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第1208章

作者:皮皮树

第691章机遇?港岛总动员!

  关祖的专访结束了,但是引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

  太平山腰,某别墅。

  别墅客厅里,水晶吊灯的光映着红木茶几上未动的燕窝羹。

  陈老板盯着电视,雪茄灰积了老长,突然掉在他的睡袍上。

  “怎么了,老公……”陈太抽纸巾去擦,“该不会是想改变移民的主意吧?”

  陈老板没回答,脑子里正想着刚刚电视上,关祖说的话「去国外做二等公民」,还有「内地有巨大的空白市场」……

  陈老板在1970年代靠代理日本电子表在旺角起家,如今已是身家五六亿。

  而去年开始,他就已经着手移民。

  三个月前去温哥华,看房的时候,中介指着一片繁华豪宅区说“很多华人富豪都在这里定居。”

  上周陈太太的闺蜜团张太太还说,他们移民去悉尼,连家里佣人都会讲中文……

  陈老板突然把雪茄摁灭在烟灰缸里。

  “关先生说的对,在国外风险太大,内地大有可为!”

  “但内地政策……”陈太太还是犹豫。

  陈老板摇头:“既然关先生敢这么说,他已经算得上是拿自己的信誉背书了,他不会乱说话的。”

  关祖这一通话,隐约已经有了港岛富商在内地的商会总长之类的属性。

  “人家关先生敢投几十个亿,我们投千把万试试?”

  陈先生把桌面上移民中介的名片揉成一团扔掉,下了决心,“关先生说得对,去外国守财不如回大陆生财。明天让司机开车去东莞,我要看看那边的电子厂怎么操作!”

  陈太太点头:“移民什么时候都可以,既然老公你想去内地拼一把,那我们就试一试!”

  陈先生点头,拿起电话打给秘书:“取消温哥华的机票,暂时取消移民计划,让公司准备好内地投资考察团队……”

  ……

  唐楼内,

  其中一户人家中,灯光照在陈旧、但干净整洁的小客厅里。

  深仔推开家门时,母亲正往锅里下面条,父亲坐在小马扎上修理旧收音机,怀孕九个月的大嫂扶着腰在叠婴儿衣服,随时准备出生。

  “老豆,妈……大嫂……”

  深仔一脸愧疚看着大嫂。

  几个月前他不懂事,因为大嫂说他在家里跟米虫一样,被他扇了一巴掌。现在想想,感觉自己简直不是人。

  “深仔~”大嫂微笑回应,她已经原谅深仔了,毕竟深仔现在生性了,懂事了。

  母亲!“回来了?来,给你做好了面。”

  深仔坐下开始吃了起来。

  没多久,大哥才洗完澡,走出来。

  “细佬,你回来了?”

  “哥。”

  很快一家人坐一起。

  看着深仔。

  “老豆、妈,哥、大嫂~~~”

  “我想去内地试试。”

  深仔神色郑重

  “关先生说那边机会很多,我现在做散工没固定收入,打散工一个月才赚两千。”

  母亲静静听着。

  老爸想要抽根烟,但看到儿媳妇,又收起了烟。

  深仔情深意切:“这一段时间,我改变很多,认识了很多……我不想一辈子都这样,连娶老婆的钱都赚不到。我想去内地闯一闯,找一下机会!”

  “但是我现在没钱,我希望父母大哥大嫂能支持我。”

  “我手上这几个月积攒2000蚊,希望老爸老妈能支持我1000蚊……”

  啪~~~

  老爸拍了一下桌子:“家里还有点积蓄,你要是想试,我支持。”

  眼神示意深仔母亲。

  很快母亲去房间,拿出了一个布包,数出十张100元港币:“这一千块你先拿着,要是找到路子,家里可以再支持。”

  深仔接过钱:“谢谢妈。”

  这时大嫂扶着桌子站起来,从衣柜里拿出个旧帆布包,掏出了1000港币:“带多点钱……最近大哥大嫂要生娃,花钱花得比较多,只有这么多了。”

  深仔眼眶顿时一红:“谢谢大嫂!”

  无比感激。

  内心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赚钱的方法,以后回报家里。

  ……

  ……

  另外一个唐楼,

  一家人也在议论。

  “关先生说内地有计算机培训班,一节课收 300块,港岛人教打字。”

  阿珍把奶瓶放进消毒柜,

  “老公,你会计算机,要不你去深圳那边吧?开个班,可以赚大钱。”

  老公阿强皱着眉头:“上个月你去医院产检,押金都凑不齐,拿什么去深圳?”

  “但是,怎么也要试一试……”阿珍掀开布帘,刚出生的女儿正咂着嘴睡觉,小被子是用阿强旧 T恤改的。

  “不赚钱,以后这日子怎么过?我们总要想办法……”

  “实在不行,我也可以过去,先在深圳中英街摆地摊,卖港岛的洗发水,还有这边的卫生巾,港岛的护舒宝能卖高价。”

  阿强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人。

  但是他老婆更像女强人,希望能够突破目前家庭的困境,不让女儿以后跟自己一起受苦。

  ……

  ……

  关祖的专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港岛的千家万户间激起层层涟漪。

  从太平山腰的豪华别墅到深水埗逼仄的唐楼,从身家亿万的富商到为生计奔波的市井小民,无数人看了电视之后,忍不住开始思考起来。

  那些准备移民的富商们,也开始犹豫了。

  而普通的市民街坊,更是对内地市场跃跃欲试,萌生前往内地闯荡、寻找机会的强烈想法。

  港岛的霓虹灯依旧闪烁,但无数扇灯光窗户的里面,讨论商议的声音,与决心的振奋。

  有人在地图上圈出深圳口岸的位置。

  有人翻出压箱底的普通话教材。

  有人准备明天就去五星超市采购进口的洗发水、电子表塞进旧行李箱。

  关祖描绘的那个“拥抱内地”的未来,此刻正化作千万个具体的念头,在港岛的角角落落生根发芽。

  然后将会逐渐汇聚成小溪,逐渐成小河、大江,最后滔滔不绝,向北方而去!

  ……

  ……

  同一时间,华新社,

  书房内,唯有台灯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静静洒落在堆满文件的案头。

  一杯早已凉透的茶旁,放着一张信纸。

  社长正用钢笔,在纸上写着一句句话。

  「

  致:上级领导同志

  敬爱的领导:

  今日,港岛关祖先生接受了一个专访,发表了一段令人激动振奋的话。

  在这段专访中,

  关祖先生开篇便以极具震撼性的观点抛出“港岛未来不可能持续独大”的论断……

  紧接着,他详细阐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发展机遇……

  例如……

  例如……

  最后,关祖先生总结,告诉市民,港岛的未来,在内地。

  我认为,关祖先生的这一次专访,意义重大,影响力卓著。

  从经济层面来看,它极有可能成为引导港岛资本流向内地的关键转折点,为内地的建设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为港岛经济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实现两地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从人心向背角度而言,它让港岛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内地的发展前景,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未来港岛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握这一次难得的机遇,建议国内应尽快组织专业的招商团队来港,向港岛市民解释政策,给予港岛市民信心,吸引他们的到来。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

  写完,

  社长放下钢笔。

  案头的龙井茶彻底凉透了,他却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甘甜溢满口腔。

  此刻的他,心情澎湃!

  “小王!”

  很快,秘书走了进来。

  “录像弄好了吗?”

  “已经从亚视那边拷贝到了。”

  “好!”

  社长将信纸折好,放进了信封,递给秘书。

  “你现在马上带人出发,直接去内地,速度要快,最快!”

  “时间不等人!”

  “我希望上面能够尽快将招商团队派过来”

  秘书小王郑重点头:“是!”

  ……

  ……

  港督府。

  灯依旧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