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玩家 第33章

作者:鬼谷孒

  “怎么拿?怎么还?”

  王书宁舔了舔嘴唇,“最好一次给我,用一年半,连本带利还180万。”

  冼耀文转脸看向陈威廉,“你怎么说?”

  陈威廉犹豫了一会说道:“我担保一半。”

  冼耀文颔了颔首,又转脸看向王书宁,“王先生,50万不是小钱,一刻钟之前,你我都不知道对方这个人,不存在信任基础,换了你是我,能轻易掏钱出来吗?”

  “不会。”王书宁摇摇头,又带着自信的口吻说道:“冼先生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带你在城寨里到处走走。”

  冼耀文摆了摆手,“这个不急,既然我们在谈商业计划,就应该有一份商业计划书,我要看到每一分钱会花在哪里,花掉的钱又是怎么加倍赚回来,让我切实地看到220万能回到我手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往下走。”

  王书宁点点头,“冼先生,你的想法我了解了,我会尽快拿出一份商业计划书,下次再找你详谈。”

  “没问题。”

  正事告一段落,之后就是喝酒加讲段子,王书宁被冼耀文两人捧为说书人,讲述一些只能口口相传,落在纸上会变成星号,甚至会被付之一炬的段子。

  在某一方面,冼耀文要称王书宁为宗师,他自认见识广博,但王书宁说的一些知识点,他是闻所未闻,那真叫一个精彩纷呈,绝对够资格树碑立传。

  酣畅淋漓的荷尔蒙狂飙之旅后,夜终是落入平淡。

  回到自己家楼下时,天还不算晚,一如从前,士多店门口坐满了人,黄湛森这个小鬼也在,边上还坐着那个叫李振藩的小鬼,两人听着广播,有说有笑的讨论着剧情。

  这关系的转变,真让人猝不及防,之前还打生打死,现在亲密无间了。

  看上几眼,上天台和叶问打了声招呼,接着回到屋里,拿出九龙的地图研究起来。

  陈威廉和王书宁打的借款而不是参与投资的主意,其实他蛮中意的,借款比较轻松,不管赚多赚少,连本带息还回来就是了,投资就需要操心所有环节的事情,粗略评估,在九龙城寨投资地产应该不太可能带来大几倍乃至十数倍的回报,反正他是想不出来该怎么赚到十倍以上。

  既无暴利之可能,借款模式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相比在九龙城寨搞地产,其实他更看好另一个生意,那就是在城寨里建立一所综合性医院。

  港府不承认内地的医生资格,也不认可中医,从内地过来的医生想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混饭吃,只能去九龙城寨,在席间他已经旁敲侧击过,王书宁说城寨里面有不少牙医、西医、皮肤科及中医开诊所,生意都还不错。

  吸纳各科医生中的精英,盖一栋干净整洁的医院,招一批温柔漂亮的护士,从形象上和其他小诊所区别开,在收费上又可以比小诊所稍低,相信可以把大部分生意都抢过来。

  另一方面,社团经常火拼,估摸着每天都有人被砍伤,这些人正规大医院是不可能去的,只能找黑诊所救治。

  这个生意也要争取把它抢下来,直接找社团坐馆去商谈,给他们超级VIP待遇,治疗费打一狠折,逢年过节再送点礼,若有伤重不治,视治疗费多寡,可以送纸折的房子、妞,也可以送乐器班子、哭丧大孝子。

  临死前,想来上人生最后一炮也是可以的,跟王书宁商量一下,每天派一队妞在医院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待命,只要价格收贵一点,相信他肯定乐意。

  总之,只要有利润,一切都好说,一定要以人为本,和城寨外面拿不到红包没好脸的正规医院形成鲜明对比,把医者父母心发扬到极致,无愧希波克拉底誓词。

  冼耀文一边推想构思,一边在地图上画着线路,医院不但要坐等病人上门,还要主动出击到城寨外面拉客,救护车要搞几辆,但必须独立运营,且不能以救护车的名义,攻击性不能太强,最好用慈善进行包装,以给病重弱势群体提供义务代步服务的名义来运营。

  写写画画好一阵,他确定开医院绝对是个好主意,不愁生意也不用交税,挣的钱两成用来喂坐地虎的血盆大口,八成可以装进自己口袋。

  “就是树大招风,正规医院的股东们肯定会视为眼中钉,一两年顶得住,三四年就不好说了。到了最赚钱的节点就要考虑把大部分股权套现,拉更多的股东一起扛住压力。彻底脱手的时候,能不能赚到两千万?”

  冼耀文揉了揉太阳穴,把可能会遇到的难题一个个在脑子里过一遍。

  思索间,一双柔荑搭上他的肩膀,一下一下地揉捏。

  “今天回来这么早?”冼耀文不用回头看,肩膀上的触感就告诉他不是王霞敏。

  “阿Sir有事,提早下课。”

  “哦。”

  冼耀文不再多言,静静地享受着郑月英的揉捏。

  过了好一会,郑月英轻声说道:“我和林经理已经去过工厂附近的村子,统计了村民一年四季会种的蔬菜,大致的数量也统计了。”

  “明天晚上我看看,圈定几个村子,你再去谈谈长期供菜,只要菜好,价格又实惠,我们就长期收他们的菜,也算是造福乡里了。”

  郑月英的一只手上移,轻按冼耀文的后脖颈,脸上的表情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有个疑问。”

  “说。”

  “这几天我和林经理为了食堂的事跑了不少地方,花了不少精力,为了一点吃的大费周章,会不会太小题大做?工人能吃饱就行了,需要考虑那么多吗?”

  冼耀文轻笑一声道:“我不给你住,也不给你吃喝,只让你拼命干活,你自己琢磨一下,大概几天会下狠心弄死我。”

  “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郑月英蹙了蹙眉,说道。

  “本质上是一回事,说的都是付出与收获。”冼耀文晃动一下脖子,“你坐下,站我后面说话难受。”

  郑月英依言坐到饭桌的对面,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冼耀文倒了一杯水。

  冼耀文把水杯往边上挪了挪,拿起搁在烟灰缸上的雪茄点上,吸上一口慢悠悠地说道:“母鸡有好有差,差的一年只下一百多个蛋,好的一年下二百五六十个。我们把工人代入母鸡,又给他们设置一个合格下蛋数量的标准,比如说一百八十个,低于这个数字的母鸡,我们不会养,也就是不会招这样的工人。

  一百八十个只是合格,但我想让每只母鸡都达到二百一十个的优秀标准线,我又该怎么做呢?”

  “不达标的辞退,重新招能达到优秀标准的。”郑月英冷酷地说道。

  冼耀文摆了摆手,“不说良知、人心,单从效益上来考虑,你的说法就不可取,做衣服是门手艺,是技术,学需要时间,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熟练工等着你去招。

  要说码头上扛包的苦力,可以苛刻一点,爱干就干,不干就滚,有的是人等着卖力气,走了一个,随时能重新招十个。

  乡下工坊里的大师傅,手里有一两门绝技,掌握着工坊的生死存亡,东家跟他说话都不敢太大声,伙食也要和东家看齐,甚至吃得更好。

  说回母鸡,我们想让母鸡达到优秀,暂时没办法进行高频率……频繁地优胜劣汰,招一帮天生就达到优秀水平的母鸡回来,我们可以做的是让母鸡吃得精细一点,心情好一点,这样才会多下蛋,下好蛋。”

  “不怕她们蹬鼻子上脸?”

  “怕,怎么不怕。”冼耀文呵呵一笑,“人嘛,都是贪婪的,吃了五谷想六谷,吃完六谷,就该琢磨吃我这个东家的骨血了,总有一天,赚的大头得给她们,我只留下小头她们才会满意,心狠的可能一个子都不给我留,还惦记我再掏点老本出来。”

  说着,冼耀文摆摆手,“这些是以后要面对的问题,可能没到这一步我就不干工厂了,工厂不好干,但凡有其他生意可选择,还是不干工厂的好。

  先不说这个,你在我这里待了有一段时间,现在也开始做事,我应该给你算一份工钱,我给你出道题,答得好,你的工钱会高点,答不好,你算学徒工,一天只给你一元钱。”

  郑月英正襟危坐,“先生,请出题。”

  “好好想一想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工人变成大师傅,而是成为码头上扛包的苦力,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太难,从你在做的事去思考。”

  “我在做的事?”郑月英嘴里咀嚼着陷入沉思。

  “夜了,不急着思考,先回自己屋去,明天晚上告诉我答案就行。”

  郑月英没把冼耀文的话听进去,机械地答应一声,人站起身,一路思考着往另一边的房间走去。

  冼耀文把医院的事情先放下,人来到走廊里,透过窗户眺望远方,脑子里开始捋明天的谈判思路。

  不管是文胸还是衬衣,都是复制性非常强的商品,一旦他打开局面,见这里有甜头,跟风投身制衣行业的人肯定不会少,这个没法阻拦,只能被动等待竞争,被动等待赚钱的难度提升。

  不过,跟风也会带来牟利的空间,想开制衣厂就离不开缝纫机,送给兄弟国际一套全新的业务模式,以换取缝纫机的代理权,从跟风中赚取第一笔利润。

  这是第一步。

  等跟风的把工厂开起来,挑一家规模较大、跟得较紧的进行重点打击,控制好打击节奏,配合中华制衣的产能扩张速度,在最合适的时间把对方干倒闭,以超低的价格吃下对方的生产线。

  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等一等郑月英的答案,她要是回答的好,细节大概就要留给她去雕琢了。

  求贤若渴却又求而不得,冼耀文不得不向下兼容,对郑月英寄予更大的厚望,希望她能担得起吧。

第61章 不简单的小鬼子

  早上在吃早点时,冼耀文接到了洪英东的电话。

  “冼兄,有没有时间见个面?”

  “真不凑巧,今天我要和东洋过来的两个客人谈笔买卖,若是洪兄想跟我谈合作的事情,不如明早饮早茶。”

  “好啊,哪间茶楼?”

  “你来定。”

  “冼兄一定没去过地踎茶居,九龙仓边上有家福栈茶居,我们约在那里?”

  地踎有市井之意,也有低下、低级之意,地踎茶居就是低等茶居,通常只有一间小铺面,没有楼座,坐不下几个人,生意好的时候,客人就得蹲在门口饮茶。

  开在九龙仓边上的地踎茶居,不消说,做的就是码头苦力的生意。

  洪英东约冼耀文在九龙仓喝茶,基本已经表明洪英东下定决心同他合作,大概是抱着带他看一看码头势力的念头。

  “约在九龙仓,洪兄是打算让我饱餐一顿,然后把我卖到西洋当猪崽?”冼耀文笑着开起了玩笑。

  “冼兄说笑了,只是为了让冼兄就近看点东西。”

  “约在八点?”

  “好,明天见。”

  挂掉电话,冼耀文回到饭桌,继续吃他的三丝面疙瘩,一边跟王霞敏说早餐不用挖空心思变花样,以粥为主,偶尔点缀其他即可。

  等搬到新屋,他打算给王霞敏添两个手下,其中一个是师奶,主要负责做饭,王霞敏的厨艺就那么回事,糊弄一下家里人可以,招待客人有点拿不出手;另一个做杂活,负责洗洗涮涮、收拾屋子。

  王霞敏只需贴身伺候,做一个贴己人真正该做的事。

  一碗面疙瘩下肚,王霞敏端来漱口茶水,等冼耀文漱了口,又跟着他走进房间,帮着系领带、扣袖扣、整理衣角,拿来擦过鞋油的皮鞋给他穿上。

  冼耀文对着镜子把一件件物品往口袋里装,嘴里不得空地说道:“尾牙的菜开始准备了吗?”

  弓着腰检查裤脚的王霞敏抬头回道:“要提前泡发的干货已经买回来了。”

  “哦,昨晚回来的时候,路过北河戏院,看到门口张贴的海报蛮好看的,你自己安排好时间去看场电影。”

  “嗯。”

  “晚饭不回来吃。”

  “好的。”

  这是冼耀文和王霞敏的日常对话,都是琐碎之事,王霞敏却是非常喜欢和自家先生说话,先生态度温和,说话时轻声细语,从来没有架子,不会居高临下,且善解人意、心思细腻,时常会给出惊喜,别家的老爷怎么可能会细腻到照顾佣人的休闲。

  整理好衣冠,冼耀文上天台瞅了一眼。

  冼耀武几人正在自顾自练习格斗和飞牌技术,格斗是持械格斗,器械都是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板砖、折叠凳、折叠桌、摊档的木档、烟灰缸、锅碗瓢盆筷等等,要的就是就地取材、临时起意,不属于凶器范畴的物件。

  都是在城市里生活的良民,天天身上揣着凶器不像话,就应该学会用不是武器的武器给敌人弄出内伤,最好是刚打完活蹦乱跳,过几个小时内出血的那种。只要有一个合格的律师,不但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就是医药费也不用赔。

  练飞牌差不多是同一个目的,兜里揣一包金或银打造的扑克牌,只能说讲究,不能说携带凶器,这玩意用好了,在近距离完全可以替代手枪的作用。

  几人练得热火朝天,有模有样,他前些日子的诈唬还在发挥作用,不等他们懈怠,也就到了该出任务的时候,生死之间重走一遭,自然会知道惜命。

  另外一边,半岛酒店,犬饲显夫和安井正治正在进行着一场谈话。

  “少会长,经过我对搜集到的资料的研究,我认为香港的经济将会迎来大发展,特别是纺织行业会迎来爆炸性的发展。”

  “理由。”

  “1945年香港人口为50万,现在的人口是211.5万,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加中。增加的160多万人口中,有接近三成五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群,三成左右是极度贫困人群,他们将成为香港的廉价劳动力。

  目前,香港的平均年工资收入为204美元,换算成日元是7.34万円,比我们国家的12.8万円要低5.46万円。

  香港是自由港,进口的税率比较低,而且香港纺织业的棉花主要从印度进口,虽然印度已经独立,但英联邦的政策还在延续,印度对香港出口的商品享受低出口税。

  廉价的劳动力和低税收带来低成本优势,扩大三倍的本土市场和高消费人群的到来,使香港本土市场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六七倍,以目前香港制衣行业的生产能力,本土市场还未达到饱和,在外还有大陆、英联邦的广袤市场,所以我认为香港的纺织行业会迎来爆炸性的发展。”

  “犬饲本部长,你的想法只考虑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呢?”安井正治不置可否地说道。

  “少会长,据我所知,大陆好像没有解放香港的想法。”

  “我说的不是香港,南朝鲜和北朝鲜在三八线附近频繁摩擦,且冲突不断在升级,也许哪一天就会爆发全面战争。”安井正治摩挲着装着牛奶的杯子,幽幽地说道:“纵观苏联自1945年开始的对外策略,都是围绕着建立远离本土的缓冲区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进行。

  1946年满洲的物资移交,1948年炮制柏林危机,无一不是在帮助大陆的新政权。

  1942年东北抗联改编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金×成出任一营营长,苏联授予他大尉军衔。犬饲本部长,伱说苏联会不会支持金×成统一朝鲜半岛?”

  犬饲显夫思考了一会,说道:“大概会的。”

  “只要朝鲜半岛爆发全面冲突,战争就不可能只局限在南北朝鲜之间,苏联会参与其中,美国鬼畜也一定会参与,届时,我们国家的工业就会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兄弟国际也是一样。

  这几年内阁在督促和扶持国内的会社对外发展,我们兄弟国际也不例外,犬饲本部长,我认同你对香港纺织业的分析,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大市场。”

  “哈依。”

  犬饲显夫感觉少会长的说话方式和会长非常相似,他不由猜测少会长的大部分想法是会长灌输的,不然少会长就太过妖孽了。

  安井正治慢条斯理地喝一口牛奶,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说道:“冼耀文的工厂规模大不大?”

  “很大,在兴建中的厂房就需要2000个工人,如果把厂区所有的土地盖上厂房,至少需要2万个工人。”

  “他会成为我们的大客户?”

  “我想是的。”

  “可以给他最优惠的价格。”

  “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