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03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在中情局的威逼利诱之下西科斯基公司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准备远赴中国再来一轮谈判,而中情局也在积极的打包装备,将那些当初合作项目的剩余物资全部送给中国。

对于美国热火朝天,以为自己捡到了宝的行为,亚纳耶夫只是看着小丑表演一样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起坑他

肩负着改善中美合作关系的神圣使命,西科斯基公司的负责人又踏上了中国的领土,他们上一次是领教了中国军方代表的厉害之处,几乎是同时跟苏联和美国的代表进行谈判,然后利用心理战互相压制对方的价格,好从中受益。也让西科斯基损失了一大笔的收入,就这一点,西科斯基公司对中方和情报局耿耿于怀。

虽然这次情报局号称是一场单独的交易,没有半点的第三方介入的影子,但是西科斯基公司还是不能相信他们的话,但这一次也不敢狮子大开口了,只能说是用价格试探性的进攻。而且这次负责交易的,还是上次苏联人口中所说的张将军。

他们领教过这位军方人员的忽悠水准,以至于看到他出现时所有人都神情一振,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但是张将军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用标准的美式英语腔调和他们打招呼,摆出一副你们不要紧张我们是人畜无害的模样。

当然这个人畜无害谁信谁倒霉。

“1987年我国有一架直升机曾在诺木洪乡失事,事后查明,事故是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尾桨传动轴断裂造成的。西科斯基公司为此支付了总值300万美元的航材和赔偿金,这件事你们还记得吗?”也没提什么交易的数量和价格,张将军一上来就问这件几年之前的意外事故。

西科斯基公司的谈判代表团愣一下,面面相觑,不知道对方要出什么牌,只好点点头回答道,“这件事我们当然知道,但是西科斯基公司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次发生。”

“等等,我记得在飞机出事之后你们也是这么说的吧,一口咬定我们用了山寨的材料或者是我们的操作失误。”张将军继续乘胜追击,逼问对方。

“我不知道你们想要表达什么,请你说的明白一些好吗?”西科斯基公司的代表有些不喜欢谈判桌上绕圈子,他们希望中方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要求直接提出来。打开天窗说亮话,当然中方代表等的也就是这一刻。

“我们都知道贵方的材料不一定是百分百的质量保证,那么你们在出售的时候难道还好意思一口咬定价格不松口吗?除非你们能保证百分之百不会发生事故,我们就愿意接受700万的这个价格。”

没有了之前苏联的米17直升机作为竞争对手,而且加上中方对黑鹰直升机的需求量大,价格方面也不敢砍价砍得太狠,而现在中方只能用虚张声势的方法来震慑住西科斯基公司,你们不是号称最优秀的直升机么,那么就拿出最优秀直升机的态度出来,证明你们的飞机失事只能是人为的问题,而不是质量的问题。

这种保证谁也不敢下,西科斯基公司又不愿意松口,只好做出一些小小的让步,比如黑鹰直升机价格降低两到三万,以求达成这笔协议。两到三万的美金对于一个人来讲可能是巨额的收入,但是对于黑鹰可怕到吓人的价格来讲,根本不算什么。

“我们愿意接受美方提出的价格购买四十架,如果你们愿意再降价十万美金,那么我们将采购六十架黑鹰直升机。”张将军知道有些谈判筹码用一次就不能用了,所以只好在数量上给予对方诱惑。

在交头接耳一阵子之后,西科斯基公司的谈判代表团表示他们愿意接受中方提出的降价要求,不过他们也随之取消一些对于直升机的调试,然后亲自交给中方。当然在与黑鹰打交道的这八年,解放军也已经对它了如指掌了。

这场谈判在还算愉快的气氛中达成了共识,连中情局的特工也在暗自庆幸这场行动总算没有搞砸,至于牵线搭桥的美国大使馆将会受到总统的赞扬和褒誉。

接下来就没有西科斯基公司什么事了,之后是中情局的人员跟解放军军方代表接头,他们表示愿意将和平典范计划中的未交换给中方的东西一并在这次行动中交还。但是必须另外与美国签署一份合约,必须终止中方与苏联在经济上的某些合作。

中国军方代表当时就来了脾气,你这是在威胁中国,甚至是干涉中国内政啊。当时中方不签,而美国方面也没有执拗,他们希望中国可以考虑清楚,为了价值还不够这批军火一个零头的经济贸易放弃交易,到底值不值得。

就在中方有些左右为难的时候,北京方面收到了来自莫斯科的回复,他们表示中方想签就签署那份合约,不用在乎苏联的感受,他们只想知道美国提供给中方的到底是什么武器清单。

当中方说出有新型航电还有黑鹰直升机时,苏联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称愿意购买一套美国的航电系统还有一架黑鹰直升机,他们希望可以和中方一起合作一个针对黑鹰的直升机项目,创造出自己性能优越的高原直升机。

中国是有渠道但是没有技术仿制,苏联是有过硬的重工业技术但是没有足够的渠道,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一起秘密消化美国的技术。

过了几天之后,中国军方联系上了中情局官员,表示他们非常愿意签署那份合约,与美国一起合作对付苏联。这态度转变的让中情局官员也始料不及,他们非常高兴的与中方签订了合约,并且承诺在未来的半个月内,所有武器都会运送到中方手中。

中方则说明除非所有武器已经拿到手,否则他们跟苏联的合约依旧会继续。兴高采烈的中情局官员怎么会知道这只是中方和苏联一起联合起来设立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为了骗取美国保密的军事技术。

果然半个月后中方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们急需的航电系统,还有两架改装完毕的歼八战斗机,雷达系统以及先进鱼雷。中方毫不犹豫的单方面终止了与苏联的一些合作协议,并且扬言准备撤出所有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而苏联为了配合演戏,只不过象征性的抗议了几句,但是在暗地里,这些合作项目还会继续进行下去,中方只是说要撤回科研人员,又不是科研人员不能继续工作下去。

但是就是这样的效果却让伍尔西大为欣喜,他向美国总统马里奥汇报了这一消息,声称在美国的努力之下,中苏关系终于出现了裂痕,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这道裂痕。

当中国获得了一系列梦寐以求的装备之后,苏联方面也收到了中方秘密送来的航电系统和黑鹰战斗机,表示有了中方送来的装备之后,苏联总算可以在战斗机的电子作战技术上有所突破了。在这些技术上,中苏两国都是互相合作的。

事到如今,亚纳耶夫的连环计划已经全部达成,先是利用基辅级航母来勾引美国上钩,利用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易来达到自己获得最新美式高新装备的目的,只有美国一个人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这是对苏联作战的重大胜利。

而中方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这个腹黑合作者的角色,利用美国的经济发展自己,利用苏联的军工工业武装自己。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传战略

亚纳耶夫警惕左倾方向的红头文件就像雪花一样,通过纸张的形式发放到所有的苏维埃干部手中。他在文件中明确的强调要警惕左倾思潮的出现,防止再将苏联被带入另一个极端之中。这份文件就像一个耳光,狠狠的煽打在那些认为苏联已经重新走向共产主义化的人脸上。

亚纳耶夫也同样坚持认为,防止自己在思想主义上被渗透就要建立一种同样足够的信仰,光是贬低对手的民主和自由化价值观并不是长久之计,苏联自身也要有一种让人足够肯定的信仰,可以用来维护苏维埃和加盟国之间的关系。苏维埃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以共产主义作为凝固人心的目标,却铸造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官僚和特权体系。

于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高度结合起来的思想价值观自然而然的归入了亚纳耶夫的考虑范围之中。美国之所以能将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信仰凝聚在一起,爱国主义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于是亚纳耶夫也同样对加盟国提出了拥护苏联政府即是热爱祖国母亲的口号,这种爱国主义口号曾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来却因为苏联宣传机构的僵硬化导致了爱国主义被官僚阶层自我否定。

为此,在宣传形式上,亚纳耶夫也曾找过苏尔科夫,作为引领苏联宣传机构新时代的人选,他将这个重任交付到苏尔科夫的肩膀上。亚纳耶夫提出的要求是必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公众的认识之中,而且必须是让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不要让人感觉到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无脑赞颂。

“用画画,电影,画画等多种的形式,尤其是抓住年轻一代的孩子们,他们不能再接受西方所谓的自由化价值观的侵蚀了。”亚纳耶夫的提醒道。

“画画,宣传画报吗?但是宣传画报的话,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苏尔科夫好意的提醒道。之前宣传部的那些蠢猪将苏联的形象几乎推入深渊之中,也验证了那个说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部几乎都是国家的敌人。

“不不不,宣传画报也同样太过死板了,会让人有一种这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感觉。”亚纳耶夫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一种漫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或者年轻人都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宣传,并且将对祖国,对人民,对苏维埃的拥护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

“漫画?”苏尔科夫微微一愣,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

作为穿越者的亚纳耶夫当然知道漫画这种东西带来的冲击力,例如岛国右翼为了向那群死宅宣扬和美化军国主义思想不同样推出了舰娘么。

“是的,漫画。比如我们可以将整个世界的国家都才用动物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苏联可以是巨熊,而美国是老鹰,然后法国是高卢鸡,英国是约翰牛,中国是兔子。将国际事件用这样的年轻一辈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将爱国主义情节夹杂到漫画中去,以这样一种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又不会显得我们是在自我唱赞歌。”

“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也就只有亚纳耶夫总书记才能想得出来。”苏尔科夫感叹道,这可不是在拍马屁,而是对总书记主意的赞叹。

“苏尔科夫同志,你们这些文化工作者也更应该深入人民去探究他们到底喜欢什么,一个人埋头苦干不去想,是脱离群众的行为。”亚纳耶夫好意的提醒道。

假如苏联那帮泥古不化的家伙能有自己这个穿越者一半的眼光,当年的宣传部也不会被戈尔巴乔夫提拔的那两个苏共叛徒渗透的千疮百孔。

“电影的话,我们可以尽量的淡化政党在里面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二战时期更多的表现政府,红军战士的可歌可泣精神,表达出他们在为伟大的祖国奋斗和奉献的同时,苏维埃和祖国母亲也同样没有忘记他们,记住,一定要将小人物和大事件结合起来,多方面的提高苏联的正面形象。”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兵临城下》和《斯大林格勒》这两部电影,虽然兵临城下之中一贯延续了好莱坞黑苏联的情节,但是正如美国人喜欢黑苏联然后黑着黑着就自己先乌拉了一样,故事性方面《兵临城下》还是蛮不错的。

美国的这些作品如果拿来剽窃的话,效果应该蛮好的吧。例如苏联版本的《狂怒》,苏联版本的《拯救大兵瑞恩》,苏联版本的《兄弟连》,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奥斯卡也没有票房的说法,但是也足以吊打西方的同年好莱坞电影了。

当然,亚纳耶夫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苏尔科夫,具体的捉笔操刀还得交给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们去研究,而这些事情就让苏尔科夫这位宣传部长去操心吧,谁叫他是负责苏联舆论宣传这一块的呢。

“我们起码一年要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可以媲美奥斯卡的高质量电影,让西方的好莱坞感到羞愧,同时也扭转我们在宣传上的劣势。”亚纳耶夫有些自豪的说道。假如当初没有穿越到亚纳耶夫的身上,起码他也应该去拍电影,最起码能拿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吧。

“一年一部?”苏尔科夫有些目瞪口呆,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证写出的电影剧本没有参差不齐的差距,但是总书记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呢?

“是的。”亚纳耶夫肯定的说道,由他提供的大纲,莫斯科最好的导演编剧本和拍摄,几乎是经费不限的去拍摄这些电影。

“对了,之前总书记说过的那个漫画我觉得非常有兴趣,总书记打算给这部漫画起什么名字吗?”对于苏共总书记亲自提点的漫画,苏尔科夫可不敢怠慢,想早一点的落定计划。

“名字啊。”亚纳耶夫扶着额头想了想,然后说道,“名字就叫《那年那熊那些事》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共和国功臣

亚纳耶夫的宣传策略可不仅仅只是在电影和文学等艺术的文化的形式上,举办军事博物馆也是亚纳耶夫的目的之一,通过军事展览,让年轻一代领会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

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有一处著名的苏联飞机坟场,这里停放着数以千计的飞机,属于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博物馆,曾经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博物馆,其中包括数以百计的原版机型。除了一些常见的诸如米格系列战斗机,还有罕见的图波列夫制造的超音速图144运输机,他们曾经代表了共产主义政权的最伟大成就,如今他们却停留在这里慢慢生锈。

这座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博物馆仅有几个看护人看守着整座庞大的航空坟场,这些守墓人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都是在卫国战争中为祖国风险出青春的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曾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如今却伴随着那些逝去的烽火记忆,在这里陪伴这些战斗机慢慢的老去。

布尼科夫同志坐在航空博物馆的露天长凳上,望着这些逝去的远古回忆而发呆,每年的这个时刻,他们一些老战友们都会在这里聚会,几年却有些出人意料的,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等待着其他人,打发漫长而寂寥的时间。

他是这座空中坟场的守墓者,卫国战争中的最后亲身经历人。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稚嫩的声音从布尼科夫的身边响起,吵醒了昏昏欲睡的他,布尼科夫回过头,望见身边站着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手中还抱着一架玩具飞机。他正盯着布尼科夫,小声的重复一遍。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