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427章

作者:鬼谷孒

  冼耀文轻蔑一笑,“抗日只是征兵的一个由头,战场也成了练兵场,新兵练成见过血的老兵,保持蓄势待发,管它什么狗屁主义,最关键是夺得政权,获得可以收税的地盘。

  但要夺取政权,对马共而言,首先必须消灭英军回归之前的头号敌人,不是小鬼子,而是替小鬼子服务的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反对马共的华人。

  1945年1月,马尼拉战役爆发,谁都能看出来美国打败小鬼子指日可待,马共知道他们的夺取政权战役该打响了,人民抗日军针对马来人和印度人展开血腥报复,潘多拉魔盒被打开。

  印度国民军虽然在进攻英帕尔的战争中落败,却仍在新加坡保持相对强大的兵力存在,甚至还有小鬼子提供给他们的战车,所以马共明智地避其锋芒,柿子挑软的捏,矛头指向马来人。

  进入1945年,小鬼子逐渐将兵力从马来半岛的中小型城镇和乡村撤出,以应对英军可能发起的两栖登陆并保卫大型城市。

  于是人民抗日军逮到了挺进这些真空地带的机会,并陆续建立起红色政权。红色政权一成立,他们便开始以各种理由为借口对马来人实施报复。

  人民抗日军要求马来人向红色政权缴税,并提供物资和情报援助,凡是不愿意配合的马来村庄里长,都会立即遭受杀无赦的命运。

  只要你是马来人,只要有稍微一丁点不配合,随时会凭空消失。

  马来警察、公务员和里长因为过去都是由小鬼子指派,往往成为报复的首要目标,在惨遭杀害以前,他们往往会先领教一次马共发明的酷刑。

  许多马来妇女被人民抗日军强迫到军营做饭,有些比较不幸的则遭到调戏或强暴。

  为马共激怒的马来人,纷纷要求小鬼子协助训练马来人的武装来抵御华人。于是小鬼子仿效在印尼的做法,协助马来亚各马来村落训练名为‘乡土防卫义勇军’的民兵武装抵御人民抗日军的侵扰。

  华人和马来人的武装冲突,于1945年4月进入白热化阶段。小鬼子将下乡扫荡的工作统统交给乡土防卫义勇军处理,让华人和马来人进攻彼此的时间大幅增加。

  ……

  华人和马来人的相互伤害,从小鬼子投降的8月15日到皇家海军舰队重返新加坡的9月4日这段时间,更是因为整个马来半岛陷入无政府状态而进入高峰。

  自视为汉民族代表的马共,忽然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时代的老同盟会上身,高举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猛烈报复和清算马来人。

  过去国际主义的左翼主张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捍卫华人利益的极右翼民族主义信仰,而且表现得比国民党本身还要夸张。

  事实上,到了这个阶段,无论是抗日还是亲日,支持国民党还是支持马共的华人,都只剩下人民抗日军可以依靠。

  直到英军返回马来半岛,重新恢复秩序以前,华人和马来人的种族战争就如同二战时的南斯拉夫战场,人民抗日军如同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圣战红军则一如克罗埃西亚的乌斯塔沙,双方的杀戮手段都可以用毫无底线来形容。

  英军的重新到来,虽让双方暂时停止了武装冲突,却为另外一场更漫长血腥的战争埋下伏笔。”

  冼耀文看向水仙,“庆祝抗战胜利的游行你参加了吗?”

  水仙点点头,“参加了。”

  “小鬼子占领新加坡三年半,你吃了不少苦吧?”

  水仙摇了摇头,“小鬼子没上岸之前,妈姐已经解散了琵琶馆,带着我们躲了起来,躲过了最乱的那段时间,我们靠积蓄和做红头巾撑了下来。”

  “你们运气好,偷袭珍珠港之后,小鬼子军队里不少人都已经预料到他们最终会失败,怕被清算报复得太厉害,做事收敛了许多。

  而且,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兵力吃紧,在占领地没条件驻兵太多,于是采取了怀柔手段。

  如果早些日子……”

  冼耀文摇摇头,没往下说,只是搂紧水仙。

  “老爷,都过去了。”

  冼耀文在水仙的秀发上亲了一口,接着说道:“对于绝大多数经历二战的马来华人而言,战争最后一年的种族冲突或许是一段比肃清大屠杀还要更恐怖的记忆。

  小鬼子固然屠杀华人,但还是希望华人能捐钱支持‘大东亚战争’,所以肃清大屠杀在林文庆出面组织华侨协会,替小鬼子统筹粮饷之后宣告落幕。

  ……

  华人则认为,国府既然已经是二战战胜国,且马来人和印度人在战时扮演的角色又是小鬼子帮凶,所以战后马来半岛的命运,理所当然是要由华人来决定。

  马共则自认是华人抗日的中流砥柱,自然比其他华人更有资格决定独立的马来亚该走向何方。

  不论支持的是国民党还是马共,打造一个华人主导的南洋秩序此刻已经成为马来华人的共同心愿。

  这也是为什么当英军返回新加坡时,在街道上看到青天白日满地红数量超过米字旗的原因。

  但国府对马来半岛并没有领土野心,与主张共产主义的马共关系更是水火不容。

  不过在美国的鼓励下,老蒋确实也有强化国府对东南亚华人影响力,进而动摇英国殖民统治的想法。

  国府海军于1946年11月收复南海诸岛,是在为挺进东南亚做准备。只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瓦解,还有解放战争的打响,都让原本团结一心支持国府的马来亚华人再度分裂。

  1948年起,马共再度走入丛林发起武装斗争,这次他们要推翻的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者。效忠国府的华人,则追随国府的立场支持英联邦围剿马共。

  在此过程中,源自南洋国民党的马共正式接替了国民党,成为在南洋推广大中华主义的主导力量。”

  冼耀文顿了顿,说道:“时间返回到1942年,马来人当中以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为代表的精英,不见得认同小鬼子进攻马来半岛的侵略行为,但仍为东方人在战场上击败西方人的画面所震撼。

  他们的民族主义被彻底唤醒,开始相信马来人可以在马来半岛建立属于马来人自己的国家。马来精英为了确保自己的种族优势地位,不惜配合小鬼子迫害盟军战俘和华人抗日分子。

  由英国136部队派遣到马来半岛的国府地下工作者,虽并不认同人民抗日军推动的共产主义革命,但他们仍基于同为华人的民族情绪,对马共的种族斗争采取不干预的态度。

  此态度让马来人十分恐惧,生怕等英国佬回到马来半岛,就将扶持国共游击队建立华人的马来国家,甚至于直接让星马地区并入国府。

  挟抗战之胜利,国府成为世界四强,且从新加坡至吉隆坡街道上都能看见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的情况下,战时和小鬼子合作的马来人是发自内心担心自己将失去一切政治权力,甚至遭受马共的新一波清洗。

  尤其在四州割让泰国后,华人成为马来半岛人口最多的族群,外加国府拥有来自美国的强力支持,国府吞并星马地区的可能性在1945年是挺高的。

  不过,英国佬的搅屎棍之名不是白来的,英国比任何国家更懂得玩权力平衡的游戏。

  当英军回归马来半岛,并于1945年9月12日建立英属马来亚军政府,英国立即调整了马来亚的族群政策……”

第538章 邪门歪道

  “英国固然恐惧共产主义在马来半岛壮大,但马来亚军政府在出兵围剿马共之前,首要担心的对象并不是苏联在东南亚的拥趸,而是背后获得美国支持的国府。

  毕竟美国从罗斯福还在世时起始,就致力于推动‘去殖民化’政策,要和国府联手将共产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势力在亚洲扫荡干净。

  东洋刚宣布投降,国府陆军第1方面军就在司令卢汉率领下挺进法属中南半岛北纬17度以北地区,名义上是解除小鬼子武装,实际上是要避免法国殖民统治者卷土重来。

  以阮海臣、武鸿卿为代表的越南民族主义者,已经准备在老蒋支持下成立亲近国府的越南政权,将胡志明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扼杀在摇篮中。

  二战末期就在中泰边界和泰国军队对峙的陆军第93师,则由师长吕国铨指挥进驻老挝首都琅勃拉邦,协助立场反法的佩差拉亲王巩固政权,并一度同维琪法军交手,显然国府有意在美国支持下颠覆欧洲殖民主义。

  此举不只引起法国佬,也引起英国佬的恐慌,必然要做出回应。

  考量到东南亚华人数量庞大,又有不可低估的经济影响力,刚刚击败小鬼子的国府势必能在华侨拥护下于马来半岛建立挑战英国殖民统治的桥头堡。

  无论是信仰共产主义的马共还是有美国支持的国府,此刻都成了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威胁。

  面对此一全新的政治局势,马来亚军政府不得不调整二战期间拉拢华人压制马来人的政策,改为扶植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等马来精英来压制华人。

  考量到印尼为荷兰殖民地,英国出于权衡考量不可能允许马来人和印尼人合组一个新国家。但是透过将早先割让给泰国人的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登嘉楼还给马来亚,马来人又能恢复过去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来抗衡华人。

  到了1946年5月,又有简称‘巫统’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诞生,以推广马来至上主义。

  美国则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国府海军林遵上校率领四艘美援舰艇收复XSQD和NSQD,将国府的影响范围投射到南海诸岛,鼓舞东南亚华人的民族士气。

  彼时,解放战争已经打响,但是马来亚左右两派的华人却为国府世界四强的地位凝聚在一起,准备在美国帮助下和巫统决一死战。

  若不是因为苏联开始在东欧、中欧发起政治攻势,还有共产主义势力在远东不断壮大,或许代表美国的华人和代表英国的马来人已经在马来半岛打响一场代理人战争。

  共产主义的威胁,让美英两国达成了新的共识,那就是让东南亚留在欧洲殖民者手中,远比落入苏联手中要好。

  于是美国调整政策,不只拒绝协助国府收复香港,还要求国军从法属中南半岛撤退。

  进入1948年,解放战争的局势明朗,马共趁势崛起,重新号召过去在丛林里打游击的人民抗日军弟兄拿起武器,组织‘马来亚民族PLA’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打算让马来半岛上的红色革命和中国大陆的红色革命连成一线。

  一旦马共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新成立的马来亚马共政权必将成为中国之附庸。

  马来半岛上的左派华人对此雀跃不已,右派华人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因为历史上马来半岛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

  理解到这个事实的美国,更是难以乐见马来亚成为亲近中国的国家,亲美的国府已经撤退到台湾,亲苏的中国会让马来半岛成为苏联深入东南亚的投射点。

  为此美国更是大幅改变立场,决定力挺英国守住马来半岛。

  为了有效压制高喊‘打倒帝国主义’的马共,英国也不得不顺应战后新兴国家的独立思潮,开始推动马来半岛在最有利于英国的环境下走上独立。

  起初英国佬打算撇开华人和印度人,同巫统商讨建立马来联合邦的可行性,结果马上遭到华人和印度人的联手抵制。

  于是英国佬又在1948年扶持印度人的马来亚印度国大党,以进一步孤立华人。

  马共叛乱和紧急命令的发布,更是让马来亚联邦得到整肃华人的正当理由。他们在对马共枪口相向的同时,还不顾国府的颜面勒令解散了所有国民党在马来半岛的支部,彻底结束国府对马来半岛政治事务的干预。

  不过,英国佬也从小鬼子的经验中学到了教训,就是对华人进行种族清洗的结果,会将华人统统逼入马共的怀抱。

  何况还有以中华总商会为代表的右派华人资本家势力存在,都是英国佬可以好好利用,压制马共的重要力量。

  于是,1949年2月27日,亲英商人陈祯禄爵士在英国佬扶持下成立了马来亚华人公会(马华),代表华人抗拒马来亚联合邦的构想。

  马华的成立,象征马来人、印度人还有华人等马来半岛三大族群都有了代表自己的党派。

  然而加入马华的,并不是只有以拿督陈祯禄爵士为代表的亲英商会势力,二战期间加入华侨协会的亲日份子,还有许多国民党的支持者也在南洋国民党的元老,甚至于国府暗中鼓励下加入马华。

  相较于陈祯禄等西化程度较高,连中文都说得不标准的殖民精英,加入马华的华侨协会与国民党人还保留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甚至和台湾维持着联系。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情况,就是当陈祯禄等马华高层向马来人、印度人争取权益的同时,华侨协会和国民党的残留势力同样打着马华旗号在对付马共。

  比起喜欢和社会主义阵营硬碰硬的美国,英国是真正老牌的现实主义者。英国固然抵抗苏联,而且还在马来半岛围剿马共,但是对待中共的态度还是相当友善的。

  一心想避免内地进攻香港的英国,率先于1950年成为第一个承认内地新政权的西方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和亲国府华侨在星马地区的活动更不会受到英国政府欢迎。

  不过,如果是在马华的旗帜下反共,那么英国不仅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给予支持。

  因为马华是马来亚的政党,是代表马来亚华人在反共,不是代表国府在反共。他们反共的动机是协助英国扑灭‘PLA’,并不是要推动马来亚加入国府,自然也就没有问题。

  英国佬意识到中华民族主义,终究还是比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更能巩固马来华人的反共意识。

  不过出于对国府的提防,还是让英国佬不愿意向台湾求援,而是物色那些流亡香港,但对老蒋不那么忠诚的国民党广东大老。

  抗战期间担任第2方面军司令的张发奎,就委派他过去羊城行营的参谋长华振中带了一批人马到马来亚协助英军。

  可张发奎本人的反帝国主义色彩太强,并不愿意全心为英军镇压马共,迫使英国还是必须回头寻求台湾的帮助……”

  冼耀文的长篇大论后,听得有点迷糊的水仙问道:“老爷,你看好马来人最终获得马来亚政权?”

  “不是我主观上看好,而是客观上的可能性最大,将来华人在马来亚没有太大的政治话语权,在经济方面也会被打压,而出于人口比例的考虑,马来亚政权不会太喜欢华人占绝对优势的新加坡。”

  冼耀文拥着水仙往低处走去,“前面我跟你说过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小鬼子叫这里新金山,如果可以,马来亚政权自然愿意吃下新加坡,但是,一旦吃了会拉肚子,也不是不能吐出来。”

  “会拉肚子吗?”

  “十有八九会的,站在马来人的立场,调和马来人和华人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马来人永远压在华人头上,不让华人掌握政治和经济的话语权。

  马来亚政权不会平等对待新加坡,到时候多交税,少扶持甚至没有扶持是一定的。但是,新加坡不依托马来亚,生存会变得很困难,不说其他,就说吃水立马成问题。”

  水仙嬉笑道:“这么说,新加坡会死皮赖脸缠着马来亚?”

  “大概是的,我们想谋取码头就要火中取栗,从马来亚纷乱的局势中寻找机会。”冼耀文在水仙的臂膀上拍了拍,“好了,这个话题说到这里,码头不着急,我们先做好眼下的事。”

  两人下了高地,在街上走了一段,路过虎豹别墅,见其左邻右舍都是吃风厝。

  吃风厝更多的时候意为度假屋,有钱人在其他地方有主住宅,偶尔到海边度假住的屋子可以叫吃风厝。

  没钱人住的木屋,也可以自嘲地称呼为吃风厝,字面含义,四处漏风的屋子。新加坡不用担心冻着,但要小心蚊子,而且经常刮风,容易被祝融吞噬。

  两人所见的是后者,整排的木屋占据了不错的地理位置。

  过去看了看,走访了几家,打听到买下吃风厝的价格从500至800元不等,冼耀文手一指,让水仙过后将整排木屋都买下来,然后立马拆了,只保留地皮。

  虎豹别墅现在已经是一个知名景点,两人在大门口站了一会,看见不少人买票进入。地皮在手里囤上几年,借虎豹别墅的光,可以盖真正的吃风厝,也可以盖一间适合经营餐馆的屋子,专门租给别人经营缅甸菜。

  往前再走一段,妈祖宫与祖师公宫联合庙赫然在目,朝沙滩上瞅一眼,可以看见一尊碉堡,英国佬当年在这里打了唯一一场比较坚决、惨烈的仗,小鬼子的伤亡不小,于是,恼羞成怒的小鬼子炮制了亚历山大医院惨案。

  前行二十米,两人来到了琼泉兴咖啡店门前,进店,找了张空座,自行拿桌上的大茶壶倒咖啡。

  碉堡正对的海面是一个避风塘,没什么风浪,被偷渡客们评为新加坡最佳偷渡点,而琼泉兴咖啡店是偷渡客的落脚点。

  一楼是咖啡店,二楼是住人的地方,对外出租床位,偷渡客会在二楼冲个凉、换身衣裳,美美地睡个觉,半夜醒来趁着月色奔赴前程。

  从经济大萧条时期,新加坡已经开始限制华人男子入境,每个月只发放500张入境证,对女子却是敞开大门,不仅欢迎过番来打工,也欢迎永居。

  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政策大收紧,华人想获得入境证变得异常困难,没有一定的纳税能力,别说新来的,就是待了几年的出去未必还能回来。

  基本来说,回过唐山再想返回新加坡非常困难,英国佬在防什么不言而喻。

  不过,福建佬要来新加坡向来不用英国佬批准,妈祖说能来就能来,冼耀文两人仅仅坐了不到三分钟,就看见几拨操着福建口音的人来这里接走了一个又一个双目警觉的偷渡客。

  其中不乏腰间鼓囊囊,看轮廓不是刀就是枪的人,私会党、马共皆有可能。

  看了一阵新鲜,冼耀文低下头接着研究地图。

  从虎豹别墅一路至咖啡店,路边有不少荒地,他在地图上一一标注,然后,凭借路上的记忆,再行标注每块地皮适合盖什么,对适合盖组屋的地皮打上叉。

  丹戎巴葛这边的地皮大部分比较便宜,只需几角钱一呎,拿出十几二十万可以圈很大一片地皮。

  标注结束,冼耀文将地图亮给水仙看,并在一个标注上点了点,“这块地皮的轮廓稍微雕琢一下就是琵琶形状,离山丘的聚水点不远,下雨的时候很方便蓄水,小桥流水可以做成活水。”

  “红楼盖在这里?”

  冼耀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指了指标注边上的位置,“这里有高低落差,还有一片野树,雕琢一下,应了那句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买下地皮,然后找人来勘测一下,如果可以,这里就是红楼·梦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