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574章

作者:北城二千

“是……”听到朱由检这么说,李定国当即开始诵读。

在他的诵读过程中,朱由检也闭着眼睛听着。

总的来说,北亚墨利加的情况,和朱由检估计的情况差不多,唯一有区别的就是由于大明拿下了南洋和印度厮当,导致西班牙少了两块殖民地的反哺。

虽然贸易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国内的人却少了几个迁移的地方,所以此刻中美洲的西班牙人口,比起历史上的这个时期,要多了差不多四万多人。

多了人,驻军自然也就多了。

眼下西班牙在北亚墨利加和南亚墨利加的军队数量在两万人左右,控制着当地近百万人口,不断地从利未亚购买黑奴来开发当地的银矿与大明进行贸易。

就这点来看,朱由检要下文章很简单,他完全可以中断大明和西班牙的硝石贸易,让西班牙的压力增加,不得不调美洲兵马去支援欧洲。

这种时候,如果齐国突然屯兵几万在西班牙的新西班牙总督区北部,趁机开出贸易和购买殖民地的条件,或许西班牙会忍不住松口。

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除非欧洲给西班牙的压力很大,同时齐国也给西班牙带来很大压力,不然西班牙不会认可这种条件。

“先等等看……”

朱由检不愿意直接和西班牙开战,或者是说现在的他不愿意。

原因很简单,有了拖拉机后,西海岸足够齐国消化十几年,而瞧这态势,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恐怕会升级成为四十年战争。

“谁强打压谁,谁弱就帮谁”这就是朱由检想做的事情。

历史上西班牙被打成那副德行,都能坚持到一六四八年,没有理由在大明硝石贸易的帮扶下,它会提早的结束战争,除非其它几个国家灭亡。

眼下是天启十一年,西历一六三十一年,算下来,差不多就是小冰河期结束的时候,齐国能吃下整个西海岸,并且是完全实控的那一种。

这种时候,朱由检完全可以向着欧洲的“英法葡荷”四国提出条件。

例如,用充足的硝石和军火、布匹贸易购买四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如果他们不同意,就加大对西班牙的投入,让西班牙给足他们压力。

如果他们同意了,那很好,朱由检可以中止对西班牙的贸易,把贸易额交给这四个国家,然后利用这四个国家打压西班牙。

在荷兰和葡萄牙闹独立,英法出兵的情况下,西班牙能抗住多久另说。

这种时候,如果他还不答应齐国购买其麾下殖民地的话,朱由检不介意把到时候大明淘汰的一批火炮卖给英法荷葡四国。

几千、数万门燕山五斤炮和数百万斤硝石一旦投入四国,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西班牙都没有胜算。

等海路被断绝,陆地上也是且战且退的时候,朱由检不相信西班牙能挺住。

如果到时候他愿意把美洲殖民地打包卖给齐国,那朱由检也可以趁机用淘汰的老式火炮抵债,让大明的老式火炮和鸟铳、步铳在欧洲战场大放异彩。

如果到时候西班牙还是不愿意,那朱由检就只好出兵覆灭它在美洲的殖民地了。

至于葡萄牙和英法、荷兰愿不愿意出售殖民地,朱由检想都不用想。

荷兰和葡萄牙肯定会卖,如果他们不卖,那就是筹码不够,朱由检可以支持他们独立。

只要他们承认殖民地归齐国,那朱由检就可以出兵接收了,西班牙在美洲的力量不足,是不敢和齐国起冲突的。

总之,不管怎么做,让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持续下去,并且不断保持各国平衡,才是朱由检在就藩之后要做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不能直接打西班牙,这则是因为眼下的大明处于小冰河期,在对欧洲的贸易量上,西班牙占据了很大的占比。

要打西班牙,得先一步步的加大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占比,或者做好几年不和西班牙贸易往来的准备。

不做贸易,这说上去很简单轻松,但少做一年生意,大明就得少赚几十上百万两银子,就会有几万、十几万的百姓没有工作。

朱由检没有那么急,在他的计划里,齐国的各项进程的各个时间,基本都是卡着的。

等齐国实控西海岸的时候,就是驱逐欧洲人的时候,等驱逐欧洲人的时候,就是迁移瀛洲大量劳改工为齐国铁路发光发热的时候。

十九世纪的老美花了六年时间和一万五千工人,通车了三千公里的太平洋铁路,那齐国可以用十五万,一百五十万瀛洲劳改工,花费六十年时间建造一条贯穿南北亚墨利加,长达两万多公里的“南北铁路”。

总而言之,所有的计划都是一环扣一环,包括日后齐国的研究院,朱由检也准备从燕山带走充足的科研人才。

不管怎么说,朱由检还是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见证齐国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因此,在知道杨炳文回来,并且留守北亚墨利加的兵马也开始构建营地,那他身为齐王,差不多也要开始为自己的藩国做准备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拿出了一本空白的文册,提笔在文册的封面写下了六个大字。

“齐国五年计划……”

第473章 兄弟见面

“留下了?”

“是留下了……另外殿下似乎也有意要准备齐国的就藩建设了……”

天启十一年四月二十三日,当大定宫内处理奏疏的朱由校顿了顿手中朱笔,略带纠结的抬头,跪在地上的崔应元也低着头回答了他的问题。

杨炳文的回归,带给了大明的政治斗争一个不确定因素,那就是朱由检的就藩问题。

这个从天启二年就拖到了现在的问题,是朱由校一直在避免的问题,但也是朱由检想着大明走上正轨后,一定要执行的问题。

以身作则……

如果朱由检都不就藩,那么日后的藩王是不是也不用就藩?

如果朱由检可以擅自用大明的资源来扶持齐国,那是不是代表日后的皇帝也能这样来帮持自己想要帮持的皇嗣藩王。

朱由检自己以身作则,才能让规矩立起来。

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其它的什么,齐王府都必须出银子,哪怕用成本价。

这不是贸易问题,这是礼法问题。

好在,眼下的齐王府是天下最有钱的藩王府,别的不说,按照明军的奖惩制度,这次北伐的赏银里,朱由检自己就能拿一成,也就是一百七十万两银子。

这银子拿去移民,能迁移三十四万人,拿去买机械,可以买一千七百台拖拉机。

这还只是赏银,要知道齐王府里,上次大婚的礼单可是列了好几本,各边疆大臣、将领送来的礼单,前前后后高达四百多万两银子。

就眼下齐王府积攒的金银来说,完全可以在迁移三十几万人的同时,再购置三千台拖拉机去齐国开垦荒地。

这份财力,其它藩王府可没有。

因此,不管是从银子,还是从其它的各种,朱由校是没有办法阻拦朱由检的。

他不让朱由检迁移,那就是破坏了大明的宗藩体系。

除非朱由校愿意看着日后宗藩体系不按规矩来,不然他就得按规矩办事。

他大概算了一笔账,以自家弟弟的俸禄和眼下积攒的金银,以及未来打仗的赏银,顶多十年,他就能积攒足够两百万人的迁移银。

两百万人,如果都是男丁,那么与北亚墨利加的土着女通婚,那么不用十年,齐国的人口就会达到四百乃至五百万。

朱由校并不畏惧齐国强大,他担心的是齐国建设的越好,自家弟弟就藩的时间就越快。

“万岁……殿下就藩对您来说也是……”

“住嘴!”

崔应元本想着安慰朱由校,却不想一开口就让朱由校呵斥了。

朱由检离开大明,好处最大的人就是朱由校,因为他可以在朱由检带着大量官员离开之后,开始布置自己的人上台,成为大明除朱元璋、朱棣、朱由检之后,对大明控制力最大的一个人。

这个问题他不清楚?他很清楚,他也清楚朱由检留在大明越久,对他的统治就越不利。

不管官学怎么宣传他这个皇帝,可只要官学的学子毕业,他们就会清楚,所有的利民政策,都是出自齐王的手笔,和皇帝没有半毛钱关系。

燕山派为什么一开始那么听话,但是到最后越来越反叛?

说白了,就是当他们发现皇帝和书本上写的判若两人,而朱由检更像书本上的那位“天启皇帝”后,大部分官员就对朱由校充满了鄙夷。

这些事情朱由校都很清楚,他也知道朱由检离开对自己是好事,可是他舍不得……

一边是唯一的兄弟,一边是炙手可热的权力,哪边他都想要。

“弟弟现在到哪了……”朱由校紧紧咬着牙关询问,崔应元闻言也连忙回应:“应该到朵颜县了。”

“虎墩兔入寇的事情,查出来一些什么没有?”朱由校再度询问。

“这……只查出了几个八九品的总旗官和队正,但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自尽了。”

“至于北虏之中出现的‘万人敌’,兵部档桉里,所有的万人敌早已在天启四年销毁,时间太久,查不出来什么东西……”

崔应元低着头,恨不得把头埋入自己的胸里。

“也就是说,查不出来?”朱由校略微皱眉,崔应元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是……除非从牵扯的那两千多人严刑逼供,不然……”

“那就不查了。”一听要对边塞将士严刑逼供,朱由校脸色一变。

他现在本来就局势尴尬,再把普通军士的军心给弄没,那他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这些天的冷静,让朱由校想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林丹汗入寇这件事情,本质上还是在于自家弟弟。

自家弟弟在,那诸党的相互攻击就不会停下。

这次他平安无事,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就是这次事情准备不充足,导致林丹汗没有截住自己。

第二个就是这件事情是故意准备不充足,让林丹汗没有截住自己,目的只是让自己和自家弟弟的关系紧张。

前者的话,必然是燕山派之中的小部分人做的,后者就必定是诸党官员做的。

朱由校没有想着继续深究这件事情,这不是他软弱,而是他感觉这件事情由他出手的话,那么皇权和齐王府的派系斗争会加重。

因此,不管是不是让自家弟弟背锅,为了不让派系斗争加重,这件事情只能让自家弟弟出手。

想到这里,朱由校深呼吸了一口气,而与此同时,已经抵达朵颜县的朱由检也拿到了一份加急的奏疏。

【四月丁卯,四川、云南府道铁路……】

“四川和云南的路基开始修建了,府道已经修通,昆明至陇川畅通无阻,洪经略上疏请问殿下,是否可以准备收复缅甸了。”

吭哧吭哧在朵颜县府道赶路的马车上,当李定国念出洪承畴让人送来的这份奏疏时,朱由检停下了手中的画笔,靠着想了想后才道:“你看看户部的奏疏,西南之地有没有足够的钱粮调动。”

“殿下,洪经略说他已经在云南准备好了二百万石米麦和七十万两白银,只需要殿下您圈红就能讨伐不臣。”

李定国没有按照朱由检说的做,因为他发现了奏疏背后还有洪承畴的手书,他打开看了看,将手书递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闻言,略微皱眉接过了手书,一目十行看了一遍。

总的来说,洪承畴已经在昆明囤了二百万石米,七十万两白银,以及六十多万斤火药。

朱由检不知道这厮怎么搞的,但从地方锦衣卫的汇报来看,反正不是搜刮云贵川交四省的民脂民膏。

细细想来,估计是他这几年存下来的。

“既然粮秣已经准备好,那就圈红,授他平缅经略使,节制西军、南军在云贵川交四省四十二营兵马,即日动兵平叛。”

不浪费朝廷钱粮的军事行动,朱由检没有理由拒绝,况且国内的大基建需要大量的人充当危险的爆破手,这种工作不能给大明百姓去做,只能让劳改工去做。

平定东吁王朝,那就打通了大明前往印度厮当的西南大门,恒河北部平原的收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朱由检这么想着,李定国也按照朱由检的话,用朱笔把洪承畴的奏疏批红,随即转头看向了停笔的朱由检,好奇询问道:“殿下,您都没有去过北亚墨利加,遥遥万里规划当地,会不会有什么不对?”

李定国这话有些放肆,至少在大明的百姓看来是这样的,不过朱由检却没有责怪他,而是笑着继续提起画笔绘画道:“基本不会出错。”

这么说着,朱由检也看了看自己面前的地图。

这是一份用毛笔绘画的南北亚墨利加地图,上面按照不同颜色的画笔划分了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标注了可以设府的地方。

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灰、粉、黑、白、棕……朱由检把南北亚墨利加划分十二块区域。

这十二块区域并不是行省,而是齐国开发当地的先后顺序。

红色即后世阿拉斯加……不列颠哥伦比亚,以及华盛顿、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区。

这是齐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要实控的范围,其中阿拉斯加最为重要,是日后接管大量瀛洲劳改工的地方,也是日后齐国财政的大头。

二百多万劳改工,将在这里开采煤炭、金矿和银矿,为齐国提供每年近百万两的财政收入。

这个地方控制好了,大明才会继续控制其它地方,例如橙色板块的广袤北方地区和中部戈壁地区,然后是黄色的东海岸地区,绿色的新西班牙总督区,以及其它颜色的南亚墨利加地区。

齐国的国都暂时会放在加利福尼亚地区,但是等上述所有地方纳入通知后,国都就会向南转移,打通巴拿马运河,建立起足够防卫的海军。

这前前后后,大概需要五十年的时间,到时候齐国的人口会达到四千万左右,军队数量会保持在五十万。

不过,即便是朱由检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活到五十年以后,因此他最多大概笼统的建立起齐国的基础统治,让后继者继续加固。

朱由检对这十二块区域,总体划分十二个行省,每省十个府,十个县,总的算下来是一千二百县。

当然,这样的控制力是比较弱的,因此后续还会不断地分割设行省和县,到最后的话,朱由检估计需要分出三十个行省,三百个府,三千个县。

只是真到了这个时候,齐国的人口估计已经破两亿了,至于大明的人口则是无法预判。

眼下大明的宗藩体系,注定了大明是一个人口输出大国,这样不仅能稳定大明国内,也能让藩国在海外站稳脚跟。

按照大明眼下的生育率,朱由检估计一百年后,大明百姓的数量会达到十亿到十二亿之间。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