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744章

作者:天子

嘿!

席书心说,刚才皇帝你不是要坚持在宫门口用杖刑吗?

怎么朱浩一说把人抓到北镇抚司再动手,你就改变主意了?还是说朱浩对你的影响力真有那么大?

唐寅问道:“那……到底拿多少人去北镇抚司更合适?”

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探讨捉拿多少人的问题了,好像左顺门口那些官员,已经成为砧板上的肉,可以被随时拿捏剁烂的那种。

朱浩道:“五品以下!”

不说多少人,单说什么品阶,而历史上,朱厚熜在左顺门案中拿的是正五品及以下共一百三十四人,朱浩单单挑明正五品以下,就跳过了六部郎中这个级别。

朱四问一旁的张佐:“如今宫门口,正五品以下有多少人?”

张佐提前已得到过黄锦的奏报,立即回道:“八十余人。”

在有朱浩参与的这次左顺门事件中,正五品以上官员参与度本身就大大降低,但中下层官员却没减多少,有些衙门参与的官员数量反而比历史上多一些。

朱四听到这数字,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就正五品以下,午后派人前去劝导,若劝导不成,就立即拿人!”

……

……

午膳过后,朱四派人去让戏班随时准备好开锣,接下来他要与亲近大臣同乐。

戏曲开幕前的间歇,皇帝也不知到哪儿溜达去了,不见人影,朱浩等人则留在议事厅内等候。

席书走到朱浩面前,先看了看唐寅,唐寅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挪开,随后席书以平静的口吻对朱浩道:“敬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朱浩起身,跟席书走到议事厅门口。

席书看着院子里简单的陈设,低声感慨:“我从没想过,你在替陛下做事,入京后见过那么多人情事,自以为洞悉世情,没想到在你这里碰壁了。”

朱浩很想说,现在你就觉得惊诧莫名,那以后超出你预料的事只会更多,不知道届时你又会有如何感慨。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敬道你能保全今日左顺门前那些为朝事进言的同僚,他们忠君体国,在议礼事上无丝毫私心,其中更是有不少治国良材,就此折戟难免让人扼腕。”

席书好像也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不高,所以希望朱浩以其影响力,改变皇帝的态度,让皇帝放过那群人。

朱浩淡淡一笑,道:“席尚书,请收回你的话,很多事不是我能决定,我甚至不能对陛下建言,我所说不过是陛下所想,借我之口说出来罢了!”

席书皱眉:“所以陛下已提前告诉你应该说什么?”

此时的席书神色激动起来,似乎这种说法,更能让他心里好受一点。

如果什么事都朱浩决定,那实在太可怕了,皇帝居然会听信一个不到二十岁少年的策略,把大明朝堂内外的人耍得团团转,这简直是把国家大事当儿戏。

朱浩道:“有时无须他人指点,你光是用心思考,便明白陛下在想什么,你说要保全谁,关键在于那些人用得着你来保全吗?他们走到那一步,就要承担那一步的责任,而不是由他人去左右他们的思想和命运。

“当然,如果我替他们说话,他们就能回心转意,我自会全力以赴。但问题是……我的话,对于结果不会有任何更改,不是吗?”

席书点点头:“谁的话都无用,陛下绝对不会回头!”

“那就是了。”

朱浩看了席书一眼,倒觉得这家伙除了看上去像是传统文臣外,别的倒还开明,不像张璁那样抱有强烈的目的做事,席书更像是个有着理想主义的大臣。

“我改变不了,席尚书也改变不了,甚至连陛下自己都不能下那一步台阶,那为何还要刻意改变什么?眼下陛下选择的方式,已是尽早解决此事的最好方案,就像我们站在那些宫门口的同僚立场上,他们中很多人大概也希望早点结束吧。”

朱浩说出的这番话若是让左顺门外那群人听,定会联合起来把朱浩给撕碎,但入席书耳,席书就很受用。

关键席书也是议礼派一员,现在议礼派中人内心也备受煎熬,除了一个想要借机上位的张璁外,其余的人都想早点结束,换来朝堂的安稳。

“那他们到北镇抚司后……”

席书还想提醒,是不是可以在北镇抚司让那些哭门的文官好受一点,至少不用受皮肉之苦?

朱浩耸耸肩道:“厂卫之事,并非你我可以干涉,我们是羊,就不要站在狼的立场上去思忖问题。席尚书,在下先回去了!”

朱浩说完,转身回了议事厅。

席书则立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

朱浩最后说的那句,好像是在提醒他,你就是一只羊,却总想去左右狼的想法,难道你就没想过,如果狼一个心情不爽,把你这只羊也给吃了?面对皇权,大臣谁有资格去跟皇帝叫板?

席书想到这里,再去考虑左顺门前那些闹事的人,便觉得他们很愚蠢。

看起来是忠直的事情,但注定不会有好结果,除了给他们自己找麻烦外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可能让自己和家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何苦来哉?

第984章 奇怪的信任

到了下午,左顺门前正五品以下官员,都被捉拿到了锦衣卫北镇抚司,一时间诏狱内人满为患,牢房都快要不够用了。

剩下的人虽然还留在左顺门外,但此时已是人心惶惶。

提督东厂的黄锦前去,对在场官员道:“诸位同僚,咱家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但‘君为臣纲’乃三纲之首,儒门子弟必须遵守,天地君亲师更是儒家礼法所系,陛下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不可忤逆。

“现在你们的意见已经表达出来了,陛下是否接受那就不再是你们的事情了,接下来会派人送你们回府,若还有违背,入夜后将会由锦衣卫强行送走。至于送至何处,那就不一定了!”

仍旧是赤果果的威胁。

大概意思是,天黑后如果你们还不肯走,那就强行带走,很可能会跟正五品以下官员一样,被送到诏狱。

届时可能连进刑部牢房都是一种奢求,要的就是让你们在锦衣卫的黑狱里受审,用什么刑罚,就要看别人的心情如何了!

在场官员全当没听到,但也没什么哭喊声,装腔作势那一套早停了。

黄锦说完后,让人将马车赶到距离宫门不远的地方,甚至让人抬来几口箱子,箱子里面盛放什么没人知道,有人猜测可能是金银珠宝,谁先走谁就能拿到赏赐。

但因为没人把箱子打开,也不会有人具体知道里面是何物。

……

……

北镇抚司衙门,被押送来的人几乎个个都在哭天喊地。

强行抓人的时候,有一些人就因为反抗,遭遇不同程度的暴力对待,有的人头上都见血了,而更多的人见哭嚎无用后最终选择放弃,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被人驱赶,最后都塞进牢房内,一个牢房至少关押三四人,进去后却连个问话的都没有。

好像这案子根本不用审,前因后果谁都知晓,只需看皇帝怎么对待他们。

“杨学士,您出来一下。”

杨慎面对这么多同僚被押送到牢房,心情异常沉重,但就算他的牢房距离那些人不远,他也没有出言问询或者安慰。

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多说无益,而且估计这群人中还有人恨他,毕竟被裹挟参加哭门的人可不少。

就在杨慎心情焦躁时,一名锦衣卫百户过来,给杨慎打开牢门。

杨慎问道:“你是哪位?”

对方笑道:“小人王邦奇,乃北镇抚司一名百户,今日负责看守诏狱。您住这地方都算是好的,乃地面上的天牢,如果要是关押在昏暗潮湿的地牢的话……那可就……”

杨慎冷冷地问道:“那是不是我还要感谢你们?”

“没有,现在上峰有令,让您换个地方,也是因为这边牢房不够用了,北镇抚司的天牢本来就没多少空余,暂时又不能往地牢关,您这边不如换个宽敞点的屋子,只要在里面不闹事,权当是进来住两天就出去了!”

杨慎顿时明白了,这是给自己换一间有床有桌子的客房,将他“软禁”起来。

如果换作以前,他肯定想跟同僚一起受苦,但他现在毕竟是侍讲学士,是有身份的人,总要顾及面子。

“你们总算还能顾全本官的体面,带路!”

杨慎临出牢门前故意大声说了一句,大概意思是,我换个地方待着,不是因为嫌弃这里不好,是因为我是翰林院侍讲学士,需要一个体面的地方,来维持翰林院的脸面。

“您请!”

王邦奇在锦衣卫中属于酷吏,这种人做事不择手段,才懒得管杨慎是何目的。

带着杨慎便往外面的客房而去。

……

……

杨慎前往客房的途中,想问问别人的待遇。

尤其是丰熙。

被抓的人中,以丰熙官职最高,杨慎觉得如果自己被安排到客房软禁,那丰熙也该有如此待遇才是。

“无可奉告!”

王邦奇冷冷地回了一句。

随后没过多久杨慎便被赶入了一间屋子。

杨慎环视一圈,觉得这地方有些熟悉,好像之前外戚张家兄弟关进来时就住在这里,当时他还跟朱浩一起来过。

“没想到,今天我也要在这里!”杨慎心有不甘。

但也只能先忍着,现在可没有首辅老爹来救他,朝中人是否会替他说情都两说,杨慎对于那些阁老、尚书没人力挺自己也很着恼,今日哭门六部侍郎中只去了一个吏部右侍郎,他更是觉得郁闷。

就在他心情不佳,坐在那儿思索问题时,先前送他来的王邦奇又回来了:“杨学士,有人前来探望!”

“何人?”

杨慎问了一句,一抬头就看到门口站立的朱浩。

朱浩没有穿官服,只是以平常人的身份前来,杨慎看到朱浩后脸色不悦,甚至将头别向一边。

王邦奇不知道朱浩真实的身份,毕竟以他的官职没资格知道朱浩是干嘛的,朱浩也从来不跟王邦奇做过多接触,王邦奇只隐约知道朱浩的身份不简单……随后王邦奇退到一边,让朱浩进到客房,顺手将门虚掩上,连锁都没上就走开了,大概也不担心朱浩劫狱。

……

……

“用修兄,辛苦了。”

朱浩找了一张椅子坐下,而杨慎则继续低着头坐在床沿边。

朱浩见杨慎不搭理自己,心中早有此预料,叹息道:“今日之事,闹到这般境地,也算是必然吧?”

杨慎听到这儿,觉得朱浩是在嘲讽自己,不由抬头问道:“你这话是何意?”

朱浩道:“难道用修兄前去左顺门时没想到会遭遇这般处境?”

这次杨慎继续选择沉默。

选择跟皇帝硬碰硬,自然能想到皇帝的反应,也料到了最差的结果会是什么……至少到现在,还没出现预料中最差的结果,现在只是人被抓来,没用大刑,也没说直接在左顺门门口施行杖刑,更没听说谁被打伤或者死了。

“那位张学士,先前来过吧?”朱浩问了一句。

杨慎皱眉:“你是说张秉用?”

“嗯。”朱浩点头。

“哼!”

杨慎冷哼道,“他非但来过,还提过你,说这一切都是你在背后搞鬼,把局势弄到现在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言下之意他倒是一心为朝中的文臣同僚,简直是无耻之尤!”

朱浩问道:“用修兄是在抨击我吗?”

杨慎轻轻一哼:“就你?用得着我来抨击?”

朱浩耸耸肩,大概意思是,你这算啥意思?难道我没资格被你抨击?

杨慎对朱浩倒没多生气,继续道:“以前我也想过,你或许在背后替陛下出谋划策,陛下对你也十分倚重,但今日我看到张秉用的嘴脸,便知那是多心了。”

“为什么?”

朱浩自己都觉得杨慎对自己的信任好像过多了一点。

你杨用修是那种缺心眼的人吗?

被我害了那么多次,你居然还相信我是好人?

杨慎道:“若你深得陛下器重,对于他那种善于钻营的人来说,岂敢随便在外人面前提及,绝对不会像现在这般,居然一门心思将你按下去,这说明他对你得到礼部右侍郎的事耿耿于怀,想借我的手污蔑你,同时对付提拔你上来的唐寅。”

“呵呵。”

朱浩不由咧嘴直乐。

杨慎这脑回路……真的是挺清奇的。

不过听杨慎的讲述,倒像是那么回事。

张璁这个人本来就善于逢迎,而现在其之所以敢在杨慎面前出卖朱浩,倒不是因为张璁不想巴结朱浩,而是张璁觉得自己有黄瓒当盟友,想借机打击朱浩在文官中的威望,借此把朱浩给压下去。

张璁不但善于迎合,还是个喜欢在背后耍阴谋手段的小人。

杨慎只看到张璁表露出的一面,却没看到他背后的一面。

亦或者是,杨慎难以理解,张璁何以要在大礼议都还没出结果的情况下,出卖队友?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