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96章

作者:湛阳

跪坐好之后,李显也穿着一身华丽的衮冕从侧面通道来到了龙椅前,然后缓缓坐下。

李月辰抬头一看,好家伙,这冠冕上的流珠果然又加长了吧?

冠冕上的流珠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按照古礼,基本上能刚好挡住眼睛。

因为皇帝一般很少跟人对视,同样估计也是为了创造一种神秘感,类似墨镜一样。

然而现在李显的流珠已经挡住了鼻子,李月辰这里看过去,只能看到他一张嘴巴,完全挡住了上半张脸。

随着新年的第一声“上朝”响起,群臣山呼万岁,宣告着新年大朝会的开始。

一样的流程,内阁首辅张柬之念完了骈文之后,就是各部官员简明扼要的回报一下去年的业绩,做个简单的总结,然后展望一下未来。

说白了就是简明扼要的表示一下去年在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希望明年还能继续在皇帝的领导下取得什么样的目标。

当然其实都是废话,无论是年终总结还是未来目标其实都已经在奏疏上看过了。

在这里简明扼要的说一下,都是当着外国使者的面挑拣好听的说,秀一下而已。

接下来就是送礼和回礼的环节了,相对比较繁琐一点。

首先是外国使者的礼物,皇帝看过之后说声好,然后一一回礼。

接下来就是大臣们的礼物了,与往年也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全国各地送来的奇珍异石,要不就是书画大家的墨宝,再或者几百年的人参之类的。

不过今年有两件礼物着实让李显开心不少。

第一件是工程院和钦天监联合开发的高倍望远镜,可以在夜晚用来看星星。

虽然说还远远达不到未来的天文望远镜那种程度,但已经可以隐约看到月球上的黑色圆环了。

其实那是环形山,只是因为现在的望远镜还不够厉害,所以没办法看的太清楚。

但至少比起普通的望远镜,是可以看到明显进步的。

听着钦天监的人介绍完毕之后,李显甚至忍不住当场多问了两句。

随后才宣布赏赐,表示自己很开心。

至于第二件礼物,更是直接让所有臣子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不少人甚至都不受控制的张开了嘴巴。

只见几人将一个看着不到一尺厚的木板缓缓抬上了大殿。

裴匪舒在旁边介绍着:“陛下,此乃我工程院在长公主殿下指导后,最新研制的镜子。”

“镜子?”李显听后感到好奇,“竟然有这般大小?”

这个时候两边都是木板,像个闭合的柜子,有两米高。

这么大的镜子确实容易让人感到惊叹了。

“此物并非普通镜子,容属下为陛下展开一观!”

裴匪舒在得到了允许之后,将前面的两个木板打开,向两侧分开。

打开的一瞬间,李显微微一愣,随后竟然下意识的直接站了起来,一路小跑着从台阶上下来了。

站在最前面的李月辰无奈的挑起了眉毛,你说你一个皇帝怎么能咋咋呼呼的?

当然也不怪他,毕竟这个年代,如此巨大的镜子属实是闻所未闻。

这镜子打开之后,有三个面。

中间的有半米宽,两侧的镜子各自二十五厘米,呈一个半包围的状态。

而且这并不是简单的开合,三面镜子后面的支架打开,三个面都会略微后仰一些。

因为这个角度能够让人看起来更加苗条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服装厂的镜子都是斜着放的,属于一种简单的视觉欺骗。

李显来到镜子前,仔细观察了好一阵,随后摆了摆手:“诸位爱卿不妨都过来看看!”

本来就对皇帝这反常的模样好奇的大臣们也纷纷走过来。

当看到镜子里映照出的景象时,纷纷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其中几个人甚至都张开了嘴巴。

这镜子的清晰度简直绝了,甚至就脸上的汗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镜子的边框上,更是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工匠的高超技艺!

而两边的相对较小的镜子边框,则是雕刻着彩云仙鹤,衬托着中间大镜子的龙凤呈祥。

大臣们和周围的外国使者惊讶之余,李显却微微点头,大笑着夸赞道:“好宝贝,好宝贝!”

这件压轴出场的礼物夺得了全场的关注,成为了新年的第一个焦点。

说实话,这面镜子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认知,无论是尺寸还是清晰度上。

在场的不少人都想着,这东西既然又是太平公主的手臂,那么会不会贩卖呢?如果要卖,卖多少钱?

当然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李显收下了礼物,赏赐了工程院之后,马上让孙静邦宣布诏书。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上来就是对李重润一阵夸赞,说了一下这些年的军功之类的。

一听到这里,不少大臣们都纷纷抬起眉毛,已经猜到了具体内容。

“即日起,封大皇子李重润为皇太子!望日后潜心学习……”

这句话念出来之后,算是为今天的大朝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然大朝会是完了,人还不能走,大年初一,皇帝要设宴请百官和使者们吃饭的。

对于大臣和外国使者来说,封太子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打好关系了。

只可惜,如今的皇子们都是军伍出身,平日里都待在军队里,跟他们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

想要搞搞关系,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不过这事儿倒是也不用急,反正如今皇帝还正值壮年,这位太子还要蛰伏很久,将来有的是时间。

……

大朝会结束之后,大唐帝国正式放假,举国欢庆。

尤其是陆家上下一片欢腾,如今李重润成了太子,成婚之后路遥就是太子妃了,更是未来的皇后。

本来只能算是三流世家的陆家,这一下就等于跻身于一流之列了。

当然这也就是暂时的,若是将来后代不成器,一样无法长久。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就目前而言,算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路遥的母亲极为开心,听到消息之后直接就给下人们都发了个红包,以示庆祝。

搞的陆瑶本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低声奉劝母亲别这么招摇。

……

而另外一位当事人李重润,这个时候正在集仙殿里跟家人聊天。

跟昨天除夕不同,今天李月辰和李贤以及宣城义阳等人都在。

这个时候集仙殿里一大帮人,打麻将的打麻将,聊天的聊天,好不热闹。

孩子们则是围在李重润身边,说着婚礼时候的一些事宜。

李显手里盘着保健球,对儿子开口道:“今后就是太子了,要跟着你姑母好好学习,不可沉迷享乐!”

“阿爷放心吧,孩儿明白!”李重润点点头。

但实际上内心却在吐槽,这话让老爹说出来总感觉很违和啊。

旁边的李月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日后你可有的忙了,兵部尚书不好做啊。”

“姑母,侄儿才担任兵部侍郎不久,这就升,是不是……”

“没说现在,少说还要锻炼个一两年。”李月辰回答道。

“那也太快了……”李重润讪讪回答道。

李月辰笑了笑:“你是未来的皇帝,升的快些才算正常!”

随后拿出了一块金灿灿的鱼符:“你可知此为何物?”

“兵符。”

“没错,此乃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证明,有调动全国军队之权!将来等你登基之时,我会把它亲手交给你!但你同样需要记住,兵符只是象征。想要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看的还是皇帝的个人魅力!”

李重润听后重重一点头:“我会跟着姑母好好学习的!”

第八百二十章 内燃机

今年的气氛着实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老妈在海南度假,没办法亲自见面聊聊。

不过武则天还是给孩子们写信了,顺便送回来几张照片。

照片里,她穿着便装,坐在海边吃着椰子,看起来非常悠然自得。

李显看过之后都表示羡慕,随后问道:“此时乃是正月,振州难道不冷?”

“或许会有几日比较凉,冷应该是不至于的。”李月辰回答道。

最起码就她自己所知,那地方很少有十度以下的天气。

“哎呀,等将来为兄退位之后,也过去看看吧。”李显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道。

“好了,你还是皇帝呢,莫要整日想着退位。”李月辰笑了笑,“润儿还小,仍然需要多锻炼几年才行。”

别的不说,老哥这个态度当真是有问题,一点都没有当皇帝的自觉……李月辰心中暗自吐槽。

同样感到无奈的还有李重润,实在无法想象,老爹这个态度,祖母是怎么可能同意让他继位的。

这个疑问直到大年初三去陆瑶家里问候的时候仍然还在脑子里盘旋。

马车停下之后,车门打开,坐在旁边的巫蓉率先下车,随后才提醒道:“殿下,到了。”

巫蓉是李重润的贴身护卫,之前是皇宫内卫的一员,如今成了李重润贴身护卫队的队长。

这人很聪明,在军中学习成绩都是第一,性格也很沉稳。

武术方面虽然不算顶尖高手,但也能排在第一梯队之中。

而且枪法很不错,飞盘靶基本每次都能进前三。

所以在经过综合考量之后,决定让她来做护卫队的队长。

李重润答应一声,跳下了马车。

早已在门口等待的陆瑶马上迎了上来:“大过年的,殿下为何仍着军装?”

“平日都这般打扮,那圆领袍已经有些穿不惯了。”李重润笑着回答道。

在穿着舒适度方面,肯定是军装更好一点。

毕竟这个年代的衣服穿起来都有点麻烦,说句难听点的,上厕所的时候都要多多注意。

但军装不同,穿起来不麻烦,而且看着板正又精神。

当然毕竟是冬天,所以李重润的军装外面还披着一件军大衣。

这军大衣同样是纯黑色的,里面填充着棉花。而领子和袖口则是厚实的羊毛。

为了最佳的保暖性能,这大衣做的比较宽大,包裹两个正常体型的人都没问题,长度更是差不多要垂到脚面上了。

不过也正因如此,让李重润觉得有些热,所以外面的扣子是敞开的,能看到里面笔挺的军装。

当然陆瑶也就是那么一说,从她自己的想法来看,觉得这军装穿着还挺好看的,有一种特殊的诱惑。

只可惜陆瑶毕竟是个古代人,并不知道在未来她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制服控。

打了个招呼之后,李重润便跟着她进入了陆府之中。

刚刚进门,就看到陆家一干人等已经在等待了,见到他进来,纷纷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快快免礼!”

李重润走过去将家主陆元方扶起来:“这眼看就是一家人了,不必行此大礼!”

这样的态度让陆家人忍不住对这位太子殿下心中的印象更好了不少。

封建社会,皇权为了彰显至高无上,是不用遵守某些礼法的。

但李重润的态度,却让人感到非常平易近人,相处起来很舒服。

严格来说这是陆家人第一次见到李重润,之前虽然总听陆瑶夸他多么多么好,但心中总是没有实感。

但今天看来,总算是有了个明确的概念。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