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746章

作者:北城二千

这离经叛道,行迹放浪的行为,被躲在不远处的起居注官一一记下。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在走出皇宫后,乘坐马车来到了街上。

在等马路通行的时候,他刻意看了看街道上的人群。

京城的人口依旧多,但已经没有了去年和前年过年时的热闹。

看得出、去年的日子对于百姓来说并不算友好,以至于即便是过年,许多人依旧忧心忡忡。

“熬过今年就开始变好了……”

看着人行道上不苟言笑的百姓们,朱由检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同时也不免对今年的农民产生了愧疚心理。

他可以让百姓们过得更好,比如一下子将手里的粮食拿出去平抑粮价。

可问题在于,这虽然能让百姓今年过的舒服,但明年却不一定了。

他如果妇人之仁,也就不可能让百姓在这大旱环境下,还能保持人口增长了。

眼下天下的隐户都在清查中,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漏网之鱼了。

算上海外和藩国的汉人,大明的汉人数量已经达到一亿六千五百余万左右了。

虽然说比起朱由检预计原本就有一亿五千万汉人的人口数来说,这并没有增长太多人口。

但等旱情过去,大明的人口也绝对会如十七世纪中后期的各国一样,迎来一个长期的人口大爆发。

按照前世的情况来看,大明或许会在六十年后达到三亿左右的人口,甚至是四亿。

该做的朱由检都做了,剩下的人只需要萧规曹随便足够。

这么想着,他的马车也抵达了齐王府门口。

在熟练的下车后,朱由检立马就看到了两名腰挂北军腰牌的将领站在门口。

“殿下,满都督和孙都督已经等您许久了。”

见到齐王到来,二人上前作揖,朱由检闻言也微微颌首:“辛苦了。”

“卑职……卑职……都是卑职分内之事。”二人得了朱由检一句回应,当即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好了,足以见朱由检在他们心中地位。

“去府里的大庖厨吃点东西等吧。”

朱由检笑着交代一句,便走进了齐王府,只留下在他走后,激动交谈的二人。

不过,相比较激动地二人,此刻坐在承运殿内的满桂、孙应元二人却眉宇略微发皱,似乎在担心什么事情。

即便陆文昭三人时不时找他们闲聊,二人也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五人都是老友了,也不会在意这些旁枝细节,只是他们也好奇二人如此是因为什么。

“殿下千岁……”

当宫门口传来唱礼声,五人下意识就站了起来,而片刻后朱由检也走了进来。

“殿下千岁……”五人毕恭毕敬的行礼,朱由检则是抬起双手,让门口的侍卫为他脱下了冕服,同时对着殿内几人交代:“别端着架子了,这么多年,你们知道我的性子。”

“是……”满桂和孙应元松了口气,即便是他们,在面对朱由检时也不免觉得压力山大。

“说说这次的来意吧。”

换下了冕服,朱由检穿着一身圆领袍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即便只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梨花木椅,却也被他坐出了龙椅的感觉。

他虽不是皇帝,却远胜皇帝。

“殿下,我们前来,是为了询问齐国那边情况的。”

满桂和孙应元在很多年前就没有了为朱由检黄袍加身的想法,可他们和黄龙的顾虑一样,都担心去到一个不发达的地方。

对此,朱由检笑了笑,便是旁边的三人也忍不住发笑,陆文昭更是笑道:“你们若是早说,我便早给你们看这个了。”

陆文昭说着,随后亲自走到了朱由检身后的《大明坤舆万国全图》面前,他拉拢画卷,将《大明坤舆万国全图》收起来,露出了之后的一张街景图。

和大明传统的技艺不同,画中风格是采用朱由检所创的素描绘画填色而成。

在这张长五丈,高三丈的图画中,可以说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座城池的经济繁荣和百姓生活。

“这是殿下去年命顺天府学美术系学生去齐国共同完成的《皇明齐国西京繁绘图》,是真真切切把西京城画给你们看的风景图。”

陆文昭的话说完,孙应元和满桂的好奇心便上来了。

他们想上前来看,但又怕自己举止不妥,那犹犹豫豫的模样被朱由检看在眼里,忍不住打趣道:“想看就看,做这么多小女人作态作甚?”

“嘿嘿……这得得到殿下您恩准才行。”

孙应元和朱由检认识最久,自然敢回应打趣。

回应完后,二人也大胆了起来,他们走到了图画的面前,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便是一个活灵活现的西京城以及西京城郊外。

由于明代的横版画卷都是从右往左看,因此他们迫不及待的走到了最右边,准备从最右边向最左边看去。

二人凑近一看,从右往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意盎然的乡野景致,紧接着……

第600章 齐国总旗张煌言

承运殿内,《皇明齐国西京繁绘图》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从春意盎然的乡野景致开始,成荫的绿树与路边的野花将西京城的郊外展现。

穿过一片绿树成荫的树林,映入眼帘的是广袤到看不到边缘的耕地。

在这片广袤的平原耕地上,有人在田间操纵拖拉机开垦土地,也有人跟在后面施撒化肥,还有人在使用拖拉机从水渠抽水灌入田间,总之田间的农民都在辛勤劳作。

继续往左看去,在通往城市的宽广水泥大道上,负责巡视城外的齐国士兵骑在马匹上和同僚说说笑笑,路边也有来往驱赶牛马车的百姓。

有的是去给田间男人送饭的女人,有的则是去放牛的小孩,还有的则是往来齐国南北的皇店车马。

继续向左看去,临近西京城后,城外的人流、屋舍逐渐变多,最后来到一条宽阔的大河。

河水中写上了“西京水”三个大字,西京水占据画幅十分之一的面积,足以看到它有多宽广。

河水两岸各有一个渡口集市,河上往来一艘艘船只,运送货物和人前往河对岸。

跨过这条西京水,来到左边后,耕作的农民越来越多,出现的商人也越来越多。

直到最后,当西京城出现,这规模宏大的西京城也让二人有些不敢置信。

西京城的“街市”是《皇明齐国西京繁绘图》的描绘中心与重点,其中城池可以由中轴线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画面的西市是繁华的闹市,街巷纵横交错,两旁建筑鳞次栉比,商铺、酒楼、茶社、当铺、钱庄、相馆、画寓、戏台、浴堂、官衙、庙宇、民房等错落其间。

西市街上人流熙攘,车水马龙,各类冲天招牌夺人眼目,呈现一派热闹景象。

东市是官署县衙,还有兵马司和标记粮仓的主要官府驻地,以及贩卖牛马牲畜的集市。

当然、西市也存在许多民居,来往街巷都有不少谈笑的人。

在城池中轴线的主街上,一通牌坊矗立在画面之中,其牌坊两面分别题书“朱雀大街”四个字,而中间牌坊右侧上题“锦绣”,左侧所书“山河”。

进入牌坊以右是街市的繁华之区,最引人瞩目的是满街之上踩高跷、烟火水嬉、舞龙戏狮、弄棒使械的一类表演。

除此之外,还有观者云集的戏剧演出,以及流光溢彩的一盏盏“鳌山”灯。

西城水网密集,那宽阔的河流上充斥着龙舟画舫,渔船木筏在渔夫的掌舵下往来穿梭。

两岸游人或临水赏景,或悠闲品茶,西城河道两侧往往都是酒楼茶馆,又或者是“木行”“船行”等手工业作坊。

来往从事这些营生的百姓不在少数,可见西城繁华。

相较于西城的繁华,东城则不以为然。

尽管东城仍有一些商铺,但人流已经大为减少。

东城占地最大的是存放粮食的常平仓,其次便是成片的官衙。

官衙前两边高悬旗杆,门口摆放威严的石狮,整个东城主干道的百姓都彬彬有礼,不敢在这里造次,这让东城与西城那喧嚣的街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完百姓生活,满桂他们将目光投向那座中轴线上的宫城。

只见那宫城前的城门楼下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大小文武官员下马”。

绕过石碑,其后出现的便是高大雄伟的两重宫墙。

墙内殿宇楼阁金碧辉煌,高低起伏,在烟岚雾霭之中或隐或现。

偌大巍峨的皇宫中,只有一座壮丽的殿堂前,肃立着几位手持火枪的士兵,可以想见它的冷寂与森严。

一卷长图看完,众人都了解到了西京城的繁华。

尽管这已经是齐国最为繁华的地方,但实际的繁华程度放在大明,也不过就是汉阳、长沙、昆明的程度罢了,连苏、杨、杭、广、益五城都比不过,更别提两京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环境也已经让满桂他们放下了足够的担心。

最少就图画上来说,西京城还算一座正常的城池,并且比较繁荣。

“呼……”满桂和孙应元放下了自己的担忧,而旁边的陆文昭也兴致勃勃的介绍道:“齐国眼下有迁移定居的移民七十九万,国民三十一万,劳改工一百二十三万,兵马两万。”

“这移民之中,有近半生活在堪比一省之地的京兆府,剩下的则是生活在南边的平陵府和北边的安陵府,以及成山东边的成山府、成山县。”

“眼下,国朝内部还有等待移民齐国的十二万移民,并且看这架势,年末怕是还能迁移五六十万人过去。”

说到此处,陆文昭不免摸了摸自己的短须:“依我看,天启二十三年年末的时候,齐国恐怕会有不下三百万移民,近百万国民。”

国民就是当地的印第安人,这点满桂他们知道。

他们惊讶的不是齐国的人口,而是齐国繁荣程度。

要知道周、蜀、赵、秦、福、晋等藩国人口也很多,但实际上当地却并不算繁荣。

可现在一看齐国,仅有三十万人口的西京城,繁荣程度已经不亚于洛阳、西安等城,若是再过两三年,恐怕能与“苏杨杭广益”五城并驾齐驱,用不了多少年就能直逼两京。

这样的速度若是被众藩国知道,那他们恐怕要被气得咬碎牙齿,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蒸汽机只有看的份,没有使用的份。

别说蒸汽机,便是连水泥,他们都被大明限制了份额,毕竟水泥眼下是大明的战略物资。

“你们的府邸,已经被金铉修好了,在这……”

朱由检抬手指了一个地方,继而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便是“宣化”、“定兴”两个侯府,从图上来看占地很大,旁边还有辽东侯府和几个正在修建中的伯府。

从这里满桂他们能看出,朱由检想要带走的人是很多的,并不是和他们担忧的一样,只带走部分人。

“眼下齐国虽然已经走上正轨,但中部的弗朗机还并未被驱逐。”

朱由检开口说话,旁边的陆文昭也连忙拉出了整个南、北亚墨利加的全图。

在地图上,占据了南北美中部地区的西班牙显得格外碍眼,而朱由检也开口说道:“弗朗机人每年在此地获利六七百万两银子,因此自然不舍得放弃这里。”

“我在大明时,尚不能出手收复这块失地,不过等我就藩后,这块失地的收复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朱由检用手在新西班牙总督区的北部画了一条线:“我半年前就已经告诉金铉赶紧打通成山以东,河间以西的中部地区。”

“在这里生活的土人不算多,不过四五百万人而已。”

“在北亚墨利加各府出兵的情况下,四万兵马可以收服大多数土人。”

朱由检把就藩地选择在北美登陆是有原因的,这个时代的美洲本土人口在三千万到一亿之间,极大有可能是在五千万左右。

不过,他们大多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而北美洲因为有穿堂风的缘故,生活的土人并不算多,仅有四五百万人。

这四五百万人口之后还因为欧洲人散播的天花冰河,以及不断西进的运动而进一步减少。

朱由检记得不错的话,历史书上说过一七零零年以前北美印第安人数量很有可能就降低到了二百万以下,到一八二零年甚至只有七十二万了。

这点人口对于拥有大明这个人口靠山的齐国来说,吞并同化他们并不困难。

尤其是二者的肤色、人种相近,同化过后也不会有什么不适,不会出现利未亚现象。

以齐国的实力,只需要一代人就能同化北美,而南美和中美,得看当地的具体人口数量才能做出判断。

由于美洲大陆长时期与欧亚大陆隔离,美洲的印第安人对欧洲人带来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流感、疟疾等病毒毫无抵抗力。

这些曾经在欧亚大陆夺取无数人性命的传染病,在十五世纪末到十七世纪上半叶的南北美洲肆虐,夺去了大约50%一90%的原住民的生命。

朱由检估计中美和南美的原住民数量是接近五千万,如果他们被病毒解决了九成人口,那朱由检也可以花几十年时间同化他们。

可如果他们还有一两千万,那就需要几代人的不断付出了。

毕竟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虽然让大部分原住民死亡,但活下来的印第安人成功拥有了对抗传染病的免疫力,基本不会因为突然出现的病毒而大规模死亡。

齐国只能慢慢同化对方,好在有政策和武器加持,加上背后靠着汉人一亿六千多万的大明,如果朱由校父子在位时间能长一点,那齐国或许可以能提前几十年完成南北美的人口同化。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