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 第54章

作者:嗷世巅锋

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孙绍宗突然又停下脚步,目光锁定在左前方一名考生身上,半响用下巴点了点,吩咐道“上去搜搜!”

几个军汉闻言刚要动手,却见那考生顺着屁股底下的木板,就出溜到了地上,然后磕头如捣蒜一般“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

军汉们却那里管他喊些什么?

扑上去三下五除二,便将那秀才扒了个精光,果然在他内衣的里衬中,发现了几十篇小抄!

“大人!”

为首的军汉咬牙切齿的道“卑职这便去把当初负责搜检的人召集起来,看看是那个王八蛋,竟敢陷大人于不义!”

这些军汉都是临时从巡防营调来的,基本都是便宜大哥孙绍祖的手下。

现在出了这等纰漏,莫说是孙绍宗这里交代不过去,就是日后回到军营,怕也讨不了什么好,所以这军汉才会如此恼怒。

“和负责搜检的人无关。”

孙绍宗摇头道“此人一身白净,连所用的木板都曾反复擦拭过,偏偏那内衣的领口满是油泥,与其喜洁的性格完全相反,而且这内衣所用的布料,也和外衣差了许多……”

顿了顿,他又吩咐道“去查一查附近看守茅厕的人,看看其中可有内衣与身份不符的——查出来给我上三十斤大枷,拉到门前示众!”

“遵命!”

那几个军汉领命去了,孙绍宗便继续往前巡视。

眼见得一圈就要转完,孙绍宗正准备去主考官那里,商量一下收卷时的细节。

忽见一个守门的衙役匆匆而来,嘴里嚷道“老爷!宛平县出了命案,如今大兴县的县丞找了过来,想求老爷您指点一二。”

宛平县出了命案,大兴县县丞跑来讨教?

这听了倒是稀奇的很。

不过孙绍宗略一琢磨,便猜到八成又是那‘血字’凶手作下的案子。

虽然按照规矩,除非有皇命召唤,秋闱期间考场人员一律不得擅自离开。

但隔着大门在衙役们的监视下,跟外面的人交谈几句,倒还是可以的,尤其这说的还是人命大案,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往歪处想。

于是孙绍宗匆匆赶到了贡院前门,却见除了大兴县丞苏行方之外,还有宛平县的捕快班头蒋老七。

而这两人的来意,果然不出孙绍宗的所料,正是为了那‘血字’一案!

那日听了孙绍宗的分析,大兴县上下在八月二十,撒下大网想要擒获凶手,最后却是毫无所获。

当时王谦还抱怨,说孙绍宗的分析完全是在胡扯。

谁知今天一早,却有人发现宛平县的巡街捕快林宗茂,被人杀死在家门口的小巷中,胸口赫然用血写着‘神断’二字,而且同样是被单刀刺穿心脏而死。

按理说这案子应该是宛平县负责。

但宛平县令徐怀志却推说,大兴县早已经为此立案,应该并案处理,才更方便找到凶手。

而且大兴县死了两个,宛平才死了一个,自然应该以大兴县为主、宛平县为辅。

因此这才出现了,大兴县丞带着宛平捕头查案的奇景。

“经过我们的初步的排查,三个受害者之间,应该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苏行方隔着门洞,苦笑道“再加上现场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我等实在是无从查起——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死者,只好又来麻烦大人您了。”

确实,查案子最怕的,就是这种变态的随机杀人案!

尤其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想要找出凶手就更不容易了。

不过一般而言,像这种有计划的连续随机杀人案,在看似毫无逻辑的表象下,往往也会有其内在的关联。

至于这个案子嘛……

孙绍宗将大致的案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忽然向蒋老七问道“蒋班头,不知这死去巡街捕快,在民间风评如何?”

第114章 第四名受害者

“这个……”

听孙绍宗问起那林宗茂的风评,蒋老七有些吞吞吐吐的道“老爷也知道,干我们这一行的难免会得罪不少人,所以这风评嘛,自然也就……也就……”

这厮显然是想替林宗茂遮丑,不过这吞吞吐吐的一说,孙绍宗该明白的,自然也都已经明白了。

于是他伸出三根手指,缓缓道“第一名死者,是个喜欢撒酒疯的烂酒鬼;第二名死者,是个小有名气的泼皮无赖;第三名死者,则是个风评不怎么好的捕快。”

“大人的意思是……”

听孙绍宗一连用了三个负面评价,苏行方也有些回过味儿来了,脱口道“他杀的都是恶人?!”

“即便算不上恶人,至少也是被人憎恶的家伙。”孙绍宗耸肩道“或许他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吧。”

顿了顿,他又道“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在不断给自己增加难度!”

“增加难度?”

“没错!”

孙绍宗解释道“第一个死者因为常年酗酒,身体素质很差,自身的社会地位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个死者是个泼皮,身上颇有些蛮力,至于社会地位嘛,勉强也算有一点儿。”

“第三个死者身为巡街捕快,平时应该是兵器不离身的,社会地位也强于那泼皮。”

“由此可以看出,他每一次选择的对象,都会比上一个更难对付。”

听孙绍宗分析到这里,蒋老七的脸色已经彻底垮了下来,颤声道“那小……小人我岂不是很危险?!”

“你?”

孙绍宗看看他那小鸡仔似的体格,无语道“放心吧,如果我的推测没有错,你应该安全的很!”

蒋老七闻言顿时放下心来。

可一旁的苏行方却仍是愁眉不展,苦笑道“如此说来,那凶手岂不是很有可能,会向朝廷命官下手?”

“有这种可能,不过更危险的恐怕……”孙绍宗说到这里,忽然眉头一皱,半响才又道“恐怕还是四营一卫的武将,毕竟每次提升的不仅仅受害人的身份,还有受害人反抗的能力。”

却原来孙绍宗说到一半,突然想起了自家那位便宜大哥,他的名声貌似也好不到哪去,而且还是以武力出名的军中猛将,完全符合凶手的目标!

不过他可是堂堂四品,出入又都有亲卫跟随,那凶手应该不会一下子,就把难度提的这么高吧?

不对!

这事还真没准儿,毕竟那凶手一直是在挑衅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比直接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更能激怒自己的?!

想到这里,孙绍宗也顾不得别的了,忙拱手道“苏大人,还请你去我府上通知一声,让我家哥哥最近警醒些,不要一个人上街!”

苏行方一听这话,顿时也想到了类似的可能,忙郑重其事的应了,随即又苦着脸道“可惜大人腾不出手来,否则那凶徒岂能如此猖狂?”

案情有可能会涉及便宜大哥,孙绍宗又何尝不想亲自破案?

可问题是考场里所有官员差役,在秋闱期间半步都不能踏出考场,即便是没有阅卷权利的巡阅使,也并不例外。

于是此后两场考试,孙绍宗都一直处于焦躁不安之中。

虽然还不至于因此耽搁了正事,但处罚力度却是大大增强,到了八月二十五这日,更是当场杖毙了两个企图协助作弊的衙役!

整整一夜未眠。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来的时候,孙绍宗也顾不得什么监考了,直接跑到正门外,等着苏行方带来最新的消息。

然而一直等到天光大亮,都没有任何讯息传来。

就在孙绍宗焦急不安,想随便喊两个路人,帮自己去县衙问话的时候,蒋老七终于匆匆而至,并带来了一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消息——昨晚并没有任何人遇害!

“老爷,您说……您说是不是那凶手怂了?”

就听蒋老七道“打从您的推断传出去,上面就增派了搜捕的力度,而且各位大人出行时,也都尽量成群结队——那凶手压根找不着下手的机会,所以就放弃了?”

放弃了?

按说,遇到这么大力度的搜捕,凶手认怂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孙绍宗总觉得,一个敢与连续作案,并在现场留下挑衅信息的狂徒,不像是会轻易认输的主儿。

心中这般想着,孙绍宗嘴里却道“如果是这样,那自然最好不过了——不过这案子总还是要破的,你们可不能因此就放松下来。”

蒋老七忙道“大人放心,这案子如今闹得沸沸扬扬,小人等哪敢不尽力?”

“那就好。”

孙绍宗点点头,便准备回考场巡视一圈。

谁知便在此时,长街尽头忽然奔来了十几骑,箭头似的横扫长街,唬的行人纷纷尖叫闪避。

龙禁卫?

孙绍宗眼力好,远远的,便瞧出来人是一队龙禁卫,而且领头的似乎还是老熟人——卢剑星与沈炼。

当初在河北待了半个多月,孙绍宗和这兄弟三人处的倒是颇为融洽。

因此前些日子受贾琏之托,打听那贺家少奶奶时,孙绍宗就找到了他们兄弟三人。

结果还真让贾琏给猜中了,那贺家少奶奶,正是被北镇抚司的镇抚佥事从四品扣下,做了第六房小妾。

龙禁卫南北镇抚司,都是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关,就算以荣国府的权势,想要虎口夺食也是休想,因此贾琏也只好死了……

等等!

为什么只有卢剑星和沈炼?

靳一川呢?

他们三人不是向来秤不离砣的吗?

莫非是……

孙绍宗心中闪过一丝不详的预兆,而这时卢剑星、沈炼带着那十几个龙禁卫也已经到了门前。

眼见孙绍宗就在门洞里站着,两人急忙甩蹬下马,冲到台阶前扑通一声双足跪地,虎目含泪,悲声道“大人,一川……一川他去了!”

靳一川真的死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孙绍宗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脱口问道“是那‘血字’凶徒做的?难道也是一刀毙命?!”

“大人明鉴!”

卢剑星哽咽道“我那兄弟,正是被歹人一刀穿心而死!”

还真是一刀毙命!

孙绍宗又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卢剑星兄弟三人,号称侦缉司三犬,武力虽说赶不上有金手指加成的孙绍宗,却也算得上是难得的好手了!

再加上他们常年干抄家灭门的买卖,警惕性比起一般人也不知强出多少倍。

要是连靳一川都被一刀捅死,毫无还手之力,那凶手的身手岂不是……

第115章 血字疑云【上】

三更补齐,话说我现在才更第三章,为啥有人下午就说我今天这三章很水?

八月二十七,龙禁卫北镇抚司。

“死者双臂向内弯曲,双手呈抓握状,但手心里却没有任何割痕,基本可以推断,他曾试图用手阻止凶器的刺入,却还来不及完成整个动作,就已然失去了意识。”

“因此也可以进一步推断,这一刀肯定是非常之突然!”

“现场脚印有些凌乱,因此我无从判断凶手发起突袭的位置。”

“但从脚印深浅、步伐间距来推断,凶手身高应该在五尺三寸至五尺五寸之间,体型要么偏胖、要么肌肉发达。”

“鞋是常见的千层底,从纹路清晰程度判断,应该是一双新鞋。”

“‘血字’是用手指沾血书写的,经过仔细比对观察,可以确定出自同一人之手。”

“但看那一笔一划的生疏程度,要么用的不是惯用手,要么凶手不经常写字——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

“孙大人,不知卑职所言,可有什么疏漏之处?”

没错。

以上这些推断,并非出自孙绍宗之口,而是北镇抚司都尉秦克俭的推理。

响午过后,好不容易等秀才们都出了贡院,孙绍宗就匆匆赶到了北镇抚司,想要查看一下,昨天从大兴县调来的卷宗,以及受害者的尸体。

结果便在侦缉司的停尸间,听到了秦克俭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