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610章

作者:约翰留着长长的胡子

论文嘛……原先欧洲学者们猜测的“革命性的气象理论和革命性的算法”没有出现,竺可桢再次从顶层梳理了气象理论调整了几个气象预报计算公式,就是这样。

就好像有人问,我喜欢乒乓球,怎么拿世界冠军,你回答“你先在工厂队立住脚,然后进县乒乓球队,然后闯入市乒乓球队,然后进入省队,在省队参加全运会拿个名次,被召入国家队,那就可以拿世界冠军了”。

“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略显唐突,但我们都关心这件事,叶和竺两位科学家是否正在中国国内遭受迫害?”

杰弗里·泰勒,英国气象学泰斗,问了一个可能不少在场的欧洲科学家都想问的问题。

“这是不可能的,只有美国才会发生这种事情,”吴启岳说,“中国不是美国,竺可桢、叶笃正不是肖克利先生。两位气象学家现在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正在受到全国人民的赞许与崇拜。”

“他们工作很忙,正全力投入到为自然灾害频繁的黄淮地区提供10~15天中长期天气预报服务的工作中,抽不出时间,暂时不能前往欧洲参加学术交流。”

吴启岳继续说:

“经竺可桢、叶笃正两位科学家提出、国家气象局和国家相关部门许可,我们邀请欧洲的同行们到中国观摩,在中国黄淮地区驻点观察,体验中国正在建立的世界领先的气象预报服务体系。”

第177章,没有军事航天发射?

中国邀请IGY的气象学家到中国观摩考察/暨验证中长期天气预报的真实性!

这消息比去年苏联和中国相继发射人造卫星还要重磅。

当然中国发邀请帖邀请的人都是考虑过的:肯定是纯学者,谢绝政治家和学者型政治家;知名度够大(名气大就会爱惜羽毛,当兼职间谍的可能性少一些);之前没有劣迹。

但这也是极为稀罕的事件。

收到邀请函的人本来就不怎么多,美国气象学家中国是发了三封邀请函,但他们都谢绝了。

英国气象学家詹姆斯·斯塔格接到了邀请函。哥本哈根的峰会让他对中国科学家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非常想去中国一趟,但出行前斯塔格还是想咨询一下去过中国的人,中国现在到底危险度有多高。

“中国?去中国你的行走范围是被规定好的,你去任何地方都会有人全程伴随,保证你不越界活动,其他的,还好吧。”1954和1956年去过两次中国的茶叶商人约翰斯顿说。

斯塔格:“我听说你去的地方是中国的农村,那么我在农村会受到袭击吗?”

“中国的农村贫困,但是不会有人抢劫你。再说了,伴随你的人既是你的看守,也是你的保镖,的确有些地方的村民会对你有敌意,但随行的人会解决这件事。可以携带照相机,但平时保管在中国随行人员那里,使用时交还给你,只能拍摄固定的区域。”

斯塔格:“贫困……那么生活条件有多糟糕?”

约翰斯顿:“在广州和厦门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并不糟糕。当我们去茶叶产区时,不得不住宿在小城和小镇的旅馆,那些旅馆的条件比较差,但是食物很丰富,也很好吃。至于农村,我们商团从不在农村过夜。”

斯塔格该问的都问了,不过心里面还是略有些忐忑,作为气象学家,如果到中国考察,那么很可能住的不是大城市也不是小城,而是钻到农村里去。

希望到中国的时候,每天下午还能在帐篷里喝杯茶吃些甜点。

……

法国气象学家皮埃尔·弗勒内找去过中国的人问情况就更困难了。

众所周知,法国最近几年没挤上和中国灰色贸易的车,国内都找不到去中国做生意的商人。英国人放行丹麦、瑞士、瑞典的贸易商去香港开公司,但是对法国人开公司却百般刁难。

“教授,只要你体现出对中国人无害,那么中国人是很友好的。”这名叫克里斯蒂安的中年诺曼底人说道。

弗勒内:“您去中国是住在城市里还是乡村?”

克里斯蒂安:“一开始住过一段时间城市,后来就长期居住在农村。我在中国的农村劳动,甚至参加过农村的运动会。”

弗勒内:“在中国农村,周围的人对你友好吗?”

“大部分是友好的,但就是那些英国人总是在暗中捣乱。土耳其人做的面饼很好吃,但是美国人总是抢先买走烤好的面饼,他们还抢购土耳其人找到的大麻……”

弗勒内摇摇头走了。这个克里斯蒂安在中国是当战俘的,指望他能提供什么详细的中国情况,看来是太天真了。

……

北京。

“美国2月1日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之后,他们的航天发射重新活跃了起来。3月5日,朱诺-1再次带了一颗探索者型卫星升空,很可惜火箭第四级未能正常点火,就差最后500米/秒的速度没达到,这颗卫星在太空转了3天掉下来了。”

“3月17日、3月24日,美国连续发射了两枚火箭,这回他们运气爆炸,两枚卫星都成功了,其中一枚还是此前屡次失败的先锋运载火箭。”

“从3月份起,他们的探索者一号卫星陆续发回了辐射计的信息,美国现在也在IGY年会上发表报告论文了,算是验证了我们的九章辐射带。和我们一样,美国人也没有发表他们画出的辐射带全图,看来,只有有资格进入太空的国家,才有资格获得这些信息。”

“除了已成功的,还有即将发射的卫星和亚轨道飞行器,我们要注意这一则预报,美国打算用一枚雷神-亚布尔做一次亚轨道飞行,验证卫星或飞船的返回技术。雷神-亚布尔的载荷虽小,但它准备携带一只温血动物——老鼠。”

钱学森在会上先简要介绍最近美国航天的动态。

赵九章:“美国的火箭和卫星都小,但是他们突破了第一次之后,发射确实很频繁。”

钱学森:“现在苏联第三颗卫星出现了麻烦,因此苏联同志对中苏航天合作的计划抓得更紧了。我们要去苏联一趟了。”

苏联的第三颗卫星——人造卫星三号,是一枚重1300多公斤的卫星,重量是人造卫星二号的两倍多。三天前也就是1958年4月1日,R7/8K71PS运载火箭搭载着人造卫星三号升空。火箭工作完全正常,完美达到了科罗廖夫之前计算的1.4吨近地轨道运力。

然后,把人造卫星三号送上去之后,发现卫星是死的,绕了两天,地面控制中心也不停地向它发送指令,卫星还是一声不吭。

看来这次是翻车了,往太空送了块砖。就等一两年后这块砖自己坠入大气层烧毁吧。

这时候苏联航天相关部门对科罗廖夫提出了批评,说他没有在卫星上用足够新的技术和足够强健的设计。这话也有道理,科罗廖夫是先设计的人造卫星三号,从1954年底就开始规划、1955年开始制造,还没想到用什么新技术。

至于人造卫星一号和人造卫星2号,又是1957年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临时设计的,能发射上天就是胜利,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机器设备。

……

唐华看苏联大使馆送过来的资料,琢磨着苏联或者说科罗廖夫现在需要什么。

“他们没给人造卫星三号的设计图纸,”唐华摇摇头说,“就是说了里面的仪器:四极质谱仪、电离和电磁压力计、盖革计数器、压电陨石计数器……我猜想里面的控制电路在发射中可能震坏了,而且主要嫌疑应该是控制无线电发送的系统那里。”

钱学森:“但是不得不说,他们能发射1.4吨的卫星上天,这让我羡慕。我们东风-3/长征-2号平台得1959年9月份才能搞定。”

R7洲际导弹本来就是个巨型怪物,或者说1958年的R7导弹是个潜力根本未开发出来的怪物。1.4吨近地轨道运力算什么,后来科罗廖夫用了两年时间拾掇R7火箭的第二级、上面级,最后搞出来的是“东方”运载火箭,送联盟号载人飞船上天的那种。

唐华:“前两天工信委和财经委开会讨论过了,中苏航天合作这件事,首先我们经济上是不亏的,其次整个航天队伍可以得到锻炼,至少各个部门都有活干,所以,这事情我们就接下了。但是,除了联合设计卫星和航天器之外,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做更多的事情。”

……

天津卫星制造厂。

去年还是乱糟糟一片野地的厂区,现在终于把车间和设备建起来了。实际上从2月份开始,卫星厂就在运转。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的火箭、卫星两大部门一起在卫星厂帮忙。

“这就是我们的前进二号平台的验证机。”“这是前进三号平台的验证机。”“这是前进四号平台——这个现在只做了铝镁合金框架,还算不上验证机。”卫星厂厂长刘秉彦介绍。

钱学森看车间里摆的两个卫星验证机和一个更大的只有铝合金框架的物体:“唐部长,前进四号是8到10吨的玩意,你现在就想把平台框架做出来,拿去做地面测试了?”

唐华:“本来我确实不打算在今年甚至明年搞前进四号平台的,但是现在中苏航天方面的合作前景很好,如果和苏联同志进行交流,互相交换意见,说不定大型卫星可以提早上天。老钱,他们的8K71系列火箭的运载潜力至少有8吨。”

钱学森:“我看过8K71和8K71PS的资料,他们的设计还比较初级,而且苏联确实在改进这个系列的火箭,但是我估计,他们对8K71进行深度改进之后,要用来发射载人飞船。”

唐华:“这就是我们双方要交流和辩论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前进四号还是排得稍后,这次去苏联,我想主要是把前进二号和三号平台目前规划出来的具体型号卫星,和他们做一下交流,希望苏联军队对这个感兴趣。”

前进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唐华和杨家溪、王希季就把后来的模块化通用化卫星依次用前进二、三、四来命名。

前进二号是1吨到1.4吨的卫星平台。前进三号是3~5吨的卫星平台。前进四号是大型卫星平台,8到1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