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170章

作者:北城二千

朱由检眺望着沿着船坞兴起的集市,不由感慨了起来。

“有人就有需求,殿下创造了二十几万民夫和士卒的需求,自然也就有小商小贩来做生意了。”

曹化淳笑着回应,并说道:“当年龙江船厂周围也是这么繁华起来的,不过远不如眼下的天津。”

“毕竟龙江船厂的民夫都是服徭役而来,没有什么银钱消费。”

“天津船厂的民夫就不同了,每人每日三十文,一个月下来便是九钱银子,舒服的紧。”

“你和承恩之前不是还说,不徭役,开支甚大吗?现在倒是支持起我来了。”朱由检闻言打趣道。

“额这……”曹化淳语塞,但随后又苦笑道:“殿下,开支大那是实打实的啊,就眼下来说,天津船厂二十一万四千多民夫,每日就要支出六千四百多两银子,一个月就是十九万二千六百两。”

“类似眼下订单多的情况下,船厂最少要连续不断的继续六个月的运转,支出一百二十万两。”

“哪怕之后没有了需求,但等七月开始建造军舰,二十六艘军舰,最少也需要四万多民夫帮忙。”

“就用工来说,今岁单单船厂,便要支出一百四十多万两。”

“也得亏是粮食贩卖的生意不错,才能有些盈利,可若是辽东的粮价什么时候真正平抑了,恐怕到时候皇店的海上贸易,也就只能满足船厂支出了。”

曹化淳和王承恩两人,不知道是不是和朱由检在一起时,总是接触一些账目,因此对数字十分敏感。

御马监的开支都在他们脑中了,而这点为朱由检省去了不少麻烦。

对此、他也开口道:“对了、眼下银库和粮仓还有多少钱粮?”

“二百九十二万四千余两,四百二十万石整。”曹化淳不假思索的回答,顺带解释了一下支出:“眼下上直十六卫军、十二拱卫营,以及山西二十八外拱卫营,还有永平一带为辽东准备了半年的六营兵,一共近二十三万大军,每年军饷三百四十四万两左右,每月二十八万六千三百两。”

“奴婢正想问殿下,什么时候把六营新卒调离呢……”

曹化淳心里也苦,那六营新卒如果调往辽东,那就是户部和内帑负责发军饷,但眼下算了算时间,从去年腊月招募满编到现在,已经整整五个月过去了,却依旧没有调动的痕迹。

因此没有办法,他只好趁这个时候开口询问,而朱由检闻言却没有着急回应,而是反问道:“辽西兵马和李如柏还没有动身吗?”

“回殿下。”曹化淳回礼道:“原本是定好三月十六出发,但辽镇那边,只有游击将军祖大寿和李宁、李兴三人都愿意跟随李如柏前往固原,朝廷给他们下达的是五月十二动身。”

“不过他们只有三营兵马,即便调走也没多大作用。”

“并且那朱万良和姜弼却还是和原来一样,不肯动身,并且麾下有七营兵马。”

七营兵马,也就是两万一千多人……

朱由检衡量着,随后才开口道:“既然祖大寿他们愿意前往,那么就催促一下李如柏他们,提早前往固原,以免河套部在秋收时叩边。”

“至于朱万良他们,我本来打算等孙传庭他们稍微扼制安邦彦他们,再调孙传庭和杨文岳援辽,但现在看来怕是时间不够了。”

“辽西的那群家伙不裁撤,收复辽东一事总是让我不安心。”

“看来得交代一下满桂和熊廷弼,提前裁撤了。”

说罢、朱由检对曹化淳道:“给皇兄上疏,另外命满桂带大宁三卫的骑兵秘密走边墙外,从榆林口入卢龙县,再调骁骑卫、羽林卫、龙骧卫前往卢龙县,在卢龙县蛮沙口聚集六营新卒后,等我消息。”

“六月中旬,我必须要看到满桂裁撤辽西的那群废物!”

朱由检说话很不客气,因为他也没有必要对辽西客气了。

他忍了这群家伙两年,现在终于有实力把他们裁撤了,心里自然要发泄一下怒气。

纸面八万多人,结果只有三四万可战之兵,每年却要吃去一百四五十万两银子的饷银,以及七八十万两的粮秣。

这次正好出兵把他们裁撤,将可用之兵吸纳,不能用的兵马就降为辅兵。

总之明年开春,大明必须要出兵,收复辽东全境!

“呜~~~~”

在朱由检想着收复辽东全境的同时,船只也路过了海口,而同时船上的水手也吹响了号角。

海边各个岗哨见状纷纷吹响号角,一直蔓延到海口南部延伸出来的水军三卫船坞。

船坞得到消息,当即大开,而运粮的船只也向着船坞驶去。

海风呼啸、吹得人凉爽惬意,朱由检和曹化淳静静等待,直到一刻钟后海船驶进了船坞。

此刻、船坞军港码头上,水军三卫一万六千八百人站成三个巨大方阵,伴随着朱由检坐船靠岸,其中一名指挥使举起了步铳,对天射击。

“砰!”

“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万人同声,看来经过多次彩排,已经熟练了。

坐船放下了船梯,随军的骁骑卫骑兵策马从船上走船梯下船,夹道拱卫。

朱由检自己也走下了船,随后向着水军三卫的军官方阵走去。

“末将代水军三卫总兵黄龙,参见齐王,齐王千岁!”

“起来吧。”看着眼前年纪二十七八,身材高大的将领,朱由检高兴的将他扶了起来。

黄龙这人在历史上,是崇祯元年才从军,崇祯三年随后收复滦州,功第一,迁副总兵的。

不过由于水军三卫的招募,他提前参军入了水军三卫,年初的时候朱由检才注意道,三卫之中横海卫指挥使居然是黄龙,随后才把他提拔为了代三卫总兵。

历史上他死守旅顺而殉国,而眼下朱由检要做的就是不让这样忠心为国的将领被沉没。

他拍了拍黄龙的肩膀,尽管与五尺八寸的黄龙比起来,眼下五尺三寸的朱由检还是有些矮小,但拍肩膀还是能做到的。

“黄龙、收到了调令没有?”朱由检笑着询问。

“回殿下、末将已经收到了。”黄龙低头作揖,随后大声道:“末将必不辜负殿下和万岁嘱托!”

“嗯……”朱由检点了点头,随后又吩咐道:“这次是山东副总兵沉有容指挥,你协从。”

“沉副总兵对福建、澎湖、大琉球一带十分熟悉,你可以多看多问。”

“击败红毛夷并不难,难的一点是我要你在大琉球进行开拓和屯垦,化淳……”

说到一半,朱由检转头看向了曹化淳,而曹化淳也从身后太监手上接过了一份图纸,转而递交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见状,也拉开了图纸,将海图展现给了黄龙看,并说道:“这是大琉球和澎湖的地图,我要你做的便是在我所标记的这七个地方,建立五个海港城池,两个补给城池。”

黄龙接过图纸,而朱由检也腾出手指了指他需要开拓的几个地方。

这几个地方分别是后世的澎湖海战高雄、基隆、台中、花莲,分别代表了大琉球的东南西北四个港口,以及海岛港口。

至于两个补给城池,也是朱由检随便选的地方。

在指出这些需要开垦的地方后,朱由检也开口道:“这次你带领二十六艘四千料以上的商船南下平叛,后方还会跟着上百皇店的船只为你们运送补给。”

“我已经向皇兄提议,将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养济院的懒汉迁移,人数在二十七万余人。”

“在你击退红毛夷的时候,上百皇店的船只会运送耕牛三千,挽马四千,以及家禽数十万南下。”

“同时、先前去湖广、四川采买粮食的商船也会运送足够的粮食前往大琉球。”

“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两万石军粮南下,到松江府的时候,还有有十艘三千料的粮船,运送七万石军粮随军南下。”

“击退红毛夷后,其余商船会运粮前往大琉球北部的海港。”

“所以你届时若是要迁移百姓,首要先迁移往北部的海港。”

朱由检说完了,并死死地盯着黄龙的表情,而黄龙也点了点头:“殿下放心、末将全都记住了,不过末将还有一些疑问。”

“嗯,你且说说看。”朱由检回应,黄龙也指出疑问道:“若是按殿下图纸上的地形,那守住大琉球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南部的海港和澎湖这两地。”

“如果要守住这两地,那么必须驻军、并且建造炮台才行,但是……”

黄龙没有继续说,但意思很明显,因为水军三卫是上直兵马,按理来说不能脱离北直隶才对。

不过对于他的询问,朱由检却道:“大琉球日后归北直隶直属,朝廷会将大琉球设置为琉球直隶府,设七县,届时水军三卫只需要调一卫回防天津即可,剩余两卫驻扎琉球府。”

说到这,朱由检语重心长的继续道:“琉球府的开拓,决定了日后水军三卫是否要扩充。”

“你看看这份地图。”朱由检又拿出了一份地图,而这份地图,则是包括了长江以南,到南洋的一份大地图。

朱由检指着台湾道:“这里日后便是水军三卫的重心,日后水军三卫会单独成为一个上直,并且会扩充。”

“诸如吕宋、泥八喇、满剌加、柔佛等地,曾经都有我大明的官厂,而日后这些地方的海域,便是水军的海域。”

“水军三卫要扩充,扩为海军,面向大海。”

朱由检给黄龙描绘了一个巨大的蓝图,并谆谆教导道:“不要只局限于一个大岛,而是要放眼整个南洋。”

“黄龙、依你之见,如果大明要彻底掌控南海,需要多少兵马战船?”

“额……这……”黄龙犹豫了片刻,才回应道:“最少需要十个卫,上百艘六千料战船吧……”

“诶!”朱由检一巴掌拍在了黄龙肩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黄龙、不要小家子气,往大点想!”

“额……十五个卫?”黄龙试探性说出口,却不想朱由检直接道:“不!是二十个卫!”说罢,朱由检就道:“二十个卫的兵马,战船、运兵、运粮船最少四百艘。”

“黄龙你想想、这么多兵马,都要分部南洋,那自然要在南洋屯垦。”

“吕宋、泥八喇、满剌加等地,大弗朗机和红毛夷已经开垦了不少田地,只要把他们驱赶,我们就能在当地驻军。”

“琉球府的屯垦,实际上就是为了开垦南洋而积攒经验。”

“所以说、黄龙啊……”朱由检双目直勾勾的盯着黄龙,语重心长道:“琉球府迁移百姓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吧?”

“末将明白了!”黄龙还是不太懂,但他了解了一点,那就是迁移百姓,发粮食和农具、借耕牛和挽马给百姓耕种,是他击退红毛夷后的重中之重。

见他这么上道,朱由检也就不画饼了,随后从曹化淳手里接过一本文册,对黄龙道:“这文册是我对你们屯垦琉球府后,可能遭遇的一些疾病、难题做的总结,你可以看看。”

“谢殿下。”黄龙接过文册,而朱由检也道:“你准备何时出发?”

“末将准备初九出发前往登州,随后与沉副总兵汇合后南下,大概五月末抵达松江,六月中旬便可以抵达福建。”

黄龙将自己的计划全部说了出来,朱由检听后也觉得不错,随后转头对曹化淳道:“粮船都准备好,红毛夷的人数和战船不多,以水军三卫的实力,只要前往澎湖就能将他们击退。”

“粮船在六月二十就必须全部运抵琉球府北部。”

“是……”曹化淳作揖应下,而朱由检转身对黄龙说道:“这一战结束,若是琉球府屯垦得好,你这个代三卫总兵的代字,也就可以去了。”

“末将必当竭心尽力,以报国恩!”黄龙一听打完就能升官,立马单膝下跪,作揖回应。

朱由检将他扶起后,又对水军三卫的军官们开口道:“三卫的开拔银都领到了吧!”

“领到了!”众多军官回应,后排的士兵不知道说什么但也跟着吼。

“既然领到了,这次南下就给我好好的打,打出大明的国威出来!”

“杀!杀!杀……”

吼声响彻云霄,估计雷耶斯左恩估计做梦都想不到,他就是想展现一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力,然后让明朝给他们一块地方做生意,却引来了水军三卫这种恐怖存在的围剿……

第179章 全歼荷兰远征军

五月初九、在朱由检打画饼和打鸡血下,水军三卫一万六千八百水兵,驾驶着二十六艘总吨位高达四万吨,聚集了七百多门重磅火炮的舰队南下。

在他们身后,还有各式满载牲畜的商船。

这些商船会前往江南贩卖牲畜,随后将银两拿去湖广、江西购入粮食,随后运往琉球府。

同时、广东香山县的濠镜(澳门)也遭遇了袭击。

由荷兰远征舰队长官雷杰森率领的远征军抵达濠镜附近水域,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2艘军舰和2艘同行英国武装商船,在接到消息后也飞快赶来,参与包围濠镜的战斗。

不过由于荷兰和英国人分赃不均,英国人在第二天带领船队撤离濠镜。

但即便如此,荷兰依旧凑齐了13艘大小战船与1300名士兵。

荷兰在当天开始首轮炮击,并朝着濠镜南部的圣佛朗西斯炮台勐攻,但并没有什么成果。

但荷兰人看出了葡萄牙人和明朝在濠镜附近的兵力空虚,因此放心大胆地在第二天开战进一步行动。

正在里古州和安邦彦打游击战的两广总督胡应台在得到了广州的八百里加急后,只能分出两千兵马回防广州。

一时间,大明广东、福建等沿海遭遇不同程度的航路堵截。

“趁火打劫、宵小之徒!不愧是海外杂种!”

养心殿内,朱由校气的破口大骂,虽然两广和福建海商没有给大明缴纳多少赋税,但终究是大明百姓。

眼下红毛夷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再不打也太说不过去了。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三省便有二十多艘商船遭遇围攻,漳州、泉州、濠镜、香山等地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炮击。

这么一来,便是内阁都开始注意起了南边的事情,叶向高更是带着奏疏和战损递交到了朱由校手中。

也正是他的递交,让朱由校看到了死伤后,才这么动怒。

面对皇帝的动怒,叶向高也作揖道:“万岁,澎湖为漳泉之门户,而北港(台湾称呼之一)即澎湖之唇齿,失北港则唇亡而齿寒,澎湖可虑,漳泉亦可忧也。”

“红毛夷不过两千余人,二十几艘战船,便将广东、福建的海路断绝,南居益在干嘛?”朱由校脸色黑的可以滴水了。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