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17章

作者:正经不瘦

  苏木掏酒钱,牛大叔接过去数了一下,又抽出了两大一小三张票子递了回来。

  “牛大叔,要不您再数一遍?”

  “不用数,就这个数。以后你小子来拉酒,给伱算8毛2。”

  “吆,那我可谢谢您啦。”

  二锅头一斤8毛5,跑这一趟运费也不便宜,小酒馆卖6毛半斤,算是薄利多销。

  苏木压根没打算从这里面赚钱,却没想到会有意外之喜。

  牛大叔望着卖力气蹬板车离开的苏木的背影,手指伸进怀里摸了摸烟盒,想了一下,又掏出烟杆,点燃。

  “是个好小伙子。”

  苏木压根不知道刚当了居委会主任的小酒馆徐老板娘会亲自写信给牛大叔。

  此时他还正在感慨,好人还是比坏人多。

  越是离开那个院子,越是能遇到好人。

  咬着牙花子骑了三里地左右,绕过一片野树林子才终于解脱。

  等苏木坐班车回到市区,其实还不到四点钟。

  于是苏木干脆先回了一趟家。

  家里有面有菜,随便做一点就能吃饱吃好,关键还不显得太招摇。

  什么家庭啊,天天下馆子。

  这种奢侈的行为,跟苏木之前的生活环境严重不符,不利于他低调苟活的原则。

  回到家,一边做饭,一边思考。

  京城可不只是前门有小酒馆,好多街道都有酒馆和大食堂会给客人提供酒。

  如果能多联系几个像小酒馆这种运酒的固定活,就相当于有了稳定的收入。

  最初苏木考虑的是两点。

  一呢,是利用空间载酒的特性,赚取运输差价。

  虽然有大一点的酒店饭馆会雇农用三轮车拉酒,虽然效率高了,但费用更高。

  而苏木则可以标榜自己年轻体力好,半天内货到付款。

  实则是逮着空就去牛栏山进酒,先屯在空间里。

  这就是后世各大网上平台应付物流效率的手段:仓储。

  苏木利用空间特性,完全可以辐射整个京城。

  这是金手指带来的得天独厚的利润点。

  其二,苏木可是怀揣了不少的小钱钱。

  这些钱来路有点缺乏论据,所以苏木不太敢拿出来花。

  但是呢,用这些钱换成酒,再倒手给酒馆饭馆……

  小钱钱不就干干净净了吗?

  现在意外有了3分钱/斤的进货价,那么可操作的空间和利润,就变得更大了。

  不过,越是感觉一帆风顺的时候,越要提高警惕。

  骄傲和膨胀,往往都是灾难开始的预兆。

  深读过《道德经》的苏木知道‘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的道理。

  疏忽可能会导致万劫不复,但谨慎不会。

  所以,要低调行事,切莫招摇。

  苏木一边呼噜着热气腾腾的手擀面,一边默默的提醒自己。

  傍晚时分。

  苏木藏在树林的深处,远远看着水泥管子那边自己预做的标记。

  贾东旭今晚没有跟院里同事一起回家,他要办一件大事儿。

  为了这件事,他操作设备时两次恍惚,差点伤到自己。

  越来越接近厂后门,贾东旭的心情就越发的紧张。

  能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自家粮食不足的问题,就看自己迈出这只脚,能不能见到那个黑市遇到的人了。

  春夏之际,轧钢厂6点下班,贾东旭出来的时候,工人都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他走在水泥管一侧,歪着脖子挨个管子的瞧。

  终于,他走到倒数第二个水泥管子的位置,看到了期待一整天的那看似随意垒起来的三块土块。

  站定。

  四处张望。

  就看到小树林的方向有个人在向着这边挥手。

  熟悉的穿着,还有那个灰色格子的面罩。

  是他。

  贾东旭内心激动,嘴巴就忍不住咧开了。

  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

  “你就这么交易?”

  苏木先是看了看贾东旭毫无遮拦的脸,又看了眼他的双手。

  这丫不知道避嫌吗?

  就打算这样扛着面粉招摇过市,直接扛回家去?

  “啊,我带粮票了,还有钱,都在这儿呢……”

  “我不是说这个,别人问你面粉哪儿来的,你怎么说?”

  贾东旭这才后知后觉的恍然。

  挠了挠后脑勺,有点尴尬的道:“确实是有点疏忽了。不过你放心,我自己想办法,咱们先交易。”

  按照之前说的,贾东旭用剩余的粮票和补的钱,跟苏木交易了20斤面粉。

  “这麻袋就送你吧。下回什么时候需要,再去找我。”

  苏木作势欲走,贾东旭赶紧喊住他。

  “那个……”

  贾东旭是不放心能否再次找到苏木,另外他也不想一次次跑晓市去冒风险。

  在他们这种乖乖男的世界里,晓市充满着风险和危险。

  如果被红袖章逮着,怕是连工作都会受到影响。

  “下,下周还能再搞20斤面粉吗?”

  “你还有粮票?”

第20章 交易

  贾东旭下周还要面粉。

  这趟交易20斤面粉,都是补了钱,一周之后又不是发饷的日子,苏木可不相信贾东旭还有粮票存货没一次性拿出来。

  他要是真能有那个脑子,苏木就敢把‘大韭菜’三个字吞回去。

  “我……我可以去筹……”

  “我劝你不要这么做,闹大了对你对我都不好。”

  要是万一碰到鬼市常客,戳穿了大家都尴尬。

  苏木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对策,而实际上他来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

  只是为了迎合贾东旭做做样子。

  “这样吧,暂定两周交易一次,没有粮票就用钱交易。如果不需要,就提前在这里做个标记,如果需要更多,那就只能当面交易的时候预约下一次……”

  贾东旭表示没问题。

  苏木转身,这次他是真的要走了。

  交易完成,待越久越危险。

  要知道这个时间段,人民群众主人翁的意识是相当热切的。

  “稍等。”

  苏木转过头。

  “那个……”

  贾东旭搓着手,小声问了句:“有,有没有奶粉票?能卖我几张吗?”

  “你要几张?”

  贾东旭听到对方的回复很开心,也就没发现苏木眼神里的古怪。

  目测贾东旭家孩子的饭缸份量挺大啊,难道那个叫秦淮茹的小媳妇只是样子货?

  贾东旭是疼媳妇的,希望每个月都能买两罐。

  这点小愿望,苏木也想满足他。

  毕竟越稀有,利润越大。

  而且,随着粮食紧缺的氛围越来越浓,像奶粉票、自行车票这些过去稀缺的,已经频繁出现在市场上,被拿来换粮食。

  苏木相信下一次晓市的粮食价格,跟这些票的兑换比例还可以再压缩。

  所以,苏木对着贾东旭伸了一个巴掌。

  “这个数,行的话我就给伱掏一下,但不保证一定能持续。这东西,跟粮食不一样,我平常够不到……”

  真真假假的说了几句,苏木就匆匆走了。

  天色擦了黑,没必要继续跟贾东旭继续墨迹。

  贾东旭也挺有力气的,扛着20斤面粉丝毫没有任何压力。

  毕竟也是技术工种,操作车床和设备,没把子力气可不行。

  贾东旭的家住四合院中院西厢房。

  扛着几十斤白面进屋,在家里造成了轰动。

  “下周我再问问,兴许再买几罐麦乳精……”

  “我儿真孝顺,知道妈爱喝奶粉。”

  “爸,你最厉害了!”

  “东旭,累了吧,快歇歇,我给你端饭去……”

  只有媳妇秦淮茹才是最体贴的那个。

  端来了饭,就又忙着把粮食往面缸里倒。

  不仅漂亮,会疼人,还勤快。

  这样的媳妇,即便没有供应粮份额,也是值得的。

  很多时候男人的面子,就是靠着母亲的骄傲,儿子的崇拜和勤快又漂亮的妻子的崇拜一点点堆砌起来的。

  对门的易中海正在厨屋里熬药,他媳妇当年逃荒来京城的路上落下了病根,这些年身子骨一直不好,抬头撇了对面一眼,略有疑惑。

  这段时间贾家因为户籍问题闹得,经常愁眉不展的,这是遇到啥好事了,一家子开心?

  耳边又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女人尖叫。

  却是穿堂东的陈刘氏不知怎滴,又开始训斥起儿子大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