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6章

作者:北城二千

“终于走了……”

安定门守将见到朱由检终于带人走了,不免松了一口气,随后叫人按往日一样,老老实实收入城税。

安定门就这样恢复了原样,但是安定门的事情,却在常朝散朝后,被人捅到了乾清宫。

定国公徐希皋火急火燎的在散朝后从武英殿小跑,抢在朱由校回乾清宫前,在文楼见到了步辇。

“万岁!臣徐希皋求见万岁!”

“停……”

徐希皋的声音一传来,不明所以的朱由校就叫人停下了。

“定国公,怎么了?”

朱由校朝着徐希皋看去,不得不说、徐希皋的样貌不错,中等身材外加上面白如玉的样子,很少有人会对他第一印象不好。

徐希皋见朱由校停下,连忙上去作辑道:“万岁、臣徐希皋有罪!”

“嗯?”朱由校被徐希皋弄愣了,不够徐希皋却主动道:“羽林三卫的徐文寿、薛彻、李森三人私下吃军士空饷,于朝会时被五殿下在安定门查出,臣请万岁治臣的罪!”

“……”看着徐希皋突然跪下,并且坦白出了事情,朱由校从最开始的疑惑,到微微皱眉,再到平淡,表情情绪变化万千。

朱由校看出来了,这个徐希皋是以退为进,表面上是在说治罪,实际上是来试探,羽林三卫是他的意思,还是他弟弟的意思。

如果是他的意思,那么是不是代表,他要开始整顿京营和上直二十六卫了。

如果是朱由检的意思,那么徐文寿这三人能不能免死罪。

“徐文寿三人的事情,具体吾还需要问问皇五弟,事情与定国公无关,不用放在心上。”

“若是徐文寿三人真的吃了空饷,证据确凿的话,兵部和刑部会知道怎么做的。”

“若是徐文寿三人没有,那么吾就代皇五弟对他们三人道个歉。”

“臣不敢!他们三人有罪!”徐希皋埋头回应,声音清楚。

朱由校话里的意思他听出来了,这件事情是朱由检搞出来的,但是不能找朱由检麻烦。

徐文寿三人的事情很严重,只找朱由校是解决不了的,除非兵部和刑部都愿意为他们辩解,减刑。

徐希皋知道了真意,也就松了一口气,至于兵部和刑部那边的事情,他自然会想办法解决的。

“定国公操劳事情太多,羽林三卫的事情不怪你,好好休息吧,事情经过,吾了解后会和兵部、刑部说说的。”

“臣拜谢圣恩……”

朱由校见徐希皋没有什么话说之后,点了点头,便示意魏忠贤继续摆驾。

“摆驾乾清宫~”魏忠贤一嗓子喊出,步辇继续朝着乾清宫行去。

随着步辇走远,徐希皋才缓缓起身,望着那步辇上朱由校的背影,神色古怪。

尽管朱由校话里的意思说的很明白了,但他还是有些不相信。

朱由检不过一个黄口小儿,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胆子,用扰乱安定门的罪名,来当场核查羽林三卫?

但他也不能怀疑朱由校,若是被锦衣卫知道,恐怕他也要受到牵连。

因此想了想、他还是准备先去五城兵马司问问事情的经过,确定事情是朱由检搞出来的之后,再去找人想办法。

这么想着、他转身向着西华门走去,而与此同时,朱由校也得到了陆文昭派人送来的消息。

一份详细经过的文书送到了他手上,只是他看了一眼,无悲无喜的合上了文书。

旁边的魏忠贤见状,也不敢多问,但他可以看出、朱由校心情并不是很好。

步辇继续向着乾清宫行去,随行人员一深一浅的脚印,还有这白雪纷飞的紫禁城,只让人觉得,一股孤寂感涌上心头。

那朱红高墙、关住的不是人,而是人心……

第52章 兄友弟恭

十月初雪纷飞、农家百姓只能用秋季收回来的稻秆铺在床上,用破布被褥盖好身子,点上一堆灶火,勉强度日。

但在顺天府北京城这地方,达官贵人数不胜数,其中最为显赫的,自然便是勋贵的主心骨,英国公府了。

在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英国公府占地十数亩,有裁衣、木匠、铁匠、雕绘、瓷匠、瓦匠、家丁……

其中亭台楼阁、水榭花园不乏,甚至有专门练习马术的跑马场和练习弓术的小校场。

各个院门都有家丁把手,俨然一个小城镇……

“老国公、您说说,这事情真的是五殿下要出手吗?”

“是啊、我看是万岁想借五殿下的手,敲打敲打我们。”

英国公府、国公书房内,以徐希皋为首的三名公侯,正在对一个坐在主位,低头肚子品茶的五旬老者娓娓道来。

只是相较于他们的激动,这老者不紧不慢,一点不慌张。

等阳武侯薛濂、丰城侯李承祚说完,老者才慢慢道:“万岁要敲打你们,需要这么麻烦吗?”

“额……”一句话,将两人说的语塞,因此看向了定国公徐希皋。

然而、此时徐希皋心不在焉,过了数个呼吸才开口道:“老国公说得不错,万岁若是要敲打我们,确实不用那么麻烦。”

“我去过北城兵马司的大狱、文寿告诉我了,五殿下没有出示任何圣旨,也没有什么口谕,而是直接叫他们遣散临时招来的流军,交出羽林三卫在籍文册。”

“他们三人迟疑了片刻,随后五殿下就叫陆文昭把他们拿下,叫锦衣卫开始了查人。”

“查人开始不久,杨涟就赶到了安定门,随后被五殿下刺激了之后,只能硬着头皮,把文寿他们二十几个人关到北城兵马司了。”

“我们这个五殿下,不简单啊……”坐在上位的老者再度开口,这让所有人心中一悚。

他的开口、代表了这件事情,或许真的是那被他们视为黄口小儿的五殿下所为。

“老国公、那我们该怎么办?”丰城侯李承祚皱眉询问,只因为被捕的人中,羽林前卫指挥使李森是他的次子,必然不能让次子受难。

“怎么办?”

老者放下茶杯,对李承祚道:“能怎么办?你还能对付五殿下不成?希皋、你告诉他们万岁的想法。”

这话说出,两人看向了徐希皋,而徐希皋也面色难看道:“万岁虽然没有直说,但话里话外都提醒着不要找五殿下的麻烦。”

“万岁的意思是,他那边不会追究这件事,只要兵部和刑部说得过去就行。”

“呼……”听到这话、薛濂和李承祚纷纷松了一口气。

只要朱由校不追究,兵部和刑部给几分面子,顶多就是要求归还空饷的饷银,再削去官职,打些军棍罢了。

就这点面子,他们俩还是有自信能找到门路的。

不过这个时候、老国公却道:“话虽如此,但羽林三卫恐怕是要不回来了,我们这个五殿下,似乎想法很多……”

此话一出、徐希皋等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是羽林三卫真的被拿走了,那就代表眼下朱由检手中有了七个卫,一个营的编制。

他要是想搞些什么事情,完全可以合规的招募四万多大军。

昌平距离京城不过百二十里,一马平川。

一旦大军南下,京城瞬间就会被围住。

“这……万岁就不担心五殿下……”徐希皋只觉得口中干涩无比,后面的话难以说出。

“担心?”老国公摇了摇头,似乎在嘲讽徐希皋他们,随即笑道:“前些日子,杨涟拿文皇帝的事迹想提醒万岁,却被万岁差点当场叉出去。”

“更何况,如果没有发生这事,按照原来你们对五殿下的认知,觉得五殿下会造反吗?”

“若是要造反,当初在大行皇帝驾崩的那夜,按照五殿下的心计,想要夺取皇位并不难。”

“我张维贤服侍了大明四代天子,还从未见过有如此年纪,就有如此心计的黄口小儿。”

“那老国公您的意思是……”薛濂试探性询问了起来。

“事情并不难。”张维贤耷拉着眼皮,缓缓开口:“五殿下那边,我们是惹不起了,照老夫看来、此子日后还要惹些事情。”

“除非他在万岁面前失宠,不然以万岁今日的反应来看,便是五殿下闹得再过,万岁也会继续护着他。”

“这,这也太……”一时间、徐希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尽管在朱由校、朱由检兄弟之前,大明兄友弟恭的例子太多了,如朱瞻基和朱瞻垍,还有朱瞻基和朱瞻埈和朱瞻墡的关系,以及万历和潞王……

这些兄友弟恭的例子,甚至藩王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东西,作为哥哥的皇帝也能原谅。

甚至朱瞻基自己出领兵出征,万历几次前往天寿山的时候,他们都敢叫自己的弟弟监国。

但那终究是监国,潞王顶多指挥一下五城兵马司的兵马负责缉拿盗贼罢了。

可如今呢?朱由校是把四卫一营,外加羽林三卫都派给了朱由检。

尽管这兵权只是修葺皇陵的权益,等皇陵修缮完毕后便会收回来,但朝中大臣,又有谁不担心?

谁都知道了,朱由检在离开京城前,从兵仗局的盔甲厂带走了足以装备数万人的军械甲胄。

史书浩如烟海、所讲不过“争当皇帝”四字。

在皇位面前,便是再要好的兄弟,也会祸起萧墙之内,这样的事情在史书上太多了,都不用特意去找就能找到。

这一瞬、他们分不清到底是朱由校太年轻,朱由检太狡诈,还是朱由校和朱由检的兄弟情胜过了皇位。

只是他们能认知到一件事,朱由检的心计,绝不像他的外表那么简单。

四卫一营和羽林三卫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

“也不用太担心。”

在徐希皋等人担忧的时候,张维贤又开口,而他们也看向他。

张维贤慢慢品着茶道:“练兵不是那么简单的,你我勋贵家中多少典藏的兵书,便是皇城之中也没有我等府中兵书丰富,可你我精通练兵了吗?”

“若是只是看看书,学那赵括、马谡之类的纸上谈兵,就能练出一支兵马,那你我都早些把兵书吃了吧。”

“那倒是……那倒是……”提起练兵,众人虽然有些尴尬,但也知道练兵到底多么难。

一场战争下来、所需要的消耗的精力、智力、脑力都是超乎常人的。

便是一些将二代被纵横沙场的父亲带在身边指点十数年,到了战场上亲自领兵时,却也还是双眼一黑。

人无完人,他们不信朱由检心智如此狡诈,还能在兵法上崭露头角。

只不过、谁又能确定呢……

第53章 领兵要点

古人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尽管羽林三卫外加锦衣卫不过七千余人,路程也不过百二十里,但这七千余人人吃马嚼的,所有行军所需,都是需要安排好的。

在大军都是乌合之众、并且军中中高层将领都被自己送走的情况下,朱由检就担起了指挥大军的任务。

午时六刻、经过三个时辰的跋涉,羽林三卫已经向北行军三十六里了。

三个时辰,便是整整六个小时,这样的速度、可以堪称是龟速,

六个小时、只行军不到二十二公里,平均每小时三点六公里不到的速度,放在朱由检前世当兵的时候,一定会被班长骂成狗。

毕竟就算是在常规行军中,部队的行军速度也需要达到四到五公里每小时,六小时最少要行军三十公里。

若是强行军、苛刻的时候,甚至要达到每小时六公里的行军速度,日行军五十公里往上。

但那毕竟是后世,在部队给他们这些大头兵吃饱,并且好好训练了几个月后的标准。

眼下朱由检面前的羽林三卫,虽然说不至于像晚清照片中骨瘦如柴的模样,但顶多也就是四五十年代的正常体型罢了。

这样的体型,还想要求高强度行军是一种奢求,而朱由检眼看时间到了,当即打开车窗对陆文昭道:“距离我安排的休整驿站还有多远?”

“回殿下、不足三里地了。”陆文昭闻言,连忙回应,心中对朱由检的安排也是十分佩服。

大军要吃的粮草,朱由检早在三天前,就安排曹化淳在驿站准备好了。

这安排或许并不起眼,也不会受到称赞,但若是放在十岁孩童的身上就不得了了。

一般来说、古代行军要吃的粮草,一般都早已运到了前线或行军路上,因此,基本上不会出现半路缺粮的情况。

除非是没有任何准备、仓促出兵,如明英宗一样,成为大明战神。

同时,行军是一项非常重要、计划特别严密的事情。

任何军队前进方向、速度,甚至是何地扎营休息、何地生火做饭,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