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22章

作者:天子

此时阿兹特克人分别驻扎在印加帝国沿岸不同的城池,以及城池之间的堡垒,尽可能散开,如此方能保证他们彼此间不串联,进而威胁到大明军队的安全。

不过阿兹特克人并不在乎。

无论他们驻扎在哪儿,朱浩都会保证他们的生活所需,诸如屋舍、仆人甚至是家兵,还有当地的女人主动跪舔,有且不止一个……这种生活可以让他们上工时有一种高高在上当主人的感觉,散工后回去也有自己的家园。

他们感受到在印加帝国当大爷的滋味,都不想回中美洲了。

那边过的都是什么鬼日子?

成天被欧洲殖民者赶着跑,丛林里蹲着,连丝毫自保的能力都没有,更别说是保卫家园了。

看看现在跟着大明军队有多好,一跃从最低等的原始人变成了上等人。

至于船坞、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重要的军事机构,则一律由大明军队驻守。

“目前已在顺丰城到土城之间,修筑起了十二座堡垒,同时往南六十里,所有城镇都驻扎了‘北原人’民兵,如果要修筑铁路的话,可以从本地土著中调集五千青壮,稍加训练后协助驻守。”

关德召现在要负责一些城防外的事务,也就是治理百姓。

但他不擅长这个。

朱浩已在第二批往新城送货的的船队中,派去了使者,通知娄素珍、苏熙贵以及二人组建的幕僚班子南下,过来协助他治理南边的民众。

南方局势已相对稳定,中美洲那边的基业就显得稍微有些鸡肋了,主要还是那边原住民数量不足,煤、铁等矿藏不太丰富,更因为中美洲地区现在是欧洲殖民者争夺的重点,双方难免会爆发激烈冲突,动荡的局势不利于推进工业建设。

相对而言,欧洲殖民者要进入南美洲就困难多了。

他们要翻越安第斯山脉才能进入印加帝国的地盘,且这里还有朱浩统领的军队,明军以逸待劳之下,欧洲殖民者要好好掂量一下是否有能力跟朱浩的兵马作战。

……

……

矿场扩建非常顺利。

铁矿场最小的一个矿坑,每天都能出产超过二十吨以上的铁矿石,更何况还有其它更好的矿坑,所以冶炼推进非常顺利,随着一锅锅钢铁出炉,大批无缝钢管用熔炉铸造出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南美洲的铁矿和煤矿的高品质。

几万人充当矿场的力夫,尤其是那些往北边运送煤的印加帝国子民,他们有点像奴隶,却不需要夜以继日做活,每个人需要在固定的时间用背篓背负一定的煤到铁矿场,中间不时夹杂有独轮车运送。

朱浩知道,光是靠这么人力输送,很难满足铁矿场的需求。

还是要造火车。

铁轨规格不需要太高,火车也不需要制造全尺寸的,基本上满足日常所需便可,只需要制造一条平行轨道,而安第斯山脉西侧靠近海岸的位置,地势相对平缓,很适合用来建造铁路。

主要的还是人多好办事。

“两个月内,我们争取把铁路造出来。”

朱浩给出具体的规划。

第一期共修造八十里,也就是四十公里铁路,中途只需要修造一座桥梁,本来还需要绕过一座山,但朱浩决定,直接开山破石,因为在南美洲,他已经发现了海量的硝石矿,这意味着他可以大批量制造黄火药。

正好让印加帝国这群土著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牛逼的科技。

两个月修造一条八十里的铁路,要在大明实现可不太容易,一方面土地私有,光征地就需要耗费偌大的精力,更何况还涉及什么风水之说,要扯皮许久,另一方面就是没有这边丰富的劳动力。

这儿有印加帝国皇帝充当人质,再加上无数海岸边民涌入大明地盘,接受保护,朱浩给了他们拥有大明身份的条件,那就是在这次修造铁路中,尽心尽力做工,只有给大明做出贡献,两个月内完成役夫的工作,才能换取正式的身份证明。

户口簿和身份证已经在制作中。

那些在矿场工作的印加帝国土著,最先获得身份认证,有一批甚至已经拥有属于他们身份专有的物件……那就是铁器,他们有了可以划破同类身上“草甲”的利刃,瞬间感觉自己变成人上人,然后在这次修造铁路过程中,他们跟阿兹特克人一样,将作为监军,帮大明完成铁路修造。

“初步核算,能调动的人手超过三十万,不过他们并不具备修造铁路的技术,矿场那边需要更多人协同。

“我们现在的工匠数量严重不足,不过铁轨模具已制造好,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开造,初期一日下来只能建造一里铁轨,而火车头则需要两个月时间完成……全都需要分工协作。

“铁轨的运送及铺设是一方面,另外还需要砍伐大量木材制作枕木,不过木料规制上不用太担心,南民在木材和石材的制作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规格甚至能做到丝毫不差。

“沿途可以修造三个车站,以后在车站周围建立定居点,可以极大地方便运输粮食和蔬菜。”

……

……

朱浩的计划说不上完善,好歹铁路修造还算顺利,在这过程中,印加帝国按照朱浩的要求,把必要的力夫和粮食给运送来了,当罗菲第一次踏足顺丰城,看到已经修出十里远的铁路,完全不知道大明的军队要在其领地上做什么。

“带她去参观一下,让她好好体验一下修造铁路的过程,但沿途要严加看守,防止她蛊惑人心!”

朱浩对罗菲始终不太放心。

当罗菲视察铁路修造,尤其看到一些崎岖起伏的山峦,直接被修路大军用炸药给夷为平地的场面时,吓得花容失色。

她第二天回到矿城,态度变得十分恭谨,请关德召转达了她对朱浩的敬意。

“她说,上天的使节,拥有雷神至刚至烈的力量,轻易就可以将大地劈开,实非人力能够抵抗。她说回去后将说服她的母亲回绝北方那些豺狼的请求,以后全心全意归顺天神,但她也说了,如果我们不释放她的父亲,国不可一日无主,想以她的兄长为监国,以后由她的兄长来处理国事。”

罗菲代表她的母亲,跟朱浩做第二轮谈判。

朱浩一时不会把瓦伊纳释放回去,现在印加帝国的想法,是要把瓦伊纳的长子立为监国,等于说把瓦伊纳的权力给架空。

朱浩显然不会让印加人的阴谋得逞。

“告诉她,如果她们敢这么做,那天神将会派兵拿下他们的都城,而且她的父亲,会亲自回去处决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人,她的父亲仍旧是这个帝国的皇帝,除非他们有本事把她的父亲给杀了。”

朱浩简直在鼓励罗菲弑父。

收到回信的罗菲没想到,大明军队抓了她的父亲,不杀也不放,扣为人质的同时还想保留她父亲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

她只能再次返回库斯科传达朱浩的意思。

“下次来的时候,不需要带金子和银子了,带十万青壮过来,连同他们的家眷,我这里人口数量还是少了一些,我会把土城以及周边地区改造一番,方便人员定居。”

朱浩下一步就是修一条从库斯科到海岸线的大马路,铁路什么的暂时不考虑,但要从印加帝国不断掠夺,没有一条条连通各地的官道怎么行?

印加帝国原来的道路还是太过狭窄,很多地方崎岖不平,甚至可以说陡峭,因为压根儿就不是为带轮子的车辆所准备,好多都是那种台阶状的山间小道。

朱浩就是要把这些道路整饬平顺,方便他当一个吸血鬼,把印加帝国的所有潜能榨干。

第1088章 野心家

嘉靖四年,夏天。

印加帝国海岸线附近的火车通车了,虽然只是窄轨火车,但这代表了在这个时代最落后的地区,有了整个世界最为先进的工业体系。

铁路一共八十多里,从南边的煤矿山,到中间盛产铁矿石的矿城,再到北方有着优良海港的顺丰城,如此充分保证了铁路沿线的煤炭和生铁、粗钢等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运送到顺丰城,又在顺丰城加工成各种工业品。

从此以后,顺丰城就成为了全球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

顺丰城的人口数量,在火车通车时已有二十万。

大批印加帝国土著迁居到这里,光是船厂内工作的土著人数就超过两万,更别说是配属到各种作坊工作的印加人,可以说这就是一座为工业而兴的城市。

朱浩在大明境内可以完成的事,诸如炼钢、造船、铸炮、造火枪等,在这里都可以从容不迫地实现。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东西只属于朱浩,不需要担心皇帝突然抽风来一道旨意,一切都报废,所有的运作都在朱浩主持下进行,不用害怕有人会抢夺走他辛苦造出的东西,一应物资他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

随着工业城市初步成型,配套产业开始逐步完善。

纺织业是朱浩最注重的产业之一,美洲各处棉花种植已在年初进行,同时还充分利用美洲特产的细绒棉和剑麻进行纺织。

来到顺丰城的土著百姓,普遍从草衣、蓑衣和兽皮衣服,转变为有棉、麻等纺织品制成的汉服穿。

要知道在印加帝国,纺织本来是一种极其高端的技术,只有在太阳神殿内由专门的女子完成纺纱织布,而这些纺织品做成的衣服只能作为贡品给皇帝和贵族使用,一般人可享受不起,现在却穿在了普通人身上。

除了让土著百姓御寒有了保障,同时还大力推进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至少土著看上去没有那么原始和落后了,毕竟大明军队刚到来时,印加帝国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基本都不穿衣服,身上多画一些奇怪的图案,穿着简单的树皮和兽皮遮羞。

朱浩领军刚抵达的时候,很多沿海地区的土著,看上去根本就不像黄种人,因为烈日把人的皮肤晒得黝黑一片。现在随着许多工作在屋内进行,此外还有衣物遮挡紫外线,许多都变得白皙起来,不开口讲话的话跟明人一般无二。

纺织业外,再就是轻工业兴起,首先是陶瓷工艺迅速完善,还有造纸业、酿酒酿醋,甚至连海盐晒制也开始了。

这个时期海盐的晒制在全世界都是难题,而朱浩在大明早早就发明了滩晒法,通过这种方法,南美西海岸附近的盐田一个个开辟出来,土著百姓终于可以吃到便宜的优质海盐。

朱浩没有在盐税上做太多文章,不过这仍旧是一门垄断产业,工匠们制造出来的海盐,将作为重要商品,贩卖给印加帝国内陆的百姓。

而朱浩想交易得到的东西是橡胶。

这玩意儿朱浩之前曾派人去南洋寻找,却没有任何发现,这也就意味着,直至十六世纪二十年代,橡胶仍旧没有从南美大陆传播到东南亚,但在美洲一些地区,尤其是内陆的热带雨林地区,橡胶却随处可见,而橡胶产品可说是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东西。

有了橡胶,朱浩终于不再局限于只生产一些原始的金属、陶瓷、木质、棉麻制品,雨鞋、雨衣、松紧带、轮胎、密封圈等橡胶产品应运而生,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

……

……

娄素珍抵达顺丰城后,看到城里的繁华景象,几乎以为自己回到了大明。

她在靠近海港的临时指挥所内见到了朱浩。

此时的朱浩,已经不需要亲自去矿城、煤城或者土城,他已在盘算往南征服新的土地,发现更多的矿脉。

毕竟光靠顺丰城附近的铁矿和煤矿,不足以实现他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野心。

“公子,这是半年多时间就完成的成就?您……可惜不是大明的帝王。”

娄素珍以往见识过很多神迹,在她看来,有朱浩在,大明社会完全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等她真正见识到朱浩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后,才知道,大明疆土上慢慢发展,的确对朱浩的能力有着极大制约。

朱浩道:“我在新大陆南边,没法监督和促进北方地区的产业,所以接下来只能把工业重心向南方转移,这里暂时没有受到其他殖民者的侵蚀,且百姓众多,能给我们提供的帮助更大……有着这么多有点,我甚至没想过马上征服这个国家。”

娄素珍微笑着点头:“妾身听说,您到这里后,征服的领地还不到整个印加帝国的一成。”

“嗯。”

朱浩点头。

印加帝国疆域狭长,朱浩所带军队,像根钉子一样,在狭长国土的中间钉下去一小块,面积别说帝国的十分之一,可能连五十分之一都不到,但就是这么块区域,却成为整个印加帝国当下最繁华最富庶的区域。

“领地扩大,除了子民数量增加外,剩下就是可耕种土地增多……暂时土地的多寡对我而言没有实际意义,但对于原民来说,能种植粮食的土地却是赖以生存的根基,我没必要抢夺他们最看重的东西,来为自己锦上添花。”

朱浩很实在。

土著百姓在意土地,而他在意矿产,那就平衡一下,双方各取所需。

娄素珍问道:“粮食够用吗?这么多人脱离农业生产,可能粮食无法支应,如果遇到天灾人祸……”

朱浩笑道:“这你就不必担心了,我以他们的皇帝为人质,还有我的军队随时可以攻下这个国家任何一座城池,甚至他们的都城,印加帝国每年必须要向我上缴足够的粮食作为赋税。

“而投靠我们的人,也必须要劳作,你看沿海这些平原地带,全都种上了粮食和棉花,这将是我发展工业的基础。”

正说着话,外面又有船只靠岸。

船只从南边过来,顺丰城已经向南方的智利海岸方向派出了船队,其目的是接收更多的印加帝国百姓到顺丰城来,同时会带来南方的一些特产。

不是去掠夺的,因为每次南下,船上都会满载顺丰城生产的工业品,诸如纺织品、瓷器等,甚至偶尔还会带去一些青铜器,那些东西对于朱浩来说,不算什么战略物资,却能换来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因崇拜而带来的民心归附。

如今的印加帝国,百姓都以能成为“神明庇佑的子民”为荣。

“你看,那边正在修造一座神殿。”

朱浩指着不远处道,“其实就是一座六层高的塔楼,作为观察哨和炮台使用,可对于原住民来讲,那巍峨矗立的建筑,就是神明的象征,在心中将其当作神明居住之所。”

娄素珍笑着问道:“城里要修造皇宫吗?”

“不需要。”

朱浩摇摇头,一脸认真回答,“谁是皇帝?我吗?我住在皇宫里,以后出征,难道把皇宫丢下不管?

“如果以后发现了新矿藏,前去新的地方搞建设,等城市规模起来,是否还要修造一座皇宫?在我看来,南美的地势并不是最好的,我更希望在北方大陆的中心地带,交通汇聚之地,大力发展工商业。

“唉,新大陆的领土,我征服的还是太少了。我想用五年时间,把大陆西边全都纳入我的版图,然后逐步向东扩张。

“以后我将统领兵马到各处征战,而夫人你,将会作为这个新兴国家丞相般的存在,治理百姓的事就交托给你了。”

娄素珍点点头,眼神旋即变得热切起来,问道:“公子几时带船队回大明呢?”

朱浩笑着摇摇头:“不用着急,可能是三年五年,也有可能是八年十年,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还有大量人力、物力供我所用,想要攻下大明,有什么难度吗?

“当务之急,是让跟随我们来新大陆的明人有归属感,除了给他们女人和财货外,更多的……还是要想办法把他们的家眷从大明带出来。”

“很难。”

娄素珍摇头道。

“嗯。”

朱浩点头,“我们的老朋友,前吏部尚书陆完,先前有跟我合作的意向,目前他在东南镇守海疆,负责帮大明驱逐沿海盗寇,不知道我们回去的时候,是否会跟他撞上……朝廷对他的信任,不知能持续多久。”

娄素珍道:“所以公子准备派出船只回大明接人吗?”

朱浩摇头:“目前暂时没这个打算,到时再说吧,如果真有人不想在这边生活,想回大明做普通人,我会成全他们。

“但我心里很清楚,他们回去后要不了多久就会把这边的消息散播开,到时不用我把船队开回去,大明朝廷就可能会派出远征军来攻打我们……可惜啊,如此一来,我汉人的内部相争就会开始,这将严重打乱我的节奏。”

娄素珍再度点头。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