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80章

作者:鬼谷孒

  “冼兄敢赌,我就敢赌。”洪英东掷地有声道。

  冼耀文嬉笑一声,“希望洪兄你能带来好运。快中午了,我请你到楼下吃碗仔翅,楼下那个小贩另辟蹊径,不用酒楼吃剩的翅头翅尾,改用粉丝代替,味道跟真鱼翅差不多,而且干净,不用吃别人吃剩下的。”

  “那要好好尝尝。”

  两人来到楼下,一人端着一碗碗仔翅,站在马路牙子上,一边吃,一边冲边上的大厦指指点点,互相展望未来,也年少轻狂口出狂言,不出三五载,要盖一座更高的大厦,一个管自己的大厦叫蟾宫,说是要邀请嫦娥一起住,另一个说既然你的叫蟾宫,那我的就叫南天门。

  半碗粉丝下肚,洪英东还酸溜溜地说等有钱了要多娶几房太太,看冼耀文左拥右抱,真是羡煞旁人。

  冼耀文无言以对,他连火都放了,总不能劝对方别点灯。

  吃过碗仔翅,两人又去了一趟九龙仓的码头公共仓库。

  冼耀文吃下的棉花有2000包,即434.88吨,4800打棉衣所需用棉花加上损耗,105吨足矣,再计算一下这里那里莫名其妙会少去的部分,他手里至少还有328吨,这些棉花可不能在仓库里放着,租金一天一算,越放成本越大,他要尽快找到买家出手。

  找买家不难,当下的国际棉花价格是192美元/包(480磅),他吃下的价格是137美元/包,虽说质量次点,但毕竟55美元的差价在这里摆着,他心不狠,只要加价10美元往外出就行,147美元/包的价格,卖给谁都能挣点人情。

  把所有棉花都检查一遍,确认是前两天下船的那批棉花,并估算一下数量,确定数量出入在合理范围之内,冼耀文找了个地方,分别给周若云、蔡世昌、欧逸新打了电话,三人听说有一批便宜棉花,差不多时间赶到,商量好如何分配,三家直接包了饺子。

  当天完成交易,续了两天仓库的租金,手头还剩下毛8.4万港币的利润,冼耀文大方地把这笔钱计入棉衣生意的利润,给了洪英东2.94万的分红,这一下,洪英东不但本钱收回,还赚了1.44万的利润,对后面的生意更是信心十足。

  对冼耀文来说,两相抵扣,棉衣生意需要的压款变成15万出头,压力减小了一点,但他心理上并没有变得多轻松。

  棉花生意看似简单,一来一回几天时间,赚大几万的利润,但其实一点都不容易,需要对国际棉花行情有充分的了解,且精确掌握几个棉花种植大国的气候信息,并对国际政治格局有清醒的认识,这些缺一不可,不然他没法推测出今年下半年的棉花与棉纱行情看涨,也没法推算出内地因为南北方棉花调剂不畅而造成的短时间缺棉花现状。

  生意的顺利建立在他掌握了比其他人更多更精确的信息基础上,每天大几十斤的报纸可不是白看的,付出总要有点回报。

  早早回家,带着苏丽珍去裁缝铺看了新料子,下了几件旗袍的定钱,裁缝瞅准了两人是大生意,推销了“上府看料”的服务,以后若是再来新料子,不用两人上裁缝铺看,裁缝会拿着新料子上门给夫人挑选,试穿、改大小也会上门。

  苏丽珍不是第一次在裁缝那里做衣服,裁缝手艺不错,便顺势答应了下来。

  今天白天没开工,晚上自然要加班,两人回到家时,姜太太和邓太太两人已经自行坐在麻将桌前玩连连看。

  林可萍没来,三人依然不成局,打发人过去请的同时,冼耀文被邓姜两人拉住不让走,非得先陪她们打一圈,盛情难却,冼耀文只好答应。

  在麻将界有一句术语叫“三娘教子”,冼耀文本就无心玩耍,加上落到三女一男的局里,牌打得那叫一个一塌糊涂,没有一把听牌,只有出钱的份,好不容易熬过一圈牌,在四女的咯咯笑中把位子让给了林可萍,还被嫌弃位子被他坐臭了,林可萍非得重新掷骰子选位子。

  爱咋咋地,输了一百多的冼耀文不跟女人一般见识,钻进书房,把门一关,由着几个女人大闹天宫。

  牌桌上的老将,不太可能保持温文儒雅、温柔娴静,一旦输急眼,什么脏话都敢往外飙,拍桌子、摔麻将更不在话下,而且充斥着迷信色彩,手气正旺的时候,上完厕所绝对不洗手,沾了尿也不洗,还有一些说起来污耳的举止不知凡几。

  如果冼耀文是在麻将桌上认识的苏丽珍,绝对不会让她进门,先后顺序一换,他的包容度自然会大一点,外面稀里哗啦,时而彼其娘之,他依然能淡定地坐着看报纸。

  看了半个多小时报纸,书房的门被叩响。

  “请进。”

  “冼生。”

  “国龙啊,过来坐。”冼耀文一见是甄裕权,就邀请对方在自己对面坐下,又顺手打开桌上的铁皮烟筒,“要抽烟自己拿。”

  甄裕权从烟筒里拿了一支烟,道了一声谢,也不点,就在手里夹着,“冼生,会不会打搅你?”

  “不会。”冼耀文拍了拍手里的十三幺,“看点闲报,你是嫌外面吵,过来躲清净,还是有事跟我说?”

  说着,冼耀文把桌上的打火机放到甄裕权身前。

  甄裕权点上烟,吸上一口,从鼻子里吐出两股白烟,趁着工夫组织一下语言,“冼生,我想开麻雀馆。”

  “哪种麻雀馆?”

  香港的麻雀馆大同小异,要么抽水,要么收台费,前者多,后者少,很少有麻雀馆收台费,多是杂货铺或士多店摆上一两台兼营。

  抽水的行价一铺5‰,因为抽的是流水,不是输赢分层,一场麻将下来,可能输赢只有几十一百,但流水有可能上万,算起来利润还是不错的,所以,对一些麻雀馆来说,巴不得客人打大一点,但输赢别太大,长打长抽是最理想的状态。

  有一些麻雀馆既要吃流水,又要吃高利贷,侧重点在高利贷,他们巴不得赌客的口袋尽快输干净找他们借钱。

  高利贷又分两种,一种是好借好还,喜欢把钱借给一时不凑手的赌客,不图高利息,只想长做长有;另一种恨不得把赌客连皮带骨吞下去,就是赌客没家当,有老婆女儿也肯借,从借出去的那一刻便心知肚明是死债,收债收的是命或妇女。

  “耍点小钱的麻雀馆,做街坊生意,店里有人跑腿,帮客人买烟、办事,帮师奶买菜、买饭,靠抽水赚钱。”

  “不放高利贷?”

  “自己不放,交给别人做。”

  “哦。”冼耀文颔了颔首,说道:“租个铺子,买点桌子板凳,再买几副麻雀牌,花不了多少钱吧?”

  甄裕权面露羞涩,“我没钱。”

  冼耀文轻笑道:“所以,高利贷不是你不想放,是没钱放?”

  “是。”

第137章 利益发酵

  冼耀文略作思考,心中就有定计。

  “我可以出钱支持你开麻雀馆,也可以支持你放高利贷,钱就当是我借给你的,不计利息,等伱方便的时候还给我就行。”

  甄裕权面露喜色,连忙说道:“多谢冼生。”

  冼耀文摆了摆手,“别急着谢,我还有条件,抵债的楼、地、铺子,你不要急着出手,先拿给我看看,我看上的会买下来,不敢说出多高的价钱,起码让你有差价赚。”

  甄裕权一听是这么个条件,立马满口答应,这哪里是条件啊,简直就是给他的又一有力支持,他有了一条稳定的变现渠道。

  冼耀文没有同甄裕权多聊,只是让甄裕权明天找苏丽珍聊细节,甄裕权知趣,说了几句场面话退出书房。

  夜里。

  输了钱的苏丽珍把冼耀文当摇摇车骑了半个晚上,好容易才发泄掉胸中的郁闷。

  当床不再嘎吱,冼耀文说起甄裕权的事。

  “跟在邓太太边上的那个国龙要开麻雀馆,想让我出钱支持,我答应了,我让他明天找你聊细节,你跟他谈谈。”

  “我来谈?”苏丽珍兴奋地翻了个身,趴在冼耀文的胸口,用鼻子嗅着他的雪茄口气,以抓住目光,“我跟他谈点什么?”

  “要多少钱,什么时候要,重点谈这两件事,打牌你比我懂,知道该谈点什么,其他你自由发挥。”

  “就这样吗?不需要谈占股跟回报?”

  “麻雀馆我们不占股,就当是借钱给国龙,我们的回报也不在麻雀馆。”冼耀文说了说抵债物的部分。

  “国龙要是加价卖给我们,我们不就亏了吗?”

  “就算他一仙没花就把东西拿到手,那也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只要考虑以他的开价把东西买下来划不划算就行了,他赚多少不用去管,最重要的是理清东西的性质,不能是贼赃,也不能有债务纠纷,就是多重抵押,东西的所有权说不清楚,需要打官司。”

  “哦。”苏丽珍摇了摇冼耀文的身子,“先生,你是不是想把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做?”

  “你想吗?”冼耀文笑了笑。

  “想。”苏丽珍撒娇道:“天天打牌好无聊,我想做点正经事替先生分忧。”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嗯嗯。”

  苏丽珍点点头,扒着冼耀文的胸口往上蹿了一段距离,张开嘴唇摸索着轻咬住他的耳垂。

  “别闹,困了,睡觉。”

  “不要,我还要。”

  “……”

  让苏丽珍负责只是戏言,冼耀文早就给她贴上没有经商天赋的标签,不会让她插手生意上的事,也不会扶持她自己创业,让她挂个名,当个名义上的负责人,哄一哄还是可以的。

  第二天,晨练的时候,冼耀文找冼耀武说了说这个事,让冼耀武出面以第三人的名义注册一家当铺“金大押”,口头股份冼耀文60%、冼耀武40%,分红五五分,冼耀文的50%,分成三份,他自己40%、苏丽珍和岑佩佩各5%。

  金大押短期内的使命就是对接甄裕权那边的业务,暂时不会进行经营与扩张,正规注册仅仅为了方便签订正式合同与走账,金大押买到的地皮、楼宇不会持有太久,过一道水就会加价卖给金屋置业。

  说白了,金大押就是金屋置业的缓冲带、防火墙,也可以说是洗衣机,把东西洗干净再交给金屋置业,捎带着冼耀文从右口袋掏钱出来,一部分放进左口袋,一部分用来贴补家里人。

  在冼耀文的规划里,金屋置业会发展成一个大型集团,旗下会有多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从第一笔账开始就要经得住查,开一个好头,后面运作起来也轻松点。

  做假账挺麻烦的,搞不好杀人灭口、拉拢腐蚀、权色交易、收买人心、同流合污等都要来上一遍,能简单还是简单点。

  毕竟不是所有股市都缺乏监管,甫一开盘就能杀到上市企业一百年也未必能达到的市值,这个世界还是讲规矩为主流,想到别人的盘子里捞钱就得按人家的规矩来,有些手段能不用就不用,非用不可也尽量少用。

  上午,冼耀文依然没去厂里,而是去了弥敦道的唐楼。

  先听林醒良汇报了昨天的销售数量,734件,一个比首日销量降低不太多的数字,没有出现断崖式的下降,给了冼耀文些许安慰。

  听完汇报,他又坐在林醒良的位子上感受着办公室的学习氛围,文胸还没上市,销售一科和销售二科目前都围着好运来在打转,两家门店一开,赛尔斯职能的销售全去了门店,将来要分配到秘密那边的也是一样,门店在人员配置上已是严重超编,即使这两天有点忙碌,也用不着销售科另行支援。

  行街职能的销售员也差不多,门店一开,香港这边已经没多少销售方面的工作可做,所有行街都在做往外冲的准备,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等,都要派行街过去开拓市场。

  开拓的方式不是直接寻找衬衣客户,而是寻找合作伙伴,也可以说是寻找加盟商,类似吉隆坡、曼谷这种比较大型的城市,完全可以容纳两家门店,这就意味着要寻找两个合作伙伴——在当地有一定人脉,但实力比较普通。

  合作伙伴只要出钱并摆平当地的一些关系和麻烦,好运来会负责店铺选址、员工培训及日常的店铺运营,店铺的利润全部属于合作伙伴,好运来不分享利润,仅会把总部派遣人员的差旅费用计入店铺成本。

  林醒良已经给行街们讲过这种发展模式,并且告知他们提成计算方式,行街只要在一个新城市找到合作伙伴,就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提成,等门店开起来,每一件销掉的衬衣,他们都可以拿到一定比例的提成。

  对行街们而言,他们的业绩是可积累的,找到的合作伙伴越多,他们的基础就越厚,也许半年,也许一年,行街之中就会出现月入数千的佼佼者。

  行街中的突出贡献者已经迈入三百元月薪的高薪阶层,这是发生在每个行街周边的事,他们可以听见、看见、感受到,现在一个伸手就能够到的饼就在那里画着,没有一个行街不想摘。

  学葡语,学泰语,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一个个都在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也有人正试图与关系或淡或浓的下南洋亲戚取得联系,谁会分配到哪里暂时是未知的,不久之后销售科会组织一次考试,把最适合的人派遣到最适合的城市。

  一切蓄势待发,只等着一飞冲天。

  看着办公室里的朝气蓬勃,冼耀文心知未来可期,他脑子里已经在盘算将来——当销售科的业务开拓到一定瓶颈,该如何给失去进取心的行街打鸡血,又该如何收拾摆老资格,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的老油条,以及销售科的独立与股改方案。

  传销公司是他给销售科经过千锤百炼,却一直保持旺盛斗志的精英们所准备的又一大饼,打工打成了股东,多么绚丽的神话,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康庄晋升通道,应该能激励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拼命。

  目光在几个美女行街身上停留一会,冼耀文对她们的成熟速度略有一点失望,暂时还没有一个人充分认识到美貌是她们谈业务的有力武器,看样子这几个都缺乏无师自通的能力,有必要找一条成熟如老鸨的鲶鱼回来,让她们有一个学习的模板。

  鲶鱼怎么找,怎么控制,又该怎么背个黑锅功成身退,冼耀文把整个环节在脑子里捋了捋。

  他开的是正经公司,不可能大肆宣扬色诱型营销方式,这种方式只能是行街自发的,公司不赞成且要从重从严打击,有需要的时候肯定要有针对性地整治几个。

  女人做事多是感性为主,要往高位提拔的对象只能是其中相对理性的部分,感性却又劳苦功高,吃身体本钱却又迈入年老色衰,资格够老却无潜能可挖,凡是进入这个阶段的女行街,免不了要面临鸟尽弓藏。

  事实是如此,但在表象上,公司必须保持正义性,让邪不胜正的神话延续,所以,美女行街必须有原罪——通过一种公司明令禁止的方式为公司创造可观的业绩。

  公司高层该被蒙蔽的时候,要懂得集体装瞎子,该清醒的时候,一个个都得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一炼。

  一个个念头在脑中飘过,当有一些打结的思路被捋顺之时,冼耀文拿出烟给抽烟的男行街们派了一圈,又宣布晚饭请大家去新宁餐厅吃上海西餐。

  在行街们的一片叫好声中,他和林醒良上了天台。

  “晚上我不去,有我在大家放不开,你坐一会也早点走,留出供大家编排你的空间。”在栏杆边站定,冼耀文掏出一沓钱递给林醒良。

  林醒良点点头把钱收好,“我后天出发去羊城。”

  “你,我是放心的,一定要把带去的人看紧了,羊城、上海比较特殊,专心开拓业务,其他事不要瞎好奇操心。”

  “吴鸿安还有另外两个在香港都有一大家子,他们不敢乱来。”

  “嗯。”冼耀文颔了颔首,“过去以后,你要抓紧时间,一个月之内,吴鸿安必须抵达沈阳。生意已经进行到一半,那边需要人接应。”

  说着,冼耀文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属于你的第一笔分红,4200元,账簿等生意结束再给你看,点一点。”

  林醒良眼角抖动了一下,接过牛皮纸袋也不打开,直接揣进怀里,“先生说多少肯定就是多少,不用点。”

  冼耀文轻笑道:“这记马屁不错,我收了。不过以后钱还是当面点清,你不点没分加,点也不会扣分,坦荡一点,少一点隔阂。”

  “我下次一定点。”林醒良微笑回应。

  冼耀文搭住林醒良的肩膀,“钱存着,不要瞎花,阿珍要做押行的生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收到楼契,遇到合适的我给你留着,打个折再让你分期慢慢给,男人嘛,三妻四妾多了点,三个老婆还是要的,不算你家里其他人,短期之内,你得有三间屋,一年以后,你老婆都生了孩子,又要添三间屋。

  一年三间,十一年给你生三个足球队,你要准备三十三间屋,这样一算,你的压力不小,继续努力,别松懈,一年至少赚出一栋楼,不然,你的仔头上无瓦遮头。”

  林醒良是冼耀文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塑造给其他手下看的榜样,让他们明白跟着自己干是有前途的,只要林醒良自己不作死,好事都会有他的份。

  目前来看,林醒良是有野心,有欲望之人,但毕竟没看过多高的天,就怕他什么时候生出满足心理,失去了进取心,为了让他一直嗷嗷叫,不但要让他看到更高的天,还要给他加加包袱,有几千的存款就要怂恿他买数万的楼,让他的钱包一直处于饥渴状态。

  “先生,足球队会不会太夸张了。”林醒良笑道:“我觉得孩子有三四个就够了,太多带着累。”

  “为人父母时,带孩子不会觉得累的,不怕操心,就怕养不起。我很中意小孩,但现在不敢惦记生,我冼耀文的孩子不能在深水埗出生,等我搬去半山,再娶十七八个姨太太,什么都不用她们做,就给我在家里生孩子,不出十年,一定能生出一个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

  冼耀文的话惹得林醒良哈哈大笑,两人不分什么上下级,在天台上说着各种玩笑话,中午又到附近一家人力车夫扎堆的冰室,人多,没有单独的餐桌,只能占到一个无法放开手脚的小角,逼仄间,一点不妨碍两人谈笑风生。

  食讫。

  林醒良回办公室,冼耀文就近找一海边,抽着雪茄,吹着海风,面无表情,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放松。

  下午两点。

  分域码头,靠近栈桥的一间小咖啡馆。

  告士打道延伸到码头的这一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是属于英国海军的产业,但实际上属于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军人辅导会拥有及运营,非海军内部人士或被允许的人根本走不到分域码头。

  冼耀文却是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把车开到了栈桥附近。

  一个露天的座位,冼耀文抵达时,穿着一身朵朵艳红牡丹花点缀旗袍的索菲亚已经惬意地坐在那里,手里端着一个茶杯,被海风吹得头发四拂,眼睛微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