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 第76章

作者:丛林狼

  秦怀道心中一暖,并不多解释,看向罗章。

  罗章赶紧说道:“阿叔,我收到消息,太子的马队半个时辰前到了同官县,住在县城,明天会上咱们的地方拉煤。”

  “他这是要强抢啊?”程处默脸色一变。

  尉迟宝林也一脸震惊:“这么干,不怕被弹劾吗?”

  秦怀道却脸色平静,但眼底多了几分寒意,嗤笑道:“他会以烧炉子的名义购买,如果不给,就是阻止他烧炉子,而炉子将来是要赠送给百姓的,我就会落个不顾百姓死活,阻碍朝廷救灾的罪名。”

  “他怎能如此?”程处默大吃一惊,问道:“要不,我这就回去跟家里老头子说一声,让他出面解决?”

  “没错,我也回去,咱们不能被人欺负了,太子也得讲道理。”尉迟宝林也说道,情绪有些激动。

  秦怀道见两人就要走,心中满是感动,喊道:“两位兄弟先别急。”

  “都欺负上门了怎么不急?”程处默喊道。

  “小事,我能处理,就不要惊动长辈了。”秦怀道解释一句,看向罗章:“护山队交给罗英明天继续跟车队走,不能放松,你带几个人连夜赶回去,明天太子的人要是拉煤,给他们拉,但必须付钱,和魏王一样,一两银子一车,少一文都不行,也可以帮他拉,但得排到五天后,价格一样,不同意就打出去。”

  声音冷冽,透着不屈!

第170章 :抑粮价之法

  监察府,正厅门口。

  罗章一听可以打就兴奋了,两眼放光,跃跃欲试,确认道:“阿叔,咱们真打?那可是太子。”

  “天塌了我顶着,大不了咱俩离开大唐,天下之大,有的是地方安身,你怕了?”秦怀道反问道。

  “只要阿叔不怕,我怕他个鸟!”罗章浑不在意地说道。

  “去吧,小心点!”

  “明白。”罗章匆匆去了。

  程处默担忧地说道:“兄弟,你这……真不怕出事?”

  “你不觉得给他很憋屈吗?”秦怀道反问。

  “确实憋屈,但他毕竟是太子。”

  “还记得沈三石的小妾吗?她活成别人手中的刀,因为家人不得不服从,活得憋屈,临死前却渴望公平,我没家人了,为什么要活得憋屈?这世道没有公平可言,但凭什么让我憋屈?”秦怀道反问。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交换了个眼神,感觉秦怀道变得有些不一样,但事关太子,两人没好接话,也不知道怎么接话。

  “我的私事你俩别掺乎。”秦怀道说道,都是有家有口的,不能害了兄弟,话锋一转:“咱们监察府败了一局,我不甘心,背后那些混蛋指不定在偷笑,你俩可敢跟我疯狂一把?”

  “你说,怎么干?”程处默问道。

  “干就干,怕什么?”尉迟宝林也表态道。

  两人不知道做什么就答应,这份信任让秦怀道心生感激,问道:“三家粮商的铺子还有多少粮?”

  “大致查了一下,全加起来估计十万石左右。”尉迟宝林说道。

  “三十万石还剩十万石,足足二十万石被卖掉,账本你们也看了,三文一斗,拉到市场转手就是六文,七文,最近粮价暴涨,已卖到十文,也就是说每斗平均五文以上利润,二十万石就是一千万文利润,折合两万两银子,还是最低估算,这帮人太贪心了。”秦怀道气愤地说道。

  “你不会是想抢了他们吧,这可不能干,要干也得偷偷来,暴露了很麻烦?”程处默赶紧提醒道。

  “废话,我能不知道,三家粮商有多少马车,统计过没?”

  这事程处默不知道,现场统计主要是尉迟宝林,尉迟宝林接过话回答道:“每家大概两百多辆马车,用的都是骡子,还有些驴子,一共七百多辆,八百辆可能不到,兄弟,你到底要干什么?”

  秦怀道在心中快速计算起来,天寒地冻路不好走,水路结冰,去外地运粮进长安平抑粮价行不通,好在关中也是大粮仓,京兆府二十二县,抛出长安县和万年县还有二十个,没理由全都缺粮,一个县平均收购一万石就是二十万石,现在是十一月中,熬两个月就差不多开春,百姓可以挖野菜掺杂着粮食吃。

  二十万石投入长安,差不多可以让三十万人两个月内每天购一斤粮,只要三十万人两个月不愁粮,意味着三十万人不会购买其他粮商的粮,其他粮商不可能不急,这粮价就能拉下来。

  一辆大车按十石算,一千辆车一趟拉一万石,二十天可以拉完,滚动投放市场,完全跟得上,此法可行,但需要朝廷配合。

  “走,跟我来。”秦怀道匆匆朝外面走去。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赶紧跟上。

  三人一路急行,没多久来到梁国公府,房玄龄正好下值回府,看到三人匆匆而来愣了一下,问道:“你们三个来找老夫吗?”

  “见过世伯。”三人赶紧行礼道。

  “进府说话。”房玄龄邀请道,心中满意疑惑,才见面不久又跑来,神色也不对劲,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进了府,房玄龄领着三人直接来到书房,示意大家坐下后问道:“怀道,你来说,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世伯,圣上怎么说?”秦怀道反问道。

  “只能答应三司会审,圣上倒是担心你受打击,没事吧?”

  “这点事不至于,谢圣上关心。”秦怀道客气一句,话锋一转:“世伯,粮价必须拉下来,否则百姓艰苦,我心难安。”

  “有心了,老夫和圣上也研究过,可是粮价拉下来不易,粮食都在粮商手中,粮商背后站着世家,除非动备用军粮,但这个风险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房玄龄说道,脸上多了几分无奈。

  秦怀道追问道:“京兆府各县都没粮?”

  “不多,维系本县问题不大,没哪个县有余力支持长安,贤侄,你想说什么?”房玄龄反问道,来了兴趣,看向秦怀道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期待。

  秦怀道直言问道:“世伯,如果去京兆府各县收购粮食,各县能否收购到一万石以上?”

  “有些难度,倒不是说收购不到一万石粮,而是世家会出手干涉,他们要长安的粮价涨,就不希望有别的粮食进来,粮商都是沆瀣一气,联合抬价不是一次。”房玄龄解释道,透着几分无奈,几分愤恨。

  “世伯误会了,不是找粮商收,而是让各县从民间收,民间多少有些余粮,他们以三到五文的价格卖给粮商,粮商运到长安以十文的价格抛售,净赚一倍利润,如果各县协助,以六文的价格从民间收购,能不能收到粮?”秦怀道追说道。

  “六文完全没问题,老夫查过,最近各地粮商收购价是四文一斗,真有人六文收购,没人愿意卖给粮商,就怕粮商也以六文的价格抢购,哄抬物价怎么办?”房玄龄反问道,作为尚书左仆射,对民生问题很熟悉。

  秦怀道认真说道:“无妨,以卖代税。”

  “以卖代税,什么意思?”房玄龄好奇地追问道。

  秦怀道解释道:“百姓每年都要交粮纳税,只要卖一斗粮给朝廷,朝廷支付五文,来年少交一斗粮的税,有余粮的都会拿出来,这点世伯以为如何?”

  “五文一斗已经高出市场价,还能少交一斗税,这么好的事百姓当然抢着干,问题是另一斗将来怎么解决,粮商哄抬物价怎么办?何况五文购买一斗这个价格不低,现在天寒地冻,运输成本大增,拉到长安成本去到六七文了……”

  秦怀道笑着打断道:“世伯别急,就算粮商哄抬物价也没办法让百姓将余粮卖给对方,因为朝廷收税只要粮,不要银,百姓心思单纯,会担心明年万一收成不够,没粮交税,拿着银子没底,不如卖给咱们省一斗税,还能拿五文钱心里踏实,对不对?”

  “这点倒是,收购的问题解决了,另一斗怎么办?”房玄龄追问道。

第171章 :房玄龄举荐

  梁国公府。

  秦怀道面对房玄龄的询问,自信地笑了:“世伯,另一斗也简单,明年纳税时,各县粮价大约三文一斗,到时候朝廷给各县银子买粮冲抵税便是,换言之,咱们花八文购买了两斗粮,对吧?”

  “是这个道理,但拉到长安需要成本,长安粮食缺口不是小数目,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房玄龄提醒道。

  “不用朝廷出一分银子。”

  “什么,不要朝廷出一分银子,说说,你打算怎么做?”房玄龄大吃一惊,追问道,连身板都坐直了。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也好奇地看着秦怀道,心中有些吃惊,朝廷不出银子,这粮怎么拉过来?

  秦怀道认真解释起来:“世伯,运输成本我来承担,一分钱不要,但有个条件,三家粮商的车队借给我用,事后归还朝廷,没足够的车不好办。”

  “这个简单,这么多粮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拉完,成本可不小。”

  “谢世伯提醒,我有数。”秦怀道打断道:“省了运输成本,一斗粮拉到长安可以卖六文……”

  “等一下,朝廷不能卖粮,与民争利,于礼不合……”

  秦怀道再次打断道:“世伯误会了,粮食由我出资购买,运输,拉到长安后,以六文的价格抛售,一人每天限购一斤,京兆府每个县收购一万石粮投入长安,就是二十万石,能让三十万人两个月内每天购买一斤粮,没了三十万购买力,我就不信其他粮商还能撑住,就算撑住也不怕,两个月后开春了,百姓可以挖野菜充饥,我还可以继续收购粮食和他们干。”

  房玄龄有些惊讶,二十万石够吗?这心算能力好强,但不好意思问,会显得自己没能力,问道:“问题是,你撑得住吗?”

  “世伯,我为什么撑不住?五文钱收购过来,卖六文,还赚一文,怕什么?多少都敢收,来年花三文一斗收购粮食替百姓交税,冲抵赚的一文,每斗亏两文而已,二十万石亏两万两银子,加上运费、粮食损耗等,最多亏三万两。”

  是这么多吗?房玄龄心算有些跟不上,决定回头好好算算,说道:“三万不少了,如果你真有心这么做,朝廷倒是可以配合,还能拿出一两万给你作为补贴,只要能将粮价拉下来,圣上一定会同意。”

  “世伯,我五文一斗收购过来,卖六文,将来拿三文买粮帮百姓抵税,还剩三文啊,这三文还能买到一斗米,来年拿到长安按五文一斗卖,卖粮成本不就全都收回来了,一出,一进,打平,唯独亏了运输成本。”

  “真的打平吗?”虽然这个丢脸,但事关重大,房玄龄还是问出口。

  秦怀道笑道:“简单来说就是五文买进,六文卖,因为不用急着还一斗的税,眼下每斗还能净赚一文,无论收多少都不怕,来年丰收时六文可以买到两斗,一斗拿去冲抵税,一斗我再拉回长安卖五文,正好收回成本,长远看也不亏。”

  这么说房玄龄就明白了,兴奋地笑道:“哈哈哈,妙,妙不可言,五文买,六文卖,来年买回两斗,一斗抵税,一斗运回来继续卖,正好打平,贤侄这手段简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老夫这就进宫面圣,别的不敢说,运费一定补贴给你,总不能叫你白干。”

  “那就谢世伯了,没什么事我们回监察府。”秦怀道起身说道。

  “不早了,吃个饭再走吧。”

  “不了,下次吧。”

  房玄龄得了平抑粮价之法,急着进宫,没有挽留,将人送出府。

  回去的路上,程处默忍不住说道:“兄弟,真的不亏?”

  “我怎么感觉挺玄的?就算不亏也是白干啊。”尉迟宝林也说道。

  秦怀道笑而不语,亏——怎么可能亏?

  有些话秦怀道刚才没说,这一进一出都是按精粮算,长安城外各县粗粮可不值三文,而是两文,甚至更少,粗粮吃起来难以下咽,但拿来酿酒可是个好东西,那才是血赚!

  明年房间建好就该酿酒开烧烤店了,这个计划早就确定好的,为此还跑了趟甘州,耽搁的有些久了。

  ……

  甘露殿。

  房玄龄匆匆而来,进殿就欣喜地喊道:“圣上,好消息!”

  李二有些惊讶,平日的房玄龄可是以沉稳、谨慎著称,泰山崩于前也不变色,今儿个怎么了,难不成真有好消息?便问道:“爱卿,可是家中夫人同意你纳妾了?这倒是个好消息。”

  “呃……圣上说笑,是粮价,粮价有办法了。”房玄龄赶紧解释道。

  “真的?赐座,快,给朕说说。”李二眼睛一亮,也兴奋起来。

  马上有人端来矮凳,两人围着炉子坐下,李二见房玄龄看向四周,会意地说道:“尔等先下去吧。”

  殿内伺候的内侍、起居注等纷纷离开,李二看向房玄龄追问道:“爱卿,真有办法解决?这可不是小事,别让朕空欢喜一场。”

  “圣上,臣羞愧,没能为圣上分忧,但真有办法,不过,不是臣想出来的,是秦怀道。”房玄龄如实说道。

  “怀道……这种大事他能有办法?”李二明显不信。

  房玄龄笑了:“一开始臣也不信,耐着性子听了几句就不同了,圣上,且听臣慢慢给您细说。”

  说着,房玄龄将之前的谈话一一道来,最后补充道:“圣上,来之前臣找精通算学的人核算个,算了两遍都准确无误,足足花费半个时辰,怀道却张口就来,算学之能,臣自愧不如。”

  “以卖代税?”

  李二两眼发光,有些兴奋,在脑海中仔细推演一番,有些算不拢账,寻思着房玄龄说找人算过,那就没问题,很是感慨地说道:“这小子,之前提出以工代赈,雇工代役,现在又弄出个以卖代税,每一条都是治国之良策,前无古人,朕还是低估他之才了,文武双全,秦二哥有后啊。”

  “圣上,还有两条,土地两权分立,按丁开荒。”房玄龄提醒道。

  “对,对,这两条同样精妙无双,小小年纪,堪比庙堂老臣,他这些办法是不是从那个先秦术士山洞得来的?格物、冶炼、医术已经见识过,非同凡响,说不定还得到治国之策,不然没法解释,朕记得他在国子监时不好学习。”

第172章 :疗伤

  甘露殿内。

  房玄龄有些懵,这关心的重点是不是偏了,赶紧说道:“圣上,不管是不是从山洞得到,他愿意拿出来,朝廷就给他平台施展,户部这次问题不小,有不少空缺,臣再次举荐怀道入户部担任侍郎。”

  户部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等,下设四部,分别是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各设巡查或主事三人,正五品。

  秦怀道不过从五品官职,直接跳过正五品、从四品做正四品侍郎,这个跨度太大,可见其爱才之心,为国之心。

  李二也有些心动,从土地两权分立、按丁开荒到工代赈、雇工代役,现在又提出以卖代税平抑粮价,每一条都是经世之才,功在社稷,如此大才放到户部确实合适,但年纪太小,提拔太快不合适。

  想了想,李二正色说道:“爱卿之意朕也认同,但风秀于林风必摧之,爱卿别忘了怀道尚未加冠,走的太快恐怕遭人记恨。”

  房玄龄一时有些懵——还没加冠吗?

  想了想,好像还真是,房玄龄苦笑道:“圣上,未加冠就如此大才,让天下人汗颜,老臣也汗颜,古有甘罗,今有怀道,也是一桩美谈。”

  李二最好名声,再次动心,正要是用怀道后干成了不得的大事,也算千古流芳的美谈,仔细想了想,说道:“以怀道之才,去户部最合适,五条治国之策更是功不可没,朝廷法度向来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过眼下不行,先记着,抓紧时间厘清户部,看都有哪些空缺,回头再议封赏。”

  “谢圣上!”

  “都是他应得的,以卖代税之法迫在眉睫,你有何想法?”李二问道。

  “臣以为不可全甩给怀道,取暖之物还等着他,恐忙不过来,可以朝廷下旨让京兆府各县代购,代付银两,不能拖欠百姓,以免生出事端,怀道的人去拉时钱货两清,避免各县周转不济,拉到长安后由户部帮着销售,仅靠他一人恐怕不行,臣估算过,得安排上百个销售点同时开售,才能免排队太久,造成拥堵等不利事件发生,这些天户部售卖查封来的粮食,过些天接手运来的粮食,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