找地方的农垦集团,论工程组织和管理能力没有比他们更擅长的了。”

  郭阳又继续追问道:“那有没有兴趣一起在西北搞个农业机械制造厂呢?”

  余洪海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无法置信地望着面前的人。

  这人,咋听着这么不靠谱呢?

  求收藏追读和推荐。

  这两天写的不是很顺畅,明天周末抽空整理下思路。

第18章 进口农机

  搞农业机械工厂,并不在郭阳一开始的计划里。

  但种子商店却在维克托的农场时意外的触发了解析农业机械的功能。

  而且根据种子商店的提示,解析农业机械能获得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机械碎片。

  只是目前还没有自然能量,所以才暂时只能收集各种农机的资料信息保存,等有自然能量时再进行解析。

  机械碎片是仅能作用于某一台农机之上进行升级改造的,但应该是使用起来最为便捷的。

  甚至郭阳还考虑过在国内购买一些二手的农机,然后对其使用机械碎片,只是这样虽然省钱,但会不会过于浪费?

  除了机械碎片外,种子商店还能解析出技术资料。从长远来看,这应该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

  毕竟这世界上先进的农机种类是有限的,而且也并不是每一种农机都能解析机械碎片,所以机械碎片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总有一天郭阳会没法再获得机械碎片。

  而郭阳要想持续不断地获得自然能量,肯定也得持续的进行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比如说盐碱地、沙漠、草原、河流……

  因此,郭阳才有了自己投资建设农业机械制造厂的想法。

  原本他并不急于做这件事,但现在刚好在汉诺威碰到了余洪海。

  余洪海在潍坊的农业机械公司虽然不以生产研发见长,但营销能力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啊!

  所以,他才随口提了一起搞个农业机械制造厂,但他却没想到余洪海的反应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只见余洪海先是不可思议的看着他,随后又是浓浓的怀疑,但紧接着他的眼神里却出现了犹豫、彷徨、迷茫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观察着这一幕,郭阳决定继续加把火。

  “余总,农业机械制造厂的事我也不是拿你寻开心的,我是真有这个计划,只不过这个厂的选址肯定得在西北地区,未来很久一段时间我的投资中心都会在大西北。”

  “而且我对这方面也只懂点皮毛,具体的方向到时候肯定还要仰仗你。至于合作方式,如果你有意向我们可以谈。”

  余洪海浓眉下两只眼睛时而闪烁着无助而又痛苦的神色,不时又悠然遐想。

  郭阳也不知道他联想到了什么,只能坐在原地等他缓解过来。

  歇了一会儿,余洪海才抬头看向郭阳。

  “郭总,感谢伱的邀请,不过这事情我需要回去再思考一阵子,而且说实话,郭总现在还没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口说无凭啊。”

  郭阳笑了笑,也不恼怒。

  从余洪海的肢体语言中他能看出他是有这个想法的,而且这应该也是个颇有故事的人。

  只是碍于种种原因,以及目前郭阳总是各种‘大夸其词’,让人很难相信他。

  “只要郭总有这个意向就好,农机厂的事也不急在这一时。”

  “半年吧!半年后我邀请余总到我们西北来做客,那时候我们再畅谈农机厂的事,现在我们还是谈谈眼下的合作吧。”

  “我想从国外进口一些农机,不知道余总有没有渠道?”

  余洪海这时也调整好了情绪,重新恢复了那副精明的模样。

  “不知郭总看上哪些品牌的农机了?”

  “克拉斯,芬特,约翰迪尔,科罗尼……”一长串的名字被郭阳说出,也让余洪海嘴角不自觉的抽搐。

  这小兄弟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啊,这些品牌全是目前世界上最贵的。

  “郭总,其实有些时候国产的农机也还是可以用的,而且像你这种情况,土地整理工程还是直接外包给地方农垦集团比较好,自己组建施工队的成本太高了。”余洪海悠悠的说道。

  “道理我都懂,前期的农田工程找农垦集团可以,但自己的农田工程队伍也要同步组建,后续的项目也都要用上。”

  后续的项目?

  余洪海满脸的不相信,前期的这20万亩盐碱地就够你玩的了。

  本来国内牧草的收益就低,前期还不要命的投入成本,这个项目能不烂尾就算是成功了。

  “那也不一定非要进口的农机吧!”

  “国产的农机也完全可以用啊,而且郭总你的公司初建,要花钱的地方还多,国产农机更便宜啊,甚至二手农机也可以考虑的。”

  余洪海的话确实颇有道理,也是站在他的角度出发,而且他此前也曾设想过买二手农机然后用机械碎片进行升级改造。

  但仔细的思考了一番,郭阳认为进口农机还是得买。

  一是国产农机的质量确实堪忧,虽然能用机械碎片进行提升,但进口的最新农机也可以再次提升啊。

  二是种子商店能解析出相关的技术资料,如果再有具体的农机进行实物研究,后续能产生不错的研发价值。

  除此之外,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对这些大家伙早就垂涎已久。

  而且余洪海这家伙也不会不清楚国产农机和国外顶级品牌的差距……

  “余总,该不会你公司没有这些品牌的代理经销资质吧。”

  “咳咳……”

  余洪海尴尬的摸了摸脑袋。

  “不瞒你说,郭总,你刚才说的那些品牌我只代理了约翰迪尔,约翰迪尔进入国内市场比较早,97年就在国内建立了第一家工厂。”

  对于约翰迪尔,郭阳太熟悉不过了,曾经他多次采收棉花都是请的迪尔。

  最高峰时约翰迪尔占据了国内采棉机市场70%的市场,每年在国内的盈利超过千亿元。

  但它从未在国内生产过采棉机,有的只是组装。

  只听余洪海继续说着:“至于克拉斯、芬特和科罗尼,现目前也只有克拉斯有进入华夏市场的计划,想来想想办法也能够买到。”

  “但是芬特和科罗尼我确实爱莫能助。”

  郭阳犹记得到2023年芬特都没有进入华夏市场的想法,这也可能与芬特早在1997年就被老美爱科公司收购了有关。

  国内存在的少量芬特拖拉机都是二手进口的。

  突然,郭阳想到了什么。

  “能不能通过第三方公司进口二手的农机呢?你们应该有相熟的境外贸易公司吧!”

  闻言,余洪海也眼前一亮,但随后又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那成本肯定要高上不少。”

  郭阳豪气的说道:“钱不是问题。”

  “而且我也不要多了,你只要帮我搞到两台台他们最新下线的大马力拖拉机就行了,深耕犁和旋耕机等配套机具也要来一套。”

  “除此之外,克拉斯涉及牧草种植的割草、青贮收获、翻晒、搂草、打捆、包膜、运输、制粒等众多环节的机器,也给我准备两套……算了,还是一套吧。”

第19章 植保无人机

  “……算了,还是一套吧!”

  当郭阳说出这句话时,他也感觉到有点遗憾。

  明明已经准备好了在进口农业机械上花一大笔钱,但临到头来却感觉这样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长期搞农业的人就是这样,习惯了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他在心里大概算了下,芬特930的官方售价是33万美元左右,但因为芬特并不直接对华夏市场进行销售。

  所以只能转道第三方公司进行购买,然后再由余洪海的机械公司以二手农机的方式引进到国内。

  这样做虽然避开了限制,但同样也增加了税费和运输等各种成本。

  导致芬特930最终预估成本超过400万元人民币1套,两套就是800万。

  再加上后续牧草种植需要的克拉斯的一系列青贮机械,这次进口农机花的钱只怕远超过2000万元。

  这还只是两套芬特和一套克拉斯的成本。

  这无疑让郭阳清醒了些。

  同样的钱,买国产拖拉机能买上一大堆,虽然质量稍微差些,但靠数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还能支持下国内农机行业的发展。

  而且他已经把自建农业机械厂的计划提上日程了

  所以,他最终只买了两台套芬特930和1整套克拉斯系列的农业机械。除了用于农事作业外,他们还将承担起后续用于研究仿造的任务。

  听到郭阳的需求,余洪海也在心里估算了成本。

  “郭总,帮着进口农业机械没有问题,只是这钱?”

  郭阳笑着问道:“怎么?你是打算在汉诺威就要去下单了吗?”

  余洪海胖乎乎的脸上也挤出一丝笑容,搓着手说道:

  “嘿嘿,郭总,不瞒你说,这次跟随农业机械化司出国参展,我本就抱着代理几个国际品牌的心思回去的,刚好你要买克拉斯的机械,我就想借机去找他们谈一谈。”

  “而且据我所知,从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克拉斯就有了进入华夏市场的计划,只是现在他们打算进军拖拉机领域,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收购法国的雷诺农机公司。”

  “如果我这时候带着订单找上门去,想来会事半功倍!”

  郭阳轻抿了口茶水,在心中思考着。

  他和余洪海还只是刚认识,并不能确定他的人品是否可靠。

  但想着后续的计划,余洪海可能还有大用。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余总,订单伱尽管去谈,我可以先给你转20%定金,回国补签合同后再给30%预付款,交货完成后再付最后的尾款,这种方式你接受吗?”

  “可以,可以。”余洪海连忙点头。

  他本来就是借着加入世贸组织的风口,来探索农机经销渠道的。

  郭阳愿意提前支付部分定金,也让他相信了郭阳不是骗子,而是真有实力,也就打消了他心里的疑虑。

  初步谈妥好,两人又就细节问题商谈了一会儿,比如说克拉斯系列机械的具体型号、初步的费用预算以及郭阳其它特殊的要求等等。

  等所有事情都商量好之后,郭阳才向余洪海转了500万的定金。

  当看到钱顺利到账之后,余洪海先是一阵恍惚,不可思议,随后激动和兴奋便布满了全身。

  也让他对郭阳的实力更信任了一分。

  谈完事情后,两人回到了酒店。

  郭阳也在酒店前台拿到了回国的机票,明晚8点直飞京城。

  从余洪海口中得知他们也是买的这次航班的机票,但现在因为郭阳订单的缘故,他还不确定他能不能赶得上。

  但张司长等人肯定是要做这趟航班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