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23章

作者:天子

她终于明白。

朱浩一时半会儿不会回大明,除非他有实力一次就攻下大明京城,并由他自己来做皇帝,否则急匆匆回去没有太大的意义。

……

……

娄素珍到位履职,苏熙贵却没有应邀前来。

以朱浩猜想,苏熙贵可能是觉得,北方的城市已经很符合他的要求,管理着一个十万到二十万人口的城市,前方有着巩固的防线,他安安稳稳当城主……

之前朱浩写信给苏熙贵,表示他如果到南方来,可以当更大城市的城主,但苏熙贵似乎不为所动。

可能是苏熙贵不想再折腾。

“我要修造一条铁路,从这里直插北方,一直延伸到我们在北方的新城,五年时间,这条铁路一定要全线贯通。在此期间,我争取把沿途所有的威胁都给扫除掉,最后我将带领船队,绕过大陆南端,去探索另一片大陆。”

朱浩所说的地方自然是欧洲。

朱浩除了要征服美洲,还想跟欧洲人交交手,至于大明……一时间他反而不着急攻取。

第1089章 庞大的计划

印加帝国的大炼钢铁运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南美洲西海岸地区,有了第一条铁路,在此背景下,印加帝国土著对于“天神直辖领地”的推崇与日俱增。

以顺丰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方圆一百公里左右的富庶区域,这里已成为南美文明的代表。

朱浩与帝国皇帝瓦伊纳以及其背后的印加帝国签订了条约,这片区域从法律上确定为朱浩所有。

朱浩以天神的名义,把这块地区划进自己的版图……

其实签署这种协定没有太过实际的意义,更多是为了安抚人心,让印加帝国的人感觉大明军队无论做什么都讲规矩,就算是入侵他们的领地也会跟他们好好讲理。

如此也能让他们暂时放下心,认为朱浩对他们别的领地不感兴趣。

没过多久,罗菲又到了顺丰城,这次她是作为印加帝国皇储的身份前来。

以朱浩所知,因为大明军队的到来,印加帝国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分歧,罗菲游走于权贵之间,到处寻求支持,好不容易以女儿之身当上了印加帝国的摄政王。

此举似乎也获得了她父亲瓦伊纳的默许,并且罗菲背后还有众多印加帝国贵族支持,可能是那些贵族觉得,罗菲跟朱浩关系不错,能得到天神的庇护,同时一个女人掌权,他们更加容易控制。

“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多的矿藏,但都在很远的地方。”

罗菲为了彰显她印加帝国皇储的身份,在给朱浩做事这件事上还算比较用心。

朱浩道:“我已经派人去查过你之前介绍过的一些矿,发现大多储量很低,有的更是牵强附会,根本就不值得我派人开采。”

朱浩在南美洲一直在努力找寻新的矿脉,但进展不佳,目前发现的一个铁矿距离顺丰城约三百里,位于一座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山峦中部,储量也不太理想,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印加帝国的人组织开采,但朱浩却不想给予成型的技术。

毕竟当下他还没有把印加帝国彻底驯服,再加上作为外来客,万一被印加帝国掌握冶铁技术,数百万人拿上铁质武器起来反抗,那绝对不是他朱浩想看到的场面。

就算要给印加人铁质武器,也只能由他来赐予,而不是让印加帝国自行掌握冶炼技术。

罗菲紧绷着脸,道:“我们愿意献上更多的桑库,只希望天神带给我们更多的技术,毕竟我们也想获得神兵利器。”

桑库就是玉米粉。

在南美洲,玉米主要是磨成粉,做成窝窝头之类的食物,如今随着从大明带来的大米和面粉告罄,仅仅靠美洲大陆产出的稻谷和麦子,明人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细粮,多数时候都要靠窝窝头来充饥。

罗菲丝毫不掩饰她想得到冶铁技术的野心,现在印加帝国的人都看出来了,想要将自己族群的实力提升,必须要有科技上的创新,上来就跟大明军队讨要火器显然不切实际,而在印加帝国人看来,火器是只有神明才能拥有的神器,凡人可掌握不了这种技术。

但印加人本身就有冶炼青铜的科技,他们知道铁器是可以靠人力制造出来的,就像新修的铁路就是以铁为主要材料,他们非常想掌握这种技术。

朱浩道:“你们得到什么,全看天神的指引,现在你们还是给天神尽好忠实信徒的责任。我需要更多的人手过来相助开矿,之前给我的人手远远不够,我现在需要你们再送来三十万人……土城周围,我会再度建立两座小一些的城市,让新来的人生活在那儿。”

朱浩这次见罗菲,主要是跟罗菲要人。

如今朱浩控制的土著看起来是挺多,仅顺丰城就有近二十万人口,可人到用时方恨少,要知道矿城、煤城等地的采矿工作环境异常恶劣,总不能指望同一批人一直在里面连续不断干活,需要不时更换人手。

这也是为了长期发展着想,总不能一次性就把人给用废了!以朱浩设想,每个矿工的工作时间,一年以四个月最佳,其余时间让他们务农,恢复精神和体力,他可以从中挑选一些精华来组建军队。

现在朱浩需要十万左右的新矿工,加上十万左右的新力夫,才能保证工业规模持续不断扩大,满足各方面的钢铁需求。

如此一来,朱浩就需要手下有六七十万壮丁可供使用,再加上这些壮丁背后的老老少少,他领地内的居民数应该维持在一百五十万以上才行。

但现在他的领地上,人口总量也就三十多万人的样子,缺额很大。

“我们已不能再调拨人手过来,因为我们的人也不够了。”

罗菲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炼铁技术,自然不想把人交给朱浩。

如果把人悉数送到这边,不用朱浩派兵去灭他们,他们自己就先灭国了,现在印加帝国高层还在严格限制人口往海岸线迁徙,想尽办法把辖地上的百姓留住。

朱浩黑着脸道:“这不是跟你商量,而是下达命令。我听说你们的一些领主,联合了十万兵马,准备反抗神明的统。

“你回去告诉他们,如果不臣服于我,我会直接派兵将之诛灭!这个国家以后谁来主导,只能我说了算,由不得你们自己做主!”

罗菲用愤恨的目光看着朱浩,但她实在没招,半晌后跺了跺脚,哭丧着脸离开。

……

……

等罗菲走后,娄素珍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她摇摇头道:“没想到这些原住民女子,如此彪悍,且模样怪异,看来就算是同族,还是大不一样。”

朱浩没想到,娄素珍居然会对罗菲的相貌感兴趣。

“不一样吗?我倒觉得都差不多。”朱浩笑道,“看军中将士,都把这里的女人当成普通汉家女子。”

说是不一样,但只是罗菲这样的贵族跟普通人不同,一般女子就算跟大明的女子生活习性上有所区别,但样貌和肤色等已算最接近的了,大明跟随朱浩出海的男子,无论是否成家立业,现在身边至少都有一名来自阿兹特克或是印加帝国的女人为伴。

这些女人主要是给他们生火做饭,当然也提供一些家庭氛围上的帮助,互相间会有沟通。

但朱浩知道大明军中将士有点瞧不上这些异域女子,毕竟语言沟通有些困难,光是印加帝国内部方言就有不少,文字方面……大明军中将士多数都是文盲,他们五大三粗,也不是那种会照顾女人的男人。

与其说是娶了个异域女子回去,还不如说是找了个丫鬟或是婆子,专门负责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

“今年年底前,我们要把南边自行勘探出的两个矿场开起来,我要带兵去那附近扫荡一圈,未来三到五年,在大陆西海岸建起十座大概相当于顺丰城的大城市,辖地百姓数量超过三百万,并将那些佛郎机人,彻底赶出新大陆。”

朱浩跟娄素珍大概说明自己的计划。

他不可能一直都留在顺丰城,对他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科技树的攀登,对南美洲的殖民活动也不能总局限在这么一个小地方。

领地扩大,才能有更多的地区供他征税,有更多的人口依附于他,也会有更多的地盘供他修造城池,并以这些城池为依托来抵御欧洲殖民者。

等一切都走上正轨,他的眼光也就不会再局限于美洲大陆这一隅之地,那时候他就要去征服整个世界了。

娄素珍道:“战线拉得太长了,妾身不知道新大陆到底有多大,但要全数征服下来,没个十年八载怕是很难做到。三到五年,会不会时间不太够?”

朱浩点头:“有些原始的地方,只能等日后再征服,现在主要是把沿海富庶之地给占下来,这些地方将作为对付佛郎机人的桥头堡。

“大明在新大陆的扩张,不能指望修筑更多的铁路连接各地,运送货物主要还是得靠船只,所以你看……南边和北边都在造船,现在光是大船我们就有超过三百条。

“武器方面,虽然钢铁产量已顺利提升上来,但我还需要制造更多的黑火药和黄火药,用来供应军中所需。现在军中上下一人都有两把以上的火器,火炮数量已经有五千门左右……”

朱浩把家底大致跟娄素珍一说。

娄素珍这才知道,朱浩在印加帝国到底做了多少事。

新大陆就像是一座从未被人发现的宝藏,以往从来没人开发过铁矿,也没人使用煤炭,如今几十万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比当初朱浩在大明时,完成工业积累要容易太多了。

“大明那边,公子真的不理会了吗?”

娄素珍又抛出一个问题。

她过来以后都是帮朱浩打理行政方面的事,很清楚军中上下对于归乡之事的执着。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执念会逐渐加深。

朱浩道:“如果可以,我准备运两船白银回去,跟大明那位皇帝陛下,交换海外之人的家眷。”

“交换?”

娄素珍很惊讶。

“嗯。”

朱浩点头,“就以海外正在开采银矿,人手不足,不能让将士随便归乡为由。毕竟我们带出来只有不到四万人,你说如果我们一次性送回去一千万两白银,船只停在海岛上,派使者去跟陛下谈判,陛下应该会多加思量吧?”

第1090章 不与强盗贸易

朱浩也知道,让明人一直留在海外,长久见不到家中的父母妻儿,早晚会出事。

现在只不过是用出海时定下的目标给人洗脑,让在新大陆的明人看到几乎无穷无尽的金银,占有更多的利益,甚至给他们找土著女人抚慰寂寞,但思乡、思亲之情不解决的话,早晚有一天会来个总爆发。

朱浩现在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明人内部发生变乱。

可以说唯一有机会挑战他征服世界梦想的,并不是什么欧洲殖民者或者印加帝国的人,而正是他手下这些从大明带出来的所谓嫡系。

朱浩的计划,是运送一千万两白银回大明,向朱四赎回这些人的家人,到时朱浩只需上疏说新大陆有很多银矿,亟需人手开采,想来以嘉靖的贪财程度,或许会大开方便之门,但估计到时候会派出钦差大臣,跟随船队前往新大陆,责令朱浩尽快返回大明。

当然,这些明人的家属未必情愿长时间坐船,穿越重洋到美洲大陆,那就需要在临近大明的地方进行安置,比如说与平海、永宁、镇海诸卫隔海峡相望的东番岛,还有南洋诸岛都没有问题。

当然那些愿意冒险穿越大洋的家属则一定会满足他们,就算再艰难也要平安送回新大陆。

其实还有个问题,大明官军效忠的对象是朱家天子,有一天朱浩要跟大明为敌,恐怕手下的明军立即会反戈相向,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他基本不可能带麾下明军回东亚,这也是他需要提前考虑到的地方。

娄素珍抵达顺丰城后,将随身带来的北方新城的账册交给朱浩。

“那边近一年时间,已开采和从当地土著手中搜寻到大批白银,刨除发给军中将士和工匠的,贮存起来的应该超过两千万两,成色非常好。黄金少一些,只有一百万两上下,但若是运回大明……绝对是笔天文数字。”

娄素珍似乎也支持朱浩的赎人计划,开始算计,到底花多少银子用来赎人最合适。

朱浩点头:“这边获得的白银,也在两千万两左右,而且我们已经严格禁止白银在辖地流通,也就是说白银无法从官方渠道获取更多的物资,只有使用黄金和我们印发的宝钞才可以。”

在美洲大陆,白银属于泛滥的货币,如果实行银本位的话,会产生很多现实的问题,首先就是印加帝国的人会拿着在他们看来随手可得的白银,从官方经营的店铺换走一些他们不曾见过的紧俏货,这些商品本来可以换取更多的物资。

虽然朱浩手下也大规模开采白银,但白银并不能在市面上流通。

朱浩是以黄金、纸钞作为官方货币,近乎于金本位,但因为金子成色不同,不好议价,目前主要是强行推动纸钞流通,好在由朱浩发明的印刷术制造出来的纸钞,别说印加帝国的土著,就算是目前的欧洲也模仿不来,各种防伪技术的运用,充分保证了纸钞的权威性。

当然这也归功于苏熙贵之前几年在大明跟朱浩一起推行银票等纸币,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娄素珍道:“白银对于我大明将士来说,始终是可以回到华夏大地上折换成土地、房产、粮食等物的贵重金属,只怕公子的禁令无法贯彻施行,私下里总会有流通渠道。”

朱浩点点头:“那就需要让大明子民也对白银失去兴趣。他们手上的白银多了,又没地方花销,慢慢就会感觉不值钱……相对于随身携带沉重的银锭,纸币更加轻巧,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朱浩要在自己创造的国家推行新货币,不可避免会遭遇一定麻烦。

首先就是印加人对于纸币不熟悉,他们不懂得如何保管,以他们生活的粗糙程度,纸币更容易就破损,会认为明人在坑害他们。

至于黄金,本来南美洲的黄金产量也相当有限,所以倒不用担心会贬值。

刚开始推行纸币,难免涉及以白银和商品来交换,这使得顺丰城、矿城、煤城和土城等地,最繁忙的地方就是钱币交易所,往往朱浩以官方名义收购本地土著所产粮食等物,开出条子后让他们到钱币交易所,相当于银行的地方兑换相应的纸币。

仍旧跟印加帝国原有的社会格局一样,始终贵族手上有更多大明需要的物资,兑换到的纸币也更多。

而底层百姓,只能靠双手去矿场做工,拿到纸币换取生活物资。

朱浩下令强行推动的纸币,逐渐成为整个印加帝国的通行货币,这也跟朱浩严格限制纸币发行数量有关。朱浩不会滥发纸币,将来纸币除了要在印加帝国流通外,还要在中美洲新城、长安等城池推行。

随着领地上人口增多,朱浩会迁徙一批印加人去中美洲地区,到那边开采各种矿藏,随着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纸币的使用必不可少。

可惜的是,美洲西海岸勘探出的铁矿和煤矿矿藏有限,朱浩甚至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派出船队往这时候人迹罕至的澳洲大陆去一趟,那边的铁矿产量和煤矿储量都极为丰富。

唯独不好的是澳洲大陆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需要重新开荒,而且气候和土壤条件比之美洲大陆差远了,恐怕粮食产量无法满足自身发展所需……除非朱浩准备把基础生活物资,都由美洲调运过去。

澳洲大陆确实在朱浩的开发计划内,但他觉得,可能只有趁派出船队回大明向皇帝“上贡”,交赎金之机,把出海将士的家眷带出来时,专门送一批人去澳洲大陆垦殖。

目前在美洲大陆,与欧洲殖民者大规模的战争还没有爆发,基础资源并不缺,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能留下不少结余,朱浩也就不着急去开发澳洲大陆了。

……

……

随着时间推移,雨季到来。

雨季虽然可以促进粮食作物的生长,但也带来很多地质方面的问题,煤、铁等矿产开采受到一定阻碍,尤其是今年雨水偏多,有时甚至连续下十天左右的雨,让朱浩大力推动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阻碍。

偏偏这个时候,欧洲人的商船首次抵达顺丰城。

本来朱浩可以派出战舰将欧洲人的商船炸沉,但看欧洲人商船长驱直入的架势,似乎早就知道这里有一座新兴城市,主要也是因为印加帝国幅员辽阔,欧洲人并不是只有在巴拿马地区建城造船,从北边南下这一条路。

当欧洲人知道现在已有跟他们一样的外来人,占据印加帝国这个落后的国家,并在这个国家的沿海地区垦殖时,想到的便是来分上一杯羹。

一名西班牙船长,带了两个随从,划着小船靠岸,并在印加帝国几名土著陪同下,路过已经修建完毕的巍峨神殿,到了专门的驿馆内。

朱浩没有马上接见,但听说他们带来了所谓的“国书”。

朱浩懂英语,却不懂西班牙语,最近他在学,因为他很清楚这可能涉及到以后跟欧洲人打交道的问题,而朱浩从北方带过来的阿兹特克人中间,有许多人都熟悉西班牙语的使用,可他们对于文字仍旧了解甚少。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