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169章

作者:北城二千

在知道船只是皇店的之后,官兵叫来了漳州府的百姓,将搁浅的船只拖往了漳州府的船厂。

同时,李茂下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了漳州府南镇抚司百户所,将皇店船只遇袭的事情,以八百里加急的甲等军情,送往了京城。

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天启二年的五月初七了,而这样的消息,让刚刚结束农忙,返回京城的朱由检盛怒。

“汝母婢!连我的船也敢打?!”

刚刚回到京城,屁股都没有坐热的朱由检破口大骂,让送消息前来的崔应元汗颜。

坐在主位的朱由检也是郁闷,他一直在关注山东的局势,因为他记得今年会爆发白莲教支教的闻香教造反。

结果崔应元是抓了不少闻香教的人,但就是没有抓到徐鸿儒等主要犯人,而因为淮北、山东两处地方赈灾得力,加上船厂招募了大量山东男丁,导致了并没有那么多人家破人亡。

山东大地震的后续中,死难者九万余人,数据应该不假,因为崔应元的南镇抚司调查出来的,也差不多是这个人数,还处于可控范围。

眼下农忙已经结束一个月了,再过三个月就能秋收了,只要这三个月不出问题,闻香教的起义应该就不可能了。

后续只要继续抓捕闻香教、白莲教的传播者,应该就能杜绝一部分被蛊惑而造反的百姓。

不过他没想到、他注意力在辽东、西南、山东的时候,荷兰人却在漳州府给了他当头一棒。

目前只知道对方有七艘船,数百人,具体的人数和火力配置都没有。

另外柚木的阴干还有两个月,军舰建造最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就算能打,也是五个月后了。

可问题是,如果荷兰人大举入侵也就算了,偏偏他就派几百人和七艘船来打自己主意,真当他朱由检好脾气?

想到这里、朱由检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抓起桌上的军报就道:“此仇不报,朝堂之上岂不是以为我御马监人人可欺了?”

“崔应元、转告李若涟,让他好好给我探查红毛夷的军情,这次不打的他满面桃花开,孤的名字倒过来写!”

说罢、朱由检抓着书信,就朝着养心殿走去,而站在门口的曹化淳见状,连忙跟了上来。

他叫人准备好了车辇,本想扶朱由检上车,结果朱由检蹭地一下跳了上去,一头钻进车里的同时,还对曹化淳道:“驾车!”

“是……”曹化淳心中苦笑,自家殿下是真被那群红毛夷给惹毛了。

不过想来也不奇怪,这几个月西南战事陷入了僵持,尽管孙传庭数人获得银两后,募了不少兵马,但这些兵马想要形成战力还需要大半年时间。

偏偏安邦彦和宋万化、安效良等人躲在山中,掘了山道,一副死守贵南地区的同时,还时不时的去广西打秋风。

这么一来,明军想抓这群家伙还得修路。

就贵南的喀斯特地貌,修一条路很难,但掘毁却很简单,这么下去、每年上百万两银子的支出,朝廷也扛不住。

当然、最值得担心的还是辽东的努尔哈赤。

三个多月以来,努尔哈赤一直没有动静,但没有动静才让人觉得发虚。

偏偏杨镐在朝鲜又没有调查出什么东西,让人不知道努尔哈赤和朝鲜具体有没有私下贸易。

北镇抚司不管怎么下手,都侵入不了建虏内部,更别提策反谁了。

唯二的好消息,恐怕就是番薯、马铃薯、玉麦等作物被安排分散种植的成功,以及御马监皇店海贸的发达了。

结果就是这样的好消息,也要被红毛夷给搅合了。

如果不是李茂跑得快,估计三艘商船上,价值上万两银子的牲畜就要被掳走了。

因此曹化淳比较好奇,自家殿下去找万岁会说些什么。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马车也停到了乾清宫门口,而朱由检一见车停稳,便从车后开门,跳下了车,气势汹汹的朝着乾清宫走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朱由校惹了他。

在乾清宫门口的班值太监刘若愚见到朱由检的模样,瞬间精神了,隔着老远便行礼,随后胯步入了殿内,提前一步对养心殿的朱由校道:“万岁、齐王求见,貌似有些着急……”

“着急?”听到这话,穿着中衣,在养心殿内刨制木头的朱由校愣了愣。

旁边扶着木头的魏忠贤也隐晦的抖了抖有些发麻的双手,随后才笑着上前开口道:“万岁、想来是齐王有什么要事。”

“弟弟来了?那刚好让弟弟看看我的这马车做的对不对。”朱由校听到自家弟弟离宫三个月回宫,当即高兴的转头看向了旁边一个搭建好的马车。

这马车与大明寻常的马车不同,不同之处便是马车由四个轮子组成,并且前面的两个轮子还装备了转向的把手。

这是朱由检离去前,交给自家皇兄“陶冶情操”的图纸之一。

除了转向四轮马车、还有木质的自行车、以及一些朱由检在书上看过,但具体有些记不住的纺织机、水力织布机原理。

当时除了转向的四轮马车以外,朱由检对自家皇兄研究出其他几种东西不抱希望,因为就自行车来说,哪怕弄出来了,估计也是手工打造的奢侈品,无法流入平民之中。

也如他预料的一样,朱由校对其他几种东西摸不着头绪,因此一直投入在四轮转向马车上。

这不、今日刚好弄了一个新的马车。

也就在这时,朱由检一步踏入了乾清宫,抬起手抖着手上的军报道:“哥哥!有人抢了你的银子!”

“咳咳……”听到这话,跟在后面的曹化淳差点没一个踉跄跪在地上。

“抢我银子?”朱由校也愣住了,而刘若愚和魏忠贤也是同样。

他们心想、这世道还有人敢抢皇帝的银子?于是都不由好奇了起来。

同时、朱由检也抖着手上的军报道:“是啊、我本来想让人贩些牲畜,然后从漳州府弄些木料和银子回来给哥哥,结果红毛夷强占了澎湖,炮击漳州江口,打了那三艘船的人。”

“红毛夷?欧罗巴洲那个?”朱由校好奇了,因为据他所知,红毛夷上次入侵大明,还是十四年前。

“红毛夷抢了我的东西?”

“那倒没有,那三艘船的人拼死保护,最终把牲畜贩卖到了岸上,买了足够的木料,但红毛夷堵住了漳州江口,让他们出不来。”朱由检睁着眼睛说瞎话。

“嗯……”朱由校感觉有些不对劲,总觉得自家弟弟在忽悠自己,于是转头看向了魏忠贤:“忠贤、内阁有关于漳州红毛夷的消息吗?”

“额……这个,奴婢需要让人去看看,或许奏疏刚刚送到内阁。”魏忠贤有些汗颜,而朱由校也道:“你让人去看看吧,若是真的,这群不识天数的杂种着实该死。”

两兄弟一口一个“汝母婢”、“杂种”,属实是大明最文明的兄弟。

不过在众人看来,也就朱由检口中的话是骂人,朱由校口中的却不是。

因为这所谓的“杂种”,早就流传许久了。

万历年间,地方官员就上奏说“红毛夷者,海外杂种,绀眼,赤须发,所谓和兰国也,自昔不通中土,由大泥通闽商。”

因此朱由校这话,还真不是骂人,只是实话实话。

也在实话实说后,朱由校安排魏忠贤让人去内阁看看,而他则是拽着朱由检,指着自己打造的马车道:“这马车确实不错,我华夏曾经也有,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失传了,弟弟这次绘画图纸,让它重现于世也是好事。”

“有了它,日后粮草辎重,民间通往就简单多了。”

“额……这只是一个小玩意,不足挂齿,要是哥哥能弄出水力织布机才是大事。”朱由检年如一日的画饼,而朱由校却笑道:“那水力的织布机,江南之地也有人在使用,不过不如弟弟这图纸精妙。”

“就是其中几点,我还没有弄清楚,等弄清楚后,想弄出来应该不难。”

朱由校一如既往的嘴硬,而朱由检听到这话,心里窃喜,表面也回道:“我手上还有许多精妙的想法,若是哥哥真能弄出来,我到时候再画便是。”

“君子一言?”朱由校眼前一亮,对自家弟弟所说的精妙想法很感兴趣。

“驷马难追!”朱由检挺直了腰板,随后与朱由校相视一笑。

两人这模样,看的刘若愚、魏忠贤、曹化淳三人一头雾水,不明白木头有什么好玩的。

也在他们迷惑的同时,朱由校继续拉着朱由检说起了他对自行车、纺织机、水力织布机不了解的一些事情。

这些事情,朱由检理解的便解释,不理解的便蒙混过关,总之湖弄了两刻钟后,去内阁问话的司礼监太监也赶了回来……

第178章 出兵

“回万岁、内阁说今日一早确实是收到了福建巡抚南居益的奏疏,红毛夷确实侵占了澎湖,炮击了漳州江口!”

司礼监的随身太监低着头回禀从内阁听来的事情,而这事情说出来后,立马就让朱由校不舒服了。

他每天和文臣扯皮本来就心烦意乱,建虏不能打、是因为建虏精锐,而他们又蹲在长白山余脉之中,变相等于要打山地战。

在半原始森林的长白山余脉打山地战,代表了人数无法铺开,明军的优势也就发挥不出来。

这些东西、朱由检都告诉了他,甚至用沙盘给他解释了。

同样的,安邦彦等人也是用山高林密来和明军打拉锯战。

因此朱由校明白,打这两个势力,欲速则不达。

但问题是、红毛夷一个在海上,并且只有七艘船的“杂种”,居然赶来打大明,打他的皇店?

岂有此理……

“弟弟!”朱由校阴沉着脸,整个养心殿的温度似乎都因为他而低了不少。

便是朱由检也小心翼翼道:“臣弟在。”

“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对付红毛夷?”朱由校询问出了问题所在,而朱由检一听,当即道:“可命山东副总兵沉有容统帅水军三卫,辖三、四、五、六千料大船南下,讨伐红毛夷,顺带开拓大琉球,为哥哥弄些木料,在大琉球建立船厂。”

朱由检心里乐开了花,如果真的趁这一战开发了大琉球,那大明可就要卡住前往日本和朝鲜的航道了。

要知道对日贸易路线的利益可不少,如果大明垄断了日本这条航线,依托皇店进行贸易的话,每年所获利,完全可以达到百万之巨。

之后还可以凭借荷兰入侵的理由,拒不和谈,等日后解决了内部问题,再下南洋。

“大船现在有多少艘?”

朱由校听到自家弟弟要用沉有容,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沉有容是水军宿将,随后他询问起了大船有多少。

“三千料大船一直在下水,真要调动,最少有五十艘,四千料有十艘、五千料十艘,六千料六艘。”

朱由检解释着,顺带说道:“一共七十六艘大船,不过燕山所的火炮有限,眼下二十斤和二十五斤火炮只够满足四千、五千、六千三种二十六艘大船,共七百四十八门火炮。”

“这么多?”朱由校吃了一惊,他是知道二十斤和二十五斤大炮威力的,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火炮。

对此、朱由检也无奈道:“原本是等着年底装载战船的,却不想现在货船先用上了。”

此时此刻、如果雷耶斯左恩知道,朱由检把吨位一千二百吨以上,装备二十六磅炮、三十磅重炮的存在称为货船,恐怕会气得吐血。

他们荷兰东印度公司,二十六磅炮和三十磅炮全加起来,也没有七百门。

“水军三卫的人数,应该刚刚足够操控这二十六艘大船吧?”朱由校想起了自家弟弟给自己交的未来战船奏疏,因此反应了过来,而朱由检也苦笑道:“差不多,本来军舰也就准备以这三种型号为主,所以配置也刚好,就是原本军舰的火炮数量应该要比货船装备的更多的。”

在朱由检的设想里,如果真的能弄出六千料的军舰,那火炮配置最少是81门,船员800人,五千料最少72门,船员600人,四千料最少64门火炮,船员420人。

结果军舰没等来,反倒是先等来了欧洲人的入侵。

好在荷兰在远东的实力并不强大,加上又是在自家门口进行海战,没有那么大的补给要求。

加上老将沉有容在福建一代打过倭寇,登陆过澎湖,大琉球,熟悉水战。

再怎么说、这样让人窒息的配置,都不可能翻车才对。

“既然如此、那就命福建巡抚南居益调配火药三万斤,打磨二十斤、二十五斤石弹五万枚。”

“至于粮秣和澹水、就由弟弟自己补给了。”

朱由校稍微平息了怒气,对朱由检露出了笑意。

朱由检见状,当即也讨了个好,趁机说道:“要在大琉球驻扎,需要不少劳力,所以请哥哥准许弟弟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养济院调动百姓屯垦。”

“这……你想招募多少?”朱由校警惕地看着自己弟弟,似乎发现了自家弟弟露出的狐狸尾巴。

“额……这个……”朱由检有些尴尬道:“自然养济院有多少懒汉,就招募多少人了……”

“这三省的懒汉可不少……”朱由校眯了眯眼睛,似乎说已经看清楚了朱由检的狐狸尾巴。

“也不多……就二十几万吧……”朱由检眼观鼻、鼻观心。

“弟弟还真敢提啊……”朱由校一听到这么多人,当即就咬牙切齿的挤出了这句话。

“毕竟是为了帮哥哥弄些木工用的木头。”朱由检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

“喔……那我还是真的得谢谢弟弟了。”

朱由校特意将“谢谢”两个字说的很重,而朱由检当即起身道:“诶、回来忘记洗漱了,这样风尘仆仆的样子,来面见哥哥着实太失礼了,哥哥等等,容我回勖勤宫洗漱,随后斋戒三日,再来养心殿找哥哥。”

说罢、朱由检脚底抹油,一路小跑的向宫外跑去。

“化淳!记住你家齐王殿下说的,斋戒三日!”

朱由校特意大声地喊着,听得朱由检加快了步伐,拽着曹化淳往外跑。

“噗嗤……这憨货……”朱由校听着急促的脚步声,忽的笑了出来,而魏忠贤也趁机献媚道:“说不定齐王也是知道万岁是在玩笑,因此配合着呢。”

“嗯……以弟弟的才智,倒也不是不可能。”虽然这么说,但朱由校还是笑着摇起了头,随后起身,继续对自己的马车进行改进。

倒是得到了承诺的朱由检,刚刚回到京城,不过吃了一顿饭,随后就手拿内阁和六科下发的圣旨,向着天津赶了过去。

他同时带走的,还有太仓的三万石米。

由此赶了三天路,终于抵达了水军三卫,也终于在上次被自家皇兄截胡后,第一次看到了天津船厂。

从三角淀到海边的运河两侧,满是整齐高大的船坞,这些船坞中,几乎摆满了正在建造的货船,而朱由检站在其中一艘货船上,带着满载的粮食,朝着海口驶去。

“去年来到这里时,运河两岸还是一片荒芜,现在却这么繁华了。”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