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53章

作者:黑心师尊

“朝廷会信?”

徐泾皱眉,提出疑问。

“朝廷和崇明帝不会信……”

“不过朝廷应该会刻意遮羞。我记得大哥让我们不要杀官,只将其囚禁,然后礼送出了关西道……”

“倘若大哥上奏请赏,那么这场叛乱就不会认定为叛乱。”

“这些丢土的官员,应该会回朝廷运作。即使这些官员不行。依我看,崇明帝极有可能会认下这封请赏奏折……”

徐盛华认真分析。

说到这,他冷笑一声,“丢了一道之地,就是丢了祖宗基业,他死后,名声可不会好。与其如此,还不如故作不知,先派大军讨伐,若不成,至少明面上,他不算丢土。”

“那接下来呢?”

徐明、徐泾眼睛一亮。

他们也没想到,徐行的谋略竟然如此深远。

“接下来,还请大哥解说。”

“小弟愚见,不敢贪言……”

徐盛华很自觉的退了一步,不敢抢徐行的光芒。

尽管他是自家人,可若不知分寸,迟早这自家人也做不下去。他大哥可不是悼天王姚当那等糊涂之辈。

“也简单……”

“若咱们能兵胜朝廷此次反攻,按照朝廷先前所言、下的文书,咱们非是叛军,也就是说,咱们变相的就成了朝廷所承认的官兵!”

“每洲每县的官员,朝廷皆已承认!”

徐行点头,耐心解释道。

大义,朝廷最不缺。搁在文官上,知道大义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然而于崇明帝而言,他却很难看到这一点。

即使看到了……若朝廷兵胜,一战而下,关西道再无后患。

若朝廷兵败,与其让关西道明面上割据,打他的脸,还不若承认四明山已经被“招安”的事实。

“天王,乃我徐家麒麟子。”

徐泾闻言,忍不住赞道。

徐行的这条计策,打的是政治战。

一旦承认四明山在朝廷的体系之内,朝廷的威信必然会一落千丈,从根本上,凤溪国将再也难以维持中枢凌御地方的体系。朝廷禁军孱弱,地方坐大,将会有无数地方实力派会仿效徐行此般行为,成为各地的军阀。

将与朝廷作对的矛盾,转移为地方与中枢之间的矛盾。

前者对抗天下,后者只对抗神京一地。

只要关西道对战朝廷胜了这一次,今后朝廷就再无能力抽调各地大军围剿关西道叛军。因为关西道从此就成为了地方势力的一份子了。

打关西道,就是打地方军自己。

而在关西道内部,官职被朝廷所承认,徐行就又笼络了士绅们。

有朝廷的大义在,悼天王姚当的大义……就不重要了。

……

崇明二十二年。

初春,二月。

朝堂上。

“关西道告急……”

“他这个悼天王的请赏书却来了。”

崇明帝端坐在龙椅上,他头发花白,一脸老态,身上的龙袍浆洗的有些发白,在下裳的不起眼处还能看到一些补丁。

此刻他翻看了几眼奏折后,冷哼一声,发笑道。

紫薇殿内,众臣形似鹌鹑,瑟瑟发抖,不敢直视龙威。

“诸卿可有良法?”

见此,崇明帝内心满意一笑,他的御下之法越发炉火纯青了。

不过他面上仍不动声色,只做出一副怒急的模样。

“吾皇……”

“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只知请安,不敢多言。

“欧阳爱卿,你为宰执,理应多言……”

崇明帝目光移到右首第一列的欧阳宰执脸上,见其手捧笏板,面色清朗,于是微微颔首,问道。

“回陛下。”

“微臣听说,这四明山有四大天王。”

“在第四天王未来之时,三大天王寂寂无名,但第四天王到来后,四明山一跃成为十八路反王第二势力……”

“此刑天王正是太仆寺前八品典厩丞徐行。”

正在欧阳宰执准备上奏的时候,忽然,有一绿袍小官,疾步走到殿中,抢先道。

第69章、阖家保证

前八品典厩丞徐行?

在天下闹得沸沸扬扬的反贼刑天王,竟然原先只是朝廷的一个八品小官?

绿袍小官的话音一落,有若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场朝臣,内心皆不平静。

八品典厩丞,若非大朝会,连入紫薇殿陪末座的资格都没有。区区一个微末小官,竟然逼得十万禁军大败,关西道失陷……

“幸好本官和徐行结了一个善缘。”

“放走了赵芸娘……”

听此,九卿之一的太仆韩遂暗自庆幸。

朝廷孱弱,这是众臣一眼就能看出的事实。

以前太尉魏文通在的时候,朝廷还未显现出亡国之相。但自从十万禁军丢在江南西道后,哪怕朝廷仍有十五万禁军存于神京,可禁军精锐的神话已然破除,国内皆知这些禁军都是样板子货,经不起碰……

最先打脸皇权的,就是围剿十八路反王的各支地方军。

养寇自重!

阳奉阴违!

若说这些军头嚣张也就罢了。

武将向来如此。

东华门唱名的才是好男儿。

然而,前些时日,各道上供贡品。

一些偏远州县的贡品全是次货,以次充好。

不过这些地方官也有理由,先是哭穷,然后说天下盗贼兴起,拦路抢劫,请朝廷速派官兵围剿,不行的话,给他们招揽团练的权力……

(团练,就是乡兵。)

一桩桩,一件件事,让朝廷的威信日渐丧亡。

明眼人,都能看出。

朝廷……已是秋后的蚂蚱,长不了了。

即使徐行兵败,做了为王先驱的角色,但朝廷的日后……大多数人亦不再看好。崇明帝,就不是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主。膝下的子嗣,也没一个有日后能挑起大梁的存在。

“等等……”

“这姓陈的……现在提到徐行,难道是……”

韩遂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了起来。

他此刻低首,倒也无虞别人看到他的面容。

刚才抢在欧阳宰执前面上奏的官员,非是六部官,而是科道官,专门负责“谏言、监察”的六科给事中的从七品给事陈厚。

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

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其他朝臣在紫薇殿中乱出列,抢宰辅的风头,是大罪一桩,乱朝仪。但六科给事中的谏官则无须担忧这一点,直接就能上奏。

若是在王朝初期、中期,这六科给事中还能负责谏言,但在如今的崇明一朝,这六科给事中就是各党豢养的一条狗,专门负责攀咬。

此刻,陈厚的话……

攀咬的就不仅是宰辅了,还有他这个韩太仆!

百官寂然。

欧阳宰辅回首,斜睨了一眼陈厚,缩回到了朝列之中。

“卿所言……”

“可是当真?”

崇明帝冷眼看向跪在殿中的绿袍小官。

“臣所言,字字属实。”

“若有虚言,臣愿以项上人头和阖家性命做担保。”

“徐行,逃狱出了天牢,入了绿林……”

陈厚叩首,双手捧起奏折。

他说的非是虚言,奏折里面的内容,正是证明徐行就是刑天王的证据。若是徐行仅在江南西道的四明山,无人能知道徐行就是天牢的八品犯官。但当徐行回到家乡关西道后……这等事瞒不住。

“胡言乱语!”

崇明帝冷笑一声,“犯官徐行早在天牢走水中被烧死,何来的逃狱一事?尔食尔禄,皆受皇恩,不仅不图回报,还要构言诬陷良臣。”

他说完话后,目视已经瑟瑟发抖、额生冷汗的陈厚,“朕再问你一句,可还要继续上奏伪言?”

昨日,巡夜司指挥使已经连夜入宫,给他汇报了徐行逃狱之事。

天牢的监察,亦有巡夜司一份职责。

他和刘指挥使是同食一奶的兄弟,自幼感情深厚,怎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去怪罪这个同奶弟。

巡夜司监察天下,偶有失察,亦是常事。

若真的让陈厚上奏成功,巡夜司必受秧灾……

其外,陈厚的上奏,是在打他的脸!

一个区区八品的小官,逃狱之后,就在天下搅动了这么大的风云。天下人,定会说他这个皇帝识人不明。

“臣……臣不敢欺瞒君父……”

“臣……臣上奏的是伪言,是受了关西道梓州刺史何原文的三千两贿赂,故此说此谎话,还望君父饶臣家眷性命。”

陈厚颤着嘴唇说完这一通话。

语毕,他颤巍起身,咬紧牙关,就朝殿柱撞去。

噗通一声。

涂了丹漆的殿柱颜色更鲜红了一些。

群臣见到这一幕,愈发默然。

无人敢再发出响动。

周遭,落针可闻。

上一篇:长生志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