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14章

作者:天子

火炮不断地发出轰鸣,陆炳带领的骑兵队伍没有出现,依然隐身在佛郎机人队伍的后方,这是防止万一欧洲人中有一两个逃走,不至于将这里的情报传递出去……

朱浩甚至连新式火枪都没用,那些火枪可是他经过十几年时间不断实验制造出来的先进武器,甚至已超出燧发枪的范畴,点火不再是用火石,而是用雷汞等击发药,安全性和实用性方面做了极大的改善。

欧洲殖民者被炸得七零八落,很多人想逃走,却发现无处可逃。

在这种炮击持续十几轮后,他们中已经很少有人还能站着。

当出面打扫战场的人出现时,倒地哀嚎的欧洲殖民者惊呆了。

居然是之前他们所瞧不起的美洲土著?

这些土著对欧洲人的仇恨,已超出了普通的仇恨,那是一种灭族的痛苦,深入骨髓,他们咬牙切齿,要让这群白种人知道被人屠戮的滋味。

土著人手上的武器,也不是普通的石器或者青铜器,而是精钢制成的大刀和长矛……

然后所有欧洲殖民者,都被收割去人头,一个个做了亡魂。

至于跟随欧洲殖民者过来的两千多土著,也没得到什么好待遇,本身中美洲部落之间就存在争端,对于跟随朱浩的人土著来说,那些给欧洲人做事的族人不再是同类,就算说同一种语言也没用。

原始伴随着自私,更伴随着杀戮。

朱浩看着这群本来应该同仇敌忾的人,同室操戈,当下无奈摇头。

“制止他们!”

朱浩下令。

关敬接到命令后,率领骑兵队,完成对战场的最后打扫。

随着关敬亲率的银甲龙骑兵出现,不管是追随朱浩的土著,还是那些跟着欧洲人来的土著,一律下跪膜拜,对他们来说……眼前的神迹带给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朱浩在城头看到这一幕。

心里明白。

如果仅仅靠怀柔政策,让土著选择跟他“合作”,或者用高压进行统治,都不是好办法。统治这块土地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利用宗教信仰去驾驭他们。

只有这样,这群人才知道畏惧,才会坚决服从他订立的规矩,不敢有丝毫忤逆。

第1075章 改变从根开始

战场打扫完毕。

来犯的佛郎机人,一个活口都没留下,而那些被派来运送物资的土著,也只剩下三四百人,其余的要么被炸死,要么被愤怒的族人砍死。

三四百幸存的土著将作为“战利品”,被押送至新城,到那边从事一些伐木、挖矿等基础工作。

这种战场上抓获的俘虏,可没法得到土著良民的权力,他们需要靠干活来赎罪。

但这群人并不抵触,就算他们身边的同伴大多死了,可问题是……这些年来在欧洲殖民者的屠刀下,他们已经习惯死亡,在哪儿死不是死呢?

现在大明军队跟欧洲殖民者进行火并,他们不过是城门失火殃及到的池鱼罢了。

“到处搜寻过了,没有发现一个逃走的……那些佛郎机人大概到死都想不到,还没跟我们正式接战就被炮弹活活炸死了吧?”

陆炳带着骑兵队,打扫完战场回来,志得意满。

对陆炳来说,眼前这场战事,好歹有了点样子,备战上也用心很多,如果面对的是一群拿着石头跟你拼命的土著……感觉完全不一样!

欧洲殖民者别的没有,普通铁质刀剑以及枪、炮这些还是有装备的,但他们的火器都是普通的火绳枪,要说对大明军队有点威胁的也就佛郎机炮了,所以朱浩不可能让他们接近己方阵地,不然一炮下来……他手下就要减员。

朱浩吩咐:“未来几天,很可能会有敌人的哨探过来刺探情报,不能让他们发现我方虚实,务必要将他们的探子全部拿下……这也是为了延缓下一战发生时间而做出的努力。”

陆炳担心地问道:“是不是说,他们下次前来,会带来几万兵马?”

“不会!”

朱浩摇了摇头,“几万绝无可能,他们把所有人凑上也不可能有几万。他们一次能调出五六百人……这就是极限了。很可能连这数字都达不到。”

“五六百?”

陆炳听完后惊呆了。

我们千防万防,就是为了防五六百敌军?

如果真的很强悍也就罢了,他们所用的武器比我们先进吗?战斗力跟渣一样,人数还不如我们,就这样还想跟我们相斗?

朱浩用严厉的口吻跟身边“哼哈二将”讲明白其中利害关系:“我们的敌人,可以从他们的故土,源源不断发兵过来,他们的船不是以几十条来计算,而是几千甚至上万,他们的野心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这片大陆就像是未开采过的金山、银山,你们觉得他们会轻易放过吗?”

关敬道:“如果一次只是来四五百人的话,我们应该能轻松应付。”

朱浩摇摇头:“如果在野外遭遇,甚至是他们主动设伏,你觉得我们的胜算还会像现在这么大吗?”

关敬不说话了。

看起来大明这边人多势众,但从大明带来的正统官兵也就五千,还有就是军训中表现出色而选拔出来的五千民兵,其余的工匠、农民甚至渔夫,虽然也都接受过军事训练,但他们承担着教导土著耕作、捕鱼、纺织以及冶炼钢铁等重任,不可能随便上战场。

如果对方一次来五百,一次来五百,这么源源不断呈波浪状发起冲击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大明这边兵源就会面临不足,难道要仰仗用土著训练出的士兵?

到那时,这些土著造反怎么办?

他们可不会懂得什么叫感恩,这些土著的生存逻辑就是弱肉强食,说这里遵循丛林法则丝毫也不为过,因为这里本来就是蛮荒之地,不需要讲任何道义礼法。

“打扫完战场,继续修筑城池,一圈圈往外扩建,至少下次敌人来袭时,我们能形成完善的防御体系,这里就像是我们大明的九边重地,而当前我们面临的敌人,可比鞑靼人更为凶残和狡猾,容不得丝毫疏忽。”

……

……

在朱浩看来。

大明军队始终是新大陆的“迟到者”,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点决定了大明不可能会比欧洲人更早来到这儿。

当然就算早来几年,回头也要面临跟欧洲人抢夺地盘的问题。

现在朱浩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发展自身,尤其是把各种矿开起来,如此一来才有跟欧洲人消耗的资本,逐渐训练出一批擅长使用弓箭、刀剑、长矛等冷兵器的土著,再给其中一部分人装备简单的火铳……

总的来说。

朱浩要在土著中人为地制造“阶级”。

如果没有阶级,人口将会慢慢占据多数的土著发现没有上升的空间,很有可能反抗,尤其当他们有了一定实力以后。

但如果适当地给予他们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升到某种高度,将来可以通过军功和生产等方式,让他们有凌驾于族人的机会,那他们就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得到军功,如何成为熟练工匠、农民和渔夫上……这跟大明以科举取仕来驾驭社会各阶层是一样的道理。

既然用功读书就有机会成为人上人,那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选一条非常艰难且成功率很低的造反这种实现阶级跃升路径呢?

尤其当发现读书可以让人改变命运,顺利跻身社会高层,掌握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后,更多的人就会觉得,这才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然后他们就不会再想着推翻朝廷的统治,皇帝也就可以睡安稳觉。

放到置身于美洲大陆的朱浩身上,他也需要以这种方式来安土著的心。

朱浩把京京二等土著中开化较早的人叫过来面授机宜。

通过这几个月相处,土著中已经有不少人能听懂甚至是逐渐掌握汉语,尤其是最初被关敬和陆炳俘虏回大明的那批人,他们中很多已跟明人相处十个月时间,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们就算不想学也不得不学。

“跟你们说清楚一点,我将要在这里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大城,叫做长安城,以后会在环绕大城一百里的地方,再建设五个规模小一些的城池,用来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只有用心帮我做事的,才能得到我的认可,享有超脱你们族人的权力,否则就只能从事最基础的工作,世世代代被人奴役!”

京京二和几个部族首领,明白朱浩的意思后,显得非常恭敬。

他们没觉得有何不妥。

相比于欧洲殖民者,朱浩给予他们的起码是人的待遇,能够吃饱穿暖,当然也仅仅只是如此而已,不能指望一上来就得到崇高的地位,也不能指望会跟明人一样,通过熟练地完成各项工作便可累积功绩,光是语言这一条就够他们头疼的了。

简单的动员结束,其余人散去,京京二却留了下来,就像个佞臣般,一脸讨好地对朱浩道:“大人,有女人……漂亮的女人……十个……她们等着你去宠幸。”

之前朱浩就知晓,来犯的佛郎机队伍中,除了给他们赶车的劳力外,还有女人,佛郎机人其实连两百之数都不到,却带来四百多女人,这些女人也要完成一些体力活,帮忙赶车甚至搬抬,但显然她们的任务并不单纯只有如此。

先前京京二这些土著国王或者部族首领也曾告诉过朱浩,欧洲人在攻占城池后,大多数老人和小男孩会被直接杀死。

因为对欧洲人来说,这些人没什么实际意义,他们不需要考虑什么长久发展,本来他们就是强盗,做的是一杆子买卖。

男人中身强力壮的会被杀掉,因为怕他们领头造反;体力弱的还是会被杀掉,因为没法贡献劳力。只有不高不瘦看起来特别温顺的人才会侥幸活下来成为奴隶,而女人中基本是符合他们审美的都会留下,特别漂亮的会被他们转移,最后被船只运走,京京二他们都不知道这些女人会被送到哪里,最后命运又如何。

朱浩明白,这就涉及到人口贩卖问题了。

“我有妻子,不需要这个……这些女人可以通过工作来为自己赢得自由身,你们不可以欺负她们。”

朱浩怕自己说得不够明白,还让身边的阿大跟京京二复述了一遍。

京京二其实听清楚了,但他仍旧不理解:“以前都这样……为什么现在不行?”

这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不是说欧洲人非要这么残酷对待美洲土著,而是土著自己都觉得,这样做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欧洲人打破这里的宁静前,部族间互相的战争,也都是为了抢夺生存资源,甚至是抢奴隶、抢女人。

从某种角度而言,欧洲人是在用他们的方式对付他们。

而且每个部族的人都觉得这么做理所应当。

朱浩意识到,要改变这些土著的思维有点难,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们接受儒家的思想,明白仁义礼智信的道理。

……

……

完成这一战后,朱浩回到自己在长安城里的“家”,或者说,这里同时也是他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在了一起。

陆湛卿跟朱浩一起来的长安,至于孙岚他们则留在了新城。

“看到今天押来那么多人,还有女人送进老爷的营帐,为何老爷又把她们送走了?”陆湛卿很奇怪。

欧洲人把美洲土著当成异类,主要是人种不同。

但本地土著绝大多数都是黄种人,跟大明百姓其实没什么不同,而且他们没有因为饥饿而产生身材矮小的情况。

甚至可以说,就身体条件而言,他们的进化反而是往“优胜劣汰”的方向发展,体格甚至比大明多数百姓反而高一些、壮一些。

朱浩笑道:“在你眼中,我会喜欢那些女人吗?语言无法交流,只因为出色的样貌,就想据为己有?”

陆湛卿摇摇头:“这倒没有,可能……是妾身想多了吧,以为老爷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收拢本地土著之心。”

第1076章 大撒钱

嘉靖四年新年到来。

朱浩在海外仍旧无消息传来,而这个时候的朱四,似乎也习惯了没有朱浩的日子。

本来新年应该有午门赐宴,但朱四为了省钱,传旨把赐宴给取消了,美其名曰是为了节俭,但其实朱四现在花销非常大,让朝堂上下都苦不堪言,现在朱四上朝基本就为了一件事,跟大臣们开口讨要银子。

大年初二早晨,朱四才想起海外还有个儿时玩伴,也可能是最近他手头越发紧了,想起来朱浩给他理财的时候,那日子过得有多逍遥和惬意?

“陛下,仍旧没有朱先生的消息。”

张佐听到皇帝问询,甚至语气中还带着一丝可怜兮兮的意味,不由凑上前说道。

朱四叹息:“他这一去就此再无音讯了吗?船队会不会在海上出事了?”

“应该……不至于吧?”

张佐摇头苦笑。

在张佐的印象中,朱浩做事向来谨慎,正式出海前,甚至让关敬和陆炳先行出海一趟,按照海图顺利找到了新大陆,并带回很多航海中有用的情报,甚至还有大笔金银财货,这才选择动身。

朱四道:“敬道走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吧?夏天时沿海风灾很多,每次海上刮来的飓风登陆时都会带来巨大的灾害,谁知道船队是否遭遇了那种可怕的飓风?唉!”

张佐试探地问道:“那陛下,是否派出船队出海去找寻?毕竟目前天津港那边还有几艘朱先生亲自督造的大船,先前送完贡品就一直留在那儿。”

“算了吧。”

朱四摇摇头,“朕想来,若敬道平安无事,自然会回来,若不然,再派出船队去也是枉然。朕决定了,只要敬道回来,朕一定不会再让他走,把他牢牢地拴在京城,好好给朕当臣子……不过,朕现在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陛下说的是……?”

张佐不理解。

朱四又仔细琢磨了一下,再次摇摇头:“他只带走五千沿海卫所兵马,应该闹不出太大的乱子,是吧?”

张佐随即明白过来。

这会儿的朱四居然产生了“危机意识”,尤其朱浩长时间不归时,朱四预感到这个少年时的玩伴可能要跟他分道扬镳,如果朱浩在海外为大明建立殖民地,他不会担心,但就怕朱浩突然统领大军杀回来。

张佐笑道:“陛下,这怎么可能呢?朱先生一直尽心尽力为您谋划,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其实有他的一份功劳。

“再说了,朱先生是从大明带出去一批人,但这么做只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海外的资源,或许未来一个月内,朱先生就回来了,还带来延年益寿的仙草。”

张佐不敢提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就怕皇帝期待值太高,回头会失望。

朱四颓然地摆摆手:“那行,最近朕不想过问朝事,正月里有什么大事,你告诉朕就好。朕困了,要去休息!唉!朕昨晚连御四女,这腰有些受不了……”

……

……

皇帝懈怠朝事,张佐却丝毫不敢松懈。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