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木在林
没多久,李开朗开着辆卡车,便在楼下集合。
“上车!”
副驾驶自然是钱科长坐,车厢上坐了四五名老质检员。
厂门口,车间的王主任带着几名老工人,早已稳坐在一辆半旧绿色吉普的驾驶座上。
看到李开朗开着卡车过来,没废话便让司机开车走。
质检材料,不单单仅有质检科,还有车间的人,双重质检,能极大的保障不会出错。
半小时后,终于到了地方。
只见一辆辆满载材料的卡车,正竭尽全力从泥泞的土路中挣扎着蠕动。
一看就是陷车,再看到地面还湿润的土地。
钱科长可没管那么多,跟车间主任、车队队长说了两句,便开始安排。
“刘慢条末专责文件核对与规格对标,林师傅你们负责质检,务必保证这批材料没有差错。”
我跟李副科长统筹决策,有什么决定不了的,直接跟我们打招呼。
“明白。”几人点点头,各司其职做事去。
林师傅等人拿起锤子等工具,按照前几天下发的流程开始质检。
刘慢条倒是不紧不慢,去找运输队长:“麻烦师傅提供这批材料的运输交接单、材料单据.”
“所有的纸质文件,一份不能少,我们现场核验。”
孙队长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一下车不要货先要文件,但马上点头:“有有有!小陈,快去驾驶室拿文件包!报告都带着呢!”
很快,一小叠的文件递到了刘慢条手上。
对照着交接单上的内容,再核对眼前的材料是否符合,两相对照。
刘慢条很有耐心的一一检查确认。
忽的,他的手指在交接单上一个标注上停住:“孙师傅,不对!你的标签怎么没对上?”
“怎么单子上写的是KT350N,材料上却是KT350F?虽然型号前段一样,但后缀不同,性能指标差异很大!麻烦给我一个解释?”
“而且,师傅,这个签收单您自己没签,上面签收人名字也写得看不清楚,这不符合交接规定。”
每一句问话,都让旁边的孙队额头上的汗珠更密一层。
孙队长凑近一看,也懵了:“哎呀!路上急的!可能是仓库发料员写单子搞错了!”
“签收.我好像忘了签”
“师傅,你这个粗心的理由可不成立?”刘慢条可不惯着他,直接找钱科长和李开朗汇报。
“钱科长,李副科长,有情况。”刘慢条言简意赅解释清楚。
“妈的!这点小错怎么会犯的?怎么回事?知不知道这批材料对轧钢厂很重要,你们这么粗心大意的吗?”
钱科长对着孙师傅破口大骂,李开朗也冷眼相看。
材料都送到半路上了,结果突然出现这种问题。
“马德!”钱科长最后骂一句,立马找上林老等质检员:“有情况,资料上后缀了一个字母!赶紧验料!说不定实物没错呢!”
“是!”几人立马意识到情况严重,加紧质检。
仅有一个字母之差,凭借几人带来的工具,肉眼粗检很难百分百区分。
现在单据和标签混乱,签收问题,牌号疑似不符,信息本身就不合格!
若是按照预案的第一步流程,信息对不上就不用质检!
“打电话跟厂里,跟对方厂,确认是什么型号的材料才是我们要的!”
“是。”有人应道,立马去开车去附近村子借电话打。
钱科长胸口剧烈起伏,明显被这低能的问题气死。
这时,李开朗自然是坐不住,也立马去质检这批材料是哪种型号。
借着维修面板带来的信息。
【完好的KT350N】
【轻微损坏的KT350N】
【完好的】
一辆辆卡车看下去,都是以‘N’为结尾的材料,绝大部份的材料还是好的。
但这,远远没能让李开朗长舒一口气。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确认要的是哪种后缀的材料。
李开朗突然出声笃定道:“都是同一批KT350N材料,师傅们检查哪里有损坏的地方就行。”
林师傅等人齐刷刷地看着他:“李副科长,你怎么确认是KT350N?这要是看错了,可是要出问题的。”
“是啊,这可是事关厂里的外汇,万万不能出错。”钱科长亦是小心翼翼道。
“我相信我的眼睛,这批就是KT350N材料,如实有差错,我来承担,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确认咱们要的是哪种材料。”
“师傅们检查那批哪些材料是坏的即可。”
听到李开朗如此笃定的话,林师傅等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选择相信。
但也留了个心眼。
孙队长在一旁急的火上浇油,连连捶打自己的脑袋,懊恼道:“怎么会犯这么个小错!”
“叮铃铃——!”
刺耳的铃声在杨厂长的办公桌上疯狂响起。
“怎么样?”
“杨厂长,出问题了!运输的单子牌号和材料对不上,钱科长要我问厂里,咱们是要哪个材料.”
电话滞了一瞬,随即是更可怕的、带着喘息的沉默,然后是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冰寒声音:
“牌号错了?可能不对?你再说一遍?!”
“是是是是!单子是N,材料上是F,现在正卡着检验是哪种,麻烦杨厂长问对方送的是哪种.”
“等着!我这就去问清楚!”杨厂长挂掉电话,立马打向车间。
很快。
便得到了杨厂长回复:“N,咱们要的是N,他们送的也是 N,告诉钱科长,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确认这批材料是哪种!”
“10分钟!10分钟内我要听到回复!”
“是!”
挂断电话后,其立马开车回去。
“怎么样?厂里需要哪种材料?”钱科长着急吼道。
“N,厂里要的是N!送的也是N!”其急急忙忙回道。
“好!赶紧回复杨厂长,材料送的没错!”钱科长回道。
其又急急忙忙开车去打电话。
有惊无险,材料没送错,就是单纯的单子上打错。
“太好了太好了。”孙队长不由得如释重负。
杨厂长得知材料没错,也是如释重负,也得知了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原来是源头厂的发货员误将两张同一批号不同牌号的订单贴错标签,才导致这种局面发生。
也怪孙队长没有检查细致,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问题。
好在结果是好的,林师傅等质检员紧张质检。
最终只得出一个材料有些许问题,其他材料合格合规。
钱科长终于是满意地点点头:“李副科长,你要不再检查确认一遍?”
“不用了,我相信师傅们判断。”李开朗摆摆手,刚才用面板已经看过,有错的就是那一个材料。
“行,那咱们当场下质检结果?”钱科长道。
“行。”两人和质检员们一起下判断。
“行,材料没错,咱们就先回厂里了,你们赶紧把车子从地里弄出来。”钱科长对孙师傅道。
孙师傅看着车队旁,过来帮忙的卡车队。
这些车队在质检员质检时便赶了过来开,就等着质检结束。
“放心吧,搭手的都到了,一会就能出发。”孙师傅信心十足道。
“成,你们自个来的,不过小心点,可别弄坏了材料。”
钱科长最后嘱咐一声,便叫上李开朗、林师傅等人上车。
李开朗看着过来帮忙的司机师傅们,点点头便先行离开回厂里跟杨厂长汇报。
杨厂长看着归来的几人。
“辛苦你们了,幸好有你们在,要不然厂里可就有大麻烦了。”
‘都是我们应该的。’钱科长道。
最后再鼓励、感激几句,杨厂长便让他们休息去。
第729章 上班饮酒聚会
一行人各自离开,各回各的地方。
李开朗和钱科长同路,一路沉默了几分钟,钱科长忽然停下脚步,上下打量李开朗:
“我说你小子,今天.神了。”
“嗯?”李开朗不明所以。
“那堆材料!”钱科长眼睛亮了一下,带着点不可思议,“现场那会儿,全乱套了!单子上是N,料上是F,孙老粗吓得尿都快出来了,老林他们也没辙!”
“杨厂长啥态度你也不是不知道,嘿!你倒好,直接站出来说‘这就是N’,那语气,稳得跟泰山压顶似的!当时连我都心里直打鼓,你小子哪来的这么大把握?”
他凑近一点,压低声音,“真不是赌的?说实话,到底怎么确定的?就凭你那双眼睛?我可不信!”
李开朗带点神秘,又有点无奈:“科长,我要说我眼神特别好使,看得特别准,您信吗?”
“扯淡!”钱科长立刻否定,“那材料肉眼根本分不出!老林他们都承认看不清!你少蒙我,是不是还有啥压箱底的诀窍没拿出来?”
“诀窍.”李开朗含糊地笑了笑,自然不会把系统的秘密说出来“可能是感觉吧。看多了,摸多了,也可能运气好,猜对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正色道,“今天真正救场的,是刘慢条!”
钱科长一愣:“老刘?他?”
“对啊!”李开朗加重了语气,认真分析,“您想想,要不是他一到现场就雷打不动地要文件,坚持核对每一个字母,我们根本发现不了问题。”
“不是他这刨根问底的‘慢条’劲儿,我们可能直接就傻乎乎地按F料检验了,或者被孙队长含糊过去,等料送进车间才发现大问题!”
“到那时,可就不是堵在路上浪费点时间的事儿了!”
钱科长咂摸了一下嘴,回忆着当时刘慢条拿着单据面无表情、却字字如刀地质问孙队长的场景,不得不承认李开朗说得对。
“啧,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老刘,平时闷得像个葫芦,关键时刻倒是一点不含糊!要不是他揪出那个F和N的茬儿,我们还蒙在鼓里呢!”
“你现在知道他为什么叫‘刘慢条’了吧,他那股子‘一根筋’的轴劲儿,用对了地方真管用!”
两人边聊边走,便回到材料科。
“行啦,别琢磨了,”钱科长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动作随意了许多,带着点难得的认可。
“不管咋说,今天这关算是过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向轧钢厂,前日的阴霾和紧张一扫而空。
杨厂长上午开了个短会,再次口头表扬了材料科这次应对危机的快速和专业。
重点点了刘慢条及时发现问题的“严谨作风”。
上一篇: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成空军?
下一篇:一人:我的身上纹满了十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