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 第310章

作者:骑猪去挖坑

张福生却是浑身一个哆嗦:“兄弟,你饶了我吧,还没到约定的整改查验时间吧,我已经买了新的环保设备,正在路上呢。能不能等装上以后再过来检查啊,不信的话我可以给你们看采购合同。”

对面笑着说道:“张厂长,你误会了,跟环保整改无关,是我们想要在你厂实验一个项目,你看可以吗?”

张福生听说不是自己最担心的事情,顿时放下心来,虽然他心中还有很多问号,但也没多想,一口答应下来。

“只要时间不是很久,可以过来。”

“呵呵,谢谢你了,放心,对你来说,绝对会是一件好事。”

张福生满头雾水地挂了电话。

次日上午,一位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准时前来,身边跟着两个文质彬彬,看起来很有书卷气的年轻男子,一人拎着一个圆形的银色密封铁罐。

三人在办公室坐下。

张福生迫不及待地问道:“你们要实验的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要多久?会不会耽误生产?”

环保人员笑着道:“张厂长,别着急,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三清集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可以降解塑料的超级酶,想要找个废塑料加工厂,试验一下项目成果。”

“我看了一下,你们厂是最近的,而且满足环保要求,所以就推荐了给他们。”

“三清集团的研究人员?降解塑料的超级酶?”

张福生惊喜交加地看着两位年轻男子,心砰砰直跳。

三清集团在华夏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自然也听说过,对三清的科研实力也没有任何疑问,所以马上就明白了这一科研实验的重大意义。

他一脸欣喜,急切地问道:“太好了,你们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两位三清员工彼此对望一眼,其中一个说道:“也没有什么复杂的要求,就希望能借用一下贵厂的塑料垃圾清洗造粒线,至于时间的话,这里的塑料来源比较复杂,可能需要久一点,一天应该够了。”

另一个补充道:“不用每个步骤都用到,只需要将塑料垃圾破碎,清洗后,然后加水浸泡,然后保持室温就行。我们会在旁边观察并记录所有的数据,等到塑料降解后,可以继续烘干,造粒,不会耽误生产。”

张福生一拍大腿道:“正好,厂里今天有一条闲置的产线,刚做完保养,可以让你们使用。”

说完他就赶紧起身,带着三人往厂房而去。

一路走来,环保工作人员看着四周的环境,赞许道:“张厂长,你这卫生搞得还可以,没有别的塑料厂那么脏乱差,看来工厂管理得不错。”

张福生呵呵一笑:“那是,我这人还是比较爱干净的。来,这边走……”

很快来到厂房,看着铮亮发光,三人都不禁点点头。

“不错,产线还算比较干净,果然没选错地方,这样一来,环境会比较简单,不会混进去什么化学物质,可以很好地检验超级酶的反应结果。”

厂里工人很快搬来了分门别类,包扎好的废塑料,轻车熟路地放入设备中。

这里的塑料来源复杂,成分多样,可以很好地检验超级酶的效果。

等工人们完成切碎,清洗等操作后,又往槽里加满了水,将塑料碎片侵泡在内。

两名三清员工打开手中的密封铁桶,将里面的粉末倒了进去。

没有都倒完,而是按照计算的分量来,如果效果一般,到时候再加。

倒完以后,三清员工就站在一旁,屏息静气地观察了起来。

张福生看着粉末快速溶解,水面恢复了平静,不禁瞪大了眼睛。

他已经想象得到,接下来肯定会发生一系列剧烈而复杂的化学反应了。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后退了几步,从兜里掏出一个口罩戴上。

三清员工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依然站着那观察。

张福生等了一分钟,什么事也没发生。

塑料片泡在水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他忍不住脱口而出:“这东西怎么不管用啊?”

“呵呵,张厂长,耐心一点,这是生物酶制剂,不是化学物质,肯定不会有什么剧烈反应的。”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安慰他道。

“没错,你要是有事,可以过几个小时再来看。应该就能看到变化了。”

张福生有些尴尬地笑道:“那行,我还有些业务要处理,中午吃饭的时候再过来。”

午餐时间,张福生看了看水里的塑料片,发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塑料片上面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细密的孔洞,好像被虫子蛀过一样。

他又惊又喜道:“终于看到变化了。什么时候能够彻底降解完?”

“等下班的时候再看吧。”

三清员工淡淡说道,眼睛盯着塑料片,手中的笔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下午的时候,张福生压抑不住兴奋而期待的心情,跑来看了好几次。

每次都发现了一点明显的变化。

这就让他更激动了。

等到他下班时候赶过来,水槽里的塑料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福生看到这一幕,瞬间愣住了。

“没了?我那么大一堆塑料,没了?”

三清员工淡淡道:“已经降解完了,现在水里都是塑料单体了,也就是合成树脂微粒。”

“后面的操作,你应该知道吧。这里就交给你了,我们也下班了。”

张福生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瞠目结舌道:“就这样?”

是的,要不是全程目睹,他真的是打死也不会相信。

就这样把塑料片泡在水里,加了一些可疑的粉末,就全都降解了?

没有沸腾的泡沫,没有呛鼻的浓烟,没有刺激的异味,没有剧烈的反应过程。

就这么平淡而悄然,无声无息间,把所有塑料都降解了。

“尼玛这才是传说中的科技和狠活啊!简直跟大变活人有得比了!”

“都说三清是高科技,依我看,特么是黑科技啊!”

张福生口中喃喃道。

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

要是塑料加工厂都能用上这样的超级酶,他梦寐以求的环保问题,马上就迎刃而解了。

再也不用冒黑烟,也不会导致周围水黑草枯。

更重要的是,省下了很多成本。

他看得很清楚,这超级酶的反应过程,压根不需要加热融化,也不需要拉丝冷却这些工序,省了多少机器运行的电力啊。

而且得到的是最纯净的塑料单体,也就是合成树脂,塑料的最主要成分。

他都不需要再加工了,直接把这原料提供给下游厂商就行。

以前他用废塑料加工造粒,做出来的都是PET,PS等塑料化合物的颗粒,而不是塑料单体。

下游厂商可以加入不同的添加剂,比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就能变成任何想要的品种。

张福生越想越是激动,忍不住问道:“这玩意,我说这超级酶,成本高不高?多少钱一公斤?”

“暂时还没上市,你等消息吧,我们还会再来做几次实验,然后跟环保局合作,推广到再生塑料行业中去。”

“不过以后你可能就不需要这些设备了,直接砌几个大水泥池子就行,然后把塑料片扔进去泡水,等降解完抽出来,分离再加工就行。”

“从操作上来说会更简单一点,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过程也非常环保,全程没有什么废气废水。”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超级酶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高盐高酸碱环境,其他没事了。”

“哈哈哈!”张福生顿时狂笑起来:“以后有了超级酶,老子可以做大做强了。”

正笑得开心,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猛地一拍脑门。

“糟糕,我的环保设备刚下单,得赶紧把订单取消!”

“我的定金啊!就这么没了,我特么咋这么心急呢!”

想到这里,张福生发出一声惨叫,火急火燎地跑了出去。

第四百章 行业联盟,一致对外的价格保护

卫康很快得到了废塑料加工厂的实验结果。

果然不出他所料,超级酶对废弃塑料的降解效果,吊打一切化学再回收手段。

而降解后生成的塑料单体,也很纯净,容易加工,是非常好的合成树脂原料。

看着手上的实验报告,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件事。

不仅仅是再生塑料这一领域将被彻底重塑。

整个塑料行业,恐怕也将迎来巨震。

以前废旧塑料都被回收利用为很便宜的再生塑料颗粒,其中质量好的才能重新加工为新的塑料制品,质量差的只能拉去焚烧。

但是现在有了超级酶,一切都将不同。

由于超级酶能将废旧塑料降解为通用塑料原料,这意味着,废旧塑料可以摇身一变,从四千一吨的低端再生原料,转变为上万一吨的全新料。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加工过程,所产出的塑料颗粒,价值却相差数倍。

这中间的利润,足以让人疯狂。

作为一名全球500强总裁,卫康自然知道这代表的商业意义。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颠覆塑料行业的机会,就在眼前。

接下来,卫康和环保局进行了深入的协商。

环保局也被超级酶降解塑料的效果震撼到了,印象非常深刻。

他们正为再生塑料行业的环保问题而发愁呢,一看到这大杀器,简直就跟瞌睡了遇上枕头一样,很快就下定决心,要将这一回收处理办法普及到整个行业中去,尽快达成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目标。

于是,在双方的推波助澜下,一场波及整个塑料行业的大会,很快就在苏市召开了。

不过,在出席会议之前,卫康还有另一件事要办。

那就是联系生物酶制剂厂家,进行超级酶的代工生产。

因为很可能要供给整个再生塑料行业,所以产能要求会很高。

幸运的是,得益于强大的全工业链制造实力,在酶制剂细分行业,国内企业的实力也非常强大。

不但有好几家龙头企业,亚洲最大的工业酶制剂企业——溢多利,也属于国内民企。

在跟溢多利等几家知名酶制剂厂家联系后,对方无不欣喜若狂。

酶制剂行业产值比较小,行业龙头一年营收也就十几亿,主要业务还以饲料用酶居多。

眼下来了个能降解塑料的超级酶业务,简直就是天降大饼。

还是能一下子扩展整个行业产值,吃下去就撑爆的那种超级大饼。

由于金主三清不差钱,也愿意在考察过后,不惜重金扶持酶制剂厂家成为合格的代工厂。

所以这方面的业务谈得很顺利,没多久就达成了合作协议。

三清会进行专利和技术授权,由酶制剂厂家进行代工,生产三清品牌的超级酶,然后提供给需要的塑料加工厂家。

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等三清完成和塑料行业的会议后,就会正式下单生产。

……

苏市,环保局。

张福生提前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现场,发现会议室里早已坐满了人。

好不容易在角落里找到了自己的铭牌,坐下后便兴奋地东张西望。

可惜,由于入行没多久,这里的人他并不都认识。

只能从桌上的铭牌,大概辨认一下到场的各行业大佬。

“嘶,英科再生的刘总,金发科技的李总,全都来了,这几个都是再生塑料行业的龙头啊。”

“据说各国都禁止废旧塑料进出口后,海外业务也开始降下来了,就剩下他们两家巨头了。”

“当年金发从洋垃圾再回收业务起家,做到了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第一,一家业务顶后面十家的总和,真是牛逼。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运气,做大做强,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张福生看着几位大佬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心里艳羡不已。

上一篇:古神在低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