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1章

作者:指尖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作者:指尖灵

文案:

大山里什么都有,有本事取出来,就能赚大钱!

吕律重生回1982年,在这个不禁枪不禁猎的年代,开启赶山人生!

标签:赚钱 重生

卷一:深山里的木刻楞

第1章 重生1982,返回兴安岭

“我走,我走还不行吗?”

吕律忍无可忍地撂下这句话,回房间,将自己的行礼快速收拾,打成背包背上,摔门而出。

外面赤日炎炎,四月的海城早已经闷腾腾的了,裹挟着一股子腥燥味,令人烦躁不安。

他摸了摸自己后脑勺,血液粘着头发,都干了,梆硬。

脑袋里现在都还在一抽一抽地疼,像是有一道闪电在里面时不时地闪一下。

重活一次,从这个节点开始,记起在这之前发生的事情,他还是忍不住动了极大的肝火。

北大荒整整八年的知青生涯,80年冬回到海城,待业一年,在街道办小作坊打了一年的零工,天天面对毛森森的刷子,一天不到一块钱的毛票收入,使劲地熬着,还得每个月将工钱的大半上交这个家用于吃喝拉撒。

好不容易争取到了正式的工作的机会,却被自己的便宜父亲要求将这机会让给自己的便宜大哥——那个年近三十,依然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街溜子。

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工作,你哥连媳妇都娶不上,你忍心看着他就这样打一辈子光棍。

没想到,自己一番据理力争,换来的却是他暴怒的背后一棒。

他就从未替自己考虑过,相处十多年了,始终还是个外人。

只因自己的妈妈去得早,只因自己不是他亲生的。

所以,下乡当知青的是自己,现在有了工作机会,还是得让出来。

“要不是我,你就是个黑户盲流,要不是我,你们孤儿寡母流落到海城,能在海城安家落户?你早都不知死在哪片荒郊野地了。”

便宜父亲追出门来,叉着腰,趾高气扬地喋喋不休。

吕律回头,那便宜大哥就靠在门口,磕着瓜子,脸上满是戏谑。

他此时此刻,心里酸涩无比。

一切,和上一世没任何区别。

“你有本事走了就不要再回来,喂不熟的白眼狼!”

身后的咆哮,在巷道中尤其响亮。

“白眼狼?”

吕律轻声笑了笑,摇摇头,迈动脚步,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这个家不呆也罢,从此再无半毛钱关系!”

撂下这句话,吕律脚步再没丝毫停留。

一路走到荒野的老妈坟前,吕律坐了许久,想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你要来快快来,嫑在山前山后捱。你要到快快到,嫑在山前山后绕,隔山喊你么隔山应,隔河喊你么打转身,鸡鸣狗叫吓到你,又是鬼神让你惊,快快照着原路转,不让亲人再担心……”

他轻声哼着这首后世偶然听来的叫魂歌,很有种魂无所依却无人叫魂的感觉。

随后,他自嘲地一笑:亲人,大概只有北大荒深山里的那对孤儿寡母了。

一下子,他有了决定,就回前世在兴安岭山里安下的家。

上一世,吕律选择忍气吞声地留了下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形势一片大好,一直没有工作的他继续呆在制刷作坊,费尽心思,甚至捡拾破烂,攒了一笔小钱后,借着大好的经商环境,开始经商。

海城他熟悉,北大荒他也熟悉,所以做起了给皮毛加工厂收皮毛和收售山货的营生。

四年后,一次在小兴安岭进山收山货的时候,遇到了暴雨,连人带车滑进了山沟,人事不知。后被一个进山采菇的山村姑娘救起,并且,在她们家养了很长一段时间伤,受到精心照顾。

两人彼此渐生情愫。

他想着在哪活不是活,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孤儿寡母家的上门女婿。

只是,吕律在伤好后,还是继续这营生,往来海城和东北,两人终是聚少离多。

生意越做越大,本以为可以过上安稳富足的好日子了,谁承想,酒后被人鼓动花了大钱开公司,结果他以为自己交往多年的朋友不会坑自己,一番口头画饼后,他没细看合同,签下了名字,按了手印。

正是这一纸合同,让他的一切成了嫁衣,被人坑得倾家荡产,还欠下不少债务。

非但没给那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自己的媳妇儿带来好点的生活,反而将一家子拖进深渊,遭受无数白眼、欺辱和困苦。

一想到这事儿,吕律就恨不得给自己几个耳光。

现在,既然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去他娘的海城,就回大荒山里,用尽全力,好好陪陪自己的媳妇儿,让她们真正过上好日子,算是为上一世的亏欠做出补偿!”

做出这个决定后,吕律当天在城里找了同在农场当过知青的朋友,直接将自己的工作资料低价卖给他,得了几十块钱。

便宜谁也不能便宜那对父子……

当天,他起身去了海城火车站,买了前往东北的车票。

烧煤的绿皮火车哐哧哐哧地一路走走停停,还是那么慢,人还是那么多,车厢接头处,过道上,还有厕所里,都挤满了人。

原本是有座位的,结果,只是去取了一次开水回来,看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一个带娃的女人,明明看到吕律回来了,却不肯让座地抱着娃娃装睡。

在这种车子上,能有一个座位,绝对是天大的享受。

看着睡得香甜的孩子,想想还是算了。

从行礼架上取下背包,打开后,取了被子塞到座位下面的地板上,人也跟着钻了进去躺着。

以前经常乘车往来海城和东北,人满为患的车厢里,为了能让自己稍微舒服点,他看过不少奇招,这就是其中之一。

一旁的人见了,纷纷效仿,有的找了报纸,有的用衣服,纷纷抢占座位下那片难得的空地。

不多时,旁边躺下了另一个人,个头挺大,蜷缩着,还拿着个大馒头干啃,噎得脖子一伸一伸的。

见吕律朝自己看来,他狠狠地再次咬了一口才示意说:“来点?”

吕律摇摇头:“甭客气,我自己有!”

他自己也取出沾了星星点点煤灰的馒头,在以脚臭占据主导气息的座位下啃了起来。

“兄弟,你们那里分田到户了没有?”

吕律摇头,他一个海城的待业青年,分啥地啊。

他原本就不是海城本地人,更是在北大荒呆了八年之久,尤其是在北大荒垦荒农场,结识了来自各地的人,口音变得非常杂,也能听懂不少地方的方言,他被大个子误以为别的地方的人了。

“我山东的,家里分到好几亩地,这下有盼头了,听说最先分田到户的人,粮食都高产,能吃饱了……”

大个子很能说。吕律默默地听着,只是偶尔象征性地应付两句。

自己的座位上换了一拨又一拨人,吕律在车上挨过几天几夜,几经辗转,总算到了魂牵梦绕的山岭腹地——伊春,下车的时候,双脚已经差不多不会走路了,浮肿得厉害。

好不容易挪下车子,他在站台上使劲拍打着自己的双腿,然后慢慢地来回走动,适应了好一会儿,整个人才活泛起来。

“欸……小吕……是小吕不?”

刚出了车站,吕律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

吕律猛地扭头,看到一个魁梧精悍的汉子正笑呵呵朝着自己大步走来。

第2章 赶山人

“蒙哥!”

吕律也是惊奇,他没想到,自己一出伊春火车站,就能碰到熟人。

来人名叫雷蒙,比吕律年长七八岁,是吕律之前在北大荒所呆农场的场长,一个雷厉风行办事非常牢靠的转业军人。

当初吕律在农场的时候,人踏实肯干,从不偷奸耍滑,很上进灵泛的一个人,为人又豪爽稳重,深受大伙喜欢,受当时还是副场长的雷蒙推荐,得了个还算轻松的活计,去副业队,主管农场种植的红花100。

红花100,是个代号。

不过,这里种植的红花100,可不是种植出来后用来害人的,而是根据计划安排为了医疗治病需要而种植的。

这么关键的地方,不是那个人,还真不放心放上去。

并且,吕律当初为了回城,雷蒙也没少帮忙使劲,他知道吕律的大概情况,可又不忍吕律一个大好青年,一辈子窝在这莽莽北大荒里。

心有不舍,却又希望他有更好的活法,所以,最终在临别的时候,只说了一句:“如果回去不好混,就回农场来,只要我还负责农场事务,就给你留位置。”

很朴实的一句话,却是满满的暖意,也是一份恩情。

如今,吕律回来了……

“好不容易回城,你怎么又回来了?”

雷蒙很高兴地递来一支烟,顺带将火柴也递了过来。

吕律本能地接过,微微一愣后,还是将烟和火柴还了回去:“戒了。”

“戒了?”

雷蒙微微皱了下眉头:“我记得你之前烟瘾不小。”

吕律之前烟瘾确实不小。

在北大荒生活的八年,绝大部分男职工,都会抽烟。

只因为夏季的时候,水草林木繁茂的大荒,肥沃的黑土地,也是蚊蠓的温床。

抽烟对于防止蚊蠓侵扰,很有效果。

所以,哪怕是没抽过烟的知青,到了北大荒,一个夏季过去,准变成老烟枪。

上一世,吕律也戒过烟,纯粹是因为回到海城的那一年,过得拮据无比,便宜的烟不好抽,随便抽上一两支,喉咙胸口火烧火燎的,一股子怪味儿,但只要是带把的,却又都不便宜。

还是为了省钱。

直到后来做起生意,条件好转,加之各种应酬需要,才又抽了起来。

如今选择不同,他本来是想抽的,但还是强行忍住,上辈子,他花甲之年检查出患了肺癌,很大原因就是差不多一天两包的烟,这病他一直没说出口,就怕那个被他拖累没落得他什么好的家又雪上加霜,一直瞒到死。

“烟抽多了不好,蒙哥,你也少抽点!”吕律深呼一口气,小声说了句。

“转性了?”

雷蒙偏头看了看吕律,开玩笑地说,他能从吕律神情上看出,吕律这回去一趟,并不如意。

事实上,他自己也没少收到离开的知青们写回来的信,离开北大荒,回到城里,正在经历下一次磨难的人,十之八九,都在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雷蒙给自己点上烟,深吸一口:“你这次回来是干什么?”

吕律笑笑:“我从今往后,要扎根这片土地了。”

“那好啊……正好,我今天也是过来接一些林场老职工到农场的,你跟我回去,反正农场上的那些事儿,你都会做,又有文化,正缺你这样的得力好手。说过只要我还负责农场,就给你留位置的,我说到做到。”

雷蒙伸手拍了拍吕律肩膀,显得很是高兴。

他以为吕律是为了返回农场而来的。

知青的返城潮,给北大荒的各处农场带来很大的影响。

以前热闹无比的农场,一下子人手变得异常紧缺,正在不断地四处抽调老职工、转业军人,或是从附近原生村落,想尽办法地召集人手,但依然无法得到很好的补充,各农场运转困难,在接下来几年里,才慢慢又恢复过来。

林场伐木,大都是入冬后的事情,此时开春,直到秋收,都是农场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人手不齐,只能四处抽调。

“蒙哥,对不起,农场我不去了,我想到山里边去。”

农场不缺他一个人。

并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到来就有多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