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162章

作者:正经不瘦

  而西吉祥胡同是个死胡同,只有从东吉祥胡同口进去这一条道。

  两人偶遇了很多次,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去年没出正月,姑娘的奶奶去世。

  陈大奎蹬着板车忙前忙后……

  在苏木看来,这就是献殷勤了。

  然后这姑娘上面没亲人了。

  父亲早些年去了大西北,自此再无音信,母亲伺候老人又照顾她们姐弟俩,累垮了自己,最终没能熬过灾荒。

  现如今奶奶也没了。

  只有她一个人带着还在上小学的弟弟……

  这算不算倒插门?

  苏木心里这么想,但是没有说。

  虽然他不在意,可谁知道现在这年头,旁人在意不在意呢?

  “这姑娘叫什么啊,你说这么多,还不知未来弟妹怎么称呼呢?”

  “英子,姓全。”

  说个名字,陈大奎都一脸的幸福样子。

  “挺好,等说成了,等着喝你喜酒。”

  吃饱喝足,两人这才回去,一顿饭,是陈大奎抢着付了银子。

  苏木对这种事不太在意,没必要斤斤计较。

  哪怕现在他身上银子不多。

  可也足够生活了。

  何况经过今天去晓市兜兜转转了一圈,心里也就更有谱了。

  怎么说呢?

  这几年物价基本没变,用户的需求和卖家的情况也都基本保持了原样。

  也就是59年那会儿,物资紧俏才让苏木多赚了一点,之后就又逐渐恢复原貌了。

  跟苏木教给陈大奎时的形势,几乎没改变。

  不出意外,苏木即便没有金手指和当年辛苦积攒的积蓄和物资,依旧可以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有滋有味。

  陈大奎把苏木送回家,想帮着苏木一起拾掇呢,却被苏木打发走了。

  家中老父亲还病着呢,总跟着自己算个什么事儿。

  苏木不是不懂事儿的人。

  心意感受到了,对大奎这个人认可了,也没必要凡事儿都要拉着他一起。

  苏木闷炉子的技术不咋滴,一上午就熄灭了个干净。

  不过苏木点炉子的效率还是挺高,感受到热浪和烟囱拐角往里面嘬风的呼啸。

  苏木心满意足的把新买的接满了水的大烧水壶墩在炉子上。

  去阳台的门外固定了三枚钉子,把棉帘子挂上。

  老式的棉帘子是一整片的。

  上面和中间都有三指宽的板,上面是为了方便固定,中间是为了扯平,更挡风。

  棉帘子下面有坠,防止大风刮起来。

  这次苏木碰巧遇到了新样式,就买了新的。

  两片小一号的棉帘子,中间有将近五厘米的重迭,上面一块宽木板,用来固定帘子。

  中间则是两块三指木板,可以从侧面掀开进门,也可以直接从中间推门而入。

  更方便。

  下面的坠也很足,还垂了几条绑绳。

  是方便固定一半,只留一半进出人,相比之前的整片的棉帘子,进出能够更保暖。

  掀开一点和全部掀开,热气跑的总归少一些。

  挂了棉帘子,又把新买的物品归置了一下。

  等热水开了,苏木又拎着水壶去外面。

  浇水龙头。

  水龙头保护措施不好的话,特别容易冻住。

  前院基本都是轮着浇水烫开。

  只是苏木才回来,加上他又腿脚受伤,所以三大爷阎埠贵没有赶紧安排他。

  苏木也懂。

  新买的烧水壶一般都是刷一下再烧水喝。

  苏木没刷壶,直接烧开拿来烫水龙头。

  烫开后顺便又接了一壶,放回炉子上积蓄烧。

  他则是拿着新买的水桶开始一桶一桶往屋里接水。

  屋里一层小屋里摆了水缸,厨房里也有水缸。

  当年买的水缸,除了一个水缸和腌菜缸大哥嫂子用了之后,就都堆在苏木屋里了。

  也可能是水缸太沉,别人搬不动,就一直闲着。

  苏木打算这个冬天炉子就一直烧着,也就不想总是去外面接凉水了。

  把两个水缸接满,又顺便把厨房里的水缸也接满了水。

  苏木这才重新坐回炉子旁,安稳的休息一会儿。

  中院,有个大辫子姑娘悄悄探出头,透过穿堂盯着前院看。

  发现好半晌没有苏木的身影,这才转身回屋。

  背上包,推了一辆黑色女士26自行车,悄悄的,跟做贼一样逃也似的穿过前院。

  何雨水昨晚才知道苏木回来的消息。

  庆幸没有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跟他撞见。

  今天一大早就出了门,下午回来拿东西,结果转身要出门时,听到陈大奎和苏木说话的声音,就又赶紧逃了回去,一直躲在屋里没敢出来。

  还是等苏木进了屋彻底没了动静,才抽空赶紧跑。

  总这么也不是个事儿。

  何雨水心里倒是不纠结。

  她现在有了新对象,而且已经见了家长,有空去他们家帮着下厨做饭都快成常态了。

  小厨娘因为苏木练好了手艺,最终却成了别人家的小厨娘……

  对方家里条件挺好的。

  现在自己工作也有了,自行车也有了,好事将近,也戴上了上海牌手表。

  要说何雨水听到‘苏木’这两个字心里没有触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毕竟自己很多宝贵的第一次都交给了他。

  当时没后悔过,现在既然做了决定,也自然不会后悔。

  特别是脑海中他当时英朗挺拔的形象,跟现在一瘸一拐蹒跚艰难走路的姿态一对比。

  形象破灭的感觉很浓郁。

  对比之下,新对象家庭完整,以后还有老人帮衬……

  这样的条件,实在让何雨水割舍不了。

  最最最主要的,她跟新对象已经逾越了。

  借着例假蒙混过关……

  前路坎坷已度过,且又绝了后路。

  死了心,绝了念想。

  现在她怕遇到苏木,怕勾起心底的‘创伤’。

  更多的,是不想再次面对苏木,她知道自己一定会尴尬。

  特别特别尴尬的那种。

  两年前的那次过年,两人坦诚相待,知根知底的呀。

  ……

  苏木收回目光,拿起馒头片一瘸一拐的从厨房走回到里屋。

  将馒头片架在炉子口上。

  涮羊肉不顶饿,苏木忙活了一阵后,想要烤馒头片垫补一下肚子。

  却意外从厨房的窗户里,看到了何雨水推着自行车‘逃窜’的身影。

  有点急切,又有点狼狈。

  心情很是复杂。

  说不上是心酸,还是惆怅。

  馒头片上抹了点油,苏木将馒头片翻了个儿。

  “明个儿独自去北晓市逛一逛,也就是醇王府T字胡同那边……”

  强迫自己筹划别的事儿来转移注意力。

  毕竟当初自己也是付出过真心。

  只是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罢了。

第143章 裤衩丢了

  傍晚。

  苏木在做饭。

  被通知吃了饭开全院大会。

  阎解旷替跑腿,门口喊了一嗓子。

  苏木知会了一声,表示听到了。

  回来的头一天就赶上了全院大会,许大茂家鸡没了。

  何雨柱明显就是被诬赖的,可最后也稀里糊涂的认了。

  就这种断案方式,还又开全院大会,这是乐此不疲了咋滴?

  苏木摇摇头,拿筷子在新买的砂锅里扒拉了几下。

  他的身体在这几年当兵入伍中经过了淬炼,再加上武者内息的消耗,吃的多,饿的快。

  没了金手指,只凭转业的那点钱,实话说养活自己还真挺费劲。

  原本就打算继续晓市营生,再等过了年开春去山里打猎的。

  工作的事儿要等年后自己的关系转回来才成。

  王姨那边也说了,没接到通知。

  这种转业干部回到地方,组织关系还没转过来,街道办没接到通知的情况,这还是头一回。

  往常都是他们先接到通知,转业人员才会后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