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774章

作者:天子

朱浩交给徐阶,让徐阶自己看。

徐阶打开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这是朱四亲笔所写诏书,通知朱浩有权调动沿海官府和卫所兵马,要求地方上全力配合朱浩造船及指挥海上作战等事宜。

这份诏书中,朱四明确说了,若在此战中立功,可以得到额外的提拔,完全无视资历和年龄。

朱浩道:“我早说过,要不了几年,你回翰林院后至少能晋升侍读、侍讲,甚至可以当学士,你未参与到议礼,但为陛下在别的方面立下功劳,同样可以作为进身之阶……你是想留在天津,还是去往江浙?”

“二者有区别吗?”

徐阶不太明白。

虽然天津这地方距离京城近,但毕竟离开了权力中枢,而去往江浙就更不用说了,光听朱浩的许诺可做不得准。

徐阶都不确定朱浩是否真有本事能递上话,或者他被调到天津来,可能都不是朱浩的主意,而是旁人的意思,朱浩不过是跑个腿传个话罢了。

几时见过主持某件事的人需要亲自去干辛苦活的?

朱浩道:“当然有区别,在天津这边相对更安定些,去江浙则会有一定危险。但这里只有文政上的功劳,而去了江浙,则能获取督抚之功。”

“督抚?”

徐阶又摇头苦笑。

说什么鬼话呢?

我一个工部郎中,就算跟佥都御史相比还差了很多,朝廷怎可能让我一个年轻尚且考功不到三年的进士当什么督抚?

朱浩道:“只要你愿意,我可以跟陛下提请,给你一个镇海督抚职位,由你作为平定海盗倭寇的首脑,带兵前往。”

“那……不行!”

徐阶当即回绝,“在下不懂行军打仗,兵法稀松平常得紧,光会纸上谈兵哪里能打胜仗?还是绕了我吧!”

徐阶比较理智,超出自己能力外的差事,他是不会接手的。

“由着你吧。”

朱浩看出来了,徐阶现在对他抵触比较大。

大概需要潜移默化,让徐阶先习惯领兵,让其从一个纯粹的文臣,变成一个拥有治国平天下抱负的国之栋梁,这中间其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

……

朱浩刚到天津,连演习都未举行一次,就要送新一批海船去江浙。

徐阶跟朱浩一起到码头送船只离开。

徐阶直接问道:“为何不把船厂就在距离海患近的南方呢?”

“呵呵。”朱浩笑了笑,“早就设了,这不过是我大明三大船厂之一,看起来我的任务是靖海,但其实我的任务是为大明征服海外领地,把许多海外的好东西,带回到大明来,进而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

徐阶几乎一个字都没听懂。

但他不失礼貌地笑了笑,身体却有意无意地离朱浩远一点,大概意思是,你这个疯子,我不跟你说话。

这头朱万宏准备搭乘船只往江浙去。

“朱侍郎,您不同去吗?”

朱万宏过来向朱浩行礼。

朱浩道:“我暂时还不着急,这边的造船事宜,我尚未处置好。朱千户先去打个头阵。”

朱万宏叹道:“卑职可无此能耐,到了江浙,只怕大军群龙无首。”

朱浩笑着摇摇头:“不会的,那边自有人带兵出征,朱千户只管随船前往。如果你要回南京,记得跟前线的统帅打一声招呼,我已去信,告知只要你想走,随时可离开。”

“谁?”

这不但是朱万宏的疑问,徐阶也是满脑子问号。

二人都往朱浩身上打量。

朱浩仍旧不对他们作答。

其实这个人,正是陆湛卿的祖父陆完。

陆完因宁王案被罚戍福建靖海卫后,一直上奏朝廷说明自己的冤枉,而因为有他孙女在朱浩面前吹风,再加上陆完跟杨廷和是政敌,杨廷和倒台后,陆完终于获得了将功折罪的机会。

那就是带兵平定江浙一带的海盗和倭寇。

当然他没资格主导一切。

真正负责这件事的仍旧是朱浩,而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骆安,已先期前往,骆安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当监军。

朱浩之前邀约徐阶当督抚带兵,是真心诚意让徐阶当个主帅,哪怕不是主帅,当副帅也可以,可惜徐阶没有那份胆气。

跟陆完有几乎相同命运的还有王琼。

王琼在西北也获得重新启用的机会,但并不是一次就给其高位,同样是在别人的监督下完成一些基础的日常公务,为王琼将来能重新镇守大明北疆而做准备。

朱浩没有什么政治立场上的偏颇。

这些人只要还能用,不管以前做过什么,就算过去了。

他现在更多是以一个权臣的身份指挥和调度整个大明体系的人才,如果只是以自身好恶,或者是以文官标准去要求人,那他想改变大明的梦想,只会带进坟墓。

第1023章 体验

近来朱四跟陈皇后闹别扭了。

陈皇后嫉妒心一直都很强,没有她挂名婆婆张太后的命,却患了张太后的病,想着自己能跟张太后一样得到皇帝老公独宠,而且她不太识相,去张太后寝宫跟去蒋太后那里的次数差不多,这让朱四很不满意。

虽然皇宫里还是张太后权势比较大,六宫中多数事都是张太后做主,但问题是你陈皇后不能分不清远近亲疏吧?

“敬道不在京城,太没意思了,朕想出宫走走都不知道去哪儿……就算到了思贤居也很冷清。”

朱四独坐乾清宫,近来他人生有点小灰暗,整个人显得郁郁不乐。

不是说朱四在执政方面遭遇什么阻力,而是因为一切都太顺了,最初时朝中一堆对手,大礼议也没着落,虽然那时候成天挖空心思就是怎么跟那些文官斗,但日子过得相当充实,目标明确,期待感十足。

但他以为自己大权在握后,应该有那种君临天下的豪情壮志,谁知前后也就持续了几天,发现文官都不稀罕搭理他后,就觉得没啥意思了。

这也跟身边没人吹捧他有关。

当皇帝的,一旦觉得生活乏味,就想找点乐子,毕竟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任性。

张佐道:“陛下,朝中还有很多事务亟需处置,朱先生不在,司礼监这边打理起来不太方便,不如……”

张佐的意思,还是把朱浩叫回来吧。

没别的想法,张佐可不会跟朱浩搞什么派系斗争,反正他知道自己斗不过朱浩,如果跟朱浩为敌……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且朱浩这个人很讲情面,从来不去干涉宫里事务,张佐从来都没觉得朱浩会对自己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反而因为朱浩不在京城,张佐觉得自己好累,是那种身心俱疲的累。

朱四摇摇头:“他才刚走,朕就把他叫回来,岂不是让人觉得朕很没用,离了他就不行?朕是讲原则的好不好?”

“是。”

张佐嘴上如此说,心里却在琢磨,陛下您既然讲原则,就别抱怨朱敬道不在京城你烦闷无趣呐。

这是讲原则的表现?

朱四起身道:“对了,敬道一直说西山那边怎么怎么好,火车已经通车好几个月了,不如朕去西山游玩一番如何?”

“啊!?”

朱四突发奇想把张佐吓了一大跳。

你居然要去西山?

皇帝乃九五之尊,贸然出宫……而且现在你的皇位还不是那么稳固,如果只是在紫禁城以及皇宫附近的话,锦衣卫什么的还容易保护,但出了京城……又不是公开的,万一出点什么危险,岂不是说之前一切布局都泡汤了?

“别惊讶,朕就是以平常人的身份出去走走看看,虽然也是微服,但还是要跟各方打招呼,至少让西山那边准备一下!当然就别通知大臣了,明日辍朝吧。”

朱四现在非常不喜欢上朝这件事,那太疲累了,他骨子里带着一种懒惰,想通过遥控的方式管理朝事。

既懒又处处想伸手,朱四根本就是个矛盾综合体。

张佐道:“可是陛下,您出宫后,这安保事宜非常难做,一旦您踏足民间……”

“有厂卫暗中保护,朕怕什么?照你这么说,敬道平时都不用出去走动了?他朝中得罪的人不少吧?难道出门也是前怕狼后怕虎?”朱四很不满意。

朱浩可以,凭什么朕就不行?

朕可比他牛逼多了!

张佐一脸为难,却不敢出面阻止,试探地问道:“那陛下,是否跟太后商议一番?”

“这种小事用得着跟母后说吗?就说朕病了,明日早朝时就这么跟那些大臣说,就不信他们还能反了天不成?”

朱四现在也想明白了。

靠平常那种跟大臣相斗的手段,他已经取得不了什么成就感,跟大臣的斗争要升级,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玩点以前没玩过的……比如说随便辍朝。

以后定个什么一四七上朝,剩下时间休息,往前发展一下,就初一、十五上朝,剩下不上……

自己既能轻松自在,还能让那些不用辛苦每天天没亮就出门的大臣对自己心生感激,那种感觉光想想都让人欣然向往。

这可让张佐为难到天上去了。

……

……

张佐跟黄锦做了布局,甚至都没详细安排妥当,朱四已经迫不及待换上一身平常人的装束出宫了。

他要做的是乘坐火车,去西山游玩一圈,第二天下午再回京城,等于说是给自己放个一天多的假,而这一切是在不通知他老娘和大臣的情况下完成的。

不过东厂和锦衣卫高层,则清楚这件事,尤其是负责西山地区治安的陆松,全面警戒起来。

首先就是为朱四腾出一辆空火车,除了皇帝和扈从外,其余人等都不能乘坐,甚至开车的人都只能是锦衣卫。

到了西山后,安排好住所……不过除了锦衣卫外,尚有一人可以知晓此事,便是在西山筹建道观的朱三。

朱四之所以对西山如此向往,除了朱浩平时的讲述,还有锦衣卫的上奏,再就是通过他姐姐的描述……朱三人在西山,给皇帝的信函中说得那地方好像天上有地上无似的,简直把西山说成了世外桃源。

朱三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想告诉皇帝,那地方我很喜欢,打算在那儿安家了。

具体是不是真的不重要,就算穷山恶水都能被朱三形容得花团锦簇,更何况本来西山就是大明目前最大的工业城镇。

如此一来,朱四便遵循姐姐的指引,踏上了去往西山的路程。

……

……

上了火车,朱四有一种跨越时代的自豪感。

“陛下……您小心一点。”

火车车厢之前从未有人用过,朱浩早就想过有一天皇帝可能会驾临西山,特地准备好这种专门的车厢,但这不一定是为朱四一个人准备,别的王公贵胄,再或者是以后开个“旅游专列”之类的都可以用得上。

其实朱浩一直有开旅游专线的想法。

这时代的文人或是王公贵胄,也有游山玩水的需求,但文人游览的一般都是名川大山,而不是沿途欣赏风景。

再加上朱浩手头上要做的事实在太多,铁路在货运和客运方面意义重大,旅游专线的事一直被搁置。

但现在朱四乘坐的这趟列车,跟旅游专线没什么区别,因为朱四就是为出来游玩才坐的。

“真好看!”

朱四坐在窗口的位置,摸着光滑的透明玻璃,喃喃道:“这东西,皇宫里才有,居然用在了火车上。敬道真是不惜花血本啊。”

正说着,更多的锦衣卫上了车。

车厢之间互相相连。

张佐赶紧过去把车窗帘子拉下来,提醒道:“陛下,您小心一点,不能让人知道您在哪个车厢,否者会很危险。”

朱四道:“朕出行的时候乘坐銮驾,不也一样危险?况且现在朕还是微服出游。”

张佐赶紧道:“正因为陛下是微服出来,身边保护力量不足,才更要小心。若是平常时候,沿途都会有人开路,还会提前清场,怎会让陛下置身险境呢?况且陛下您未曾乘坐过这种火车,如果路途颠簸,遇到什么意外……”

“靠,你是想说,别让朕一头从窗户扎出去,是吧?”朱四皱眉问道。

张佐面色尴尬。

其实他就是这个意思。

那火车的窗户玻璃他见过,一旦打碎就会很危险,碎片极其锋利,就算不从车上一头扎出去,只是被碎玻璃割伤,那他也万死不足以恕罪。

张佐现在小心翼翼,因为皇帝出巡之事,等于他是总负责人,出了任何问题他都担待不起,谨小慎微也是情非得已。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