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45章

作者:正经不瘦

  这也是当然的。

  毕竟一个是自然生长,而另一个则是系统经过科学的升级美化得来。

  属于零失误升级方式达到的效果。

  收拾停妥后,苏迎军嘱咐伙计待会儿给泡茶。

  哥俩这才离开休息室,准备进真正的浴室。

  苏木掀开浴室的门帘子,里边雾气昭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热闹嘈杂的环境扑面而来。

  有人专门喜欢在自带混响的浴室空间内放声高歌,此时也正在爽快的唱着呢。

  也有的人互相根本都不见对方的脸,却仍在大声聊着天,哈哈笑着。

  苏木还听到了拉二胡的声音。

  屋子里面的空间很高很大,屋顶有硕大的玻璃窗,既透光又可开关换气,所以即便云雾缭绕看不太清,可实际上室内光线还挺充足,空气也不污浊。

  一池清水,几张躺箱,雾气氤氲,澡友穿梭……

  原来这就是京城传说中的澡堂子,苏木今儿算是彻底开了眼了。

  “小弟,烫一下去?”

  苏木摇了摇头:“哥,你去吧。我去温和点的池子里先待会儿。”

  “大小伙子的,听哥的,走……”

  苏迎军拽着苏木就直奔最里面。

  室内有七八个池子,大池子方形的,小池子长方形,越往里的池水越热。

  一边拽着苏木往里走,苏迎军还一边解释:“昨天那么累,泡温水没啥用,得烫一烫,等会儿伱进去,泡到浑身发痒,然后只要忍住,忍过了这一阵子,后面要多舒坦就多舒坦,这事儿我有经验,你听我的,保准没错……”

  行走之间,苏木看到了苏迎军后背两块疤痕。

  一处是肩胛骨的位置,穿透伤疤,看样子是子弹穿透身体时,炸开的。

  另一处是明显的刀伤,跟他脸上的类似,在右肋偏下一点,斜斜的,差点到了胯骨轴子那里。

  苏木甚至在想,估计那一刀就是砍到了他胯骨才停下的也说不定。

  苏迎军这个大哥,当初在战场上,到底经历了多少次生死瞬间?

  他眼中看到的这两处伤,现在看上去都相当的严重,也难怪战友们都以为他救不活了呢。

  再联想到苏川柏,估计他也是遍体鳞伤的。

  身体上的伤疤,就是军人最荣耀的功勋。

第55章 澡堂子文化

  老京城人泡澡堂子,讲究的是“泡”,大多数人在里边一待就得半天儿。

  还有一些人,也会像苏迎军和苏木这种自带茶叶和饭食的,来到这里就是洗完了睡,睡醒了再洗,洗完了吃,能待上一整天。

  其实,京城的老澡堂子里消遣的营生挺多的,并不枯燥。

  洗澡之余,还有搓澡、捶背、按摩(同性)、拔罐子、修脚、捏脚、理发、刮脸等等。

  除此之外,澡堂子还给洗熨衣服,卖糖葫芦、冰棍儿、汽水儿,出借象棋等,甚至还管代买简单的饭食(炒饼、烩饼、烧饼、火烧之类)……

  服务绝对够全面、够周到。

  花样和服务不比几十年后的洗浴中心差。

  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起码不用给小费。

  京城人洗澡的程序是先泡、后搓,再打肥皂最后冲洗。

  苏迎军拉着苏木去热水区“烫澡”,在苏迎军眼里,热水烫一烫,就能活血、化瘀、祛除一周的疲惫。

  等两人从里面爬出来时,浑身通红,活脱脱像是两只煮熟的大虾。

  搓澡的师傅,依旧是苏迎军做主。

  苏木对这种享受显然有些不太适应。

  其实是苏木灵魂的陌生导致。

  但在苏迎军看来,是小弟作为一个地道的京城人,却从没享受过澡堂子消遣,着实有点可怜。

  也再一次增加了对苏川军一家人的厌恶。

  苏迎军帮两人选了北派的搓澡师傅。

  其实苏木挺喜欢南派师傅的。

  刚才泡澡时跟大哥苏迎军聊过。

  南派以扬州师傅为主,搓澡的手法细腻,讲究手轻力匀,最舒服的就是搓完澡还会给客人按摩一下头部。

  按摩头部这事儿,苏木得意着呢。

  而北派的搓澡师傅则是以河北定兴、易县、涞水三县的人居多,手法也更为粗狂一些。

  他们讲究的是稳准狠。

  手劲儿大,一下是一下,从上到下,不多不少一共108下。

  搓完之后的效果必须是全身通红,这才说明师傅卖力气。

  搓完最后还要从后背到小腿肚子,全身上下噼里啪啦再来一顿拍。

  才算齐活。

  苏迎军显然更得意这种。

  苏木勉为其难的陪着享受了一趟。

  嗯,确实挺享受的。

  特别最后那种拍打的律动,让苏木的肌肉差点自发跟着欢跳起来。

  皮肤经过热水浸泡,搓澡时,身上的泥和浮皮很容易被去除,不管身上多脏,只要走一遍这个程序,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苏迎军和苏木哥俩收拾了一通后,披着浴巾溜达回了休息区。

  来到休息区,此时里面场面相当的壮观。

  因为来的时候人少,等苏家两兄弟泡了一大通,又是搓澡,又是排队冲洗……

  等他们再次回到休息区,已经看似是人满为患的景象了。

  整个大厅里,一行一行带隔板的床头柜和床铺,有序地分布在房屋中央和四周,头对头整齐排列着,一眼望去几乎没有空位置。

  也幸亏苏迎军和苏木早早的占下了地儿。

  旁边有站堂的伙计凑上来,询问了两人的座号后,高声喊了句“26、27号客人二位,瞧道儿里面请……”

  自有人过来引着他们穿梭在大厅人群里。

  苏木看周边都是披着毛巾聊天儿的、下棋的,打扑克、斗蛐蛐的,也有一个人带着老花镜看报纸的。

  澡堂里更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谈国家大事、国际大事、上到欧美列强的谈判,下到隔壁小寡妇实际是个半掩门子……

  除了谈事的,也有喝酒、喝茶、理发、刮脸、拔罐儿、刮痧、修脚等等不一而足。

  苏木还看到一个躺在木床上,美美的打着鼾的老大爷。

  澡堂文化是京城的一种风俗文化,在这里就像是三教九流攒了一个小社会。

  老少爷们汇聚于此,谈天说地、谈古论今。

  与其说来这里是洗澡泡澡打理个人卫生,还不如说是个享受、消遣的地儿。

  苏木来到这个世界小半年,却从没在外面感受到如此浓厚的,扎根在市井中的烟火气儿。

  苏迎军回到座位没歇息一会儿,就遇到了几个同事。

  其中就有当初去‘调查’过苏木破窝的高翔。

  这群人也不像是提前约好的,但却意外的都带来了不少家伙事儿。

  然后苏木就跟着他们一通倒腾。

  换位儿。

  京城人在澡堂子里都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赤诚相见着呢。

  没了遮羞布的阻碍,京城人骨子里那种爽利和热切的劲儿就都挥散了出来。

  没人嫌麻烦,问到的人,也都挺好说话的。

  反正苏木旁观是这样。

  至于是不是他们看到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围上来战略性不招惹,苏木不太清楚。

  反正没察觉到这种情绪。

  最后,几个人的座位就挪到了一起。

  每个人都开始往外拾掇东西。

  花生米好几碟子,有油炸的,也有水煮的,还有一小盆泡发的蚕豆,苏迎军带的饭食之外,也有下酒菜,是俩咸鸡蛋,油汪汪的,用小刀切开,看着就有食欲。

  “木头,一起喝点。”

  苏木也跟着凑了上去。

  澡堂里喝酒一般都是“文喝”,斯斯文文,慢慢悠悠,一碟花生米,一碟泡蚕豆能从“开花”吃到“败园”,没有人认真喝更没有人认真吃。

  这种不拼酒的场合,苏木觉得自己或许可以顶得住。

  真要像曾经在部队大院家里那种喝法,苏木宁可说自己不会喝酒。

  于是,四五个大老爷们人人腰里缠着块大毛巾,脸对着脸,胸脯对着胸脯,堆满了花生米,泡蚕豆、咸鸡蛋、腌黄瓜条等小菜,一瓶小酒喝着……

  神聊,解闷,舒心,畅神。

  旁边也有人远远瞧着咽口水。

  还有人看到有人喝上了小酒后,就扯起嗓子唱将了起来。

  一段京剧过去,竟也颇具韵味儿。

  高翔是个好客的主儿,还张罗着把那老爷子喊过来喝了一杯。

  这种陌生人从一杯酒变成了澡友,也是一种常规操作了。

  苏木一共喝了两杯,加起来不到半斤酒,就有点头晕。

  期间晃晃悠悠的还去温水池子里泡了一会儿,说是解酒呢。

  跟‘酒后不洗澡能有效防止心梗’这种说辞,到底哪种更科学,苏木也不太清楚。

  反正没怎么在意,那老爷子去泡,拉着苏木这个年龄最小的,索性也就跟着去了。

  一直到华灯初上,才尽兴散场。

第56章 搞事情的老豹子

  苏迎军带着苏木回到四合院时,各家各户都已经回到了屋里。

  前院有两户人家都已经熄灯拔蜡了。

  隔着窗台的玻璃,能看到东厢房李晓兰正端坐在写字台前挑灯夜读。

  看来嫂子别看平日里大大咧咧,可真到了事儿上,也是蛮用功的。

  苏木跟大哥小声打了个招呼,拎着自己的挎包回屋。

  这个时候了,也就没必要再进屋去打扰大哥大嫂这两口子。

  屋里冷冷清清的,干净却少有温暖的气息。

  跟嘈杂热闹的大澡堂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恍惚间,苏木竟然还有点不适应了。

  暗自啐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