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第161章

作者:正经不瘦

  苏木很有底气。

  哪怕没有金手指,自己也依旧可以指点陈大奎,让他过得比现在更好。

  所以,先默默受着,再加倍回报就是了。

  有陈大奎帮衬,屋子里早早的就生了火。

  经过半个下午的炙烤,屋里逐渐恢复了热度。

  苏木都可以脱下外套了。

  天色渐黑,四合院各家也都开始忙碌起来。

  苏木也有点饿了,便去厨房开始做饭。

  新的锅碗瓢盆,陈大奎给洗了一遍。

  看似莽撞的汉子,真认真起来也蛮细腻的。

  倒是忘记问大奎感情问题了,明个儿问一嘴。

  苏木想着。

  虽然没买着肉,可也买了点白菜和胡萝卜。

  这年头,过冬也就只剩这个好买了。

  不过也会有青菜。

  都是郊区农户家自个儿种的,晓市里倒是能买到,但也要凭运气。

  现在年景比过去好多了,有钱的主儿不少。

  遇到这种新鲜蔬菜,都会抢。

  嗯,明天逛了晓市,再让大奎陪着去军需站拉两趟,这个冬天就能暖和的过去了。

  还得再置办个棉帘子挂上,不然阳台玻璃多,透风撒气的,浪费煤炭。

  昏黄的灯光下,苏木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做着明个儿的规划。

  过久了刀光剑影,伴随着血腥和子弹横飞的拼杀,终于又回来过普通人的小日子了。

  苏木突然就期待了。

第142章 过去和现在

  东晓市,一如既往的人流攒动。

  年根将近,家家户户为了过个喜庆年,都是尽可能的想要用自己多余的或者不用的东西,换点年货准备着。

  自然也有人冲着这一点,把自己舍不得享用的好东西,拿出来换点真金白银贴补家用。

  虽然紧张的那几年已经过了好久,可后遗症却不是这么快就能彻底消除的。

  总有一些人家很快扛过去,越来越红火;

  也总会有一些人家,就像是断了两根肋骨,没个三五年缓不过劲儿。

  苏木没有出手。

  跟在陈大奎身后,看着他操作。

  就像是师傅检验徒弟的基本功似的。

  哪怕没有金手指傍身,苏木也有这份底气。

  经历过信息大爆炸和商海拼搏过的人,跟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在思维理念上是有明显差异的。

  “哥,有哪里不足,您再给说道说道?”

  “挺好的了,这两天我先熟悉熟悉,明儿你忙你的,我自个儿去西边转转。”

  “哎,那我忙完了回院里找你。”

  这是在小摊前,苏木和陈大奎边吃边聊。

  素火烧和猪肉粉对苏木的意义远不是单纯好这一口。

  吃进嘴里的,还有曾经的味道。

  吃了早饭,陈大奎骑板车带着苏木去百货大楼。

  此时还没开门,俩人就在外面排着队等。

  抄着手蹲在向阳面儿的犄角旮旯里,嘴里每一次呼吸都冒着白气。

  这场景,在这个年代的京城,简直太常见了。

  京城百货大楼距今正好成立十年整,每日顾客依旧摩肩接踵,特别是三大件的柜台。

  进了年底这段时间,如果不是半夜提前排队,能买到就算奇迹。

  要知道鞋帽柜台和三大件柜台都是有铁杠子的,为的就是怕顾客挤坏。

  苏木买的东西不多,但还是因为年底的原因,小的供销社或者百货商店断货或者不全。

  索性就直接来这里了。

  现在这里还叫京城市百货公司王府井百货商店,带动了王府井整条街都非常的繁荣。

  苏木和陈大奎蹲的地方,隔壁就是宝玉斋食品店在王府井大街设的水果摊。

  宝玉斋在几年前因为公私合营并入了东城区食品厂,在很多地方都设有摊位,经营水果。

  倒是比百货大楼开始营业的时间早了些。

  冬天的水果不多,好些还都是外地运过来的。

  卖一天也就冻一天。

  不过这年头是妥妥的卖方市场,只要有货,就不怕卖不掉。

  苏木看着木头筐子上写着稻香春食品店的红字发愣。

  陈大奎以为苏木想吃呢,立刻起身,成了摊位今天第一位顾客。

  买了一兜子苹果,塞进提前准备好的麻袋里。

  苏木笑着摇摇头。

  等百货大楼开门,人群开始向着那个吞金巨兽张开的嘴巴里涌动。

  买一套棉帘子,买些果糖和奶糖,主要是买酒心巧克力。

  上二楼,迎面就看到正对面的橱窗里摆着一整面脸盆墙。

  很是壮观。

  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陈大奎帮着排队。

  苏木就继续往前走。

  左手边有个很夺人眼球的橱窗。

  里面陈列着许多国产的半导体收音机、照相机、尼龙衬衫、科学仪器等商品。

  上面镶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八个大字。

  几乎每一个经过的顾客都会驻足看上两眼。

  或欣赏,或渴望。

  苏木心底微叹。

  他其实在欧美那边‘搜刮’了不少的好东西。

  甚至于连漂亮国的所谓飞机坟墓,他都悄悄去转了一遭。

  有些高科技玩意儿,他空间里着实储备了不少。

  但因为金手指断了,之前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

  包括他之前立功的奖励、勋章和攒的所有钱。

  老京城人都说: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

  虽然物种齐全,但限制也颇多。

  就因为王府井百货大楼日益鼎盛,顾客数量蹭蹭往出冒,导致几乎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

  苏木排一个队伍,陈大奎排一个队伍,买完继续排……

  就这么循环往复,等买完所有苏木需要的东西后,眼瞅着就到了晌午。

  午饭的点儿了,俩爷们自然也不会买菜回家做饭吃。

  去吃火锅。

  京城人讲究吃时令。

  入了冬就该吃牛羊肉。

  涮羊肉是京城人最喜欢的一种方式。

  毕竟牛羊肉成本太高,掺杂点其他的能降低消费成本,缓解压力的同时,尽量做到任何人都能吃上一顿。

  手头宽裕的,可以多吃肉,少吃或者不吃菜。

  手头不宽裕的,可以吃点肉,多吃其他的菜。

  万物皆可涮。

  老式的黄铜碳锅端上来,四碟青菜摆上。

  陈大奎点了4盘肉。

  “哥,咱先吃着,不够再继续。”

  “好。”

  4盘肉现如今的价格,等于陈大奎刚才晓市仨小时白忙活,还添补了一点。

  不过两人都不在意。

  “嘿嘿。”

  陈大奎突然笑了两声。

  “笑什么?”

  “想到第一次你打算教我的时候,咱也是来涮羊肉,那时候我都不舍得吃,吓了一跳……”

  想到过往,苏木也是不由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如同昨日般,历历在目。

  “哥,咱走一个,没有你,就没我今天。”

  “这话就严重了,都是兄弟,不说那些见外的话,这两天又是搭功夫又是搭钱的,我说什么了。”

  苏木举杯,跟陈大奎干了一个。

  “大奎,你也该成个家了。”

  “哥,其实有个挺谈的来的,之前就说好了,就是一直没定下什么时候。正好哥你回来我也就放心了,回头让媒婆去说和说和,等出了正月,我就搬出去,给你把屋子腾出来……”

  “这说哪儿的话,你要真结婚,不还得找房子吗?就住着,我又不缺地方。”

  陈大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陈大奎之所以住在这里,在街道办的眼中是‘赖’在这里,主要还是为了苏木。

  他也是知道情况的。

  所以就一直霸占着这里,算是帮苏木看家护院。

  陈大奎上半年就有了心仪的对象,对方跟他也差不多心思。

  家在东吉祥胡同。

  陈大奎每周都会去西吉祥胡同给李大娘送肉食,这两年雷打不动。

  如果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没有换到肉,也会自掏腰包买了给大娘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