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106章

作者:北城二千

“弟弟的意思是,他如果想要反,会等老奴攻破辽沉才反?”朱由校大概听出了这个意思。

不过对此、朱由检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头道:“他在等,但是却不一定要老奴攻破辽沉,他才会起兵。”

“一旦局势有利于他,那么他也有可能会起兵。”

“既然如此、倒不如主动出击!”朱由校眉头一紧,而朱由检却连忙摇头道:“眼下西南兵马编练不过五个月,秦良玉的川兵也不过训练了四个月。”

“就局势来说、还需要等待,尤其是等到冬季。”

说到这里、朱由检解释道:“我猜测、奢崇明如果要造反,可能会在秋收之后,并且必须在冬季到来之前攻下最少三个县,得到三个县的常平仓粮和官粮,才能维持人马。”

“如果他秋收后没有起义,那么随着辽东的局势一步步的好转,奢崇明只会老老实实的呆在永宁宣慰司,做为大明镇守当地的土官。”

“如果能这样,自然是最好。”朱由校吃了一口酥山,在自己弟弟的解释下,也不再纠结。

他询问起了辽东的事情,关切道:“按照时间、眼下登来水师应该在天津准备装粮运往镇江了,弟弟你真的认为,在镇江屯田,可以让老奴对沈阳的攻势递减吗?”

“这个希望并不大,但能让老奴调兵回防是一定的,只是兵马的数量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变相也是减轻沈阳的压力。”朱由检继续端起冰雪冷元子吃了起来。

吃了两口后、他紧接着道:“这次的调兵,主要还是臣弟准备震慑一下朝鲜,顺带在辽东东部留下一支客军兵马。”

“怎么,准备对辽东的卫所动手了?”朱由校吃了一口酥山询问,而朱由检摇了摇头:“埋下一颗钉子罢了,如果真的要动手,臣弟准备先对宣府和大同下手。”

说到这里、朱由检为皇兄说了一下宣府和大同的局势。

“眼下、宣府和延庆、保安两州有十五卫九营二十六所,大同镇有十四卫七所十二营。”

“不过、宣府与大同援辽,战死了不少营兵,因此眼下营兵具体是多少,还尤未可知。”

“按照兵部的情报,大同镇原额马步官军13万5778员,实在官军8万3815员,原额军马5万2000匹,而眼下实在军马2万4564匹。”

“至于宣府镇,原额有马步官军15万1452员,实在官军8万3304名,而宣府原额军马5万5274匹,实在军马3万4200匹。”

“其中宣府每岁的军饷是,民运折色银七十八万七千余两,盐引银十三万五千余两,京运年例银十二万五千两。”

“营兵盐引银二万六千余两,京运年例银十七万一千两,所有合计一百二十二万二千两,当地只能负责二万二千两和十三万三千石的军屯粮。”

“至于大同镇,民运本色米七千余石,折色银四十五万六千余两,屯田及民运本色草二百六十八万余束,折草银二万八千余两,盐四万三千余引,京运年例银二十六万九千余两。”

“此外营兵需要京运银十八万一千两,盐七万引,算下来是军饷一百万六千两银子,盐十一万三千引,粮七千余石,草二百六十八万束!”

“至于大同镇的卫所,每年能屯粮七万余石,折色银一万六千余两,牛具银八千余两,盐钞银一千余两,朝廷需要发九十八万余两。”

说到这里、朱由检长舒一口气道:“两镇在兵部那,一共有16万7119名兵卒,军马5万8764匹,军饷折算下来,却需要二百一十八万两,盐十一万三千引,粮七千余石,草二百六十八万束。”

“这林林总总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二百六十万两左右。”

韩景略将大同和宣府的纸面情况说了出来,而朱由校在听完后却笑道:“弟弟以为、他们能有多少人?”

或许是见惯了朱由检裁撤空额,现在连朱由校都知道,纸面和实际的差距了。

不过对此、朱由检却笑道:“大同和宣府还是有一定战力的,我估计两地加起来能守城的兵马有五万人,能出关的兵马在两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总数是在七万人左右,想要裁撤他们的难度很大,仅此于辽东。”

“那弟弟是怎么想的……”朱由校特别喜欢看自己弟弟一本正经讲边事的模样,而朱由检也很坦然地说道:“简单,调两万营兵援辽,然后在燕山大营给他们按人头发响。”

“这件事情要提前告诉大同和宣府的将领,让他们不敢吃空饷。”

“只要他们不吃空饷,那么发这两万兵马的饷银和欠饷,外加上开拔银的话,也不过就是四十八万两银子,以及二十万石粮草罢了。”

“只要他们抵达辽东,那么就可以对大同和宣府动手裁撤了。”

“不过……”朱由检看向了朱由校,皱眉道:“臣弟怕东林文臣会开始弹劾……”

“弟弟不用担心他们。”朱由校听到这话,不以为然道:“叶向高已经抵达天津,不出三日便会入阁,届时由他平衡各党,弟弟想要裁撤大同和宣府,乃至山西三镇的兵马也就简单了,唯一我所不能猜到的,便是御马监,能养得起这么多兵马吗?”

朱由校询问,而朱由检也道:“养兵虽难,但难不过朝堂上的明争暗斗。”

“朝堂上的事情,弟弟不用担心,只要等我的旨意便可以动手。”

当朱由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由检心安了不少。

他明白自己,说实话他是长于军事,短于政见。

要他和那些心眼子贼坏的文臣们搭台唱戏,他是真的唱不下去。

在这点上、他比皇兄,甚至历史上的崇祯都还要差。

最少历史上的崇祯都能在一开始利用东林打击阉党,随后将魏忠贤麾下阉党瓦解后,又利用浙党打压东林,最后将东林一脚踢出朝堂。

这份手段、朱由检可没有。

或者说、眼下的他不具备,但未来说不定。

“对了!”

在朱由检自省吾身的时候,却不想对面的朱由校突然起身,对身后的魏忠贤道:“忠贤、今天应该是选妃的第六关对吧?”

“回万岁、是的。”魏忠贤献媚的回应。

“那准备车舆,我和弟弟去看看,能进入第六关的秀女是什么样。”朱由校笑着开口,想起了“正事”。

“我也去?”听到这话、朱由检指了指自己。

“自然!”朱由校抓住了朱由检的手,拉着他起来,而魏忠贤也连忙命令东厂的太监驾车舆前来。

朱由检被朱由校拉着走,虽然他的力气能挣脱对方,但却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看了一眼陆文昭和李若涟,匆忙交代道:“李若涟、你这次干得不错!陆文昭,你记得……”

“弟弟别磨蹭了,再磨蹭就看不到了!”

朱由检话都没有说完、就被朱由校一把拉走,随后拉着他坐上车舆,车舆当即向着内廷的东六宫前去。

在那里、还有数千秀女等着他们兄弟……

第132章 谋划山西三镇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着实写足了杨贵妃如何受到唐玄宗的独宠。

不止是朱由检这家伙、估计后世大部分男人都对后宫三千佳丽这句话热血上头,就是有点废腰子。

只是、朱由检这家伙对于这句话的臆想,早就在看到清末时期的后宫照片时破碎了。

除了少数几个人能看得过去,其他的清朝嫔妃简直让朱由检看了就想跑。

当时他以为清朝后宫如此,那其它的朝代后宫佳丽的质量估计也高不到哪里去。

但在车舆上,朱由检的想法却被朱由校的解释改变了。

“当年太祖高皇帝立下祖训,“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拂受!”

车舆上、朱由校侃侃而谈,生怕自己弟弟不了解选妃的过程,因此对他解释道:“我大明的后宫妃嫔都是从民间选秀,而后经过多层筛选之后的佼佼者,所以弟弟等一下可以放心,若是有看上眼的,尽管可以对我说。”

“虽然祖制上不能找比亲王年龄大的嫔妃,但如果弟弟喜欢,可以先把对上眼的秀女选到东宫当差,等大一点再婚娶。”

“我还不着急。”听着自家皇兄没有头脑的话,朱由检有些汗颜。

他才十一岁,可不想为了女人把自己弄的不孕不育。

不过听了自家皇兄的话,他又回想起之前自家皇兄说今天是第六关,因此询问道:“选嫔妃的流程是什么?”

“回殿下……”魏忠贤对车舆上的朱由检笑着解释道:“首先是朝廷派出多路人马前往全国各地,主要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物色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的淑女,只要是看中了就会给这家父母留下一部分财物作为聘礼,然后责令他们某月某日将女孩们送到京城。”

“等约定日期一到,大约会有五千名左右经过精心挑选的女孩云集京城,于是选秀就这么开始了。”

“这些人至少要经过八关,最终才能确定哪些人被淘汰,哪些人会被留下来充当宫女或者妃嫔、甚至是皇后。”

“第一关先是让女孩们每百人排成一行,列队接受检阅,由万岁亲自指派的太监一个个仔细观察她们的体型,然后挑出一千名高矮胖瘦不符合要求的淘汰。”

“第二关是第二天开始,同样让女孩们列队站好,这次太监们会一个个仔细观察他们的五官长相,然后从其中挑出一千名不太满意的淘汰。”

“第三关便是淑女们对自己的才艺解释,演绎才艺,随后由选秀的考官太监提问,从中又挑出那些口齿不清或者应对太过紧张的一千人淘汰。”

“第四关便是测量淑女们的手脚体长,然后让她们走几步,以观察她们的气度神情,然后从中淘汰掉一千人。”

“第五关则由皇宫里的稳婆对剩下的这一千人再次进行体检,经过‘探其乳,嗅其腋,们其肌理’等等一番折腾以后,只剩下三百个左右的女孩算是达到了‘宫女’的标准。”

“至于今日的第六关,便是由专人对这三百名新‘宫女’进行封闭式训练,以观察他们的性格作风、饮食起居等等,然后再从中挑出五十多名成为皇帝妃嫔的候选人,那些没被选中的则可以正式留在宫里充当宫女。”

“十天后,第七关则是由皇太后或者太妃们从剩下的五十名中选出三名最满意的候选人。”

“而最后的第八关,便是由万岁从这三位之中亲自挑选一位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至此,选秀才算正式结束。”

魏忠贤一番献媚,但朱由检听后却尤为无语。

合着他错过了五千秀女的选拔,眼下只有三百秀女了?

虽然这三百秀女是从全天下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淑女中选出的,但朱由检还是有点不相信。

主要还是清末的后宫照片让他看的沉默了,都差点看出了心理阴影。

“到了,万岁、我们得小声点,若是被太妃的人知道我们偷看,那奴婢少不了挨两顿板子,万岁和殿下也会被外臣弹劾的。”

魏忠贤一副自己冒着很大危险才来做这事情的模样,让朱由校嫌弃道:“知道了,弟弟走!”

说罢、他叫着朱由检下车,而这时两名小太监也端来了长长的两个竹梯架在红墙黄瓦之上,朱由校一马当先的爬了上去,随后摆手示意朱由检跟上。

“在自己的地盘还得这么偷偷摸摸的看女人……”

心中嘀咕一句,朱由检就麻熘的爬上了梯子,趴在围墙顶部看着宫内的景象。

此刻、在他们的不远处,宫殿的前方果然站着乌压压的数百人,她们站的很直,却低垂着眼帘,十分淑女。

这一世朱由检的视力很好,一眼扫过去,顿时咽了咽口水。

他倒不是没有见过女人,毕竟宫中的宫女都长相十分秀丽,但那些宫女和这从全国选上来,历经了五轮淘汰的三百秀女相比,就略逊一筹了。

爬上墙之前,朱由检还在想,再漂亮能有多漂亮?结果这一看到三百秀女,他顿时就明白了自家便宜老爹,还有自家曾皇祖父为什么会死在女人肚皮上的行为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凋饰……

三百从全国上千万淑女中杀出的秀女,她们脸上没有任何的妆容,但是却更突显了她们的清丽可贵。

朱由检发誓、他上下两辈子第一次看十四五岁小女孩看到脸红。

“我也才十一岁……”

这个时候朱由检倒是想起自己才十一岁了,而他看向旁边的自家皇兄,却发现自家皇兄面白如玉,似乎对这些“庸脂俗粉”已经看腻了。

“淦!当皇帝就是好!”

看着自家皇兄一副这些女人都是他的模样,朱由检莫名生气了一种男人之间的嫉妒。

“唱礼!”

“万岁圣躬安……”

忽的、随着一个女官的开口,三百秀女喊出了“万岁圣躬安”,差点让朱由检两兄弟以为他们被发现了。

回过神来才发现她们是在练习宫中的礼仪,而朱由校也松了一口气,转头对朱由检道:“如何?弟弟有没有看上眼的?有的话就送几个去弟弟的的勖勤宫。”

“额……”朱由检心里想说几个怎么够,我全都要……但还是怕死地说道:“这些都是哥哥的,我还小……”

“那弟弟觉得这三百人里谁更好看?”朱由校不胜其烦的询问朱由检,好像在他这里,朱由检的意见很重要。

“这个……”朱由检把目光放回到了三百秀女身上,一个个的从她们脸蛋、身材看去,不多时就在人群中找到了十分显眼的几个秀女。

其中第一人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身段也很好,杨柳细腰,盈盈可握。

“那个、那个、还有那个……都不错。”朱由检指着其中七个秀女询问,而则是魏忠贤也上了一个梯子,趴到了围墙上。

朱由校一见自己弟弟指的几个女人,扫了一眼便皱眉道:“除了第一个、第二个还可以以,其他几个秀女的脸太瘦了,屁股也小,我听宫中的稳婆说,屁股小的生孩子不行。”

说罢、他对王承恩道:“第一个人叫什么?”

“好像……”魏忠贤不确定道:“好像姓张,具体叫什么我也不确定……”

“是吗?那就她了!”朱由校一拍手,当即定下了一件事。

朱由检听到魏忠贤说着秀女姓张的时候,便当即知道了这人可能就是自己未来嫂子张嫣。

“怪不得被称为五大艳后……”朱由检多看了两眼嫂子,随后就准备打量其他人。

结果就在他东看看,西看看的时候,却有几个女官有说有笑的从长道拐外走来,并见到了趴在墙头的三人。

“有人偷看!”

几声尖叫,瞬间就触发了朱由检的神经,他刚想叫自家皇兄亮出身份,却听到梯子摔落地面的声音,侧头看去,自家皇兄已经和魏忠贤撒丫子跑了。

你俩是真老六啊……

“在自己的地盘看自己的女人干嘛还要跑啊!”

朱由检在内心大吼,随后在听到净军甲胄声的时候,也连忙跳下梯子,撒丫子跑了起来。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