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第609章

作者:盛木在林

  李开朗点点头。

  “我就是为这奖励发愁啊,仓库的粮食动不了,只能想办法弄外面搞点,这不就有麻烦到你吗?”

  “想着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再弄来点粮食,你去和他们求求情,价格再贵点也不是问题,只要有粮食就行。”

  杨厂长正发愁着,本来是没什么事的。

  但是大领导突然派人来视察,视察轧钢厂所谓的奖励制度是什么效果。

  要是效果好,四九城其他厂子可能会学着试用。

  本来评选上的工人,原先是只要给钱和票,但在年初改变后,在钱、票、粮食选一。

  现在这光景,粮食有多抢手可想而知,这么一来绝对能让工人积极生产。

  钱、票倒是好解决,但是粮食搞不了,视察的领导在,没法从仓库里调出粮食,只能想办法从外面弄粮食。

  关键是,采购科采购来的粮食,和李开朗原先采买来的粮食,都用完了,没有多余的粮食,这就麻烦了。

  没法发放粮食,只能在想办法搞来粮食,这不就下想到李开朗,

  除了这个原因,杨厂长还想试一试,是不是真的一个月只能采买一次。

  李开朗倒是没想到杨厂长心里有这么多小九九,见杨厂长如此着急,便答应下来。

  “杨厂长,我尽力试一试。”

  “行,相信你肯定能做到。”杨厂长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我带你去拿钱去。”

  杨厂长这次避着万慎,也是不想多生事端。

  还是上次财务,这次多拿了1千块钱,总计4千块钱。

  “去吧,一路小心,尽快回来,厂里等着你放奖励。”

  李开朗点头,拿着4千块钱,心里乐滋滋,“这钱不要白不要。”

  和上次一样的做法,随处瞎晃荡,瞎转转,再休息休息,顺便把车弄脏,一系列操作后,这次开始干正事。

  装粮食、盖幕布、打灰,最后拉回小树林,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就是下午1点。

  “好好好,小李,我没看错你,只要你出马,一定能行!”

  杨厂长高兴万分看着车厢上的粮食,忽视掉他手里的鸡。

  “杨厂长,他们说了,这次要不是轧钢厂应急,多给了钱才接济的,下不为例。”

  “他们还说,下次交易在下个月末,价格和今天给的价一样。”

  杨厂长笑着点头,一点也不在意。

  “对了,这次收了多少粮食?”

  “还是和上次一样,800多斤。”

  杨厂长顿时脸黑:“800多斤?4千块钱,一斤差不多5块钱,还是粗粮,他们可真黑啊。”

  以上李开朗说的这些话,其实都是他虚构的,毕竟一个月搞出近2千斤粮食,放在前年不算什么。

  放在现在太多了,搞来一次两次还行,哪能次次都搞来这么多,李开朗不得不防备着点。

  1千斤其实也够用了,细水长流的赚钱才是最好的,竭泽而渔的办法,只适用一次。

  李开朗解释:“杨厂长,下个月就这一次,以后他们会按市面上的价格交易。”

  杨厂长点点头,“这还差不多,不过这也太贵了,看来这奖励制度得再改一改。”

  “等发往了奖励再说了,钱、票、粮食三选二,绝不能让粮食独大,得省下来点。”

  杨厂长拍了拍李开朗肩膀:“行,接下来就麻烦你了,粮食还是放在食堂吧。”

  “等搬完了粮食,就可以开始了。”

  “行。”李开朗和上次一样,开始善后。

  让食堂主任赵刚叫人来搬粮食,顺便把鸡处理了,弄完后和杨厂长说一声,便开回轧钢厂,清洗卡车。

  接下来,就是轧钢厂上下心心念念的领奖时刻。

  “呼呼~”

  喇叭突然传来声响。

  “嘿嘿,广播出声了,赶紧听。”一个工人停下手中的活,招呼着周围的同事。

  “别做了,快来听听,要宣布了。”

  一时间,整个轧钢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工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广播的方向。

  话音刚落,轧钢厂上下静静地盯着广播,不仅仅只是工人,还有办公室坐着的职工,以及杨厂长等领导。

  最重要的,还有冶金部派下来的视察的领导。

  大家心里既紧张又期盼。

  “红星轧钢厂广播站现在播报一则消息。”

  “现在宣布本月获得‘优秀工人’称号的名单,请大家仔细聆听。”

  “第一车间。”

  第一车间的工人们立刻紧张地握紧了拳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广播,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第一车间,曲泽涛、谷伟伦、白解放”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被点到名的工人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激动之色。

  他们强忍着内心的喜悦,等待着广播员念完所有的名字。

  “有我有我!”

  “我也有我也有!”

  两人激动的抱在一起,其他被念到名字的工人也是如此,难掩激动之情。

  名额被削减了,他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取到了名额,这可是去年还要难,居然还被他们拿到,怎么可能不高兴。

  “唉,可惜了。”没被念到的,自然是失望至极。

  “呜,有我有我!”他们欢呼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第二车间的欢呼声。

  没多久,所有部门都被宣读完毕。

  广播员最后说道:“请以上被广播的同志,尽快到后勤处来领奖。”

  听到这句话后,那些获得“优秀工人”称号的工人们纷纷欢呼雀跃起来:“有奖咯有奖咯!”

  随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后勤处涌去。

  “杨厂长,你这奖励制度的实施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啊,工人们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部里派来的领导环视着周围兴奋不已的工人和职工,眼中满是赞许。

  “哪里哪里,,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杨厂长谦虚一二。

  领导:“您就不用谦虚了,很多厂子的效益都在下滑,而红星轧钢厂却能保持高效益,这绝非偶然。”

  “您的这个奖励制度,确实值得推广,等我回部里了,一定详细地上报此事,让更多的厂子能够学习借鉴。”

  杨厂长谦逊地回应:“那就麻烦您多费心了。”

  “唉,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为了大家。”领导摆摆手。

  年后的第一次颁奖,大奖还是很丰厚的,是一张缝纫机品,被一个八级工摘得桂冠。

  八级工出马,谁与争锋,拿到头奖是板上钉钉的,低级工做的再多也比不过八级工做一个工件。

  看着乌央乌央的人群去往后勤处,领导试探一问。

  “杨厂长,不知道能不能去后勤处看看,我想看看这奖励都有什么?”

  “当然可以。”

  杨厂长带着部里的领导,朝着后勤处而去。

  后勤处,早就排场一个长队,一旁还有保卫员在维持秩序。

  排队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他们互相讨论着即将领取的奖励,氛围异常热烈。

  “老白,你这次要领点啥奖励?”

  “这还有想,当然是粮食啊。”

  “咋地,你不想要票吗?听说这次可是有不少好票啊。”

  “那缝纫机不给八级工领去了吗?哪有什么好票,再说了票再好,哪有吃饱重要,我家几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再不弄点粮食来,再不弄点粮食来,都要揭不开锅了,票能当饭吃吗?”

  “说的也是啊,本来还想着要票来着,你这一说,还是填饱肚子最重要的。”

  很多人原本还犹豫着要不要要票,但听到老白这么一说,都纷纷改变了主意,决定要粮食。

  杨厂长等一众领导过来看看情况,看着热火朝天的场景,很是满意地点头。

  这么一个长队,虽然只有几十号人,但是影响的却是全厂上下几千号人,难怪轧钢厂的效益能保持住。

  领导热情地和工人说说话,了解了解情况。

  “同志,这得奖了不知道你要领什么?”

  工人见其身还跟着轧钢厂一众领导,一点都不带怕的。

  “哪还有说,当然是粮食啊,现在这时节,钱啊、票啊哪有粮食金贵。”

  “说的也是啊,你能换多少粮食?”

  那工人摇头:“这我哪知道,一会排到了就知道了。”

  “行啊,那你慢慢排。”领导拍了拍其肩膀,之后往前走又问了几个人。

  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粮食。

  得到了结果,领导摸着脑袋很是苦恼的离开。

  领导突然话锋一转:“杨厂长,你这奖励制度可不好搞啊,这粮食你是怎么弄来的?”

  杨厂长微微一笑,没说,他怎么可能告诉他哪弄来的粮食。

  领导见状,哈哈一笑:“是我唐突了,是我唐突了。”

  “现在这年头,粮食比金子还贵,你这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来奖励工人,可真是大手笔啊。

  “不过,这办法可不敢轻易学,毕竟每个厂子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嘛。”

  本来他对推广奖励制度信心十足,但来了后勤处问了工人之后,顿时就没什么信心。

  哪都缺粮食,轧钢厂居然能给粮食,一撒就是千儿八百斤,这可不是小数。

  其他厂子应付每日的伙食就很麻烦,都要精打细算,轧钢厂居然能抽出一点,当奖励发放。

  杨厂长见状,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领导说得是,每个厂子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咱们轧钢厂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了这套奖励制度。”

  “其他厂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厂子情况,灵活选择奖励方式嘛。”

  “比如,钱和票里头选一个,虽然可能没有粮食来得直接,但多多少少也是一份心意嘛。”

  “那倒也是。”领导点头,没一会又开始发愁。

  “粮食是不用想了,但钱也不好弄啊,有些厂子都入不敷出了,怎么还有闲钱发,麻烦了啊。”

  “那就发票,也能用。”

  “关键是,票也没多少啊。”

  这下,杨厂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各厂都有各厂的难念的经。

  钱、粮食、票,这三个都没有,自个想办法去。

  见杨厂长没说话,领导也没再多说什么,今天的视察也看来,该回去交差。

  “行了,看也看了,听也听了我也要该回去交差了,你们忙的,我就先走了。”

  “吃一顿再走也不迟,要不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