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337章

作者:北城二千

“告诉孙元化,一年之内,孤需要看到大明一千六百二十七县都有化肥厂。”

“化肥厂所生产化肥,尽数交给御马监,御马监将军屯田中所有番薯田设为赈灾田,化肥尽数运用其中。”

“多余的则是分配给其他作物,或是贩卖给北直隶周边百姓。”

“一亩地化肥的成本我记得是二十四文,算上运费是三十一文,那么卖给百姓便按照三十文算吧。”

“算是朝廷给百姓的一点补贴和惠利……”

朱由检草草设立了农业司,这让王承恩有些猝不及防。

更让他猝不及防的是,自家殿下没有把如此金贵的化肥投入到米麦上,反而投入到了亩产极高的番薯上。

这么看来,似乎有一种被连年大旱吓到的过激行为。

不过对此、王承恩也没有说什么,而是作揖应下后,退下去开始操办了起来。

只是在他退下去后,朱由检再度扶额,看着桌上满满当当的文书,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片刻,他忽的耳朵一动,听到了有些熟悉的脚步声,便无奈开口道:“哥哥既然来了,就不要躲在门口观望了……”

“我怎么听着这话的意思不对呢?”

朱由校被揭穿,也不遮不掩,背负着双手便走进了齐王府的书房,身后还跟着刘若愚。

他走进书房,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似乎在看自己当初完成的家具作品。

看了半天,他还有些满意的点头,好像是在说“不愧是朕的作品,就是耐用”。

“我的语气如何?”朱由检抬起脚踩在椅子上,手扶着额头,坐没坐样。

对此、朱由校看到了却只是一笑:“带着三分埋怨,四分委屈,二分恼怒,一分无奈……”

听到朱由校的话,朱由检骤然语塞,一时间在想“您也好意思说这话”。

他抬手将放在了桌上上百奏疏上,对朱由校皱眉道:“哥哥若是不偷懒,这些本该是哥哥处理的。”

“咳咳……近来风雪大,染了风寒也不见好。”朱由校假装咳嗽,而这个时候恰好一高两低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参见万岁……”

走进来的人是为朱由检准备午膳的杨媛爱和杨爱,而跟在他们背后,是结束了早课的李定国。

六岁的李定国有些懵懵懂懂,见杨媛爱和杨爱跪下,他还傻乎乎的站着。

直到被杨媛爱拉了一下,李定国才跪在地上,但还是抬着头看向朱由校,一点不怕生。

“这孩子倒是有意思,弟弟从延安带来的?”

朱由校看着直勾勾望着自己的李定国,转头对朱由检询问,而朱由检也叹气道:“乡野小子,随他任性……”

简单八个字,算是说足了朱由检对李定国的偏袒和包容。

“平身吧。”朱由校一听,也示意三人平身,并在三人起身后对李定国询问道:“今日学了些什么?”

“学了些燕山的教材,不过看不懂!”李定国理直气壮。

“哈哈哈哈……”听到李定国的话,朱由校一下子被逗笑了起来,而朱由检也看着李定国道:“兵家的教材呢?”

“那些倒是看懂了,不过殿下,这些东西就和我在家乡与同村玩闹时用的办法一样,没什么难的。”

李定国一听朱由检叫自己,也不管朱由校了,一路小跑到桌桉前,垫着脚,双手趴在桌桉上。

杨媛爱和杨爱见状只能对视一眼,然后把菜肴放在了书房会厅的桌上,然后为朱由校和刘若愚拉了椅子,并倒上了贡茶。

不过在这期间,朱由检却看向了杨爱询问道:“如是,你呢?”

如是,这是朱由检这次北征回来后,为杨爱改的名字,由于她名字和杨媛爱太像,所以朱由检将她名字改成了杨如是。

尽管不如柳如是那么有风采,但只要知道是一个人就行。

朱由检有注意江南的事情,然而在名妓鹊起的江南,柳如是这个人却和失踪了一样。

加上杨如是的本名和柳如是一样,朱由检也就不想了,全当她就是柳如是了。

“近来学了些诗词和书画,不过奴婢不太喜欢学南宋的诗词,因此被教习教训了一下。”

杨如是九岁,伶牙俐齿的性格和态度让她吃不得亏,有什么都告诉朱由检,想让朱由检给她做主。

不过朱由检闻言还没开口,朱由校却好奇道:“南宋诗词为何不学?”

“除了少部分,大多诗词少了些气概,不想学……”

对朱由检,杨如是还能伶牙俐齿,但是对于朱由校这位皇帝,杨如是却只能低着头老实回答了。

“气概?有点意思。”听到杨如是居然用女子之身说出了南宋诗词气概不行,朱由校倒是露出了很感兴趣的模样。

他看向了朱由检,却对杨如是说道:“那你可要好好学学你们殿下,他当初可是为秦老夫人作诗一首,把秦老夫人说的气概十足……”

朱由校的话,是指当初朱由检作画,给秦良玉的赠诗。

这看上去像是他在夸朱由检,实际上倒有些像埋怨。

似乎他在埋怨自家弟弟作诗作的不错,但却没有送他一首。

话里的话朱由检自然能听懂,但他在诗词上确实是个半吊子。

历史上的崇祯能文能武,不仅能开三石弓,还能作画吟诗。

到了朱由检这里,三石弓他倒是也能试试,作画也不成问题,但是吟诗就有些难为他了。

不过架不住朱由校哀怨的眼神,朱由检只能叹气道:“我作诗一般,但这次北上却听到过一首诗词,倒是很适合哥哥。”

“且说来听听……”朱由校有些感兴趣,而朱由检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山舞银……”

朱由检硬着头皮把自己认为具有帝王气概的这首沁园春给念了出来,虽然这词体和明代的不符,但意境却在。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听到自家弟弟把自己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做对比,朱由校也不由的挺了挺嵴背。

别的他不敢说,但若是只是从疆域版图,文治武功来说,眼下的大明绝对不输以上的人物。

成吉思汗到死前也不过就是打下了蒙古草原和西夏、以及西域和中亚,还有黄河北部地区,尚未能灭亡金国。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版图虽大,但明代对唐代的评价并不算高。

就疆域而言,明代文官都认为自己“过于宋,敌于唐,不及于汉。”

这其中缘故,或许是因为大明羁縻了吐蕃高原和直接统治云贵,以及羁縻三宣六慰的缘故。

尽管在朱由检看来,从羁縻来说,汉人疆域最大的还是唐代。

不过这也就是他的看法,在朱由校这种典型的明代人来看,他在这首词中最高兴的是自己能和秦皇汉武来对比。

“若愚,把这份词手抄下来,放在养心殿内,以后朕要夜夜临摹。”

“奴婢领命。”

朱由校吩咐刘若愚,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自家弟弟的陷阱中。

“咳咳……”朱由检咳嗽了一下,随后才开口道:“这词虽然适合哥哥,但哥哥想要做到词上的程度,还需要努力才行,别的不说,就说这奏疏……”

“咳咳咳!咳咳咳咳……”

忽的、朱由校开始勐烈的咳嗽了起来,刘若愚连忙去搀扶他,而朱由校却咳嗽道:“风雪太大,还是养心殿暖和些。”

“弟弟近来劳累,我先回养心殿,让王安给你送些熊掌鱼翅补补身子,咳咳咳……”

说罢、朱由校一边咳嗽,一边走出了书房,而刘若愚和门口的锦衣卫也连忙为他披上大裘,护送撑伞。

朱由检坐在位置上还没反应过来,朱由校便带人走远了。

过了半天,李定国才道:“殿下、再不吃饭,饭菜就凉了……”

“嗯?”朱由检低头一看,李定国一脸虚弱,似乎已经被饿坏。

“行吧、吃饭……吃完饭还得处理这些奏疏……”朱由检带着三分无奈的语气起身。

只不过刚刚坐到位置上,才动快吃了一口水盆羊肉,结果王承恩就拿着一份奏疏快走进了书房内。

“殿下,下南洋的消息回来了,您可以看看。”

王承恩送上奏疏,却不想朱由校一走,杨如是便伶牙俐齿道:“奏疏什么时候不能看,殿下都已经两个时辰没吃饭了,饭都吃不饱,还处理什么奏疏……”

“你这小妮子……”王承恩被杨如是说的露出无奈的表情,而朱由检则是笑着摇了摇头,接过奏疏便要看。

“殿下还是边看边吃吧。”

杨媛爱也忍不住开口了,显然是看不惯朱由检一整日都在处理奏疏,想让他好好休息休息。

“无碍,国家大事,怎能因为我一人而止步不前?”

朱由检安抚了一下杨媛爱,便打开奏疏看了看。

这份奏疏是九月的时候,李旦让人北送的奏疏,其中包括了锡兰岛的情报,以及下西洋船队回归的消息和情报。

朱由检看了一眼,对于黄蜚镇守锡兰岛的安排十分满意,而对于下西洋即将回归的消息和情报也有了想法。

大明眼下钱粮不足,但是藩王有钱粮。

如果能再明年下西洋船队回归前,狠狠地敲一笔诸藩的竹竿,那敲出来的银子足够大明花上大半年的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想起了燕山兵家学院里的那群宗室子弟,转头对王承恩说道:“让人备车,吃完饭送我去一趟兵家学院。”

“我也想去!”

听到要去兵家学院,李定国也不吃东西了,蹭地一下站了起来。

“去去去!就知道去!吃东西也堵不住你的嘴,不知道胃里没东西走不远?”

杨如是开口训斥李定国,一副姐姐的做派,只是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显然是在催促朱由检放下奏疏,快点吃饭。

“呵呵……”无奈一笑,朱由检将奏疏递给王承恩:“去吧、这饭我若再不吃,怕是有人连桌子都快掀翻了。”

“是……”王承恩也看了一眼伶牙俐齿的杨如是,无奈摇了摇头走出书房。

倒是在他走后,杨如是终于闭上了嘴,也不再讥讽人了……

第302章 再苦一苦外人

“摔!摔!摔!”

“朱聿键你到底行不行?不行就让开我来!”

“身体这么弱,怕是在唐藩之中女人玩多了吧。”

“哈哈哈哈哈……”

燕山兵家学院内,当一众宗室说说笑笑,笑骂打趣的时候,在学院校场上的朱聿键正在和周藩的一个宗室子弟练习角抵。

只不过朱聿键毕竟和自己父亲被关了几年,身体虽然好好调养了三年,但还是有些虚弱。

因此在角抵的时候,他往往不能一口气将对面的宗室子弟摔倒在地,而是必须利用技巧来绊倒对方。

这样的取巧并不可耻,因为兵家学院内教导的只有胜利,输了的人没有多少人会记住他。

在宗室子弟们的嘘声下,最后朱聿键还是取巧绊倒了对方。

他倒也不在意台下宗室们的奚落,而是将对方拉起来后,转身就走下了擂台。

倒是在他走下擂台的时候,在远处的朱由检才对旁边的人开口道:“身子有些虚弱,不过领兵打仗也不靠将领在前面冲杀,日后必然是火器的时代。”

“个人武力再怎么勇勐,面对步铳子弹的时候还是那么脆弱。”

“殿下所言甚是……”听到朱由检的话,兵家学院内的院正和副院正纷纷作揖应下。

不过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出来他们二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残缺。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况,燕山兵家学院三百多教习,都是百户以上,因为打仗而导致残缺退役下来的。

虽然只是百户,但也拥有指挥上百人的经验和例子在,给宗室们上课是很轻松的。

更何况,燕山的军事教材基本上违背了大部分这个时代的兵书。

由于没有能力制造飞机,所以学院内部分为陆军科和海军科。

两者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朱由检前世了解到,并且符合这个时代的作战方法和种类科目。

朱由检没有专门划分出单纯的火器班,而是将陆军分为了步兵、火炮兵、骑兵三大科,海军分为了舰艇兵、陆战兵两大科。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