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机百炼,开局拘捕焰灵姬 第124章

作者:天下希望

  章邯回到影密卫队伍里面,登上马车以后,命令影密卫启程,动身打道回府。

  笃笃笃~~~

  马蹄声阵阵。

  现在,坐在返程的马车上面,章邯望着窗外的夜色,已经开始渐渐变得明亮,凌晨已经要到来。

  同时自己也松了口气。

  刚刚自己前往后山山崖,亲自拜访了晓梦大师一趟,见到了晓梦大师,已经得到晓梦大师的允诺。

  答应在这次押送荧惑之石的影密卫队伍,在抵达大泽山的时候,出手相助。

  章邯轻叹一声。

  自己现在前来拜访晓梦大师,寻求晓梦大师的帮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蒙恬将军此前早已带兵出征塞外,抵御西北匈奴,不在咸阳。

  帝国里面的几位将军,还剩下王离手下的百战穿甲兵,以及自己统御的影密卫。

  人手本就不多。

  现在,始皇陛下将押送荧惑之石的任务交给自己,将其押送回咸阳,农家又因为神农令的出现,对于荧惑之石虎视眈眈。

  面对接下来押送途中,途径大泽山的时候,农家可能杀出的帮派高手,押送荧惑之石的任务显得并不轻松。

  所以,自己特意前来拜访晓梦大师,寻求晓梦大师的援助。

  道家天宗跟帝国的关系还算不错,自从当年,道家因为理念不合,分为天宗、人宗以后。

  两个门派彼此争论不休,势同水火。

  三年前,晓梦大师的师兄赤松子——也就是天宗的上一任掌门,在与人宗掌门逍遥子的比试中失败以后,导致道家的名剑雪霁落于逍遥子之手。

  赤松子因此气结于心,一病不起,并且于第二年含恨离世。

  晓梦大师继任天宗师尊之位以后,始终对师兄赤松子的失败与离世耿耿于怀。

  并且希望通过击败逍遥子为师兄雪耻。

  由于道家人宗的逍遥子联合反秦势力,成为反秦逆贼的成员,晓梦为了打击、压制道家人宗的势力,则选择与帝国合作,想要借助帝国的力量打击人宗,重新恢复天宗在道家的地位。

  所以道家人宗现在跟帝国有着合作。

  现在,能有晓梦大师这样的一位掌门宗师,答应出手相助,关于这次押送荧惑之石的任务,章邯的心里面有底气了许多。

  只不过,章邯的目光依旧忧虑。

  因为,这次的事情不仅仅牵扯到农家,在这次行动的背后,自己还有一个隐藏的另外目的,同时也是始皇帝暗中交代自己的任务。

  那就是调查这起忽然出现的农家神农令的事件,其背后的幕后主谋。

  此前,根据影密卫搜集而来的种种情报,这起农家神农令的出现,很不寻常。

  背后隐约有着一个帝国内部势力“罗网”的踪影,但是仅仅只是猜测、怀疑,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罗网在其中插手。

  所以,这次押送荧惑之石的任务,同时也是一场“钓鱼”行动。

  自己想要诈出这次事件背后的真正主谋,来帝国铲除内部的蛀虫奸凶。

  不过,面对罗网,章邯的压力很大。

  因为这个组织很恐怖,深不可测,其存在于帝国的时间要比影密卫久远的多,自当年吕不韦时期就已经存在,在暗中笼罩七国,在帝国的根基势力极深。

  想要调查这样的一樽庞然大物,谈何容易?其中的凶险与波云诡谲,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巨与困难。

  想到现在,帝国和诸子百家百家之争,已经开始渐渐的完全摆在桌面上。

  而帝国的外部、内部,各方的势力都在暗潮涌动,帝国的内部都很不平静,很多的事情都笼罩着一层浓浓的迷雾,令人看不清楚。

  “希望,这次的行动能一切顺遂如愿吧......完成既定的目标,查出罗网谋逆的证据......”

  现在,望着窗外渐起的晨曦旭日,章邯喃喃自语。

第180章 骨妖,典庆,雨夜中的截杀!(求订阅)

  哗啦啦——!

  铅灰色的天幕沉沉压下,傍晚的最后一丝余光,被瓢泼大雨撕扯得支离破碎。

  豆大的雨点狂暴地砸落,在林间泥泞的道路上面激起一片朦胧的水雾。

  在林间的道路上面,一队全副武装的帝国骑兵,正在暴雨中奔行。

  马蹄踩踏在泥土地面,激荡起浑浊的泥浆,在骑兵队伍后面,还跟着一架样式古朴却异常坚固的马车。

  在马车的周围,有帝国骑兵严密的守卫,似乎在里面正押送着某个极其珍贵的物件。

  哪怕是在这样天气环境恶劣的暴雨傍晚,他们行进的速度也不敢有丝毫的延误、怠慢。

  依旧正在全速的奔行,风雨无阻。

  而现在,在树林周围的某棵树干上面,一道阴冷、佩戴着颅骨面具,体躯柔韧到近乎扭曲的身影。

  正蛰伏在队伍马车前进的道路上面。

  颅骨面具下的阴暗目光,正死死的注视着前方不断靠近的马车队伍。

  片刻,当位置拉近以后。

  唰——!

  其身影在暴雨中骤然扑出,化为一道黑影,骤然掠向队伍里的其中一名骑兵。

  还不待那名骑兵有所反应,冰冷的刀锋划过,鲜血飞溅。

  骑兵连一声惨叫都没有来得及发出,就已经被割破喉咙从马匹上面跌落下来。

  当场惨死。

  “敌袭,敌袭!”

  立刻,帝国的骑兵队伍如临大敌,立刻拔剑出鞘,寻找周围的那名袭击者,而那个家伙的身影扭曲出一个近乎于诡异的角度。

  沿着车厢底部掠夺从另外一名骑兵的背后部位爬上,其骨骼宛若没有硬度一样能够随意的扭曲、折叠。

  蜘蛛般从其背后爬上手中匕首划过又是一道鲜血飞溅,这名士兵无声无息的惨死在暴雨中的树林里面。

  尸体跌落在地面。

  虽然这队帝国骑兵已经很快做出应对,手中武器劈砍向前方的袭击者,但是其动作太过灵活、诡异。

  身影在几人之间闪烁,手中刀锋每一次落下都能带走一名帝国士兵的性命。

  很快,几个呼吸的功夫,一队押送马车的队伍骑兵已经在这名诡异骨骼的阴冷男子手中被屠戮殆尽。

  最后由他一个人在暴雨的树林里面,接过马车继续往前赶路。

  然而,还不待他驱赶着的马车走出两步。

  忽然,前方。

  一道魁梧的身影拦截在林间道路的前方,矗立在雨幕中宛若一座山岩横插而过。

  在马车即将靠近的时候,巨大的身躯在昏暗的傍晚雨夜环境里面骤然朝前冲击过来。

  体表在雨幕的冲刷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朝着前方的马车迎面冲撞过去。

  咔嚓——!

  当即,在其肩膀撞击到马车上面以后,立刻将马车撞击的四分五裂,那位驾驶着马车的诡异骨骼人影身影在半空中一个凌空跳跃。

  避开大块头的冲击,然后身形在半空中扭转过一个诡异的角度已经紧接着攀附上前方大块头的体表。

  脖颈、心脏、后腰、两肋......手中匕首疯狂的划过其周身所有致命的部位。

  但是手中锋利异常的匕首在划过这名大块头的体表肌肉的时候,却是溅射出宛若金属般的火星。

  锋利异常的匕首在其体表留不下任何的伤口痕迹,反而被其悍然挥出的一记板斧砸的向后踉跄几步。

  紧接着这名大块头脚步凌空跃起,手中双板斧朝着其怒劈而来。

  那名诡异骨骼身影身形在地面几个掠动,顷刻间拉开身位,躲开这致命的袭击。

  那名大块头手中的双板斧,砸落在地面直接劈砍出一道豁口,紧接着他手中的动作没有停歇继续冲撞过去。

  那名诡异骨骼身影在勉强抵抗两下,发现自己丝毫伤不了对方以后,立刻抽身回退。

  身影在暴雨里面几个掠动已经逃遁离开,很快在雨幕里面不见踪影。

  留下那名大块头留在原地。

  在对方离开以后,大块头将四散开裂的马车车厢里面,掉落在地面的一个木箱拿起来,走向前方的一片树林。

  来到树林里面以后,几名人影正在这里等候。

  “典庆老弟,辛苦啦。”

  在其中有着一名宛若侏儒的男子,脸上佩戴着变脸一样的面具,笑呵呵的说道。

  而在后面,一名宛若地痞流氓的男子,吹着口哨,走了过来,看到典庆放在地面的木箱,好奇的说道。

  “这就是那传说中的荧惑之石的碎片是吗?真不知道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模样......”

  正说着,走上前来,正要将木箱打开。

  这个时候,忽然,从树林后方传来一道陌生的声音。

  “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试着打开这个箱子,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这样一个随手轻易就能得来的箱子里面,藏着的到底是真正的宝物,还是一个致命的陷阱。”

  “什么人?!”

  听到这个声音,在场的众人都是神色一变,纷纷拔出武器,表情流露出警惕。

  而在他们的视线目光里面,看到在后方树林的雨幕中,有着两道身影,正在踱步走来。

  其中一道身影,极其的魁梧,另外一位,则是一名裹着黑袍,戴着斗笠的瘦削身影。

  很快,当对方靠近,面容显露出来,当看到那名魁梧的壮硕男子以后,侏儒男子立刻神色一亮。

  “陈胜老弟?竟然是你?”

  “是我。”

  这个时候,两道人影从树林里面,走了出来。

  其中一位正是背负着巨阙剑的黑剑士,胜七——其在农家里面原本的姓名名为陈胜。

  来到跟前以后,胜七微微站定。

  “这位是......”

  这个时候,朱家注意到站在胜七旁边的那位戴着斗笠和黑袍的神秘男子。

  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是......”胜七口中顿了顿,想到在前来大泽山之前,临行前的时候,那位三川郡守,李由,交代自己的事情。

  于是,沉稳的声音说道。

  “这位是新任的墨家巨子,黑偶大人。”

  “什么?新任的......墨家巨子?”

  听到这句话,朱家神色骤然震惊,旋即想到最近江湖上面的那个传言。

  “莫非这位......就是今日江湖上面传言,打伤那位三川郡守,李由,并且将墨家信物重新抢夺回来的那位......墨家的绝世高人?”

  “正是本尊。”

  这个时候,那名戴着斗笠,裹着黑袍的男子,淡淡的声音说道。

  哗啦——!

  在淋漓的暴雨中,风雨掠过,其背后的披风上面一个偌大的“墨”字,正在雨幕里面猎猎作响。

第181章 汉高祖,刘季的震惊:这家伙怎么什么都知道?(求订阅)

  “不知巨子阁下......尊姓大名?”

  现在,望着眼前的黑袍男子,朱家试着问道。

  “历来的墨家巨子都无名无姓,不过只有一个代号罢了。”黑袍男子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