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362章

作者:鬼谷孒

  来到沙发前坐下,施夷光打开一个雪茄盒,取出一支雪茄,“这里是我爷爷的雪茄室,他离开以后就没人用了,但一直在维护。我爷爷不抽朱丽叶二号,这是我知道你要来后买的。”

  “谢谢,有心了。”

  施夷光将修剪好的雪茄递给冼耀文,“亚当,你有没有关注下个月的大选?”

  “当然。”冼耀文接过雪茄点上。

  “你看好哪一边?”

  “你现在是保守党党员?”

  “青年保守党,很快就会去斯温顿学院学习。”

  斯温顿学院是保守党于1948年成立的党校,该学院挂在牛津大学名下,既培训保守党人,也对外招生。

  “我看好你们。”

  “理由呢。”

  “你身在其中,不是比我更清楚吗?”

  施夷光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冼耀文不太好把握说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他分析政治斗争的角度和方式是家族精心培养出来的,即使“冼耀文”其智若妖,也不应该能分析出他所能分析出的结论。

  分析出结论需要信息作为依据,这需要对英国政治环境有过深入的了解,且是深入其内部接触过人、事,对英国的政治运行逻辑非常了解,而不是仅靠分析未必靠谱的文字资料。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我想听听局外人的分析。”

  “只缘。”

  “嗯哼。”

  “好吧。”冼耀文猛吸一口雪茄,随即搁在烟灰缸上,双手抱拳,“献丑了。”

  施夷光莞尔一笑,“我给你捧个人场。”

  冼耀文稍稍整理措辞,不疾不徐道:“1945年,艾德礼在竞选时向选民抛出的新政策,让我有一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描绘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即将在英国实现的错觉,艾德礼政府领导的英国将会是人间天堂。

  饱受战争摧残的英国国民谁不想不用上天就进天堂,当年艾德礼胜出算是众望所归,但等待艾德礼政府的却是一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两百多少亿国债来着?”

  “214亿。”

  “214亿英镑的国债需要兑现,只能支付海外支出的40%,商船队损失2/3,库存物资1/3被摧毁。许多基础设施,如工厂、学校和医院等都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经济,艾德礼政府付出代价从美国贷款35.7亿美元,2%利息的代价没什么,国民可以理解,取消关税特惠制、英镑自由兑换这两条比较麻烦,国民不懂,左右翼的反对派会在报纸上给他们解释清楚。

  贷款这件事,一批选民对艾德礼政府失去了好感。

  贷款问题引发的后续,财政部用英镑贬值的办法来应对经济危机,引起了国民的不安,又有一批选民没了好感。

  不利的经济条件,使艾德礼政府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受挫。1947年、1949年,连续发生严重的国际支付危机;1948年和1949年码头工人大罢工,全英国的码头瘫痪,艾德礼政府被迫实行紧急状态法,又是一批选民没了好感。”

  冼耀文顿了顿,接着说道:“就我个人认为,艾德礼政府施行的政策缺乏前瞻性,国有化和福利改革想法是好的,但执行不力。

  国有化的内容和措施还是三十年代工党提出的那一套,面对前面几年世界工业出现的新发展,特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谈判,新的世界贸易秩序出现,英国面临新挑战,需要制定新对策,但并未引起艾德礼政府的足够重视,仍然极力维持旧的工业体制和贸易秩序。

  西方国家的管理体制都在革新,唯‘大不列颠’依然故我,没有对国有化后工业的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雇员没有参加管理,企业还是由旧股东管理,旧的工业体制仍在运行。

  在教育方面,艾德礼政府好像无所作为,没有针对竞选时许诺的消灭文盲制定新政策;在住房方面,修建的12万多套预制板房引起了许多国民的不满。

  在工资问题上,1948年艾德礼政府发表了工资和年收入白皮书,实行高税政策和限制工资增长政策。这使工人的生活受到直接的影响。

  在食物的定量供应问题上,配给制不但没有取消,中间还发生了咸肉供应定量减少的情况。

  在军队问题上,一是退役士兵的安置没有做好,二是没有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士兵的待遇很低,而军官的待遇却很高,形成鲜明对比。

  好像英国在海外的驻军,除了香港其他地方都发生过哗变。

  在外交问题上,对西欧一体化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方针,以至未能在新欧洲的缔造中打上自己的烙印。这种外交政策,不可避免地招致英国国内欧洲联合派的反对。

  在殖民地问题上,艾德礼政府的运气不是太好,世界大环境发生变化,反殖民大潮换了谁也挡不住,黑锅只能背着。

  在重建武装问题上,迫于美国压力大规模扩军,把国民生产总值的较大百分比用于国防,额外的军备开支导致国民生活水平下降,也极大地损害了英国工业出口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同西德的竞争能力。

  同时为了朝鲜战争的需要,延长了服役时间。

  如此种种,工党在一大批选民心中已经失去好感,他们手里的选票有很大的概率投给保守党。”

  施夷光呵呵一笑,“亚当,看来你很关心英国的政治。”

  冼耀文淡笑道:“当然要关心,好像我手里也有一张选票,我必须对它负责,投给值得投的人。”

  “你的选票将会成为最为关键的一张,投给谁,谁就是新一任首相。”施夷光揶揄道。

  冼耀文摊了摊手,拿起雪茄叼在嘴里,“你准备什么时候出选?”

  “还没有决定,我正在争取一次和武尔顿子爵的会面,打算请他帮忙推荐我去丘吉尔先生的竞选小组。”

  “离大选只剩不到一个半月,现在进去意义大吗?”

  “意义不大比没有意义好。”施夷光顿了顿说道:“亚当,青年保守党有16万人,想从中脱颖而出不容易,而且我发现一个和我比较相似的竞争对手。在山顶待过回到山脚,再次回到山顶会更容易一些。”

  冼耀文轻轻颔首,“你说的竞争对手是谁?”

  “玛格丽特·罗伯茨,罗伯茨家族在党内底层有一定的势力,她本人在牛津大学期间已经参与党内事务,去年已经在达特福德选区出选,今年还会出选,这个女人野心勃勃,能力也非常不错,已经进入党内继承人名单。”

  “继承人?继承什么?”

  “自然是党的事业,重点培养对象。”

  “这样。你的政治之路刚刚起步,现在给自己确定竞争对手是否言之过早,我觉得还是先团结。女性在你们党内只有少数吧?”

  施夷光轻笑道:“竞争对手是将来的事。”

  “好吧,我已经在布局英国产业,你什么时候有需要告诉我。”

  “谢谢。”施夷光微微点头道:“午餐应该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去饭厅。”

  “稍等。”冼耀文搁下雪茄,一弓腰,离施夷光近一点,“前两天我在东区的枪械公司遇到一对练拳的双胞胎过去收保护费,其中的大哥有点脑子,比较适合培养起来干脏活,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投资他们一笔启动资金。”

  施夷光沉思片刻,说道:“不要让他们知道我是谁。”

  “你可以安排一个可靠的中间人。”

  “等他们发展起来,我会的。”施夷光轻声说道:“亚当,以后我可能会用到像你留在黄金海岸的那种人,最好是白人面孔。”

  “我会将人分成两队,一队安置在郊区,方便你随时调用,一队放在英国之外。”

  “再次感谢。”施夷光一脸真诚地说道:“亚当,认识你真好。”

  冼耀文淡笑一声,“这句话应该我来说,没有你的帮助,我的生意不会发展如此顺利。”

  “好吧,我们还是谁都不要说,去为友谊干杯。”

  ……

  明天需要回趟老家,可能少更或断更一天。

第476章 伦敦地产之布局

  下午。

  冼耀文将自己的时间分配给了友谊公司,他先去了一趟金融城公司,这是金融城的管理机构,国有的城市开发公司。

  金融城,又称伦敦城,可以说是伦敦的最中心,伦敦的起源,从十六世纪确定金融属性以来,该区域的商业化水平逐年提升,办公楼增多,居民楼减少,居民数量从1851年的10万人骤减至当下的5000余人。

  英国有选区的概念,金融城就是一个选区,选民从工党或保守党的候选人当中选出一个为议员,议员有义务为选区发声,争取选区的利益。

  而一个地区想成为选区,需要有人口基数,人口太少,选区会被撤消并入到其他选区。

  比如张三家并入到李四家,利益代言人变成姓李的,不消说,肯定优先考虑李四家的利益,张三家往后排排,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往李四家输送,张三家自然是不愿意的。

  金融城现在就面临着被撤销选区、失去国会议员席位,进而失去政治影响力的风险,亟须增加居民数量。于是,金融城打算开发金巷庄园和巴比肯地区,并对外公开召集开发方案。

  只要是建筑设计公司或开发商,就可以去金融城公司拿一份巴比肯的资料。

  冼耀文在前台报了乌托邦开发的名字,不用出示身份凭证便拿到一份资料。跟前台老姐姐一打听,原来金融城公司并不在意来拿资料的是阿猫还是阿狗,参与者多多益善,他们好优中选优。

  嘴甜甜地多打听了一点,已经有一些开发商递了办公楼的开发方案,无一例外都被否了。

  打听完,离开,冼耀文来到巴比肯实地观察。

  登高眺远,脑子里回忆着几十年后巴比肯住区的模样,三座43-44层高的塔楼、十三座7-13层高的联排住宅楼、两座双层高英国称为马房的小型房屋,以及两座联排别墅包含一座艺术中心在内组成了巴比肯住区的格局。

  塔楼控制了天际线,建筑立面以网格状的混凝土嵌板为主要特征,这些混凝土网格在横向上被竖向连续的线条所打破,强调了塔楼的高度。

  塔楼拥有十分引人注目的悬挑阳台,端部优雅地卷曲着,像船身一般。它们也有实际用途:特殊的形状减少了风荷载,并减轻了结构框架的应力。

  阳台出挑距离很大,这是工程师建议的设计特征,为下方公寓创造了深深的檐口。这些檐口既提供了来自构件的保护,又为居民带来一种安全感。

  与此同时,带露台的联排住宅楼则沿水平向组织,与直通天际的塔楼形成动态对比。针对年轻的专业人士,住宅具有简单的布局,但都尽量最大化室内的自然采光:卧室、餐厅和客厅沿外墙布置,紧凑的厨房和浴室则靠内墙布置……

  整个建筑群走的是粗野路线,好像受到德国一个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影响,名字想不起来了,凯拉应该跟他说过,只是他没有用心记忆。

  凯拉是上一世他交往过的女朋友,建筑设计领域很吃香的年代初出茅庐的建筑设计师,非常喜欢巴比肯住区这片混凝土森林,因而租住在塔楼的顶层,并充分享受站在阳台将整个巴比肯住区收入眼帘。

  是的,她很喜欢阳台,两人在一起的那一段时间,她总是将他从房间里拉到阳台,双手扶着边沿趴着,头往后转,拉丝的眼神激励他一两亿、两三亿往外投资。

  两人的感情不错,甜蜜了漫长的三天两夜,他也在这里欣赏了三天两夜的混凝土风情,阳台,跑步路线,绿油油的水池边半圆环形状的水泥石凳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对未来的巴比肯住区,他深入过,熟悉。

  乌托邦开发,他即将在伦敦注册的公司,名义上属于友谊置业的子公司,实际上是他和米歇尔的新摊子,运营资金从友谊置业抽调,慢慢抽,一直持续到友谊置业上市前夕吸纳其他股东。

  乌托邦开发在他的规划中是一家综合性企业,业务涵盖建筑设计、建筑开发以及物业管理、酒店开发与管理。

  当然,这是远景规划,五年之内,乌托邦开发只会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成立子公司理想国设计院,大举进入建筑设计领域,即使一分不挣,反而要倒贴,也必须拿下几个地标性建筑的设计。

  他看不上那点设计费,但看重因设计而带来的名牌效应。

  金融城的地皮全属于金融城公司,几条街的租金在收着,手里压根不缺钱,既不可能卖掉巴比肯的地皮,也不会与他人合作开发,他可以惦记的只有开发设计方案。

  还好,凯拉不是在他做投资时分享的巴比肯住区设计者姓名,且名字也不是很拗口,杰弗里·鲍威尔,听一遍就能记住的名字,现在应该是金斯顿艺术学院的讲师,跟两个名字拗口的同事组了一个设计团队。

  拿下这个团队,是理想国设计院在开业之前需要完成的事,巴比肯的设计单子他志在必得。不仅如此,他对挨着巴比肯的金巷庄园也是志在必得,因为它也是杰弗里·鲍威尔团队设计的,且落成时间比巴比肯住区早十几年。

  感人的效率,金融城公司现在已经在征集方案,却是到了1965年才开工,盖了十年才交付,还好按凯拉的说法,设计方案在五十年代就定下了,不会太耽误事。

  第二件事,囤积地皮以待将来开发。

  按照英国此时地产相关的收税方式,持有非经营性土地的成本很低,在土地开发税出现之前,可以肆无忌惮地囤积市区建筑用地。

  第三件事,成立子公司托马斯·莫尔建设,从承揽小工程开始做起,慢慢刷“信誉”。

  工程承包商承揽工程在任何国家都有门槛,有的是资质,有的是许可证,英国玩的是体系,有一个已经成立一百多年的行业协会“皇家特许建造学会”,它营造了一个特许建造公司体系(CBC),会对工程承包商内部人员的资质进行考核,有些考核需要时间积累,否则不可能过关。

  当然,考核有捷径可走,也有可变通的办法,但他觉得没这个必要,一边揽活挣点小钱,一边磨炼队伍,最终水到渠成,这样子挺好。

  工程人皆知市政工程的理论利润最为丰厚,但工程能否顺利承揽,利润能否实际揣进口袋里,不至于出现待收款数亿、买包火柴却要赊账的局面,得看托马斯·莫尔建设是否拥有重量级的战略合作伙伴,未来数年,公司需要吸纳一批代号为“干股”的股东。

  琢磨好要做的事,冼耀文对身边的瓦莱丽说道:“有几件事要你去做,你记一下。”

  瓦莱丽闻言,从包包里拿出笔记本。

  “第一件事,你去一趟牛津街的电影分级委员会,我想知道怎么加入委员会以及分级标准。

  第二件事,我需要一份私人执业建筑设计师的名单,其中的佼佼者和参与金巷庄园设计的人,资料做得详细一点。

  你可以从金融城公司入手,想办法搞到一份拿资料人员的名单。

  第三件事,你以给我找房子的名义找金聊一聊,从他那里打听一下康奈尔斯的情况,我有想法对它展开收购,需要知道经营状况和股东名单。

  这件事先记着,等我离开伦敦再办,你正好有充足的时间处理搬家事宜。”

  “现在就去吗?”瓦莱丽收起笔问道。

  “是的,今明两天你只需处理前面两件事,不用找我报到。”

  “OK.”

  ……

  萨维尔街,一条兜里不揣数百英镑只能闲逛看个热闹的街道,这是一条汇集了全英国顶级裁缝铺的街道,专门给男客订制西服。

  离开巴比肯,冼耀文去办友谊公司正事的路上拐到了这条街,另外办一件开小差的正事。

  亨利·普尔裁缝铺,一百多年前第一个来萨维尔街开店,可以算是萨维尔街西装事业的先行者,多年来,众多大人物光顾过这间裁缝铺,如拿破仑、普鲁士王储、奥地利王储、威廉一世、亚历山大三世、东洋皇室等等。

  此时,冼耀文就在这间裁缝铺接受老板兼首席裁缝塞缪尔·康迪的量身服务。

  “康迪先生,我的第一个试穿日是哪天?”

  正在给冼耀文量腰围的塞缪尔·康迪抬头说道:“赫本先生,我想应该是下个月的第一天。”

  冼耀文蹙眉道:“那天我未必方便,不过没关系,我不急着穿,如果来不了,我会打电话过来重新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