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鬼谷孒
“树澄,你先尝尝本帮菜的味道,我和李师傅说会话。”
孙树澄点点头,拿起筷子伸向她最想吃的油豆腐粉丝鸡,这是德兴馆风靡五十年的镇店菜,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李师傅,之前跟你说了,过两天杜先生会过来坐坐,他老人家身体抱恙,只能吃清淡的,你琢磨琢磨,弄出一份菜单,既要保证清淡,又要让他老人家吃开心。”
“冼先生请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准备。”李福南时语调中略有一丝激动。
德兴馆的买卖原来是李裁法的,但李福南和他的班底是杜月笙出面从上海德兴馆请来的,细论起来,李福南可以算是杜月笙的人。
冼耀文颔了颔首,“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对上海的德兴馆在本帮菜里的地位我有所了解,它的典故我也略知一二,我和吴焕英差不多,只能算是个饕客,对饭馆的经营一窍不通。
我有自知之明,知道外行领导内行容易坏事,也自认在用人方面比吴焕英舍得放权,吴焕英能放权给李林根,我也能放权给你。”
说着,冼耀文话头一转,“我看过账簿,昨天德兴馆的流水是1752元,这是算多还是算少?”
德兴馆的消费比不了英京酒家的150元鱼翅席,但单人消费能达到15元左右,绝不是街头的小馆子可比拟,28张桌子加3个包间,一天只有1752元的流水,都没必要计算翻台率,根本没意义。
李福南如实说道:“少。”
“按六成的毛利算,多还是少?”
“少。”
“好。”冼耀文颔了颔首,说道:“打明天开始,公司就不给你和小李师傅开工资,我把德兴馆包给你们父子做,李师傅你只需每天给公司交800元的承包费,过年期间生意寡淡的日子算15天,这15天不收租金,这样一来,你一年要交的租金是28万元整。
租金之外,公司还要分润利润的三成,生意好多分,生意不好少分,公司和你们一起承担风险,但无论生意是否能做起来,租金是不能少的,李师傅,你自己斟酌要不要接,我给你一刻钟的考虑时间。”
冼耀文话音刚落,李福南便斩钉截铁道:“冼先生,不用考虑,这买卖我接。”
“真不考虑一下?”冼耀文淡笑道。
李福南摇头,“不考虑。”
“好,打明天开始,德兴馆的一切事务我不会再插手,用谁不用谁由你,给伙计开多少工钱随你,你只需每天结束营业后往财务室交800元租金,一个月交一次利润。
要是确定了,明天过来立字据签合同,合同一年一签,做得好条件不变续签,做得不好,想必不需要我说你也能明白。”
李福南点头,双方达成了意向。
随后,李福南父子迈着轻飘的步子离开,仿佛捡了大便宜。
或许不用仿佛这个词,就是捡了大便宜,只不过,这个大便宜是建立在德兴馆越开越红火的基础上。
说白了,冼耀文是将鞭子交到李家父子手里,让他们自我鞭策往死里干。
一家德兴馆贡献28万的租金,以及未知数额的三成利润分成,已达到他的预期值,李家父子即使一年赚2800万,他也不会眼红。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数字他都精算过,租金、分红卡着红线,承包出去不会比之前自营的利润低,李家父子多得的那一部分,需要他们自己多干出来。
“菜要凉了,你快吃吧。”李家父子走后,孙树澄说道。
瞄一眼茶几上的菜,以荤为主,冼耀文摆了摆手,“你自己吃,不用管我,晚上我习惯吃点清淡的。”
“哦。”
“好吃吗?”
“还可以,比杨和生师傅做的差一点。”孙树澄拿筷子指了指油豆腐粉丝鸡,“这道菜还是李林根师傅做的最好吃。”
冼耀文轻笑道:“李福南原来只是德兴馆的大厨之一,跟杨和生这个德兴馆的灵魂人物自然没得比,李林根这位本帮菜的定调人之一就更不用说了。说起来,这里的德兴馆无非就是东施效颦,要按我的意思,还是换块新招牌慢慢创字号为好。”
香港这里和上海有关的消费场所,十之八九复刻了上海那边的招牌,好处是满足了旅港上海人的情怀,坏处是将自己圈禁在上海人的小圈子里,无形中排斥他地客人,和上海人形成伴生关系,上海人的消费能力没落,自然也就跟着没落。
丽池花园想要长久的经营下去,目前要做的是拉回流失的上海豪客,将“上海人”的消费潜力挖掘完,接着伺机进行去上海化,增强其他元素,例如闽南情调。
北角除了上海人,排在第二的就是福建金山阿伯、南洋阿伯,消费没有上海人那么凶,但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不少上海人就住着福建房东的房子。
只是可惜这帮福建阿伯都是苦出身,家业是用命攒下的,除了置业,花起钱来抠索的很,想让他们撑起丽池花园的辉煌几无可能,丽池花园已经注定没落,折腾一下,无非是多续几年命。
说到底,香港还是岭南人的香港,此时的岭南人看上海人,大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意味,香港未来的主要消费力量还是岭南人,上海Style只会昙花一现,广东Style才是经久不绝。
丽池花园即使做到去上海化,地处北角,也注定无法再创辉煌,真想把事业延续下去,还得另立招牌,去岭南生意人扎堆的地方,湾仔、尖沙咀。
或许将湾仔杜老志道前年成立的杜老志舞厅给收购了,立杜老志的招牌是个不错的点子,又或者再加一块中国城的招牌。
不等孙树澄回应,冼耀文的思维已经跳跃出去,在立新招牌那边晃了一圈,又回到丽池花园本源,去上海化的苟延残喘模式其实并不符合他的做事风格,将丽池花园的业绩冲到一个高峰,然后趁着价值高打包出售,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只不过这个想法要执行起来,需要耗费他一些精力,在没有更多的利益激励他之前,他真不想执行这个最吃力的策略,其实,去上海化也蛮好的。
第376章 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时间一转眼来到冬至这天。
冼耀文出门锻炼时,居然看见叶问的弟子在楼下摆开架式练武,叶问本人却是不在。
他心想叶问大概是开窍了,不再端着。
其他地方不好说,香港的武馆罕少关上门练,就说林世荣的侄儿林祖在湾仔一带开武馆,每天早上都会拉着徒弟去三马路的公园练功,那公园都可以说是武术公园,不少师傅都会带徒弟在那里练。
一是武馆面积有限,根本施展不开,二是带着点打广告的意思。
一般武馆晚上练功,都会把武馆大门打开,谁想看都可以围观,不少人都是看了一段时间,觉着这门功夫够牛才交学费拜师学艺。
说白了,武馆没有多高大上,与后世的补习班、冲刺班没多大区别,没有知名度很高的金牌讲师,那就老老实实上街发传单拉客,或者开展免费体验课并送鸡蛋是个不错的主意。
叶问无名小卒,咏春名气也不大,再端着屎都吃不上热乎的。
站在原地看了片刻,冼耀文迈开脚步开始晨跑,脑子里却是把昨晚没有思考透彻的黑拳一事拿出来继续思考。
丽池花园是娱乐场所,分析一下它吸引人过去消费的核心,其实就是女人,也就是色。
色可以激发男性荷尔蒙分泌,令男人精虫上脑而一掷千金,如果剥离掉色这一块,丽池花园啥也不是。
关于色,他已经有了整改计划,马上就会实施,但他不想让丽池花园只是一条腿蹦蹦跳跳地往前走,想着再安上一条腿,也就是充满男性荷尔蒙,会让肾上腺素飙升的黑拳。
黑拳带个黑字,他只是为了表明格斗的激烈程度,除了几处致命点,不限制攻击方式,不带护具,拳拳到肉,鲜血飞洒,骨头咔嚓断裂,这种比赛足以令人癫狂。
要说当下的香港,最流行、最令赌客痴迷的慈善方式是赛马,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斗狗和斗鸡,撕咬和互啄激发赌客的善心,纷纷慷慨解囊,不惜拿出全部家当乃至借高利贷,也要投入慈善事业。
如果把鸡和狗换成人,不消说,一个个赌客准会摇身一变,全成如来佛。
黑拳项目的可行性毋庸置疑,需要解决的是它的阳光性、慈善性和政治性。
阳光性是让黑拳以体育项目的面目示人,只提拼搏精神,对同类相残避而不谈;慈善性是通过慈善的方式让赌拳成为合法行为,如同赌马一样;政治性是不要引起英国佬的过度联想,参赛的人种要驳杂,不能全是华人。
三点之中最难的是第二点慈善性,马会是最大的绊脚石,想要搬开这块绊脚石,脱几层皮是免不了的,同做高价值打包出售的计策一样,他的利益太少,不值得用力过猛,所以最好采取变通的办法。
丽池花园只组织拳赛,以门票收入为主要也可能是唯一进项,并不组织赌拳。赌拳是邪恶的社团分子钻了空子,坐庄赌外围,这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丽池花园深恶痛绝。
6.2公里的晨跑结束,冼耀文已经将黑拳的细节理清,回家的路上,绕了一下东京街西头,在一个兼职做艇仔的摊贩那里下了两元钱重注,今日跑马,他打个水漂,窥探一下外围是如何运作的。
洗澡换衣服,等他到饭厅,该在的都在,就是孙树澄也不例外。
这些日子孙树澄一直跟在他身边,就近目睹他如何管理丽池花园的事务,晚上会留在这里过夜。
他甫一在位子上坐下,龙学美便递过来一张传真纸,接过,扫一眼,是郑慧娴发过来的,事关蔡志勇,当初委托蔡志勇招募留学生一事已经有了眉目,目前有七人急需安置,三人学医,四人机械相关。
看完,将传真纸递回给龙学美,“你回个传真给慧娴,学医的帮他们买好机票飞来香港,学机械的先每人发放1000美元生活费,后续如何安排等着收我的信。”
“好。”
小插曲过后,冼耀文又进入看报喝粥的日常。
出门后,他来到九龙城寨外围,拿着一张九龙地图,绕着城寨转了一圈,把见到的空地和破屋扎堆的地方,都在地图上一一标注。
九点,他乘车来到湾仔告士打道,车子停在一块“宝芝林”招牌下面。
宝芝林,医馆兼武馆,并非冒名,绝对是黄家正宗。
黄飞鸿,其父黄麒英,广东十虎之一,宝芝林医馆和宝芝林武校的少东家,家境优越,天资聪颖,是为武术奇才,但从小顽劣,不学无术,少年时期与码头混混为伍,敲诈来往商渔船。
中年时期,混出了名堂,势力横跨佛山、羊城两地,并醉心于为商人提供场地和人身保护,也就是俗称的看场子。
如果放在后世,黄飞鸿大概是有组织犯罪团伙头目、黑社会首脑,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会成为他的归宿。放在他的时代,他的结局也没有多好,被革命浪潮席卷,家业全败在羊城商团事变之中,死的时候家人无钱替他买棺材,还是有心人出资才得以安葬。
不管黄飞鸿为人如何,他的一生算得上波澜壮阔,江湖地位颇高,若有类似刘华强这种小瘪三敢问他“你这膏药保狗皮吗”,没说的,一记佛山无影脚,直接把刘华强踢到阴沟里眯眯眼傻笑装萌。
在黄飞鸿六十四岁的花甲之年,他铁树开花,焕发第二春,一次表演梅花桩舞狮时,鞋子不慎或故意飞出,击中一位年方十九的莫家拳高手、女中豪杰莫桂兰;
鞋子奇臭无比,莫桂兰闻之大怒,欺身上前与黄飞鸿缠斗,黄飞鸿使佛山无影脚之时,裆部老人味挥散,莫桂兰闻之,如闻仙丹,遂结缘,成了第四任黄太太。
宝芝林为莫桂兰所开,冼耀文过来就是要拜访她。
一踏进宝芝林,冼耀文便看见一位老妇人凑在柜台前挑拣药材,看年龄很可能就是莫桂兰,他走上前,抱拳说道:“敢问是黄夫人?”
老妇人抬头看向冼耀文,说道:“我是莫桂兰,先生哪位?”
冼耀文走到柜台前,彬彬有礼地说道:“黄夫人,我是友谊影业的冼耀文,我司计划拍摄一部关于尊夫的影片,想要获得你的授权。”
“授权?”莫桂兰一脸茫然,“我不明白冼生的意思。”
“黄夫人,是这样的,我司计划拍摄一部类似《鞭风灭烛》的影片,在拍摄之前,我会将剧本交给黄夫人过目,黄夫人同意,我司才会开拍。为了获得黄夫人你的许可,我司愿奉上五千元谢仪。”
莫桂兰乐道:“冼生的意思我听明白了,我日子过得虽清苦,却也不屑用亡夫之名牟利,冼生肯为达云树碑立传,我求之不得,钱就免了。”
冼耀文抱拳作揖,“抱歉,抱歉,我孟浪了。黄夫人,我司拍摄黄师傅的影片,是为了牟利,黄夫人理应代表黄家从中分润一二。”
“真是怪事。”莫桂兰狐疑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冼生你这种把钱往外送的生意人。”
“不奇怪。”冼耀文淡笑道:“黄夫人,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人物包含男主角、女主角,我司要拍摄的故事里就有一个女主角,这个角色,我希望能以黄夫人为原型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还得劳烦黄夫人赐名。”
“把我写进故事里?”莫桂兰眼神变得迷离,思绪飘远。
良久,她才回过神来,说道:“冼先生,你要讲的是达云年轻时的故事?”
冼耀文轻笑一声,“当然,青年才俊的故事才有人看。”
“如果是佚名,还是不要以我为原型,我希望冼生能安排一个念过书,知书达理的女人和达云配对,我没怎么念过书,肚子里没墨水,名字还是冼生来起。”
“黄夫人在家中排行第几?”
“我在叔父家中行三。”
“行三,十三小姐。”冼耀文故作沉思片刻,“黄夫人介不介意比黄师傅大一辈,比如黄师傅远房姨辈,他称呼你十三姨。”
莫桂兰莞尔一笑,“我比达云大一辈,这样好,这样好。”
“既然黄夫人认可,那就这么决定。至于名字,之所以会有行十三一说,就在一个少字,夫人名讳中有个兰字,梅兰竹菊,兰要避讳,少梅、少菊,稍显俗气,少竹,缺少一点灵气,不妨取一个筠字;筠就是竹子外面的那层青皮,古人常用筠借喻礼,且筠字恰好十三画,也与十三姨能对应。”
“少筠,莫少筠。”莫桂兰咀嚼两下,笑着说道:“这个名字好,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取个名字还有这么多说道。”
“就定十三姨、少筠?”
“好。”
冼耀文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已经填好的支票递向莫桂兰,“黄夫人,这钱你一定要收下,等剧本一完成,我马上送过来给你过目。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不等莫桂兰开口,冼耀文嗖一声出了宝芝林,只留莫桂兰杵在那里发愣。
回到车里,冼耀文松了一口气,钱只要送出去,退回来的可能性就不大,毕竟莫桂兰收入不高,且黄飞鸿还有三个儿子在世,利益当前,能说话的人一多,意见很难做到统一,况且是别人强塞的钱,多会倾向于收下。
他非要送出这笔钱,就是为了断别人的后路,《黄飞鸿》去年拍了两部,今年也拍了两部,还有一部在拍摄当中,预期明年上映。
拍了一部又一部,自然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有的赚,虽说拍摄每一部都得到了莫桂兰的首肯,且有黄飞鸿徒子徒孙参与制作,却没人惦记着给莫桂兰和黄家人分润一点好处。
现在他拍摄之前先过来毕恭毕敬地请求许可,亏赚未知的前提下,又奉上巨资,等友谊影业的《黄飞鸿》上映引起轰动,不管是黄飞鸿的徒子徒孙还是洪拳子弟,不效仿他的做法,看谁有脸跟风拍。
效仿吧,也没那么容易,不说拾人牙慧,就是五千这个数其实挺有讲究,假如没有自己的戏院,此时影视公司制作一部影片想做到盈利,一点都不容易。
一是戏院对影视公司一视同仁,一律狮子大开口,要不便宜卖拷贝,要不分成使劲压,做熟的老公司还好,处得久了,多少有几分薄面,新公司就麻烦了,影片再好,吹得再天花乱坠,不好使,戏院一准使劲压价,所以,独立制片公司一般不好混。
二是发行渠道就这么些,且互相不怎么对付,联系了一个就别想着联系第二个,一部片子想在全港的戏院上映压根不现实,也就是说,再好的片子,盈利空间也被限制死。
综合来说,运行良好的影视公司,平均一部影片的利润在两万元上下浮动,从这笔钱里抽出五千,就是抽出四分之一的利润,“黄飞鸿”这个IP用四分之一的利润启动,是否比拍其他题材更为划算,这是影视公司需要斟酌的一个问题。
当然,假如友谊影业的《黄飞鸿》大卖,跟风者绝不会少,那跟风者就得自求多福,不说他早就惦记着趁禁运对影视业来一场洗牌,就是找的“黄飞鸿”观众认不认还是一个问题。
第一部《黄飞鸿》他已经打定即使赔本也要赚吆喝的主意,首要的目标是确定黄飞鸿的长相,中年黄飞鸿在观众心目中已经确定长关德兴那样,青年黄飞鸿长什么样,由他说了算,还有CP十三姨长什么样,也由他说了算。
另外,还有黄飞鸿的招牌武功招式,还是由他说了算。先人一步,将戏剧黄飞鸿的形象植入观众脑子里,令观众形成刻板印象,即使黄飞鸿复活演自己,观众都会说“嘛玩意,演得一点不像黄飞鸿”。
一套组合拳打出去,黄飞鸿这个IP会由友谊影业独享,下一步就是独占功夫片这个门类,友谊影业NO.1,后面所有的影视公司加起来拍的功夫片,能赚钱的数量都比不上友谊影业。
这是他谋划黄飞鸿这个IP的考量之一,另一考量就是丽池花园的黑拳项目,他要捧杀在港势力最大的洪拳,《黄飞鸿》影片中,黄飞鸿会用洪拳将香港有在开馆授徒的武术门派打个遍,势力大的点出武术名,势力小的只能由背景板耍一下招牌动作然后被一脚踢飞。
总之,他要在香港武术界点上一把火,打破点到为止的切磋规则,往既分高下也分生死的方向狠狠推一把。
……
“文怀,公司要立项一个新项目《黄飞鸿》,你对黄飞鸿的生平有所了解吗?”
到了青年会办公室,冼耀文将袁文怀叫到自己办公室。
“不是太了解。”
“不了解没关系,反正故事也要虚构,我给你大致说说情况,你记一下。”等袁文怀掏出纸笔做好准备,冼耀文接着说道:“黄飞鸿有梁宽、林世荣、邓芳三个徒弟,邓芳还健在,就在九龙首饰工会教拳,剧本里不能出现他,林世荣在香港有个侄子,还有一帮徒子徒孙,对他的形象塑造要慎重。
上一篇:美漫:编织未来,从究极空我开始
下一篇: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