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54章

作者:湛阳

突然猛地摇摇头,李月辰将这个想法逐出了脑海,这事儿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食堂里吃早饭的时候,一帮孩子们都跑了过来,李守义率先开口:“姑母用飞艇送那些倭国人去东都,万一被他们窥探到了其中奥秘该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李月辰笑了笑:“这技术,既然拿出来用了,那就不可能藏得住的。一百年之内,他们必然能够做出相同的物件。”

“姑母曾言,倭国会于一千年后让我国生灵涂炭,若百年后便将这飞艇学了去,那我等该当如何?”李淑问道。

李月辰啃了一口烤饼:“这就是你们和你们的下一代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难道姑母不能为我等解惑?”

“能,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就算此时我提出解决方式,于未来也未必管用。你们要做的,就是将来引导工程院做出更厉害的器物,永远走在最前沿,保证我等自身不会被超过去。”

李月辰一边吃早餐一边给他们解释着各种问题,她没有一点不耐烦,因为她深知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想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必然要有人肩负起巨大的责任,而皇室,首当其冲。

因此,她牺牲了皇室未来的自由,让他们一出生就捆上责任的枷锁,以保证国家前进的动力。

至于说这种做法是对是错,那就交给时间来判断吧。

李月辰是属于宁愿犯错,都不愿意什么都不做的那种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次赌博了。

……

几天后,地面上的沟槽都已经挖好了,水泥做的线槽也都全部完工,于是在李月辰和一帮工匠们的互相努力下,正式开始了铺线的过程。

所有的电线不但要全部浸漆,而且还要塞进一条条的陶瓷管道里面。

目前已经做出了可以将两根陶瓷管拧在一起的螺母陶瓷管,只不过成本实在太高,所以目前还是采用胶粘法。

李月辰觉得真该考虑制作机床了,否则用人工去打磨螺旋槽,实在是太过浪费了。

虽然说她不懂机床,但毕竟是未来人的思维,大概意义上应该就是做个可以旋转的勾刀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但考虑到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还是每天都跟工程院的院士们互相商量,做实验,争取能做出一台可以制作螺旋槽的机器。

如此一来,只要设定好尺寸,那么制作出来的螺旋槽只要一颗能拧上去,那其他的自然也就没问题。

工匠们现在都被激发出了创作欲,自然也乐的配合,每天都在办公室里一边讨论一边做实验,争取找到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铺线的过程仅仅花了三天时间就全部搞定了,期间不少士兵都围在旁边,对此感到好奇,不知道这到底是新奇的武器还是某种厉害的交通工具。

对此李月辰也懒得解释,让他们先慢慢好奇去吧,自己则是专注于制作世界上第一台电报机。

当线路全部铺好之后,发电机那边的调试却有点不尽如人意。

虽然说风扇是制作完成了,但要找到合适的地方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是风要够大,能够带动扇叶快速旋转。

其次就是最好也够稳定,能够保证电力的长久供应,毕竟现在没有电池,万一正在通讯的过程中没风了,扇叶不转了,马上就会断电。

经过这么久的实验之后发现这个问题实在难以解决,最终无奈之下,还是决定使用水力发电。

青岛本身靠海,河流也不在少数,只不过距离军营都还是有点距离的,但现在风电支棱不起来,只能考虑水电了。

这个倒是简单,就是在河边做个水车,用流动的河水来推动水车,从而让发电机运转起来。

但是距离军营最近的河流也在一里地之外,这就意味着必须再做几百米长的电线才行。

仔细思考了一下,李月辰决定先进行实验,如果试验成功了,再考虑这个问题。

至于说实验过程中的电力供应……先用人力吧,做个大点的木质转盘,让一群人过去快速旋转起来,然后通过齿轮加速就好了。

工程院的木匠们效率很高,用了五天时间,就将需要的动力系统搭建完毕了,齿轮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就只是制作了一个大转盘而已。

于是在八月十三,第一次通讯实验正式开始。

……

一大早,二连的士兵们吃过早饭之后就被带去了工程院旁边,让他们拨动大圆盘快速旋转,累了就提出来,然后其他人赶紧补上,总之就是不能停。

李月辰的办公室里面,她将自己早就编写出来的密码本递给了王无琼:“一会儿过去,若是看到那边笔动了,就按照上面的符号,找到对应的字翻译出来。”

“是!”

实际上这密码本早就让她看过了,但她觉得太过无聊,并没有看的太过仔细,至今都还没有背下来。

李月辰倒是没说啥,本来也没打算让她去做通讯员,只是让她稍微有个了解而已。

王无琼拿着密码本就出去了,而李月辰则是看着桌子上的发报设备发呆,因为不会做二极管,所以现在这设备究竟通上电了没有也不知道,只能按一下试试。

不一会儿,通信兵便跑过来了:“殿下,王少校已就位!”

“嗯!”

李月辰点点头,深呼吸一口气,伸出手指放在了发报按钮上,随后便有节奏的轻轻敲打起来。

听着那有节奏的敲打声,一旁的通信兵也满脸期待,他们今天要负责两边跑,自然知道这实验内容。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其中作用有多大,但这不明觉厉设备仍然让他的心也随着李月辰的敲打而逐渐颤动起来。

而另外一边,工程院的实验室里,王无琼正和一帮院士们紧紧盯着眼前的发包机。

一根铅芯正被金属支架抓着,稳稳停在半空中。

突然,那支架上上下下的动了起来,被抓着的铅芯也在下面的纸条上留下了一个个点和杠的图案。

“动了动了!”一名院士突然激动的大叫起来。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欢呼起来,一边惊呼一边死死盯着正在上上下下的铅芯。

“成功了!成功了!”

“不,还没有!”王无琼也一脸激动,不过却是强行冷静下来,猛地摇摇头,“还要看能否准确翻译出殿下的意思。”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但不得不说,能动起来,已经让足够振奋人心了。

一旁看着的耿云强更是嘴唇都在忍不住发抖,纵然说这位公主从小到大已经制作了诸多堪称奇迹之物,但今天这实验,仍然止不住的让人心惊。

若说这世间有真神,那只此一人,绝无其他可能!

不一会儿,铅芯停下,众人又等了一会儿,确定不会再动之后,王无琼才将画了图案的枝条撕下,然后拿出密码本开始对照翻译起来。

另外一边,李月辰发送完了一句话之后,便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品尝了一口,具体结果如何,只能等待了。

一杯茶还未见底,王无琼和耿云强以及一众院士便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敲门之后进入了办公室。

看到他们一脸激动的神色,李月辰已经猜到了结果,不过还是微笑着问道:“结果如何?”

王无琼深呼吸一口,平复了一下因为激动而有些急促的心率,从手中拿出一张纸,缓缓说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名

王无琼回答之后,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一脸期待的看着坐在椅子上品茶的李月辰。

只要她点头说内容没错,那这实验就算是完全成功了。

在他们所有人期待的注视之下,李月辰缓缓放下茶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至少此次是成功了。”

“呜呼——”

所有人齐齐发出一声欢呼,形成的声浪甚至让李月辰都感觉耳边轰鸣了一下,连忙抬手掏了掏耳朵。

不过她也没有怪罪他们,只是笑道:“好了好了,先莫要忙着开心,目前只是单向传输没问题,还要看看那边能否向这边传输才行。”

众人一听,这才反应过来,确实如此。

虽然现在单向传输都已经成功了,肯定不会对双向传输保持怀疑,但既然是誓言,还是试试比较好一点。

“无琼,你去那边随便打一句话传过来看看。”李月辰下达了命令。

“是!”

王无琼答应一声,连忙转身跑去工程院,一边过去还一边想着应该写一句什么话过来。

其实心里首先蹦出来的就是类似“殿下高明”等这类奉承话,但考虑到万一殿下当众念出来,肯定会有些不太好意思,所以只好写别的了。

来到了工程院之后,看着眼前的发报机,王无琼也深呼吸一口气,在密码本上找到了对应的字符之后,轻轻敲击起来。

办公室里,正在等待中的众人看到机器上的铅芯和纸条开始缓缓动起来,再次激动起来,纷纷围了过去。

李月辰只是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微笑,对他们而言,这应该是等同于一种神仙手段了吧?

虽然说技术都已经了解了,每个人都知道了其中原理,但偏偏只有这位殿下将其研究出来了。

不一会儿,金属杆抓着的铅芯不再跳动,等了一会儿之后,耿云强才将画上了图案的纸条撕下,拿来了李月辰的面前,双手奉上:“殿下。”

李月辰伸手接过,低头看了起来。

因为这套密码是她本人亲自编写的,所以不需要对照密码本,也能翻译出来。

这个时候王无琼也刚好跑了回来,看到这一幕,跟其他人一起满脸期待的看着拿着纸条的李月辰。

随后就听到她那略微有些低沉而空灵的声音响起:“殿下以通天之能研制国之重器,实乃天佑祥瑞……”

说实话,这句话别人来说或许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李月辰自己读出来总感觉有点不太好意思,好像在自夸一样。

倒是王无琼睁大了双眼:“丝毫不差!殿下,成功了!”

虽然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但听到这句话,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激动的脸颊通红,随后便齐齐爆发出一声欢呼。

说实话,在公主的办公室里大吼大叫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但这一刻他们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因为这事情实在太震撼了,信息传递瞬间可达,这代表着国家的力量又拔高了好几个维度。

甚至耿云强已经忍不住在想了,若是将来全军都有如此装备,战斗力瞬间上升好几倍。

其他工匠则是惊讶于这种千里传信的设备居然真的成功制作出来了,现在都感觉像做梦似的,一点都不真实。

王无琼好不吝啬的表达着自己的崇拜之情:“殿下!当真是神仙手段!真乃神人……”

“好好好……”

李月辰抬手打断了她的夸赞:“实验既然成功了,那接下来就是改良了,首先就是陶瓷管的螺旋结构,其次就是大量的水泥槽和铜,到时候在东都与长安之间……”

说着说着,突然说不下去了,因为看这些人的表情,似乎还在震惊之中,压根听不进去她在说什么。

“呵……”

她倒是也不为此生气,只是微微一笑,随后大声说道:“此物,乃是我等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国家进步的开始。日后,这些技术,手艺和知识,都会代代相传,以便后人能制作出更加厉害的成果,诸位,都有传承之责。”

一名工匠下意识的摇摇头:“若是没有殿下,我等再过一千年都不可能做出此物。此乃……”

“莫要有这等想法!”

李月辰打断了他的话:“只要不断钻研,成果总会不断提高。或许你等不行,但徒弟和子女未必就同样不行,这便是传承的意义所在。”

这一刻,在场的人似乎都理解了为何这位殿下要推行普及教育,让无论是工匠还是士兵都读书识字。

原本他们都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但今天,似乎他们终于理解了这位殿下真正的意思。

“所谓成果,都是靠平时不断积累而来。当积累到一定界限,自然会诞生相应的成果,这便是智慧!”李月辰缓缓站起身,对着面前的众人,铿锵有力的说道:“智慧理解万物,创造打破常规!本宫很荣幸,在诸位的帮助与努力之下,取得此等成果!”

如果有人问,这位公主的人格魅力到底在哪里,无论是工匠还是普通士兵都会回答,在她身上看不到上位者的傲慢。

身为一国公主,李月辰身上的威严从来都没有隐藏过,但威严归威严,与傲慢是两个概念。

实际上,她手下的人,对她的感觉只有崇敬,而不是恐惧。

从这句话也能看得出来,对待一项新的成果,这位公主也会对他们发出由衷的赞赏和夸奖,而不是上位者对属下的怜悯。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在公主手下,他们活的像个人。

这是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喜欢上这种感觉,并且逐渐上瘾,最终成为习惯。

实际上李月辰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民智一开,等同于限制了皇权,但她还是这么做了。

只有让全国人民都对皇室起到监督作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帝的昏庸。

并且,这口子一开,就很难再回到之前了,这也算是为皇室上的一道保险。

曾经老爹还活着的时候,否定了李月辰想要组建皇族议会来监督皇帝的想法,因为对于有能力的皇帝来说,这机构形同虚设。

但这些年李月辰也算是想通了,其实完全没必要组建什么皇族议会,让全国民众来监督皇室就好了。

这样一来,不限制皇帝必须好到什么样,但至少最坏不能坏到什么地步,否则,这皇位绝对是坐不稳的。

至少这样可以保证以后在一定程度上让皇帝不会太过昏庸,说白了就是做事儿必须要有底线。

再加上从小的教育,应该能够避免出现李隆基这样的皇帝。

……

通讯实验成功的消息顷刻之间传遍了军营,李月辰并没有刻意去保密,反正这里面的原理目前没几个人知道,至于说效果,随便怎么八卦去吧。

于是这传言就开始变得多种多样起来,但无论怎么说,最终的结果都指向一条,那就是公主有无上神通,能够千里传信,随时跟另外之地的人互相交流。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