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795章

作者:湛阳

“十六了你也是妹妹!”说着,李重润又用力在她脑袋上搓揉了几下,将她的头发弄的有点乱糟糟的。

对此,李仙蕙感到无奈,却又无可奈何。

“说起来,侯超还好吧?”李重润问道。

自从他回到东都之后,就没有回过军营了,但是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部下。

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会互通一下书信之类的。

“好得很呢。”回答的时候,李仙蕙还忍不住脸红了一下,随后低声补充道,“整天在我面前献殷勤……”

李重润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嗯,我等一生都在军中,若是遇上合适的,差不多就嫁了吧。”

“哦?”

听到女儿可能谈恋爱了,李显一下子扭过头:“不如跟朕说说,这侯超是何许人也?”

这个时代的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自称朕。

可一旦用上了这样的称呼,那就说明这事儿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旁边的韦莲儿也是同样好奇的表情,李仙蕙是她的亲生女儿,对这种事情自然也是很关心的。

而且如今李仙蕙也十六岁了,哪怕在改革之后的律法之中,也到了结婚年龄了。

看到变得严肃起来的父母二人,李仙蕙给大哥投去一个嫌弃的眼神。

而一旁的李重福等人都是一脸八卦的期待眼神,做出一副准备吃瓜的姿态。

李重润笑着解释道:“是孩儿当时在军分区的部下,当年收复吐蕃的战争中,跟随孩儿出生入死,乃是极为可靠之人!若是仙蕙有意,托付给他,为兄也放心!”

“等等,姓侯?”李显挑起了眉毛,“当年陈国公的族人?”

他说的陈国公指的是当年太宗朝的将领侯君集,后来因为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牵联被杀。

但太宗念其乃是有功之人,并未杀他的妻儿,并且仍然将他的画像留在凌烟阁之中。

李重润微微点头:“算是同族侄孙。”

这一点李显倒是没多说什么。

侯君集虽然当年的确谋反了,但毕竟也算是在凌烟阁留名的忠臣。

更何况,只是他的同族之人,又不是直系侄孙,也不用在乎那么多。

他只是扭过头,对女儿说道:“嗯,如今你也十六了。若是当真对其有意,也行……”

“哎呀,阿爷莫要管此事了,让孩儿自己处理吧。”李仙蕙被说的有点不太好意思。

“哈哈哈……”李显大笑了两声,“好好好,为父不管。不过蕙儿要注意,成婚之前,不可太过火……”

李仙蕙连忙摆手:“好了好了,孩儿清楚的。”

军校里面对这帮孩子的教育之中是有性知识的,这方面还是有分寸的。

“说起来,听说阿兄不是快要结婚了吗?”李仙蕙将话题的中心转移到了大哥身上。

“嗯,过年之后,正月十八成婚,到时候你们都还没回去,应当能赶得上。”李重润点点头说道。

其他几个兄弟姐妹正打算询问一下具体细节,却被李显给打断了。

“说起来,今年叫你们回来,也就是为了说说此事。”

这个时候的李显表情比较严肃,放下了手里的保健球:“这太子之位,你们若是想要,可以争,但为了避免将来血亲相残……”

他表情严肃,铿锵有力的将当时对李重润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如今的孩子们也都很聪明,自然能理解其中意思。

说白了就是想当太子可以,竞争要放在明面上。不能被外人蛊惑,同样不能血亲相残。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一家人终究还是一家人。

按理说这是很敏感的话题才对,然而李显才刚刚说完,李重福便开口说道:“孩儿退出,我对当太子没兴趣!”

“哦?为何?”李显盯着他的眼睛询问,似乎是想通过他的眼神探究出他真实的想法。

李重福回答道:“太子,总有一天要成为皇帝的。可是当皇帝很累,每天要看大量奏疏不说,还需要跟大臣们斗智斗勇……阿爷也很累吧?”

“谁说不是呢!”李显点点头,一脸痛苦的模样,“当初我就不想坐这个龙椅,要不是……”

“咳咳!”韦莲儿狠狠咳嗽了两声,“陛下,跑题了!”

察觉到自己失态的李显连忙恢复了刚才的表情:“嗯,那既然如此,将来你打算如何?”

“姑母说孩儿适合坐在暗处,不如将来就在暗卫辅佐阿娘好了。”李重福回答道。

听到这个回答,韦莲儿微微愣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虽然说她对这两个孩子没什么意见,但毕竟不是亲生的。

人心都是偏着长的,他愿意退出竞争太子之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作为皇后,韦莲儿当然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太子。

“那你呢?”李显扭过头问李重俊。

见到话题到自己这里来了,李重俊想了想,随后说道:“姑母说孩儿反应和视力都不错,可以做飞行员。而且将来还要组建空军,孩儿觉得,自己更适合留在军队……”

李重俊性格相对偏内向一点,不怎么喜欢跟人交流。

他自己也清楚自己不是当太子的料,索性今天就把话挑明了,也不想当。

两个非亲生的孩子都不想当太子,韦莲儿内心松了口气,随后看向两个女儿。

这个时候反而有点紧张了,因为这两个女儿都是她亲生的。

最关键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女皇帝的记录了,万一她们两个对此感兴趣……

韦莲儿实在不想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为了龙椅互相争斗,虽然刚刚李显说了要把竞争放在明面上。

但毕竟说是这么说,自古以来却没有这种例子,谁都不敢保证事态会不会按照预想的那样往下发展。

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万一又开始血亲相残了,那不是韦莲儿这个当母亲的愿意看到的。

“阿娘莫要这般看着我!”李仙蕙摇了摇头,“每日在军中挺好的,我才不想当皇帝。”

“为何?”

李仙蕙笑道:“在军中,一切都是有计划的。早上何时起,入夜何时睡。每日应当做些什么……只要按照计划执行就好了……可若是做了太子,肯定没有那么多明面计划,很多事情都自己想,很麻烦的。”

“就是就是!”年纪最小的李秋乐也开口了,“做了太子,不能打枪,不能开炮,不能扔手雷……简直无聊死啦!我等在军中,平日闲来无事,还能上山打猎,下河抓鱼……若是做了储君,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出去玩一次。”

听完了孩子们的回答,李显抬起头,看向大儿子李重润。

李重润咧嘴一笑:“若是孩儿回答,我也不想当,阿爷当如何?”

李显实在没想到他会这么说,直接愣在了原地,眼睛都睁的老大。

还是韦莲儿率先反应过来:“胡闹!你是长子,岂能……”

“对啊,我是长子嘛,总要照顾下弟弟妹妹……那既然他们都不当,那就只有我了。”李重润摊开双手回答道。

如果有的选,当然是不当最好。

但是没办法,当年第一趟课的内容,已经牢牢记在了脑子里,那就是身为皇族的责任!李重润心中暗暗自言自语着。

第八百一十九章 皇太子李重润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事情就简单多了。

李显当即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明日大朝会,我便下诏,将你立为太子。”

“此事阿爷做主就好。”李重润微微点头。

其实他对当太子本身并没有太大兴趣,啥时候宣布都无所谓,他本人也不怎么在乎这个事情。

只是可以想象到,以后的麻烦事儿恐怕会更多了才是。

随后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推杯换盏,聊的那叫一个开心。

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气氛从头到尾都是其乐融融的。

直到过了子时,互相祝福新年之后,才各自散去。

而李重福和李重俊两个孩子,居然是在皇宫里过夜的。

按理说这其实与礼法不合,不过现在的皇室,对这东西是越来越不看重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俩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去军营里了,如今根本没有自己的府邸。

于是李显当即让他们这段时间就住在皇宫里,反正大儿子结完婚之后他们都要回军营。

韦莲儿倒是想着不如干脆在城里找两个地方给两个儿子盖他们的自己的府邸。

不过两个孩子都拒绝了,表示自己常年不在这边,没必要浪费钱财。

军营里什么都有,工资也不低,自己生活的挺好。

若是在这边弄个府邸,人不在,但该花的钱却一分都少不了,属实浪费,对于国家财政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这帮孩子在军校里面全面发展,也是懂点经济学知识的。

自古以来,皇室成员都是靠国家税收养着的。

而现在,李月辰要求所有皇室子弟进入军中,他们的待遇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首先就是他们的工资,不是因为职位或者军衔的高低而定的。

皇族属于特殊的团体,算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皇族子弟工资待遇都是一样的,无论军衔高低,没有任何区别。

毕竟他们一辈子都在军队,一生都在为了国家而奋斗。

况且大概率将来会身居高位,这么干是为了将资产透明化,防止出现贪污之类的恶劣事件。

另外,既然一辈子都在军队,那就意味着需要花钱的地方并不多。

军队里什么都有,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度的改革,将来这帮皇族子弟都是有房有车,吃喝拉撒也都由军队管理。

可以说所有的吃穿用度都归军队管,而不需要自己花钱去买。

这么做的目的是完全打破皇族子弟搞钱的意义。

因为在这种制度之下,皇族子弟就算贪污也没用,一分钱都不敢花。

资产透明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花超的现象,马上就会被发现。

同样的,皇族子弟结婚之后,要跟配偶的资产分开。

娶或者嫁个有钱人可以,但配偶的资产也要被监管,防止出现滥用职权之类的问题。

在衣食住行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并且终身医疗免费,孩子教育也归皇室安排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搞钱的意义。

再加上资产透明管理,自己有多少钱皇家银行比本人都清楚,再搞事情那就是纯粹找麻烦了。

听起来似乎是压抑了一些,但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所带来的代价。

……

第二天一大早,李月辰稍微热个身之后,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做锻炼。

因为今天是大年初一,要去参加大朝会。

穿上了繁杂的大红色朝服,整理了一下仪容,李月辰出门上了马车。

这种朝服很宽大,不适合骑马,只能坐马车了。

一路来到了皇宫大门口,李月辰从马车上跳下,接过小冬递过来的笏板,跟上官婉儿和宣城公主一同进入了大门。

至于说义阳公主,则是要走另外一边进。

因为报社严格来说不属于朝廷行政机构,所以不能走这边。

这个时候天还未亮,不过大量的官员和外国使者都已经差不多都到了,正在万象神宫的广场上接受检查和搜身。

看着这些费力的人力搜查,李月辰微微摇头。

如果说将来能做出金属探测器就好了,放在皇宫大门口,让人直接往里走就行,能够节省不少时间。

已经接受完检查的官员们纷纷过来向李月辰几人问好,送上新年祝福。

当然不只是李月辰,旁边的宣城公主和上官婉儿也没落下。

毕竟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都是内阁大佬,能多说两句话留个印象总是没有坏处的。

互相打招呼之后,万象神宫大门纷纷开启,百官群臣也纷纷鱼贯而入,进入殿内。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