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公主 第553章

作者:湛阳

小孩子就是这么真实,没什么有趣的,自然就提不起一点兴趣。

然而李月辰却突然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你们啊,可不能小看这些倭国人。若是小看他们,千年之后,他们会侵略国土,使我华夏大地生灵涂炭!”

若是其他人说出这种话,周围人肯定是不屑一顾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国家太强大了,倭国一个噶尔小国,怎么可能入侵?

但从李月辰嘴里说出来,这分量自然就不一样了。

李隆基当即表示:“那姑母,何不趁我国如今强盛,先一步将其灭掉?”

其他孩子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说到底,军队教育体系下出来的小孩子,看待问题同样是军人思维,能用战争解决自然是最好的。

但李月辰却轻轻摇头:“你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何我说是千年之后,而非此时?”

这个问题一出口,孩子们又陷入了沉默之中,纷纷低头思考起来。

良久之后,李仙蕙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可是因为,千年之后,我等自身实力下降所致?”

李月辰很欣慰的点点头,这个问题算是回答到了点子上。

“你们要记住,落后必然就要挨揍。就算此刻把倭国灭了,千年之后若是我等自身实力不行,仍然还要被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欺负。”

今天晚上李月辰倒是没有给他们说太多,但是以后这一点肯定是要贯穿皇室的教育体系的,无论如何,只要国家让国家始终保持强盛,那就永远不用担心原本的历史中的那些悲剧。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强了,其他人就必须乖乖听话。

……

第二天早上,李月辰仍然如同往常一样,起床连瑜伽,垫几口早饭就在操场上练功。

沉重的方天画戟和双锤在空气中呼呼作响,哪怕是站在旁边看着她练习,都能感觉到一股恐怖的威势。

直到临近午时,这些倭国人才被带进了军营里面,接受公主的接见。

实际上从昨晚上岸的那一刻起,这些倭国人的惊讶就没有停过,无论是那巨大的造船厂还是整齐的建筑以及灰扑扑的硬化路面,都让他们瞪大了眼珠。

今天早上,吃着送来的早餐,更是泛起了一股浓浓的惊讶,这味道简直太好了,之前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吃过这种美味的食物。

上午他们参观盐田,看着那一个个洁白的盐堆,更是忍不住想要冲上去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早年听说这片大地同样是缺盐大国,但现在看起来……似乎传说与事实并不相同。

看看那地上铺着的厚厚一层盐,那些人踩在上面一点都没有心疼之色,这得是有多大的底气才能这样?

随后这些人便得到了同时,要去面见公主。

于是便被带来了军营门口,看到那笔直宽阔的水泥路面,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然而站在最前面的人那个人却扭回头,一脸严肃的说道:“此地乃是军营,两侧树上挂着的名牌,都是曾经为我国奋战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走在这条路上,禁止嬉笑打闹!违令者斩!”

最前面的那个倭国人马上答应一声,随后将他的话翻译给了后面的人。

原本还在窃窃私语讨论着什么的人群马上安静下来,在这里若是违反禁令,被杀了可就白死了,甚至自己人都会恨死自己。

于是,一群人非常安静而又庄严的踏上了这条笔直的道路,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说实话,如果可以,李月辰是不愿意在军营里见外人的,尤其是外国人。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青岛原本是没有人的,不算一个正规的城市,这里没有驿馆,找不到适合见外人的场合。

更何况,为了让他们快速到达东都,同时也为了展现自己这边的实力,肯定是要用飞艇送他们过去的。

但飞艇的起落场就在军营里面,早晚还是要进来。

而且真要严格说起来,从他们上岸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进入军区的范围了。

想到这里,李月辰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无论如何,将来的大部分设施还是要将军民分开才行,当然这必须是财政宽松的时候才能做到的事情了。

同时她还有另外的想法,既然他们要派遣唐使过来学习,那自然每年都会上贡,可以趁此机会开战贸易,为国家聚拢财富。

日本列岛向来以地震频发著称,频发的地壳活动给这个国家带来不少灾难,不过似乎是印证了“祸兮福所倚”这句话,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也给他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贵金属矿产资源,尤其以银矿储量最为丰富。

李月辰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跟他们开展贸易,为国家赚取大量金银等贵金属,同时借此控制住倭国的经济命脉。

如果可以,甚至能够让那边直接诞生资本主义,促使君主立宪,然后只要将这些资本家培养成“精唐”分子,借此就能完全将其变成附属国。

至于将其完全灭掉,李月辰并没有想过,抛开复杂的政治因素不谈,最简单的问题就在于,若是这个国家消失了,将来对动漫产业会是巨大的损失。

为了让以后的人能看到好看的漫画,所以还是让他们继续存在比较好。

更何况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未来的世界格局之中,也可以让他们形成类似门神的作用,前提就是,只要让他们乖乖听话就好了。

……

接见的过程很顺利,这些倭国人见到公主之后乖乖的行礼,态度放的很低,好像生怕这位公主生气。

经过询问,她也明白了,这些人不算正式使团,因为现在倭国打算再度派遣唐使过来学习,所以他们算是提前打个招呼,送点礼物,询问一下这边的意见。

李月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随后安排飞艇送他们去东都,让他们在这边多待几天,自己先写信给老妈说一声,问问她的意见。

接见时间并不长,就是请客吃了顿饭,然后就将他们打发会了自己的住处去,同时派人盯着他们。

除了造船厂之类的机密之地之外,剩下的随便他们参观好了。

盐场之类的技术将来肯定会传过去的,但具体怎么传,那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李月辰很清楚一点,只要在自己的推波助澜之下,倭国肯定能够对提前让资本主义萌芽,促使君主立宪。

因为目前的他们全面学习这边的文化,听起来确实不错,但必须考虑一个实际问题。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月辰也问了,目前倭国也学习了科举制度,似乎是日本皇室意识到了这个制度有益于皇权击中,能够防止世家专权。

可最大的问题在于,想要考试,就必须观看大量的汉语典籍,那前提就要懂汉语。

汉语在日本贵族算是必修课,但民众哪来的这种资源?

所以就注定了在这个国家就算设立科举考试,仍然还是等于世家大族的内部竞争,这就导致皇权被彻底架空只是早晚的事情。

只要李月辰稍微在里面推波助澜一下,就会形成财阀,资本主义的诞生就是板上钉钉了。

于是中午吃过饭之后,李月辰坐在办公室里,开始给老妈写信,将自己的想法全部都写了出来。

整整一个下午,洋洋洒洒写了一个卷轴,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了笔。

第二天一大早,就派飞行员先用滑翔翼飞往东都,将这封信送回去。

……

村子外面,不少村民大早上起来就在田地里一边干活儿一边聊天,如今年年收成都不错,村民们互相之间的氛围也极为轻松。

正聊着呢,就突然看到田边不远处,一群外国人正指着天空大呼小叫,有些人还马上俯身跪拜起来,嘴里念叨着听不懂的话。

村民们抬头一看,只见一架三角形的滑翔翼正从空中划过,向远处滑行。

“这些人都从何处而来?这叽里呱啦的也听不懂……”

“老张头,你家老大不是在殿下军中当兵吗?你可知这些人从何而来?”

“哦,那些都是倭国人,来上贡的。”

“看起来像是将那大风筝当做神仙了吧?化外之地来的,果然没什么见识。”

……

这些大呼小叫的倭国人直接被村民当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一边嘻嘻哈哈的聊天一边在田里干活儿。

如今这年头,就这么一件事情就足够让他们聊上很久了,直到有新的八卦出现。

实际上,李月辰也早考虑着在这里也开办一下报社的分社,目前学校已经建好了,以后识字的人越来也多,那么在这边投放报纸也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村民们基本上就看着这些倭国人时不时的大呼小叫一下,他们则是在旁边嘻嘻哈哈,感觉很有意思。

同时李月辰也收到了老妈的回信,信中对她的想法表达了高度的赞同和赞赏,虽然说有些词汇不太了解,但能从字里行间感到她的欣慰。

似乎是觉得这个女儿终于开窍了,现在总算是有了一点皇帝的样子。

至于说女儿的这套政策,她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想法,表示完全赞同,女儿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

于是乎,李月辰直接安排飞艇,明天就送他们去东都,准备觐见皇帝。

第五百八十四章 通讯实验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倭国的客人就被叫醒了,抹黑起床,点上蜡烛开始享受送来的早餐。

不得不说,早餐的味道很好,简直就是之前从未享受过的山珍海味,但为什么要吃这么早呢?

此时天空依然黑漆漆的,启明星高挂在天边,来鱼肚白都没有,这么早把人叫起来吃早饭……这陆上大国的待客之道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看着他们一脸迷糊的吃着早餐,负责接待的士兵也懒得解释,反正就是一帮外国土包子而已,解释了也听不懂。

吃过早餐之后,便告诉他们,今天就送他们去东都觐见圣人,收拾行李马上出发。

虽然不知道这大早上出发的意义在哪里,但来了人家的地盘自然就要听人家的,更别说在这个武德充沛的时代。

于是这些倭国客人连忙收拾好行李,跟着这些身穿笔挺制服的士兵们走了出来,前往起飞场地。

走在最前面的士兵打着灯笼,照亮了脚下黑漆漆的道路。

让这些人震惊的地方在于,这灯笼居然是用透明的琉璃制作而成,而且里面应该是安装了一些其他玩意儿,让灯笼之中的蜡烛散发出的光芒往下打。

如此一来,让打灯笼的人上半身反而显得更暗了一些,并且还不会刺眼,能够看清楚脚下的道路。

这玩意儿就是工程院研究出来的新产品之一,并不是李月辰主动提出的。

匠人的思维一般都比较灵活,李月辰提出的很多新产品,他们往往能够举一反三,将同样的想法放在其他地方,有此便能诞生更多新奇的物件。

只不过这玻璃灯笼成本确实是高了些,平时也就是晚上值班的哨兵们会用一下,平时用的地方不是很多,所以数量也很少。

不理会这些外国人的惊讶,两名士兵带着他们来到了宽大的起飞场,还未走近,便能够看到那巨大的飞艇库房。

这是一栋长条形的建筑,十几米高,几十米长,在这个时代,几乎算是跟皇宫一个级别的建筑了。

建筑整体采用拱顶结构,里面没有一根柱子,空间极其开阔,并且向南的一侧还开着不少透明的玻璃窗,保证里面的采光问题。

这个时候天边已经开始泛起鱼肚白,可视条件比刚刚好了不少,如此一来,这巨大的建筑反而是一半能看清,另外一半仍然在阴影之中隐隐约约,显得更加神秘不少。

“嘎吱”一声,听起来就极为沉重大门向两侧开启,缓缓向外打开,逐渐露出了里面的模样。

有几个人好奇的探头去看,只见里面黑漆漆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但隐约之间,似乎能够看到一个巨大的轮廓,好像是个梭子。

随后便有几十个士兵进入了建筑之内,伴随着一阵有节奏的吆喝声,那巨大的梭子被推了出来。

飞艇停放的时候,是有专门的支架的,这架子底部有两排轮胎,加起来有几十个之多,足够支撑起这巨大的体积。

几十个士兵互相合作,拿掉了轮子上的制动器,将其推了出来。

而且飞艇个头虽然看着不小,但实际上重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毕竟里面大多数都是气体。

看着眼前这巨大的交通工具出现,一群倭国人都睁大了眼睛,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难道是某种新型马车?

但这体积也太大了,难道要乘坐这玩意儿去东都?

直到这个时候,一旁的士兵才解释起来:“此物名叫飞艇,用来送你等去东都觐见圣人所用。此刻出发,差不多今夜便到,明日觐见圣人。”

听到一天便可到达,这些倭国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陆上国家面积这么大,居然能一天内就到?

听以前的来过的使节说,少说也要走上一个多月才能到的啊。

不过一旁的士兵也懒得继续科普了,在飞艇舱门打开之后,便招呼他们上了飞艇,跟飞艇上的士兵们做好了交接之后,直接转身离开。

反而是弄的一帮倭国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乖乖的听从要求,坐在椅子上系好安全带,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

当飞艇前头开始抬高,缓缓离开地面之时,都惊讶的哇哇大叫起来。

最前方驾驶室里,坐在指挥位上的军官耷拉着眼皮,一脸无奈:“去叫他们安静些!”

“哎,算了!一群外乡来的异族人,没什么见识,担待些吧。”一旁的士兵笑了笑,“一会儿到了云层上面就好了。”

“嗯,行吧。”指挥位上的军官点点头,表示认可。

……

军营里,早早起来的李月辰看着天空中缓缓上升的飞艇,表情看着有些沉思。

虽然说对倭国的想法是定了,不过总感觉这套做法有点鹰里鹰气的。

但仔细想想,唐朝的风格本身就带点鹰味。

首先,漂亮国允许民众拥有武器,但防弹衣是违禁品。

大唐帝国同样,民众允许携带武器,但不能私藏铠甲。

漂亮国向来以民风开放自由著称,这一点大唐帝国也一样……

想到这里,李月辰突然一愣,感觉自己发现了盲点,这什么情况?鹰酱正统在大唐?

上一篇:遮天:自中皇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