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361章

作者:北城二千

打南掌、很容易打成长期治安游击战,而且南掌人口只有几十万,耕地不过一二百万亩,让人觉得有些鸡肋。

如果南掌继续奉大明为正统,接受大明的经济、驻兵和文化,那么朱由检倒也不想拿下这块地方,因为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

拿下东吁和安南,大明可以获得上千公里的海岸线,还有两大平原,数千万亩耕地。

但是拿下南掌,大明只能获得几十万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以及一块疫病丛生的疆域。

“南掌的事情,先看看是否值得攻打吧。”朱由检还是想着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因为他对南掌这种地方确实没有什么兴趣。

矿藏和森林资源通过贸易就能获得,比打仗要划算许多。

“南掌若是能收复,还是收复比较好。”在疆域问题上,朱由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只不过他是希望尽量的开疆拓土,而不像朱由检一样想着当地打下后,是否能收支平衡。

如果不能收支平衡,那大明日后就得常年为其输血了。

“先看看吧……”朱由检没有直接拒绝自家哥哥,毕竟当面拒绝有些不好看。

二人对此没有继续交谈,而是改换话题道:“近些天来,英国公和许多勋臣都在询问弟弟的婚事,看样子是准备参与弟弟的婚娶。”

“呵……”勋贵的举动让朱由检轻笑。

显然、勋贵们是真的被逼的走投无路了,或者说是他们自己把路子走窄了。

从天启四年朱由检彻底将勋贵的权力剥夺后,勋贵们似乎就成为了每年帮皇家祭祀的吉祥物。

只是,这样的局面不是朱由检强迫的,而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兵家学府对于他们常年打开大门,但每年入学的子弟却少得可怜。

就拿天启五年来说,在兵家学府和燕山学府主要还是针对自主报名的宗室、勋贵子弟的时候,主动报名燕山学府的宗室学子就有二百零九人。

这尽管有底层宗室数量庞大的原因,但勋贵子弟的数量经过统计,也有近七万人,而这七万人在当年报名的学子数量只有七十七人。

这其中还是英国公府贡献了二十四人的情况下,这也不难看出勋贵有多烂泥扶不上墙。

朱由检是对大明大部分勋贵绝望了,而对于他们想用女人来和自己联姻的手段,他更是嗤之以鼻。

在权力面前,女人往往只是统治者的玩物罢了,朱由检可不会干出为了女人而影响自己计划的事情。

在朱由检这么想着的时候,马蹄声响起,前方有两名将领策马而来,而打头的人则是朱由检赋予众望的青年小将。

“万岁、殿下,前军已经抵达燕山县,臣特来请示,是前往尚未完工的大定宫,还是前往燕山县。”

当青年小将开口,凤翅盔下露出的赫然是曹。

变蛟那张略有稚嫩的脸庞,而跟在他旁边的则是曹鼎蛟。

“忠贤!”

朱由校忽的喊了一声,而跟随朱由校他们后排骑兵中,身着斗牛服的魏忠贤当即策马上前,献媚道:“万岁……”

“大定宫修建的如何了?”

“回万岁,大定宫虽然才刚刚动工,但四周风景优美,入住大定宫适合万岁您和殿下围猎。”魏忠贤回应着。

大定宫、这是朱由校让魏忠贤修建的宫殿,但仔细算起来,这宫殿从下旨修建到如今,不过半个月不到的时间,自然无法修好。

只是负责营造宫殿的民夫最少勉强赶了场子,这些场子用来扎营倒是不错,况且背后的围猎场也很适合朱由校和朱由检此次围猎。

“既然可以驻扎,那就去大定宫吧,刚好让朕看看,应该怎么在此地修建宫殿。”

朱由校说着,而魏忠贤也献媚道:“万岁去了,必然会满意奴婢找的这个地方。”

他在献媚,而朱由检只是在旁边看着这厮。

或许是他的性格问题,或者又是他过于年轻,总之朱由检不太喜欢听这种献媚的话。

不过这些话,对于朱由校来说显得很受用,他兴致勃勃的让朱由检改变目标,大军向着大定宫赶去。

直到黄昏,大军成功抵达了大定宫的位置,而这个地方是建立在距离清代承德避暑山庄的隔壁。

尽管朱由校说不用建造太大,但魏忠贤还是做好了准备,选了一个足够大的地方,方便日后的扩建。

山景、湖泊、河流、猎场……

这些东西魏忠贤都想到了,而他让人赶得场子也并不大。

场子规模大约两千亩左右,略微松软的泥土和时不时能见到的树根,能让人察觉到这地方在不久前还是一片原始。

魏忠贤发动了整个燕山县的人,数千百姓清理了十天,才最终赶出了一个足够容纳上万人队伍扎营的场子。

不出意外、日后这里将会建起高墙,宫殿和亭台楼阁。

对于这座宫殿的建立,朱由检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他个人节俭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节俭。

自家哥哥花内帑几万两银子修建宫殿,这件事情他是管不了的。

“万岁您看看、这武烈河蜿蜒崎岖,而山中湖泊广袤,足够万岁日后在此泛舟。”

“另外……”

魏忠贤在和朱由校介绍着大定宫的选址有多好,而朱由检看了一眼便对身后的曹变蛟、曹鼎蛟交代道:“塘骑放出五十里,保证后方的辎重,另外分兵一千户驻守燕山县。”

“末将领命!”二人应下,随后转身离去。

只是、当他们离开不久后,陆文昭便身骑白马,带着上百缇骑赶来,并在朱由检面前翻身下马,将一份军报递来说道:“殿下、北镇抚司上表山东境内有白莲教余孽,请调拱卫营剿灭。”

“数量如何?”朱由检心不在焉的看了一眼奏疏,不是因为他自大,而是白莲教的身影他每年都能见到好几次。

他们的数量有的几十人,有的几百人,有的上千人,基本被发现后,朱由检就会派当地拱卫营剿灭他们,俘虏的人发配旧港。

“大约八百余人,人数不多。”陆文昭回应,而朱由检也颔首道:“一切如故,不过日后再围剿俘虏什么山贼强盗、草寇余孽,尽数发往当地的水泥场劳作十年。”

“是!”陆文昭应下,而这个时候朱由校也注意到了朱由检的这边,他走了过来好奇道:“怎么了?”

“没什么,山东发现了八百白莲教余。

孽,想来转瞬就能平定。”朱由检大方把奏疏递给朱由校,不过朱由校都懒得接过,直接摆手道:“弟弟看着办吧,这些事情我不感兴趣,倒是弟弟看看这地方如何?”

朱由校高兴的指着四周,而朱由检看了一眼,稍微点头道:“倒是选的不错。”

“我也这么觉得,因此我准备加大这营造的规模,十万两银子先把这地方圈起来,过后每年我与弟弟都前来此地避暑、踏秋。”

朱由校背着手高兴开口,而朱由检也觉得蛮不错的。

只是不等他说些什么,客氏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万岁、皇后殿下请您和齐王殿下前去用膳。”

“嗯,知道了。”

客氏步步生莲的走了过来,虽然已经接近四十,但保养的不错,也算半老徐娘。

朱由检对这种太监玩过的女人没心思,倒是一些大汉将军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魏忠贤见状则是献媚道:“万岁、殿下,先用膳吧……”

“嗯、走吧弟弟。”朱由校抓这朱由检的手腕,便拉着朱由检向着临时的行宫走去。

说是行宫,是因为朱由校花了几天时间,自己动手炮制了一个可以拼接的营帐。

这东西如蒙古包一样,不过比蒙古包更精美、精致。

东西一旦展开,直径便有九丈九尺,占地一亩,高达五丈、还有门框作为大门。

朱由校带着朱由检走向着临时行宫,走进殿内后还骄傲的指着各处,说着自己的奇思妙想。

朱由检看了看里面的结构,别的不说、单单其占地就足够容纳上千人。

此刻这里被铺上了地毯,内里还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家具……

古代家具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至到明朝为大盛,其中硬木家具最为世人所推崇和欣赏。

明式家具用材讲究、古朴雅致,选用坚致细腻、强度高、色泽纹理美的硬质木材,以蜡饰表现天然纹理和色泽,浸润了明代文人追求古朴雅致的审美趣味。

作为大明顶级木匠的朱由校,加上内帑的银子,因此在工艺制作精湛家具上,还有大明顶级漆工所留下的富丽繁缛。

这行宫内的所有家具,别的不提、单单那一把椅子的木材拿去变卖,就能卖出上百两银子的高价。

灾民并不能影响权贵的享乐,而这样的一面在朱由检面前展露无遗。

只是他也清楚,只要有人就有阶级,就会有贫富。

均富这个口号只能相对的达到,而不可能绝对的达到。

至少眼下诸省灾民家中还有三十几石米麦,还有朝廷为他们找的工作。

即便大旱、他们依旧可以活下去,活得滋润。

“弟弟怎么愣住了?怎么是不是羡慕了?不用羡慕,我早就为弟弟准备了一个相同大小的行宫,等一下弟弟你用膳结束,回去就能看到。”

朱由校不清楚自家弟弟在想什么,他还以为朱由检在羡慕,因此拍了拍他的后背,笑着安抚了两句,随后拉着他的手向着用膳的区域走去。

“五叔叔……”

等朱由检坐下,听到十几位嫂子和他打招呼的声音后,他才被拉回了现实。

在他面前是一张拼接起来后,足以容纳三十余人用膳的巨大桌子,而朱由校坐在他的旁边,张嫣坐在朱由校的旁边。

在朱由检的另一边,则是坐着趴在桌上,用黑白分明大眼睛一直盯着他的朱慈燃。

他那双眼里似乎在想自己为什么会被安排坐在自家叔叔旁边,而朱由校也在这个时候夹了一筷子朱由检最喜欢吃的鹅肉巴子,把肉夹。

到了朱由检的碗里。

朱由检顺势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哥哥,而朱由校则是笑的很温暖:“你喜欢吃的……”

说罢、他转头看向妃嫔们,笑着说道:“这次是家宴,都别太讲礼节,讲礼节就太过生份了,都动筷吧……”

“是……”十几位妃嫔应下,随后开始叽叽喳喳的聊起了一些她们之间的话题。

说来好笑,本来这样的一幕应该让朱由检感觉到家的温暖,然而他却只感到了生疏。

只有转头看到朱由校笑着和他说着各种做木工时遇到的笑谈时,朱由检才会觉得心头一暖。

“你是不知道、当时我差点弄到了手,然后忠贤连滚带爬的过来,看的把我笑的腹痛不已,现在想想还……”

朱由校绘声绘色的讲解,而朱由检则是一边吃菜一边陪笑。

吃到最后,朱由校要求喝酒,两兄弟推杯换盏,渐渐酒气迷人眼。

直到最后,朱由检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的行宫……

第320章 外战内旱

“放!”

“砰砰砰——”

海面、伴随着火炮的怒吼声,一艘艘试图驶出港口进入大海的船只被炮击的石弹击沉,而它们的对手是体型比他们大上数倍的一艘艘武装商船。

这里不是安南,更不是天竺,而是对大明来说近在迟尺的日本神户和大坂。

天启七年已经过去七个月,这七个月的时间,颜思齐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在享福,而是在东军都督府兵马抵达后,第一时间拿下了九州岛。

也就是说、此时日本四岛的本岛、九州、四国、北海道中,已经有两个岛屿被颜思齐夺下。

依仗自己数量庞大的武装商船和上面装备的燕山大将军炮,颜思齐选择大军南北夹击。

他亲领四营拱卫营袭击本岛的神户和大坂,而这两个港口则是德川幕府本国海贸中贸易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更重要的是,神户和大坂身后,便是大和后水尾天皇所居住的京都城。

拿下京都,俘获天皇,这将是对德川幕府的一个重要打击行动。

四营兵马在颜思齐的带领下登陆神户、大坂,而南边的郑芝龙则是带领其余兵马登陆本岛南部的山口、广岛,向着北部进军。

对于颜思齐的军事行动,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家光自然是采取了阻击的行为。

九州和四国等藩臣的覆灭和投降,让本岛诸多大名纷纷看出了颜思齐的野心并不止如此。

因此、当颜思齐开始彻底入侵本岛时,本岛之上的大名们便在德川家光的号召下,组成了十五万军队,三十万民夫,号称五十万的联军。

从天启六年开始,尽管德川幕府就已经接连败退,但十五万军队中,依旧有三分之一属于他们。

拥有绝对的兵权后,德川家光指挥十五万军队以山口、广岛、京都、奈良、大坂、神户、名古屋等地为守势,试图在持久战中拖垮颜思齐。

他会这么安排很正常,因为眼下的日本四岛中,九州岛和四国岛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两百万。

相比较之下、拥有一千五百多万人口数量的本岛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后勤保障。

由于拱卫营更换甲胄和衣服、旗帜,德川家光虽然猜到颜思齐的身后有大明的身影,但并没有想到大明会亲自下场。

拥有水兵一营,步兵五营的颜思齐在兵力上虽然只有两万人不到,但仗着火器犀利,人数较少的他们依旧在强攻人数是他们八倍以上的德川幕府。

一艘艘运兵舟登陆大坂,下船的是一队队穿着粗制甲胄的拱卫营士兵。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