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15章

作者:天子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今张佐的权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连内阁也开始隐约有了恢复往日辉煌的迹象。

等张佐面圣结束从乾清宫出来,立即将黄锦叫来,问询一些事情。

“……朱先生的家眷仍在京师,没有任何异动!”

黄锦恭敬回禀。

张佐皱了皱眉,道:“非但陛下觉得不对劲,连咱家也觉得不合理,朱先生出海,将妻子带走了,却为何会将母亲和妹妹留在京师呢?”

黄锦瞪大眼,诧异地问道:“张公公,您不会是想说,朱先生有不臣之心吧?”

“唉!”

张佐叹了口气,显然有些事他实在理解不了。

朱浩做事向来沉稳,如果说从一开始就打着要跟大明彻底决裂的方向出走,那就应该无比坚决,能带走的都带走。

但又一想,海外那茹毛饮血之地,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根据从新大陆回来的北方卫所官兵介绍,海外全都是未开化之地,到处都是野人,连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金银虽然多,但在那边根本没有用场,除了带回大明,实在想不出朱浩能去哪儿。

再说了,朱浩只带走五千兵马,本身也不是战力彪悍的边军,且其中还有兴王府出身的将领,仅仅靠这五千军队,就敢造皇帝的反?

太过儿戏吧!

如此想来,那朱浩出海的目的,恐怕还真是为大明、为皇帝谋求利益,而不是为他自己。

黄锦问询:“之前从海外回来的官兵,说是只要大船在,就能横穿大洋到达彼岸,不过据说来回海上要漂半年……咱是不是太过着急了?”

“是啊,要半年。”

张佐叹道,“真是这样的话,不能苛求太多,万一朱先生在海上遇到风浪,出点意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

黄锦颇为赞同。

张佐无奈道:“那朱先生可就真的是为他自己找麻烦了,如果船只不够,或者损坏,他被困海外,那就麻烦大了……难道那些野人就不会奋起反抗?毕竟他只带去五千官兵,还是太过自信了啊。”

黄锦道:“那现在应当如何?”

“随时关注一下沿海卫所的情况,朱先生回来时指不定在哪儿靠岸,陛下有言在先,朱先生回来后就不让他随便出海了。要让他尽早回京,以后入阁为首辅,说不得咱这些人还要受他差遣,怠慢不得。”

“是。”

……

……

海外的朱浩,此时正在努力经营领地。

新年到来,虽然朱浩也想改历后世习惯了的公元纪年,但毕竟他麾下全都是明人,早就习惯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历书,而且他们的志向也不是留在海外扎根,都想早些回大明。

新年前后,朱浩明显感觉到,跟随他出海的明人归乡之心更重了。

出海已经半年多时间。

一旦他麾下产生强烈的厌战情绪,每日思归,那接下来很可能会出现哗变等情况,现在做好心理安抚非常重要,而最好的抚慰方式……就是给予利益。

让他们着眼于眼前,才能稳住大多数人的心。

朱浩开始想办法。

美洲物产虽丰饶,却没有猪、牛、羊等家畜,要吃点荤腥,都只能靠吃海鲜、河鲜和捕猎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动物,平时吃的饭食又开始往玉米、番薯和土豆上倾斜,这东西偶尔尝尝鲜还行,但要顿顿作为主粮……还是有点难为人。

但问题是,带过来的稻谷、小麦等作物种子,播种下去然后坐等收获显然是痴心妄想,光一个水土不符的问题就让人头疼。

开辟大片田地,再找人耕作,又会让大明这边本就不多的人手被占用,眼下便出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明人尽快适应由吃细粮转向吃粗粮。

既然你们吃喝用度都不适应,那就给你们一点最实际的东西。

朱浩先在长安城做军功犒赏。

“普通百姓赐银五十两,士兵银一百两,军中将领两百两,官每升一级加五十两,最高可拿五百两,有功者再以五十两为基数累积发放……”

朱浩开始大手笔撒钱。

当麾下听说这数字时,一个个差点蹦起来。

朱浩这次准备拿出四百万两银子犒赏三军。

这么大的数字,如果放在大明,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大明白银产量极为有限,此时又是价值最高的时候,四百万两银子恐怕已是流通中所有银子了,一次性赏赐那么多,皇帝可不会那么大方,而且朝臣也会群起反对……自己还没这待遇呢,怎可能会想着给大头兵和百姓发钱?

但朱浩就不一样了。

美洲最不缺的就是白银,而且中美洲银矿非常多,眼下已有银矿投产,产量还相当可观,那今后银子只会越来越多。

对于朱浩来说,白银对他殖民最大的作用,就是安定人心。

……

……

当犒赏的消息传到城中各处,连关敬他们都兴奋起来。

朱浩把军将召集起来开会时,一个个都精神抖擞。

会议结束,朱浩准备动身回新城,在这之前他必须要布置好防御事宜,而长安城军务他准备交给关敬,政务方面,朱浩准备让后续过来的苏熙贵代替他完成。

不为别的。

就在于长安城,未来会成为中美洲主要的贸易城市。

这里既会被欧洲殖民者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又被周围土著居民当成是神明庇护的港湾,以后他们的财货就会运到这里来贸易,而朱浩也准备制定新的货币政策,不是白银,而是黄金体系。

甚至还会印刷纸质钞票。

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完成,苏熙贵作为他麾下最懂经济的存在,由其来当长安城的城主,再合适不过。

“好多银子啊,但我们不是应该把这些都交给朝廷吗?”

散会后,陆炳和关敬留了下来,听候朱浩进一步指示。

关敬还有点贪财,但陆炳这边,却在意自己的抱负是否能得到展现,陆松可没跟儿子说,我们以后不回去了,或者长久不回去,所以陆炳一直都跟个小傻蛋一样,还在等着完成海外殖民,把这些宝物都回去献给皇帝。

朱浩道:“陆炳,你看看我们现在能产出多少白银?如果不多发点下去,军中上下能没意见?莫非你不想回大明了?”

“想……”

陆炳很直接。

他想家了。

朱浩笑道:“那就是了,多给下面的人一些好处,让他们可以安心为我们做事,这难道有错?现在我们这里差不多聚集了五万土著,以后只会更多,难道把他们都抛下?这可是一座有着数不尽金银产出的大宝藏。”

陆炳想了想,不由点头。

光是那些银矿,陆炳就知道不能就这么抛下不顾返回大明。

大明可没有成色这么好、产量这么高的银矿。

朱浩道:“到了一定时间,我们产出高了,还会找人往大明运送金银,到时就让陆炳你去。”

“不用了,让别人去吧,我跟我爹一起打仗。”陆炳现在也没那么大的意见了,打算跟着朱浩好好干。

第1077章 安抚人心

犒赏三军完成,长安城内的大明官兵和百姓可说振奋异常。

随后朱浩便带一部分兵马回新城,路程有三百多里,且回去这一路沿途顺着河岸又开始有了不少土著定居点,这些人名义上都受大明庇护,却不是每个部族都已经上交了“份子钱”,听闻大军凯旋,很多部族首脑都自发前来朝见,向朱浩交“税”。

他们本以为大明收的税跟欧洲殖民者一样,都是那种对他们来说只有装饰作用的金银,却不知朱浩对他们的青壮年劳动力同样感兴趣,从每个部族抽调了一半青壮跟他回新城,顺带问询了一下他们有关周边矿藏分布情况。

这些部族的语言很混乱,朱浩找了不少人互相进行翻译,有的部族的语言仍旧让人难以理解。

这些部族被朱浩接纳,享受大明的庇护,但朱浩没打算在沿途留下太多兵马,只是利用原来的土著城市设了一个“观察站”,有一百大明军人进驻,装备了火炮和新式火枪,还留下五百名从海岸那边带来的土著青壮协同防御,顺带接受明军训练。

随后朱浩带人继续返回新城。

……

……

娄素珍作为新城城主,已完成城池的初步建造,几个方向都修筑了棱堡,防御体系较为完备,海边的船坞和造船厂已开始运作。

目前虽然矿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但木材却可说源源不断,这里要造船,简直是轻而易举,这次出海朱浩从大明带来了非常成熟的造船工匠,他们会用现成的工艺造船,这也是为南征印加帝国做准备。

“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朱浩回到新城第一件事,就是效仿长安城那边,给心生离意的士兵和百姓撒钱。

“是。”

娄素珍虽是城主,但朱浩更像是国王,或者说是这片领地的皇帝。

随后朱浩跟娄素珍进入城主府。

朱浩不在这段时间,城内土木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大明工匠别的不行,基建方面可说是有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扎实的工夫,这里的土地又不要钱,朱浩直接下达任务,城内各处都可看到建筑工地。

大明工匠毕竟不够用。

这时候土著的青壮年,甚至是妇女和孩子,都会被召来做帮工,不过他们的技术……的确乏善可陈,当然不是说他们都没造过房子,在中美洲,连一些复杂的奇观都能造出来,更别说是房子了。

可以说中美洲的土著具备很强的建筑天分,只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发挥。

“公子,如今银子在城中仍旧作为流通货币使用,不过那些原住民似乎学聪明了,开始有意无意藏银子,等需要用到的时候时候才拿出来,跟我们交换他们需要的东西,我们的人因为不适应这边的币值,老是被他们坑,有时候会闹出一些矛盾来。”

娄素珍从登陆的桥头堡来到新城后,发现城主不好当。

就在于美洲大陆几乎遍地是白银。

因为土著随时能拿出白银,使得物价飞涨,虽然大明军人和百姓都知道将白银带回大明,可以交换到数倍多的商品,但在美洲大陆,白银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货币,土著充分利用了明人还没更换过来的价值观,换走了诸如布匹、陶瓷器皿等紧俏货。

朱浩道:“这次回来,我们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货币体系,以黄金为等价交换物,除此之外便是印刷纸币,这些纸币只在美洲大陆流通,造纸术和印刷术只有我们会,那些原住民可不具备此等实力。还有就是要防止出现军人劫掠的情况,我看到现在军中风气很不好。”

本来在朱浩严格控制下,大明军队“扰民”的情况并不多见。

但随后当军人发现,这群没开化的土著简直就是贱皮子,不“扰”他们,他们反而不自在,变着法给人添乱,比如随地大小便,又比如把建筑工地的材料偷走,这就导致很多事不太容易收拾。

娄素珍微笑望着朱浩:“只有公子在的时候,才能压得住那些兵痞。现在有很多人想回大明,如何能安抚住……可不容易!”

……

……

朱浩很清楚现在面临的矛盾点在哪儿。

女人太少,能从大明带出家眷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别说是老婆孩子一起带来的。

这次出海的准备工作还是有些急促,如果再给他个三五年时间,能让皇帝完全放权给他,他就能迁徙出更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有生力量,但现在军中上下思归之心弥漫,根本就没法让他在海外经营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不过好在封建王朝有一点不错,那就是男人可以在外面纳妾。

土著女人经过跟明人相处,对大明的男人非常有好感,毕竟彼此肤色一样,很多行为习惯都相似,似乎这些土著骨子里带着华夏人的气息,双方必定在某个时代是同一种族。

如何让这些大明的男人成家,在海外找到归属感,这是摆在朱浩面前的新难题。

撒完钱,只能让这些人安分一阵子,如果想让他们长久安分,还是要在海外成家立业,看到美好的未来前景。

这就好像拉了一群人干事业,单纯只是发钱,这钱在海外还花不出去,对员工的打击会非常大,光靠画饼的结果就是离心离德,如此一来朱浩只能把一件事提前……

早点攻打印加帝国。

当明人得知自己可以控制一座有着上千万人口的国家,每个人都能敕封到几千人的人口和土地,由他们经营,那他们就会逐渐适应海外的生活……那时候他们会为难,如果回到大明,他们仍旧是普通的士兵或者百姓,但如果留在海外,他们却是领主。

再进一步,朱浩会想办法给他们画饼,告诉他们新大陆这边还有更多的国家和人口等待征服,还能帮他们把留在大明的父母妻儿一并接过来……

给人画饼方面,朱浩觉得在这个时代自己称老二的话没人敢称老大。

毕竟当初朱四就是这么被他带出来的。

……

……

备战南下征讨印加帝国,朱浩其实要准备的工作并不多。

随便派几十条大船过去,几千人的队伍,基本就能荡平印加帝国……但他很清楚,历史上的西班牙人能成功以一百多人灭了上千万人口的印加帝国,除了武器的代差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印加帝国对于神明的畏惧。

他们把欧洲人当成天神了。

还有个原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当时印加帝国正在内战。

现在朱浩带兵过去,很可能是要完成一场硬碰硬的作战,虽然这种“硬”,有点扯淡,几炮开下去,估计印加帝国再牛逼的军队,也要赶紧把自己的石头长矛、弹弓丢了跑路。

还想正面接战?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