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第601章

作者:盛木在林

  “好好好,在哪?”

  “就食堂外的小树林。”

  “带我去。”

  两人赶到小树林,李开朗掀开幕布,杨厂长看着满满一车厢的粮食,很是高兴。

  “好好好,没想到你还真搞来了,好啊。”

  杨厂长没想到,不被他寄予希望李开朗,居然真能搞来这么多粮食,不愧是他看好大的人才。

  杨厂长上车厢,打开粮袋,看着里面的粗粮,这粗粮更好,能填饱肚子。

  “杨厂长,这是收据,您看看。”李开朗将收据递给杨厂长,“杨厂长,这些收据是要销毁的,那些人怕留下.”

  “放心,这我明白,我还想着下次。”

  杨厂长本来有想要留下来的打算,李开朗这么一说,绝对不能留下来,不然耽误下次交易。

  杨厂长看着有零有整的收据,这些字迹一看就是李开朗写的,就更加不能留下来。

  这可是他寄予厚望的人才,绝对不能出事。

  “收据你拿着吧,抽空销毁。”杨厂长将其递回给李开朗,“就这些粮食了吗?还有没有多的,没有打欠条的吗?”

  李开朗摇头:“没了,就这么多,那些人就卖这么多给我,应该是想待价而沽。”

  “待价而沽吗?不怕,咱厂有的是钱,多少都能搞来,这样你再拿一笔钱,再跑一趟。”

  李开朗再摇头:“杨厂长,这恐怕不行,那些人待价而沽,肯定是不会短时间再卖粮食。”

  “我看他们很有可能一个月才卖一次,对他们来说这钱才好赚,卖的太多不值钱,粮价要跌,还要担心被追查。”

  杨厂长想了想,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就按你说的来吧,月底你再跑一趟问问,要是不行,下个月再买。”

  李开朗这个说辞,对两人都有好处。

  对杨厂长而言,每个月固定有近千斤粮食,保证了一定量的粮食,稳定才是最好的。

  对李开朗而言,每个月能固定赚一笔钱,细水长流才是最好的。

  双方都很满意,一个有粮食,一个有钱,共赢。

  “唉,差点忘了,杨厂长,还有个东西没给你。”李开朗一拍脑袋。

  “什么东西?”

  李开朗去驾驶座,拿出又瘦又柴公鸡,“杨厂长,这只公鸡是他们孝敬你的,他们嘱咐我,您可一定要收下。”

  杨厂长看着鸡,也是食指大动,好久没吃荤腥了,肚子的蛔虫直叫唤。

  “你小子,我看是这鸡是你的吧。”杨厂长笑指着李开朗。

  李开朗连连摆手:“怎么可能,杨厂长你是知道我的,我哪有这样的本事。”

  “行了,你别谦虚了,你是怎么样的,我还能不清楚吗?做的不错,我没看错你。”

  杨厂长满心欢喜的收下,不过他也没吃独食。

  “晚上要不加个班,一起吃?”

  这就是句客气话,李开朗怎么可能会当真,况且种植空间一堆肥美的鸡,干嘛要吃又瘦又柴的,自己吃独食不好吗?

  “不了不了,这是他们孝敬您的,我怎么能吃,您自己吃就好了。”

  “那行,那我就一个人吃了。”杨厂长没多推脱,他恨不得现在就吃上,这鸡可不能留着,得趁早吃。

  李开朗没忘正事:“杨厂长,这些粮食要怎么办?”

  杨厂长看了看周围,这距离食堂最近,“你去和食堂赵主任说一声,让他把食堂的人叫出来搬粮食。”

  “顺便,让他叫人把这鸡处理一下,下班我来食堂吃,让他们提前准备好。”

  “好的,我现在就去。”

  “麻烦你了。”杨厂长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他立马去叫人。

  杨厂长现在对李开朗很满意,满意的不行。

  以前,李开朗要技术有技术,要知识有知识,要能力有能力。

  会开车、读夜大、还能自主学习、解决车间问题。

  现在,要人脉有人脉,还会来事,八面玲珑,懂人心。

  杨厂长满心的赞美之词都无以言表,无法形容李开朗的好。

  “以后得大力培养,一定要把李开朗牢牢地抓住,可不能让他离开轧钢厂,还得大力培养他成工程师。”

  “我看,等李开朗毕业后,干脆就独开一个部门,让李开朗自己当领导,自己领导小组。”

  “不行不行,仅仅只是这样还不够,还得给李开朗加码。”

  本来李开朗在杨厂长心里就极其重要,现在是更上一层楼。

第447章 信件 勾引李开朗 领证

  将事情处理完毕后,李开朗便把车子开进轧钢厂。

  车身脏兮兮一片,正好下午也没什么事。

  李开朗拿着水管和抹布,准备大干一场时,身后突然传来了呼喊声。

  “李开朗,李开朗在哪?”

  李开朗回头一看,发现是保卫员。

  “我就是,找我有什么事吗?”

  “这里有你一封信,刚收到的。”说着,将信件递给李开朗。

  “谁给我写信?”李开朗摸不着头脑,谁没事给他写信。

  李开朗有些意外地接过信件,低头一看信封,名字落款正是刘光齐。

  落款地址则是轧钢厂,运输队,而非四合院。

  “麻烦你了同志。”

  “客气了,信件已经送到你手中,那我就先走了。”保卫员客气地回应,随后转身离去。

  李开朗回到自己专属学习房,拆开信件。

  信上写着:

  【见字如面,我在这边安定下来,趁着现在有空,想给你写一封信】

  信中,刘光齐首先向李开朗问好,并简述了自己在鲁省的情况。

  鲁省的情况非常严峻,粮食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幸好在来鲁省之前,他和岳父张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得以应对当前的困境。

  他特别感谢李开朗之前的提醒和建议,让他和岳父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了被鲁省的严峻情况打个措手不及。

  接着,刘光齐话锋一转,开始诉说自己遇到的难题,希望能得到李开朗的一点建议。

  最后,便是问询刘家的近况,尤其是他离开后,家里的情况。

  总共也就两件事,一个是寻求解决办法,一个是询问家里近况。

  “这可就难办了。”李开朗无奈摸头,他对于此类情况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毕竟他穿越前,身处物产丰富的年代。

  物资丰富、储备充足,根本无需担心粮食短缺等问题。

  而现在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天灾人祸频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

  尽管如此,李开朗还是绞尽脑汁地给刘光齐写出了一些粗略的建议,归根结底也就是开源节流。

  然后就是尽可能减低天灾的影响,解决人祸的问题。

  林林总总也就写了那么一点,最后再写到刘家的近况。

  刘海中打两兄弟,两兄弟住院,两兄弟对你有怨恨,院子来了难民等等.

  最后,便是希望刘光齐在那边能过好,期盼能见到他的一天。

  写完信后,李开朗找来一个信封将信纸装了进去,并粘上了胶水,就等着下班买邮票。

  “咚咚~”

  “小李,是哪家姑娘啊?”卢文江、张奋两人一脸的坏笑走了进来。

  “什么哪家姑娘?”

  张奋道:“你就别装了,不是姑娘,谁会写信给你,快说,是哪个姑娘。”

  卢文江:“行啊你啊,藏得这么深,没想到暗地里居然这么快就和姑娘好上了,行啊。”

  “呸呸呸,说什么呢,不是姑娘,是我一个院子的朋友写的,问我他家里的情况。”

  “这样吗?”

  “那还能咋样,我这人际关系,你俩又不是不知道。”

  “说的也是啊,可惜了。”张奋、卢文江两人对视一眼,很是可惜。

  要是李开朗真找到对象,他们肯定帮大忙把两人凑在一块。

  实在是李开朗帮他们太多了,不帮回去在怎么行。

  “你俩还有事吗?”

  “没了,你忙你的。”

  两人立即离开。

  “叮铃铃——”

  下班铃声响起后,他拿着信封去供销社买了邮票,将信件投递到了邮筒里。

  “但愿刘光齐能过的好好的。”

  回到院子。

  李开朗看到刘海中丧着脸回家,整个人病恹恹的。

  紧随其后,就是刘光天刘光福两兄弟,两人看着面前的刘海中,眼神十分害怕。

  但看到李开朗,眼神又十分的高兴。

  “幸好刘光齐没把信寄到院子,要不然这不好解释。”

  刘海中对刘光齐的离去,爱恨交替,直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走,就因为他打刘光天两兄弟。

  那不是没打他刘光齐吗?他怕什么。

  但在刘光齐眼里,刘海中那是杀鸡儆狗,两兄弟是鸡,他是狗,时不时地在他面前杀,谁能不怕。

  防弹衣能防弹,但也架不住一直开枪打吧?总会有防不住的一天。

  刘光天两兄弟就是纯粹的恨,恨不得刘光齐就死在外面。

  刘家的气氛一直不对,看什么都不顺眼,刘海中更是见到不平事就上前怼两句,把心中的愤恨抒发。

  锻工车间的工人、主任全都躲着刘海中走,只是可怜了他的那些徒弟们,躲不掉,天天挨骂。

  摇摇头,李开朗便回到家,忽然身后传来喊声。

  “李师傅。”

  回头一看,居然是许大茂的媳妇赛凤仙,只见其眼睛有血丝,应该是刚刚哭过。

  “嫂子,有什么事吗?”

  赛凤仙没有回答,而是哭戚戚了一会。

  李开朗无奈:“嫂子,你别哭啊,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李师傅,能不能进屋里说?”

  “进来说吧。”李开朗没在意,将赛凤仙引进屋里,只是让大门敞开着。

  但赛凤仙却故意把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