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38章

作者:鬼谷孒

  给谢丽尔又做了一点交代,冼耀文被陈威廉的电话叫走……

  过海,一行人来到进入九龙城寨的必经之路贾炳达道,一下车,冼耀文就闻到了一丝大惊喜,一股呛人的味道直往他鼻子里钻,细细分辨,可以闻出蜜糖、烟叶、石灰水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正当他在疑惑这是什么味道时,他的目光已经看到一边的墙角蜷缩着一个佝偻道友,身上穿着满是破洞的背心短裤,消瘦的身体不住痉挛。

  陈威廉也看见了道友,他的手在胸口比画了一下,默念道:“愿上帝的慈爱和主同在,让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威廉,他还没死。”

  “他今晚就会投入天主的怀抱。”

  “威廉,你身为一个英国人见到这种场面,会不会有一丝羞愧?”

  陈威廉不答反问,“亚当,你知道鸦片的历史吗?”

  冼耀文闻弦歌而知雅意,立马讥讽道:“你是不是想说,元朝时期就已经有人在吸食鸦片,而鸦片的来源是纵兵去印度掠夺来的,满清雍正时期就开始自主从外大量进口,嘉庆时期进口数量翻了几番,已是泛滥?”

  “嗯哼。”陈威廉颔了颔首,“亚当,从生意的角度来说,有需求才会有供给,东印度公司会把鸦片卖到你们国家,就是因为你们国家有市场。

  你们所说的鸦片战争,我们说的通商战争,在战争发生之前,林则徐一边查抄销毁走私鸦片,一边鼓励鸦片国产化,在他眼里,鸦片可不是害民的商品,而是一种能为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收入的好商品,你们国家云贵地区鸦片泛滥,不就是他鼓励的结果吗?

  本质上,鸦片战争是你我两个国家的统治者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利益相关人进行的一场利益争夺战争,你可以站在你的立场控诉大不列颠在战争上给你们国家带去的伤害,但不能因为鸦片而控诉。”

  冼耀文嗤笑道:“这么极力辩解,你的家族卖过鸦片?”

  “亚当,你在污蔑我,我要彬彬有礼地脱下我的白手套扔到你的脸上。”

  “好的,唐戴斯阁下,我接受你的决斗邀请,为了让我们死得体面一点,我建议用剑。”

  “不,我坚持用大号猎枪。”

  两人借用《基督山伯爵》的情节互怼了几句,便结束了鸦片的话题,抽着雪茄,等着王书宁来接。

  其间,冼耀文又有三次把目光放到道友的身上,第三次的时候,道友的身体已经不再痉挛,周身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大概是死了。

  不出两分钟,另一墙角站起一个驼背驼到身高不足一米二的身影,脸上的颧骨凹陷,褴褛的衣衫裸露出不少黑漆漆溃烂的皮肤,蹒跚着来到道友的墙角,吃力的把道友翻了个身,查看一下,然后抬头往冼耀文几人所站之处望过来。

  “亚当,你的同胞在向你求助。”陈威廉幸灾乐祸道。

  “鸦片不便宜吧?”

  “嗯哼。”

  “抽鸦片能把自己抽成这副鬼样子,想必需要几十年时间,可想而知他之前有很大的一份家业,他有今天纯属活该,我还没善良到帮助这种人。”

  “啊哈,我是说死的那个,你们华人不是讲究死者为大吗?”

  “死的那个我相信卖他鸦片的人会负责处理,如果没有规矩,九龙城寨早被尸臭填满了。”冼耀文并不想就这个话题继续,便转移话题道:“王书宁怎么还没过来?”

  陈威廉看了一眼手表,道:“我们来早了,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

  “嗯哼。”

  两人又等了两三分钟,王书宁就过来了,身边只带着一个小弟。

  “冼先生,威廉,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没关系,是我们来早了。”

  寒暄了一会,王书宁就带着两人往城寨的大门走去。

  走出贾炳达道,进入九龙城寨外围的小道,灯光变得昏暗,反而远处的民宅里映出的灯火彷如璀璨星辰,透着一丝诡异的美意。

  冼耀文还没来过九龙城寨,无论上一世还是现在,他对城寨的了解来自道听途说还有近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没经过实地的走访,没有融入小天地去感受,就不能说懂九龙城寨。

  他倒是听过不少关于城寨似真非假的传闻,最离谱的一个是“五万清军驻守九龙城寨,到了八十年代才神秘消失”的类神话故事,编故事的人既五行缺德,也缺乏基本的常识,他不可能会信。

  其他的还有诸如城寨里藏污纳垢,走在路上随时会被抢劫甚至杀害的说法,他也是不信的。

  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领导者,就会有规矩存在,肆意妄为的特权只有少数掌握话语权的人才会拥有,而这些人为了维护特权一直存在,就需要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也就是给特权安上一个牢笼,让他们的肆意妄为有所桎梏,哪怕这种桎梏仅仅是假象。

  说白了,特权阶级在肆意妄为时需要伪装,不能让守他们所制定规矩之人一眼就看出来他们在肆意妄为,而“守规矩的人”一旦不守规矩,一定会受到严酷的惩罚。

  就九龙城寨这样的地方,大概轻则三刀六洞,重则千刀万剐,酷刑之下,人会变得温顺,杀人放火者住在城寨,他们却未必敢在城寨里杀人放火。

  到了大门附近的一片月牙形空地处,王书宁便指着介绍道:“这一片空地也在城寨范围之内,如果规划起来足以盖五栋高层民居。”

  冼耀文大致判断一下方位,问道:“属于城东还是城西?”

  “现在还没人发现这片土地的价值,归属问题没人关心。”王书宁避重就轻地说道。

  王书宁这么说,冼耀文便知城西对这片空地没有绝对的处置权,一旦要开发,城东的社团很可能会掺一脚。

  在空地前逗留一会,王书宁继续带着两人往门口走去。

  没一会,几人来到一道满是军事堡垒气息的大门前,门框厚达一米五左右,洞开的两扇门上包裹着精铁,有好几处锈水蔓延出来的黄色痕迹,能让人感受到一丝历史的厚重。

  跨过大门,进入城寨内部,可以看见街巷两边的房子墙上悬挂着灯笼,映照出或明或暗的光亮,有的光亮还会随风摇曳,映照的范围忽大忽小。

  冼耀文看上一眼就发现其中的秘密,几个灯笼里安着灯泡,其他的是蜡烛。

  “王兄,为什么不全用灯泡?”

  “城寨的电是从外面偷偷接的,不能用得太狠,不然港灯就会派人过来检查线路,把接的线找出来剪掉。”

  冼耀文点点头,明白是一种默契,港灯杜绝不了九龙城寨的偷电行为,只能在可容忍的范围内默许,真要偷得狠了,也就给掐了。

  至于为什么不干脆拉线路进来卖电,肯定是因为这里无利可图,铺线网的投资大概都不能保证收回。

  说过电,王书宁不等冼耀文询问,便开始介绍起了“水”的问题。

  九龙城寨还是军事要塞时有两口旧井,后来又挖了三口新井,另外,两年前接进来四个街喉(公用水龙头),吃水用水就靠四个街喉、五口井。

  水源一分为二,分别掌控在新义安和14K的手里,城西还好,只需要拿出一点小意思的维护费用就能免费用水,城东这边却是要按月交水费,不得不说两家社团眼皮子挺浅的,这点小钱都不放过。

  说过水,王书宁又说了公共卫生。

  因为大量的垃圾堆积会滋生老鼠蟑螂,也会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政务署怕被九龙城寨这个三不管地带殃及池鱼,在城寨投放了不少垃圾篓,每天也会有清洁工过来清走垃圾。

  说过卫生,来到重头戏治安问题。

  王书宁刚转变话题,冼耀文就感受到了“治安问题”,看样子城寨的居民并不欢迎洋鬼子和假洋鬼子过来,走在街巷,不时有人抛给陈威廉厌恶的眼神,也能从嘴型看出吐槽的脏话,他也不能幸免,只是程度上比陈威廉稍轻一点。

  王书宁给他解惑,说是除了陈威廉,几乎没有其他洋鬼子踏足城寨,他们认为城寨是脏乱差之地,也视这里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同时,因为城寨特殊性,这里的居民多有民族抗争精神,大多人非常厌恶洋鬼子。

  解惑之后,王书宁又开始介绍城东一个个与治安紧密相关的生意,首先就从他经营的行业说起。

  城寨里有大几十家倾偈馆,找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聊天需要两元至十元不等……

  非故意断章,为了赶在零点前发布。

  另,我需要两三天时间调整状态,周日或周一就可以进入稳定量大的更新状态。

第71章 生意就是生意

  城寨里有大几十家倾偈馆,找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聊天需要两元至十元不等,年老色衰的只需要一元。

  倾偈就是聊天之意,提供服务的初始,总会有一两句简单的对话,临近结束大概还有“快点,快点”的催促,客人抽完神仙烟从格子间出来,应该还能听见“下次找我”或“以后常来”的挽留语句。

  城寨里还有三间烟馆,道友过去在破木板垒起来的榻上美美地抽上一炮自助餐需要两元,有高端点的包间,可点香茶、点心、水果,也可点一小妹揉肩捶腿,亦或者点一芙蓉烟娘红袖添膏,这种消费没个数,几十到过百元都有可能。

  烟馆之外,还有更平民化的“饭堂”,一间破屋子里摆一张破烂的木板桌,上面插着几根蜡烛,扔着几个底部已经被烘烤到乌漆嘛黑的铁汤匙,还有管壁上蒙着两层污渍的针管,一个用完下一个,别说消毒,就是清洗都欠奉。

  饭堂的收费物美价廉,只需八个毫子,运气好遇到当场爽死的道友,还能捞到处理尸体的活计,报酬怎么也够爽上三四回再来一碗碟头饭。

  走到这一步的道友罕少因为注射过量而死,在体内的毒素足够致命之前,他们大多会提前死于各种交叉感染导致的疾病。

  王书宁在介绍饭堂之时,恰好他们一行人路过一间饭堂,鸦片被烘烤出来的味道、汗臭味,还有身体溃烂发出的腐臭味交织在一起,奇臭无比又如同氨水具备很强的攻击性,直接往鼻孔里钻,刺激鼻涕分泌,也会往眼眶里钻,眼角不由湿润。

  捂着鼻子快速经过饭堂,待空气中只剩下对贫民窟不离不弃的贫穷味道,王书宁继续介绍城寨里的赌馆。

  像样的赌馆只有两间,一间14K,一间新义安,每天都有车和船停在渡轮码头接客人,客人进了赌馆,不管输赢,吃喝拉撒都由赌馆负责,手气好不但可以在赌馆大吃几顿,还能带着战利品离开,手气好的过分,出了城寨可能容易被人打劫。

  在城寨里不容易被打劫,赌馆有责任保护自己的赌客在城寨里的安全,不然就没有多少赌客敢来了,出了城寨就没有这个义务,正好可以安排人把钱取回。

  大赌馆之外,还有一些小的赌档,两三张、四五张台子,一天下来流水不会太多,底子薄,被赌客赢得狠了,第二天就没有本钱可供周转,所以,吃相往往挺难看,不但荷官要动手脚,且赢大钱的赌客不容易把钱带出赌档。

  城寨里还有不少全香港每个角落都有的字花档和赌孖宝、过三关的赌马外围,这种生意在城寨里并不好做,只是在外面被盘剥狠了,无奈才跑到城寨里继续经营。

  字花是赌36个号码,1至36号每个号码代表一个古人的名字,1赔30,刀仔可以锯大树。为了吸引更多人下注,开字花的字花厂出版形形色色的字花书,纸扎铺都有得卖。

  字花书上有36个古人的名字及图像,每一个古人都有几个替身,作为提供贴士之用。字花书有一个全身人像,把身体每一个部位都“托”一个字,字花书把字花搞到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妇孺和劳苦大众欢迎。

  字花厂每天都会开出花题,即字花的题目,声称所开的字必定与题目有关。花题每天登在小报的头版,会是一幅寓意模棱两可的图画,据称图画中的人物会有所暗示,可按图索骥在字花书里找到应该下注的号码。

  当然,这都是字花厂的骗人手法,输赢尽在幕后大庄家和字花师爷掌握之中。字花总厂的师爷每天看过所有艇仔(代理)交回的投注,知道哪些是最多人买的大热门号码,便故意不开这个号码,来一个大杀三方。

  每天开字花时,是把代表36个古人的字放入36个砂煲内,时间一到,便由主持人随意打破其中一个砂煲,跌出的那一个字就代表中奖。由于字花师爷早已掌握投注者的投注走势,破煲而出的字,肯定是没太多人中的。

  字花厂的经营哲学就是吃大赔小,每一期都会产生一小批幸运儿,或许就是因为会中,容易激发港人不劳而获的心理,又或许做艇仔的不识相,没有给差佬分润利益,字花档成了警署的头号打击对象,各种扫字花的行动层出不穷。

  听王书宁的介绍,冼耀文萌生了推动合法彩票诞生的想法,披上慈善福利的外衣,利润分润给警队、海关、保良局,编织一张巨大的利益链大网。

  该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最大的拦路虎应该是马会,搞起来有点累,不过很有搞头,将来如果需要介入总探长争夺的游戏,可以给自己的扶持对象增加一个杀手锏。

  王书宁说过与治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生意”,这才说到了治安本身。

  一两年前掌控城东的社团会定期向每家每户收取保护费,如有不服从者会受到野蛮的殴打与打压。但随着城寨的规模逐步扩大,也许是人心向善的作用,也许是由于人心本身就有遵从规则的取向,城东居民自发制定了治安的规章制度。

  而此时的社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晓得打压居民、欺凌居民的野蛮人,尽管此时城东依旧是社团管控,但他们十分支持城寨居民作出相应的治安规则,并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他们便是城寨规则的执行者。

  如冼耀文所想,城东这边对偷盗、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处罚非常之严厉,且规定城寨内不许火拼,也不许带刀枪棍棒和枪支等武器进入城寨,一切会破坏城寨形象,妨碍“生意”经营的行为都是禁止的。

  颇有讽刺意味,平民生活在城寨里会比生活在外面更有安全保障,只要自己不主动参与到“生意”中,麻烦也不会找上门。

  又经过一条狭窄的街巷时,冼耀文看到巷道的墙上粉刷着“如有盗窃者,挑断手筋脚筋”的显眼公示,王书宁解释,凡有张贴这种公示的地方,之前都是盗窃的高发地带。

  出了街巷,来到一处格局彷如天井的空地,四面被楼房和破平房包围,中间空着,沿着房子一圈都是摊档,烧腊、烧鹅、香肉、蛇羹、潮州菜、海鲜,应有尽有,每个摊档都坐着人,生意都还不错。

  几人来到天井的正中央,王书宁询问冼耀文的意见,“冼先生,你中意吃什么?”

  “威廉,你想吃什么?”

  “香肉。”

  “上次你说自己是爱狗人士。”冼耀文揶揄道。

  “伱说的,不是我。”陈威廉回了一句,又对王书宁说道:“王,今天我爱黑狗,叫半只给我爱。”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冼耀文搭住陈威廉的肩膀,笑道:“威廉,你算是领悟到爱的真谛了,任何东西都分一半,床半张,狗半只,还是最可爱的黑狗。”

  “一黑二黄三花四白,黑狗最美味。”陈威廉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

  “好吧,我陪你一起爱黑狗。”

  冼耀文和陈威廉在香肉摊的桌前坐下,王书宁跟着摊档主去挑选食材。

  陈威廉看了一眼王书宁离去的方向,拿出两根雪茄分享后,压低声音对冼耀文说道:“你觉得在城寨发展房地产可行吗?”

  “威廉,你这个问题问得太晚又太早,上次没问,为什么不等听完王书宁的计划后再问?”

  “我和王只是合作关系,不是你我这种伙伴关系。”

  “我信个鬼。”冼耀文腹诽一声,颔了颔首,说道:“我的真实想法是前景不错,如果项目能够很好地做起来,应该会有不错的利润,我很喜欢上次王书宁说的方案,一年半时间,100万变220万,很不错了。”

  “你应该明白其中一半是我的,所以……”

  冼耀文摆了摆手,“不用所以,60万是我愿意冒险的最低回报数字,再低我不会参与。或者,你以其他名义向我借,娶姨太太、包养情人等等,随便什么,只要是关于你个人生活的理由,我都可以不要利息借给你。

  威廉,生意就是生意,你为了钱生钱找我借钱,理应分润给我一点,生意顺利,皆大欢喜,若是不顺利,我能找你逼债吗?还不是坐下来友好协商出一个不会让你太为难的还款方案?”

  陈威廉凝神思考了一会,摊了摊手说道:“好吧,我对利息没有意见。既然你看好这笔生意,需不需要给你一点份额?”

  “不需要,我有好几笔买卖正处于启动阶段,实在忙不过来。”冼耀文用食指在桌面敲了一下,“而且这里我不够熟悉,暂时没有在这里投资的打算,上次我跟你说了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等成熟的时候我会找你讨论。”

  “多久才能成熟?”

  “不用着急,在想法执行之前,还有另一笔生意找你合作,等春节期间我空闲下来,我找你细谈。哦,对了,我邀请你到我家共度除夕夜。”

  “OK。”

第72章 似是故人来

  王书宁挑好食材回来,便从兜里掏出几张纸,“冼先生,这是我做的计划书,请你过目。”

  “好。”

  冼耀文接过纸展开,一眼就看到纸张抬头的“宝安县人民政府公用笺”红色字样,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心中念头拂过,他的头一下一上,开始阅读计划书。

  第一页扫了两眼就没了兴趣,他完全相信王书宁的助理秘书履历,这计划书的开头有民国政府报告的典型风格,第一页全是花团锦簇的废话。

  不看内容,改而欣赏王书宁的书法,到底是做秘书的,纸上的仿宋体煞是工整漂亮。

  够他看一页纸的时间过去,他才翻到第二页,从中间部分开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