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52章

作者:黑心师尊

场内,坐着几名徐家人,此刻闻言,尽皆面露微笑。

第67章、自废武功

虽然常吉所言,对徐家的功绩有一些夸大。

但这也不尽是虚言。

有了刑天王做后盾的青木徐家,从青木县的豪强,一跃就成为了关西道的顶尖豪强。

被外人统治,关西道的豪强们还会心生警惕。

但……一地的豪强们,各个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徐家和刑天王做担保,豪强们又不是什么朝廷死忠,所以对四明山的统治没有丝毫抵抗之心,轻易间就将关西道的各个城池让给了四明山。

否则,若四明山真烧杀抢掠,一路抢抢抢,凭借各大豪强的家底,四明山想要靠半个月的时间就攻下关西道,那是痴心妄想!

甚至……还会被豪强联合官兵,将他们彻底围剿死。

大的豪强、门阀,或许不鸟青木徐家。

但一等四明山在青木县等周围几个县站稳脚跟,就会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壮大。到时候也由不得这些豪强、门阀自视甚高了……

……

“常将军谬赞了。”

“我徐家,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徐行此世的亲爹徐明听到此言,拱了拱手,谦虚道。

“要是没我们四明山义军,你徐家凭什么……”

一个义军将领叱问。

“常将军所言不错……”

“我四明山能攻下关西道,徐家和徐县令确实居功至伟。”

眼见四明山内部的本土派和外来派起了矛盾,悼天王姚当连忙出言,打住了两派的进一步争执。

会客厅内陷入寂静。

刚才义军将领质问徐家,就是不给刑天王面子……

在四明山中,除了姚当外,最大的势力就是徐行所领的一派。甚至因为外来派的支持,徐行的势力,已经遥领在悼天王姚当之上了。

“杀士绅……”

“这是让我自费武功啊。”

徐行揉了揉眉心,看向坤天王常坤。

他不知道,这是坤天王的无心、率真之言,还是有人指使。

士绅的劣处,他亦明白……

但革士绅,就是革他现在的命。

他之所以在四明山内部,东风压倒西风,靠的就是关西道士绅们的入场。

先前在虎魄川时,他让公羊仪提出大略,入关西道。目的之一,就是因为关西道是他老家,有关西道的人才作为支撑,他才能如愿的夺取四明山大权。

“关西道数年大旱……”

沉寂片刻,徐行终于发话了,他一发话,场下的众人纷纷持以注目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不仅是百姓受罪,豪强亦屡次歉收,早就入不敷出。”

“三哥所言,应是道听途说。”

“民疲,士绅亦疲。”

徐行先给坤天王所说的话,定下基调,然后再道:“不过饥民都是我关西道乡里乡亲,若不救济,有失仁和。”

“依本王之见,发捐爵令、捐将官令。”

“捐五百石以上的士绅,可得县令之位,捐一千石以上的士绅,可得刺史之位,捐三千石以上的士绅,可得……”

“义军缺将,捐五十石以上的士绅,得百人将,捐一百石,得千人将,捐一千石,得裨将……”

他一言一字道。

卖官鬻爵,看似是个昏政。但实际上,卖官鬻爵,若是操作好了。就能收获比寻常政策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弟,咱们四明山……”

姚当皱眉,“卖官鬻爵,朝廷发令还行,咱们四明山,哪有这个信誉。”

他不认同徐行的这条计策。

先不说卖官鬻爵,会降低义军战斗力。即便他们四明山真的去卖官鬻爵,也不见得这些士绅们去买。谁会买一个朝存夕亡的政权。

“悼天王……”

“刑天王此计,甚好。”

公羊仪闻言,眼前一亮,走到悼天王身旁,低语道:“这是刑天王的绝户计。谁敢不买咱们四明山的官,就是心念朝廷,意在重新归附朝廷,到时候杀几个之前不肯归顺的豪强,余下者,哪会与自己的命过不去?”

“至于官职,虚设官职就可,若真有真才实学,再任职实缺。”

他给姚当剖析了这其中的利害。

真抄士绅的家,不仅四明山在关西道站不住脚,今后即使稳下了关西道的基本盘,打别的地盘,士绅们的反抗情绪可想而知。

而卖官鬻爵,就怀柔许多了。

给了士绅们造反的动力,不仅不会逼反士绅,相反还能稳固下关西道这个基本盘。等今后大势一成,士绅们非但不会抵挡这个政策,反倒会踊跃加入。

“此外……”

“天王,这些士绅们也非尽皆都是愚蠢之辈,不仅朝廷要他们的粮,义军们也要,饥民们也要。粮食在他们手中,守不住的,只不过……越是灾情严重,他们越是不敢放粮,怕就怕饥民非但不知其恩德,相反冲入宅邸,烧杀抢掠。”

“朝廷以赈灾的名义强抢,却一大半入了贪官的钱袋子里,贪官们是外地人,任期一到,自己就跑了,士绅们,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是一个死局,刑天王这个计策,能化解此虑。”

公羊仪沉吟了一会,再解释了一番。

王朝末年,不是一些士绅们不肯协助官府赈灾,宁愿粮食烂在粮仓里。而是朝廷的官太贪,又是外地人。左右手一倒腾,可能只有三成的粮食用以赈灾。

这点粮食,杯水车薪。

长此以往,灾民得不到缓解,士绅大出血,肥的只是官员。

这些士绅们又不笨,不是看不到近忧远虑。

而是没法做,只能就地等死……

当然不是没有劣绅,而是偌大的关西道,士绅们不都是劣绅。

“就依刑天王所言,实施《捐爵令》、《捐将官令》!”

悼天王明白了卖官鬻爵的好处后,当即下令道。

“谨遵天王令。”

“我等……尊天王令。”

“尊令……”

厅内众人依次附和道。

……

出了议事厅。

徐行随同亲爹徐明、二叔徐泾、堂弟徐盛华一同登上了前往刑天王府的马车。在马车上,四人汇聚一堂,开始了就今日之事的分析。

马车周遭,则是厚密的亲卫。

“大哥,恐怕常坤和姚当对你有了想法。”

“还是要早做打算……”

徐盛华率先开口,言道。

“不错……”

“若非天王你应对及时,咱们徐家就要失信于关西道众豪强、门阀了,到时候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二叔徐泾亦点头道。

他们两父子,虽没像徐行一样博得一个功名,入神京为官。但身为青木县的豪强,徐泾担任了青木县的典史,徐盛华拜当地的名士为师,交友广泛。

在得知徐行率兵攻入青木县后,两父子当即赶走县令,持家丁闯入县尉府邸,威逼县尉打开城门,放徐行的兵马入了县城。

第68章、崇明帝

“不若我们早点下手!”

“四明山的本部兵马只有两万余众,其中不少是行儿你和常将军的手下,悼天王姚当和坤天王常坤虽然掌军……”

徐明一直沉默不语,等马车辘辘而行时,他才开了口。

在徐行锒铛入狱后,他听到消息,被迫逃到山上做了土匪。身为青木徐家的家主,又当了一段时间的土匪,他比一般人更狠。

“不可!”

“悼天王身具大义,又是义军的副盟主。”

“我若弑杀姚当,一者,难免担上背信弃义之名。二者,势必会让四明山上下分崩离析,如今四明山能弹压住豪强们,可若我们内部出事,第一个对我们下手的,亦可能就是此刻帮助我们的豪强……”

“势力,需平衡!”

徐行摇头,打断了徐明接下来说的话。

倘若天下只有凤溪国这么丁点大,他杀悼天王姚当,后果不会很大。顶天了,也就是背上了不义之名。今后统治怀柔,对百姓多施好处,等青史留名时,亦会得到一个好名声。

再怎么,唐文帝弑兄杀弟,杀的可是亲兄弟,而他杀的只是一个义兄。

然而——

这天下,可不止仅有凤溪国。

他最终的目的,是意在长生求仙。

恐怕……不管是哪门哪派,都不会去收一个背信弃义的人当弟子。即使这点担心,今后被证明是不必要的。但,防微杜渐很重要。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他的仁义之名,万万不能断绝!

其外,正如坤天王所说,姚当是个好人。仅看姚当现在的表现,还算仗义。不走到最后一步,他也不愿意将事情做绝了。

见徐行没打算优柔寡断,徐明颔首,“行儿你不是蠢笨之人,你自己有思量就行。咱们全族现在性命系于你一人身上,你切记,不能做妇人之仁。”

固然徐泾、徐盛华的从贼,是有顾忌到一部分的兄弟情义……

可若不是造反是诛九族的死罪。

恐怕他们也不会轻易上了徐行的贼船。

“大哥……”

“不动快刀的话……”

“那后面该如何做。”

徐盛华打开马车窗户,看了一眼街边景色,轻声问道。

他向来是佩服他这个大哥的。

能入京,入尚书省礼部试,中举后,成为八品官。

可谓是徐家的真正英才。

“简单……”

“对朝廷上表请赏奏折,言说……前关西道守备卢勇起兵叛乱,域内民不聊生,我等义军为了匡扶社稷,不惜亲身犯险,这才守住关隘,使其不被奸人占据。”

“在奏折后面,附上此次捐粮士绅的姓名。”

徐行仔细思索后,再出毒计。

上一篇:长生志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