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175章

作者:正经不瘦

  五点半天暗下来,六点半就能到了黑夜。

  夜幕降临之际,四菜一盆也上了桌。

  王群和孙志勇一人一道家常菜。

  炖个白菜,炒个土豆片。

  苏木做的是硬菜。

  水缸里有鱼,先过油炸一下,上了糖色后再炖上,里面还放了一块冻豆腐,撒了一把粉条。

  整了满满一锅,盛了盆之后,还剩下一些,就倒进饭盒里,说好了让孙志勇带回去,给没见面的大侄子尝尝小叔叔的手艺。

  剩下两个都是现成的。

  王群和孙志勇认为的现成的。

  油炸花生米和一盘酱牛肉。

  其实都是苏木空间里的。

  偷偷拿出来,装作自己给自己开个荤的借口,也说得过去。

  倒是让王群和孙志勇笑称‘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两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酱牛肉是苏木拿出来的。

  却被两个大哥给赶出了厨房,然后把牛肉切的堆了个溜尖儿。

  剩下拳头大小一块,又被孙志勇当众给‘昧’了。

  有鱼有肉,才能算苏木这个小叔叔勉强能拿得出手。

  其实无论是王群还是孙志勇,都不缺这点吃食。

  大家用这种方式表达亲如兄弟,毫不见外的情感而已。

  许久不见,互相调侃调侃,要的就是这个调调,要真说物资方面,他们都是做高危行业的,级别也都挺高,福利待遇是没的说。

  即便限于环境所致,没有苏木那么多,可也真的不缺。

  一线战斗序列的公安干警,要是饿着肚子怎么跟违法罪犯做斗争呢。

  苏木的穿堂东耳房里热热闹闹。

  大院里却有几家愁云惨淡。

  除了贾家,竟然还有前院的阎家。

  阎埠贵气的直哆嗦。

  他一直自诩为读书人,虽然风骨底线极易拉伸,却不曾有过偷盗行为。

  身为读书人,还是一名人民教师,以身作则是原则。

  盗窃,在阎埠贵看来是极为可耻的。

  但今天,这种事却发生在自家的小儿子身上。

  让他一张老脸往哪里搁。

  阎解旷耷拉着脑袋站在墙角,双手交叉胸前环抱双臂。

  被阎埠贵用藤条抽了好几下子,又不敢躲,只能下意识的缩成团。

  下嘴唇都咬破了,憋着不敢喘大气,压抑至极的抽泣,让他一个半大孩子显得很有些怪异。

  不只是他这个孩子。

  训斥他的阎埠贵,心疼拉架的杨大妈,都压低了声音。

  没办法。

  要是太大声把苏木家的公安招过来,不就彻底交代了?

  阎解成两口子不在,阎解放被阎解娣抱着胳膊,也躲在角落不敢吭声。

  从没见自家老子发这么大的火,他们也是吓着了。

  “滚回屋里去。”

  阎埠贵哆嗦了一阵,终于是倒腾过来这口气。

  刚才眼冒金星,差点整个人就厥过去了。

  杨大妈扶着老伴儿,帮他捋胸膛顺气,一边示意儿子赶紧走人,一边小声说道。

  “当家的,这事儿可咋办啊,总不能真让公安把儿子抓了啊,那孩子下半辈子不就毁了吗……”

  “唉。”

  阎埠贵重重的叹了一声:“你去拿2……15块钱,等会儿我去跟苏木说。”

  “啊?”

  “啊什么啊,快去吧。”

  “可,可他屋里还有公安呢。”

  “让你去就赶紧去,我又不傻,肯定是等人走了再过去找他。这事儿,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中院。

  贾家。

  桌上,棒梗在狼吞虎咽的吃饭,旁边小当和槐花也在张着嘴往肚子里扒拉。

  几个孩子玩到天黑才回来,都饿坏了。

  秦淮茹面前摆着二合面窝头一动没动,皱着眉,一会儿瞅着埋头吃饭的棒梗,一会儿又瞪着撕一块白面馒头悄悄往嘴里塞的婆婆。

  秦淮茹吃不下饭,是被不争气的儿子和不省心的婆婆给瞅的。

  贾张氏别看吃白面馒头,可她要比整个屋子里所有人都更心惊胆颤。

  她是抱着吃一口算一口,以后万一真的要去坐牢,可就吃不上这么香喷喷的白面馒头的心态的。

  “要是你被送回村里去,我又要上班,孩子们可咋办啊?”

  秦淮茹悠悠的叹息了一声。

  贾张氏准备掰馒头的手一滞。

  悲从心起。

  老家年久失修,自己出来之后,前些年倒是回去过几次,每次都是显摆和嘚瑟,别说围人,得罪的倒是不少。

  后来自己最争气的儿子没了,贾张氏也就跟村里断了联系。

  不嫌丢人吗?

  当初显摆的太过份,她是不想回去被人还回来的。

  被人说三道四还不如自己躲在城里自己个儿享受呢。

  反正贾家还有棒梗这个大孙子。

  等孙子长大了,给自己养老送终,也不会像对面易中海那老绝户似的担心。

  所以,在贾张氏这里。

  送回村里跟坐牢,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都不是她希望的呀。

  心堵得慌,再吃两口白面馒头吧。

  唉。

  贾张氏也不藏着掖着了,干脆一把抓起馒头来,狠狠的咬了一口。

  “妈,隔壁院子的玲玲说奶奶和大哥要被警察抓走,是真的吗?”

  槐花稚嫩的小声音糯糯的问了一句。

  贾家笼罩的愁云,就更浓了三分。

第151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秦淮茹,你找他说一说去。”

  贾张氏吃了一个大白馒头,突然开口。

  秦淮茹一怔。

  “事情都这样了,我去说有什么用。”

  如果是棒梗求她,秦淮茹心情和态度跟这一刻肯定不一样。

  因为棒梗是个孩子。

  该吃吃该喝喝,出了事有当娘的顶着,在秦淮茹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

  孩子爹还在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贾东旭顶上去的。

  无论是家中缺米少面,还是生了小当后弄奶粉给自己补充营养……

  现在贾东旭没了,孩子们就只能靠她这个妈。

  可照顾孩子的,也不应该只是自己。

  当奶奶的,就没有一点担心吗?

  也该吃吃该喝喝,一个大白馒头下了肚,食欲是一点都没耽误。

  本就让秦淮茹心里不舒服,现在婆婆这口气又这么理直气壮,秦淮茹就气不打一处来。

  下意识的顶嘴了一句。

  贾张氏愣了一下。

  自从东旭走了,这还是秦淮茹头一回顶嘴。

  这种风气可坚决不能助长。

  “哎呀,东旭啊,你快来看看吧,你媳妇欺负你娘啊,这日子可让我怎么活……”

  一哭二闹是贾张氏的看家本领。

  老保留曲目了。

  秦淮茹就一直被她这么拿捏的。

  没办法。

  秦淮茹是个寡妇。

  寡妇门前是非多,平日里为了家里的吃食,在外面的风评就已经挺差劲儿了。

  倒也能说一切为了家中的孩子和老人。

  要是婆婆再叫苦连天,自己可就真没借口了。

  后院起火就相当于釜底抽薪。

  秦淮茹标榜的‘哪怕风评不好也是为了上老下小而忍辱负重’的人设就得崩。

  这还得了。

  “行了妈,再把别家的人都引过来,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

  “你,你就算不管我,难道也不管棒梗吗?他还是个孩子,哎呀,我可怜的乖孙儿啊……”

  贾张氏带着哭腔,调整了方向。

  这是贾张氏拿捏秦淮茹的第二个武器。

  这年头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重。

  像贾张氏和秦淮茹这种从乡下来的更甚。

  棒梗可是秦淮茹的儿子,带把的。

  俗话说,养儿防老。

  棒梗以后是要当贾家顶梁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