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7章

作者:北城二千

这些在打仗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是备战、谋战的一部分,因此,基本不会出现一拍脑袋就兴兵动众的情况。

毕竟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就算只是四五个人去吃饭,都会出现争执。

最后、因为条件的限制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就算是事先做好的规划,执行起来也是另一回事。

所以在古代战场上、很容易出现援军失约、错失战机,或是孤军深入、集体被歼的现象。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害司马迁被割了一刀的李陵。

但不过十岁的朱由检,把一切能想到的行军难题都想到了。

羽林三卫的路线,朱由检尽可能挑一侧靠近小山脉、另一侧是大平原的地方,并且提前布置了探马查探小山脉的情况。

大军临时补给的驿站,朱由检选择的,更是一个两面环山的地方。

在燕云大地上,需要防备的,大多是来自北疆的北虏蒙古骑兵。

虽然自从前几年大明和蒙古各部开放互市后,蒙古高原上的各部人马就没有再袭扰明朝边疆,但朱由检的行军路线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路线。

这一点、便是很多将领都不如。

“传令全军急行军、抵达临时驿站后马车列阵、人马埋灶,一个时辰后继续出发,天黑前抵达巩华城、入城休整。”

得到了陆文昭的回应,朱由检也按照他的行军路线下令。

“遵命!”陆文昭闻言,连忙派十几名锦衣卫的缇骑通知大军。

十几骑的锦衣卫,来回开始传递军令,速度很快。

“传五殿下令、全军急行三里,抵达栗山坳后埋锅造饭,休整一个时辰后继续行军,天黑前抵达巩华城,入城休整!”

“传五殿下令、全军急行三里,抵达栗山坳后埋锅造饭,休整一个时辰后继续行军,天黑前抵达巩华城,入城休整!”

军令下达、得益于朱由检安排的行军队伍不长,因此许多人都清楚的听到了军令。

朱由检的行军队形,是按照《纪效新书》中,戚继光针对在北方行军所设置的行军队形。

即板车、战车走两侧、军士并以五人而行,间隔三步,行军间不可交谈、多问。

对于七千余人的队伍来说,这样的行军队形下,军队拉开不过三里地,一旦被袭击,很快就能据车而守,更换甲胄。

徐文寿那几个蠢货,为了装面子,直接叫所有人着甲北上,因此才被朱由检一眼看出了纰漏。

正常来说、对于经常操演,训练的将领来说,在我方疆域,且知道没有敌军的情况下,大军都是轻装疾行。

也就是只需要穿一身冬衣,外加一个内甲就可以,外披的重甲、重兵器纷纷放在挽马车上便可。

虽然《纪效新书》中也曾说:“凡官军启行,各须披甲戴盔执器械,庶几临敌轻便,不许并执肩缚。若路远天热,得令方许更传。”

可一身重甲加兵器近四十斤,哪怕是明军精锐着重装行军,一天也不过行军六十里罢了。

像是魏武卒那样的人马,甲胄兵器四十斤,里程换算明代,行军七十里,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了。

朱由检不可能按照戚家军、魏武卒的标准来要求羽林三卫。

要真的重装行军,他们一天走三十里都够呛。

《纪效新书》中的行军办法是很有效的,但是应该根据手下的人马素质来进行修改。

兵法不能一板一眼,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对于朱由检来说、眼下的队形,只要保证不乱,关键时刻把板车聚集起来,随后两人帮一人着甲,这样很快就能让大军三分之一的人着甲拱卫,剩下三分之二的人就有了时间着甲。

虽然他不认为在北直隶,会有蒙古人或者什么流民来袭击他,但小心谨慎是没有错的。

也就是在他的指挥下,大军徐徐北上,最后提前抵达了栗山坳。

抵达栗山坳的同时,朱由检也拿出了自己所绘画的临时扎营图纸,交给了陆文昭,命人用辎重车将营地围了起来,随后才开始了埋锅造饭。

一股股炊烟吹向高空,苍鹰在空中发出鹰唳声,朱由检的第一次指挥行军,目前看来还不错,就连最后才入栗山坳的杨涟一行人,也不由对他侧目相看了起来。

第54章 藩王兴、宗室苦

“大人、看来五殿下是真的知兵啊,居然能带七千余人行军数十里而井井有条,这安营扎寨也是十分的有条理。”

“不止、李主事你看看,五殿下虽然用了兵书上的扎营行解,但并没有一板一眼,而是因地制宜,这点就很难得。”

栗山坳临时驿站,在大军埋锅做饭的时候,杨涟带着两名兵部派来的主事在栗山坳的小山上,俯瞰着整支大军的动作,赞美之言不曾吝啬。

只是两名主事的话一说,杨涟便吹胡子瞪眼睛道:“正是因为五殿下知兵,因此才危险!”

“昌平自南而下京城,不过百二十余里,若是骑兵轻装突进,几个时辰就能兵临城下。”

“五殿下知兵,且掌握七卫一营,这样的实力,若是妄图叛乱,是天下之大祸!”

“额……”听着杨涟的话,两名兵部主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默默的闭上了嘴。

与此同时、炊烟升起,很快便有随行的兵部小吏通知三人前去吃饭了。

杨涟虽然生气朱由检把他当刀,结果了羽林三卫所有中高层将领,但对朱由检还是比较欣赏的。

其实有的时候,他也在感叹,若是朱由检和朱由校互换,或许大明的局势会更好。

就目前来看、朱由校一继位就赏赐客氏香火田的事情,确实有些令朝臣微词。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尽管杨涟潜意识也认为,朱由检要是想做皇帝,完全可以在朱常洛驾崩那夜动手。

届时朱由校身死,皇位必然是朱由检的,而他没动手,也就代表他对皇位不感兴趣。

当然、这是从理智的情况下分析的,可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面对皇位,很多时候一些暂时没有兴趣的人,却因为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得有兴趣了。

杨涟怕的就是这点。

因此即便他知道、朱由校派他来昌平监督皇陵修建是贬他,变相发配,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他要死死盯着朱由检,要是朱由检有一点不对劲的举动,他就算死,也要把消息传出去,这样才不辜负先皇对他的信任。

这种念头下,杨涟就算是吃着粗面,也死死地盯着朱由检的车辇。

朱由检被他盯得难受,但也懒得关窗户,只能在心底暗骂:“这老东西、不会是个老玻璃吧。”

想到了古代士大夫中不少好男风的行为,朱由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很快他就在杨涟刀一样的眼神下,带着大军拔营,继续向着北方进军。

目标是二十三里外的巩华城,朱由检已经早早通知了巩华城的守将,告知他羽林三卫会入城休整。

不过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心大军进城后,会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因此他在出发前对陆文昭道:“传令全军,进入天黑前必须入驻巩华城,明日卯时出发。”

“若是敢有兵丁扰民,斩首示众,全家发配辽东。”

“卑职领命!”听到军令,陆文昭先接下,随后才叫锦衣卫前去传令。

几十缇骑来回奔跑了十几遍,才将军令传达到了所有人耳中。

也在这样的传达下,大军徐徐北上,最终在天黑巩华城关城门前抵达,并成功入驻。

期间朱由检接见了巩华城的守将,这里驻扎着五百明军,差不多是一个守备的兵力。

城中有百姓三千多户,军营最多容纳一个卫的兵力,因此多出来的一千多人,朱由检只能安排他们上城门楼了。

不过也没有人埋怨,毕竟今早朱由检一口气就废了二十多名将领,而此时大明的威望还在,所有人都认为努尔哈赤不过就是杨应龙之辈的草莽罢了。

因此、根本没有兵丁和中层的百户敢违抗他的军令,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

至于朱由检则是接见了巩华城守备之后入住了守备府,杨涟等人也是一样。

为了学习、入城之后朱由检还带人准备去巡视城墙,而准备洗漱入睡的杨涟见朱由检要出门,他立马跟了上来。

“杨给事中也要一同去巡查城防吗?”

朱由检换了一身常服,看着站在正厅的杨涟,一种笑意涌上心头。

“自然、老夫作为兵科给事中,既然能北巡,自然要为万岁巡查各地。”

“巩华城是京城北方门户,自然要好好巡查一番。”

杨涟冠冕堂皇的说着,而朱由检看了想笑。

这小老头明显是害怕自己去找巩华城守备,笼络成自己的人,却偏要换个借口来撒谎。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那意思,因此笑了笑后,便在陆文昭和十几名锦衣卫的保护下走出了守备府。

杨涟跟在朱由检身后,而他们走出守备府后,整个巩华城除了可以看到一些夯土屋内亮着烛火,其他街道上就只有巡逻的明军和打更的更夫。

巩华城的明军都在天黑前知道了当今天子的皇五弟留宿,因此见到他们后,连上来索要腰牌都没有,绕道就离开了。

这样的行为,让朱由检有些皱眉,而杨涟更是冷哼道:“为兵者、见权贵而不盘查,这巩华城的巡查程度恐怕寥寥胜无。”

“话到也不能这么说……”朱由检虽然也觉得巩华城明军的行为不行,但他还是开口道:“这些兵丁,一辈子见到最大的官也就是守备了,眼下一个亲王在这里,他们怎么敢上来盘问。”

“我大明宗室不法之徒甚多,一些藩王甚至连地方巡抚都敢辱骂,换做兵丁,恐怕直接打死了。”

“……”听到朱由检的话,杨涟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朱由检敢于揭露这种事实。

因此、他对朱由检稍微改观了一点,语气和表情也平淡些道:“与其说是宗室,倒不如是藩王。”

“嗯……”朱由检微微点头,明白杨涟的意思。

明末宗室虽然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夸张,但也有十几万人。

不过明末宗室的俸禄早就被定额了,每年都是一百五十万两。

这一百五十万两,藩王拿走近十分之五,剩下十几万人分十分之五,只能说勉强活下来。

尽管万历皇帝在位中期,准许宗室之中除将军、中尉外的宗室子弟可以参加科举。

并且在之后又陆续放宽限制,叫宗室成员中将军和中尉皆可与生员一同应试。

但是走科举的路子十分残酷。

要是宗室子弟走科举入仕的路子,那么考中后必须放弃世袭爵位,由吏部任官。

因此、在大明两百多年的养猪规则下,很多宗室根本就不舍得爵位。

朱由检记得,历史上明朝的宗藩开科历时近四十年,但宗室成员考中进士者寥寥无几。

唯一一个高中、并且有些才干的那人,之后被吏部授予南阳郡守的官职,还在崇祯年间多次击退农民军的进攻。

总之、宗室的问题并非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没有大决心大毅力,很难解决。

“唉……”

叹了一口气,朱由检也对杨涟道:“原本还想着巡查,这么看来是不必要了。”

说完、他转头对陆文昭道:“回去吧。”

就这样、一行人满怀兴致走出守备府,却连百步都没有走出,就败兴而归……

第55章 抵达燕山大营

遥远的地平线上、一支人马正在向着西北进军。

这是行军的第二天,今日卯时、天刚刚亮,朱由检就带着羽林三卫继续向昌平陵区进军了。

眼下正是刚刚走出巩华城不远的时候,而朱由检也对陆文昭吩咐道:“昨夜大军与百姓秋毫无犯,传令全军,今日每人赏钱三百!”

朱由检有些高兴,本来他以为羽林三卫会在城内干扰百姓生活,不过似乎是因为常年在皇宫内巡视,养成了习惯,因此军纪还算不错,与巩华城百姓秋毫无犯。

“赏钱?”

策马跟着车辇的陆文昭、听到朱由检的话愣了愣,毕竟在他看来,在城内驻兵与百姓秋毫无犯是应该的。

虽然每人赏三百文钱并不多,但七千人加起来就有点多了。

算下来、也是两千多两银子了。

“按我说的,赏钱三百,另外今日申时前必须抵达昌平陵区!”

朱由检说完便关上了车窗,陆文昭听到后半句心领神会。

昨晚驻兵秋毫无犯的三百文赏钱不过是一个奖赏大军的由头,实际上是要求大军急行军赶到昌平。

三百文钱看似不多,但已经是北京城普通百姓十天的工钱了。

“传令、赏钱三百,今日申时前必须抵达昌平陵区军营。”

“是!”早就听到这话的锦衣卫缇骑跃跃欲试,接令后立马带人将这个好消息传遍了大军。

本来因为朱由检安排的行军路线,还有路上不能说话军法而弄得有些压抑的军士们,听到了三百文赏钱的消息后,脚上的动作都不由快了一些。

昨日他们已经行军六十里,今日只要再行五十多里就能抵达军营了。

今日没有昨日那样,在安定门耽搁了近一个时辰,因此要是脚步快些,五十多里也没有那么难。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