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第593章

作者:盛木在林

  “你俩有空多去和父母取取经,他们肯定有经验,比你们在这里生闷气要好的多。”

  “是是是,小李说的是。”两人随意应付道,他俩才不管李开朗,互相看着对方,眼神里满是爱意。

  李开朗反倒是成了电灯泡,碍他俩恩爱。

  “啪!”

  “你俩吃吧。”

  李开朗见不得这事,气的都吃不下饭。

  他一走,俩人更加恩爱,要不是这里不是他们家,早就嘿嘿嘿了。

  “可恶啊!!!”

第441章 不死心的老太天

  聋老太太这几天很忙,天天一大清早就杵着拐杖出去闲逛。

  这让四合院里的人非常奇怪。

  “你说这老太太这几天神神秘秘的,到底是出去干啥呢?你说她是出去买菜吧,又从没到她带菜回来。”

  “是啊,说是走亲戚更不可能了,您瞧瞧,她一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这亲戚二字从何谈起?”

  “没错,这几十年来,从没见她有什么亲戚来往。”

  大家都拿不准聋老太太出去干什么。

  不过,众人也没多问,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着看热闹就是。

  这不,聋老太太又拄着拐又出去了,没有目的地,就是到处乱逛,漫无目的地穿梭在街头巷尾。

  “不是说遭灾了吗?怎么就没见到过难民?不应该啊,难道说的都是假的?这可如何是好啊?”

  聋老太太找难民干什么?原来粮食一削再削后,她就听人说了。

  四九城周边各省遭了旱灾,所以粮食才打了折扣。

  毕竟四九城是大城市,还是首都,一定有多余的粮食救他们。

  聋老太太活了这么长时间,人老成精,什么事没经历过?她明白遭了灾,四九城肯定会有逃荒来的难民。

  看着院子里不少人都有了对象,刘光齐娶媳妇了,虽然跑了。

  贾东旭的女儿已经牙牙学语,一岁半的模样惹人疼爱。

  特别是许大茂,找了个乡下的姑娘,两人如胶似漆,夜晚的甜蜜声时常穿透墙壁,让聋老太太难以入眠。

  比傻柱大的都结婚生子了,比傻柱小的,那几个也都有了对象。

  这急的不光是傻柱,聋老太太也急啊。

  如果不趁早给‘心地善良’却‘稍显憨厚’的傻柱找个媳妇,她没法心安理得的让傻柱养给她老送终啊。

  这不,聋老太太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打上了难民的主意。

  在她的认知里,荒年的难民,只要有一口饭吃,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他们哪还能挑挑拣拣。

  到时候在难民里找一位既能吃苦耐劳,又心地善良的姑娘,给傻柱做媳妇也不是什么难事。

  傻柱的眼光实在是太挑剔了,屡屡让媒婆吃闭门羹,她们都懒得给傻柱介绍对象。

  正因为此,聋老太太左思右想,最终只能把主意打到了难民的身上。

  “今天又没见着难民。”聋老太太心里很失落,嘀嘀咕咕的回家。

  “老太太,今天又出去干什么啦?害得我一通找啊。”傻柱见聋老太太回来这才放下心来。

  “没事,就是出去溜达溜达。”聋老太太不愿意和傻柱提及她的事。

  只是这几天一直没成果,还是问一问的好。

  “傻柱,我问你啊,咱四九城周边的省份是不是遭了旱灾啊?”

  傻柱闻言,微微一愣,心里琢磨着老太太怎么突然关心起国家大事来了。

  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道:“是啊,老太太,您最近没怎么看报纸吧?那上面都登报了。”

  “好几个省份因为旱灾,粮食产量锐减,要不然也不会削减定量,现在市面上粮食紧俏得很呢。”

  聋老太太点头,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我就是纳闷啊,遭了这么大的灾,应该有难民往咱们四九城跑才是,怎么我这些天出去转悠,愣是一个难民都没见到呢?”

  傻柱一听这话,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难民?有啊,虽然不多,但偶尔还是能在街上看到的。老太太,您怎么突然关心起难民来了?”

  聋老太太杵着拐杖指着傻柱,哀其不争。

  “还不是因为你小子!我这不是想着在难民里头,给你挑个能过日子的媳妇嘛。你看看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单着呢,我能不着急吗?”

  傻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太太是打着这个主意。

  “哎呀,老太太,您真是费心了,还要为我的终身大事操心。”傻柱感激地说道。

  老太太摆手,不在意道:“那都不算啥,你是我孙子,不操心你,还能操心谁啊。”

  老太太毕竟是从混乱的旧时代经历过来的,想到了一个歪主意。

  “傻柱啊,要不咱们从农村里买一个媳妇怎么样?”

  聋老太太对于买媳妇这事儿,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在那个年代,包办婚姻还是普遍存在的。

  但她却‘不知道’,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讲究的是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更别提买卖媳妇这种违法行为了。

  傻柱一听这话,吓得连连摆手。

  “那可不行!那可是犯法的事情啊!老太太,您可千万别有这个念头。”

  傻柱的就是看不上农村姑娘,觉得她们不是城里人,又没有读过什么书,一点都不符合他的要求。

  傻柱的要求看似很多,其实只要符合一个要求,其他要求都可以暂且不谈。

  不仅性格要像秦淮茹那样温柔贤惠、善解人意,就连外貌也要前凸后翘。

  最好是像现在的秦淮茹一样,是个人妇,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依旧风韵犹存。

  主打的就是一个深情、专一。

  “行吧行吧。”聋老太太无奈,既然农村人看不上,那就只能从难民中找一个合适的。

  “我可和你说好了,到时候找媳妇可不能太挑,找媳妇是过日子的,长得好看没用,知道不?”

  “知道知道。”傻柱嘴上答应,心里却暗自嘀咕:

  能过日子和长得好看怎么就不能一起了?我傻柱就是要找一个既能过日子又长得好看的媳妇!

  “行了,我再逛逛。”

  之后的聋老太太再次出门闲逛,不知不觉就逛到街道办。

  “来都来了,正好去问问。”

  聋老太太这一问才知道,街上一旦出现难民,要么被警察接收带走,要么被街道办带走。

  这些难民都会给带到各自街道办的一处住所,暂时性的安置在一起,街道办负责他们的伙食,不让他们随便闲逛。

  现在上面还没讨论出一个章程来,到底是安置、还是轰走、又或者是遣返回原籍、还是送到东北开荒、西北种树。

  到现在没有一个具体结论,只能让街道办接收。

  好在现在人数并不多,街道办可以负担得起。

  老太太嘟囔道:“我就说咋见不到啊,原来是被你们抓起起来了。”

  王主任反驳:“老太太,不是抓起来,而是暂时登记在册,话可不能乱说啊。”

  “现在是什么社会,可不行旧时代的那一套。”

  要不是面前的老太太足够老,还是五保户,但凡是其他人,王主任都要叫警察抓人。

  ”聋老太太顺着王主任的意思,“是是是,你说的是。

  “对了,小王,你打算咋处理这些个难民?”

  “我正头疼着呢?”老太太不说还好,一说王主任就脑壳发疼,太阳穴隐隐作痛。

  现在各个厂子都在紧缩人员,只出不进,哪个厂都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会再接收外来人员,分担粮食吗?

  街道办还要负责这些难民的伙食,白白加剧了街道办的负担,但又不能不管。

  只是单方面的付出,总会有消耗完的一天,要是不给他们找工作养活自己,街道办总会被他们拖垮的一天。

  但他们既然能逃荒来四九城,其实就是家里不要的人,没有几个有赚钱的技能。

  大多都是干农活,可是乡下的村子也不收人,都没多余的地给他们种,除非开荒。

  只是开荒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开了荒、种了粮食也要时间才能收获,这期间的吃食要不要负责。

  哪哪都要粮食,哪个单位、地方愿意接受这些人。

  他们就是烫手的石块。

  老太太忽然道:“小王,我这倒是有个办法,你想不想知道?”

  闻言,王主任眼前一亮,挽着老太太的手臂:“老太太,您快说。”

  “那些难民里头不是有很多姑娘吗?正巧胡同里有不少还没结婚的大男人,你要不办个相亲会,把他们都叫出来。”

  “把姑娘们都介绍给他们,这不就好了,正巧你也烦他们找不到对象。”

  王主任一听,细细思考,一拍手,“老太太,您这办法好啊,实在是妙啊!”

  “那是,也不瞧瞧老太太是谁啊。”聋老太太也是自我夸赞起来。

  把难民里的姑娘介绍给大龄单身人士,既减少了难民数量,减轻街道办的压力。

  还能解决了大龄单身问题,省的她再被人催着,烦着。

  顺便还能提高结婚率、生育率等等,有很多的好处。

  “老太太,我还有事,你忙啊。”王主任打算开会和大家讨论一下。

  “唉,别忘了,赶紧弄出来啊。”老太太提醒一声,乐呵呵的回院子去。

  王主任和街道办一众领导一商量,觉得这个事情可行性极强,立马商讨好了章程。

  晚上大家下班时,各个胡同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尤其是大龄单身人士,知道这个消息后,无不兴奋的跳脚。

  “太好了,我正愁着没法找媳妇,现在居然能送上门。”一跛脚的人兴奋的大叫。

  他因为跛脚,一直没找到对象,现在居然有这好事,总算不用再担心娶不到媳妇了。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粮食,感谢灾害啊。”跛脚不由地说起了胡话,拍了拍跛脚。

  “兄弟,等周末你可就能见到媳妇了,高不高兴,开不开心。”

  跛脚兴奋的无以言表,当场就用好腿跳了起来。

  “咔嚓~”

  “啊!!!”跛脚一个不注意,崴脚了。

  这下好了,两条腿都走不动道了,不知道会不会是两条跛脚。

  两条跛脚,那就不是跛脚了,那是残废。

  所有单身男人都翘首以盼周末的相亲大会。

  时间一晃而过,便到了周末。

  在轧钢厂上班的人,一个两个全都睡懒觉,没有一个人早起,除了那些单身汉。

  傻柱起了一大早,特意换了一身中山装,梳了个大背头,还抹上了蜡,一看就是要去做大事。

  “傻柱,好了没啊?”聋老太太杵着拐杖进屋。

  “好了好了。”傻柱连忙走出门。

  聋老太太看着收拾的利利索索的傻柱,这么一装扮,给人感觉他就是保镖。

  粗狂的脸庞,魁梧的身姿,要是再搭配上一副墨镜,就更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