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59章

作者:天子

朱四想了想,又道,“大不了在这件事上,朕就跟群臣好好争一下,就不信朕要让敬道留在京城,会留不住?”

张佐很想提醒皇帝,如此就等于泄露了那位朱小先生暗中给您办事的隐秘身份,那时文官肯定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

恰在此时,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黄锦提议道:“陛下,此事何不问问唐先生的意见?若是唐先生出面,由他来挽留自己一名弟子在京城,一切或就顺理成章了。”

朱四一想,不由点头,觉得黄锦的话很有道理。

既然孙交现在不肯在朱浩留京之事上出手相助,那就另辟蹊径,找唐寅出面游说。

这样皇帝不用出面,就算杨廷和对朱浩有所怀疑,也未有确凿证据。

“行,这就派人去西山找到唐先生,告诉他这件事……也不知如今铁路修到哪儿了,让派去的人好好问问,光上报进度没意思,找人画好图纸,尤其是在敬道精心描绘的京畿地图上,把铁路详细标注出来,这样朕就能看清楚了!”

……

……

唐寅此时正在京西一处工地监督修造铁路之事,接到皇帝的密旨,一时有些莫名其妙。

朱浩在哪儿当官,真有那么重要吗?

前来传信的,居然还是提督东厂的黄锦,或许是张佐要惩罚黄锦在皇帝面前自作聪明,事后居然让黄锦亲自来西山见唐寅,必须要把事情办完才能回去。

唐寅叹道:“黄公公,你说这陛下刚登基时,有很多东西都是初接手,难以应承,需要有敬道在旁协助,甚至连批阅奏疏这些事,都是由敬道代劳,那时敬道不可或缺情有可原……你再看看现在,就算敬道长期不在京师,朝廷不也照样运转如常?陛下何以要如此坚持呢?”

黄锦惊讶地问道:“难道唐先生也认为,朱小先生应该被派往外地?”

“哦,我可没这么想,陛下确实需要敬道来做事,但或许正是因为陛下提拔敬道的心思太过热切,反而会让孙部堂,还有敬道自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文官毕竟不是只有每日上朝那些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以后敬道要在朝堂立足,自然需要在意同僚的想法。”

唐寅的见解跟孙交不一样。

孙交主张把朱浩外调,而唐寅的意思,皇帝你不要这么热切去升朱浩的官,但凡你表现出一定耐性,让朱浩按部就班一步步升迁,孙交和朱浩也没压力,或许朱浩留朝之事就能更容易办下来。

这朝堂上的官员委命,真不是你皇帝一句话就能办成的。

不然现在我早就是户部侍郎,而朱浩也当了翰林侍讲,甚至入阁了。

小皇帝迫切想拿到朝廷官员的委命权,操之过急,恰恰让文官集团有机可趁。

其实唐寅能理解孙交的心态,或者说,他很清楚孙交向杨廷和一再建言让朱浩留京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朱浩及早外调。

大概只有“真正关心”朱浩的人,才能体会那种让朱浩远离朝堂纷争的迫切心情。

黄锦道:“陛下对朱先生,怕是一刻都不能离,如今陛下有许多事,难以决断,都要八百里加急去永平府问询朱先生。”

这边黄锦很为难。

我是来跟你说,让你对朝廷提出挽留朱浩在京,你怎么上来也体现出对此事的抗拒?

唐寅稍微琢磨了一下,叹息道:“我如今连正式的官职都没有,人微言轻。这样吧,我替你写信给敬道,问问他的意思……黄公公应该会在此地逗留几日是吧?快马传驿,应该用不了多久。”

……

……

唐寅自己不做决定,派人把此事告诉朱浩,让朱浩自己决定走留。

朱浩正在府衙里过问岳亭安跟锦衣卫勾结的案子,顺带扩大矿场规模,不想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安骆安,带着陆松等锦衣卫,来到永平府府城,并亲自上门求见。

“几位,里面请。”

娄素珍出面接待了骆安和陆松。

二人刚进入内院,牟大志恰好从正堂那边过来,抻着头看了一眼,觉得有哪里不对,连忙问道:“米先生,怎么刚才进内院几个人有些眼熟?看其背影,好像是赳赳武夫……”

娄素珍笑道:“知府大人有事跟外人谈,这你都要过问?”

牟大志惭愧一笑:“米先生见谅,卑职不过就是话多了些,现在府衙可不安全。”

“何为不安全?”

娄素珍问道。

“现在朱知府奉命调查锦衣卫,名不正言不顺,人家锦衣卫什么来头?想要对付我们不是易如反掌?到时把我们剥皮抽筋都行!卑职听说,锦衣卫审讯嫌犯,打死人都不用担责,行事简直冷血无情。”

牟大志毕竟被锦衣卫缉拿过,提及便有些后怕。

娄素珍笑道:“牟推官你放心,锦衣卫会为难别人,却不会为难朱知府。”

“啊?”

牟大志一脸不解。

娄素珍道:“牟推官你稍等,一会儿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

……

牟大志在外面等了很久,一直不明白娄素珍的话是怎么个意思。

一直到里面的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娄素珍从内院出来,道:“牟推官里面请。”

牟大志跟着娄素珍进到内院,到了朱浩的书房,一眼就看到立在书桌旁的骆安和陆松,瞬间吓得魂飞魄散,虽然二人身上没穿锦衣卫服饰,但因都曾审讯过他,顿时感觉背脊发凉。

“锦……锦衣卫?不对,是大人,您找人假扮锦衣卫?”

牟大志感觉脑子不太够用。

两个跟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锦衣卫千户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他面前,二人站着,而朱浩坐着,总不能是他们来跟朱浩汇报事情吧?

还是说来商量事情?

为什么要搞得这般神秘?

会不会从一开始,就是朱浩找人假扮锦衣卫?

朱浩道:“牟推官,你说什么?这位是骆镇抚使,另一位是陆千户,都是本官在兴王府读书时的旧交,有差事吩咐本官做……哦对了,你认识他们?”

牟大志一听,你在兴王府读书时的旧交?

那就是说,你跟锦衣卫的人很熟悉咯?

“大人,您……您的话,卑职听不懂。”

牟大志脑子完全不够用了。

娄素珍没好气地道:“你可是正六品的朝廷命官,说话为何这般吞吞吐吐?莫非你不知朱知府乃锦衣卫千户之家出身,且曾在兴王府内做过世子伴读?”

牟大志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但不是说,这位朱知府是当朝首辅杨廷和的人?

怎么杨廷和的人,居然跟兴王府上下的关系这么好?安陆的锦衣卫,对兴王府能是善意的?

还有,朝廷不是下令让这位朱知府去查锦衣卫?

牟大志现在满脑子浆糊,完全摸不清楚眼前这些人的套路。

朱浩道:“陆千户,刚才说到哪里了?”

陆松抱拳道:“是这样,锦衣卫会协助本地开矿事宜,将会在鹞子山周边,增设三个新铁矿矿场,将会由本地官绅出资,朝廷负责运作,而本地官绅会分得干股,而所有进矿场工作的工匠等人,除了会有俸禄拿外,年底还会有矿场产出的分红。地方上因开矿等事有损失的百姓,也可以按月领取补偿。”

牟大志一怔。

这是要干嘛?

本地开矿,你们锦衣卫开就行了,或者让户部来开,亦或者让本地官府来开,让士绅开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对普通百姓进行分红?这是什么道理?

陆松道:“先前本地开矿,对地方上多有骚扰,是朝廷思虑不周,经此改变后,本地的矿山开采将会步入正轨。”

牟大志问道:“这位……陆千户,您是陆千户对吧?朝廷,这是要作何?就算扰乱地方,闹事的也都是一些刁民而已,何以要对他们……这般优待?”

陆松没有回话。

朱浩则笑道:“牟推官,为官者不要轻视百姓,尤其是忽视百姓的需要,那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长久。官府要执行什么政策,首先要想到百姓的利益,永平府开矿既要利国,也要利民,如此才能赢得口碑和名声。陛下乃明君圣主,做事最讲究规矩。”

第869章 大义灭自己

朱浩的说法,看似让利于民,但其实是要发动民间资本来进行开矿。

光靠朝廷,靠锦衣卫,一共能开几个矿?

若是每地都发生永平府这样的利益纠葛,以后开矿的利益如何平衡?地方闹出事端,言官就会不断上奏直谏,要皇帝停止开矿……

这其实就是万历年间开矿的弊端。

朱浩的意思,就是要以民间资本开矿,开始时可以由朝廷主导,但中后期朝廷只负责征收矿税,以后户部中会分出单独的衙门来管理这件事,由朱浩一把抓,尽可能杜绝与民争利的情况出现。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实际运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光是官民纠纷,就因为这时代官民权力不对等,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靠监管……很可能会出现既是球员又是裁判的情况。

牟大志一时懵逼。

娄素珍道:“牟推官,大人的话你该听到了吧?接下来,大人的意思是让你来负责开矿事宜,大人会向朝廷请旨,让你有机会做本地府同知……”

“啊?”

牟大志大吃一惊。

还有这种好事?

想起之前自己曾跟蒋山同在朱浩面前表态,说以后要跟着朱浩混,现在朱浩好像当真了,真要帮他运作官职。

可问题是……朱浩一个知府而已,有权力决定谁来当永平府同知?

娄素珍继续道:“大人很看重你的才能,想让你有机会继续报效朝廷,但你也要有所表现才是,本地开矿具体联络之事就交给你!当然,你要保证今日所见所闻,不对外人言。”

“那米先生,您为何不……”

牟大志的意思,小知府有您米先生就行了,干嘛让我来负责联络?

娄素珍笑道:“难道你忘了,大人即将要卸任本地知府,回京履新?”

“对对,看卑职这脑子,怎把这茬给忘了?那大人回朝后……”

牟大志又望向朱浩。

朱浩道:“本官回朝出任何等官职,无须你来担心,只要你知道,本地开矿之事,长期交给你来打理便可。”

“那……感情好,就是不知诸位锦衣卫上差……”

牟大志说来说去,就是没自信,顾虑太多。

他其实到现在也没搞清楚状况,只知道锦衣卫的人来拜访朱浩,那就说明朱浩跟锦衣卫是一伙的。

但谁敢保证锦衣卫不会朝三暮四,今天说要把开矿的事交给地方,回头又把矿场给抄了吧?

娄素珍板着脸道:“看牟推官推三阻四,似乎不想接这差事?你要是不愿意,外面大把人候着,但以后你的前途可就不敢保证了。”

牟大志知道,现在到了必须表态的时候。

要么听朱浩的,或许自己就飞黄腾达了,不听的话……可能会有大事,也可能不会有,总之自己以后日子不好过就对了。

“下官一定听从知府大人,还有锦衣卫上差,以及米先生调遣,您几位有什么吩咐只管说,下官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必定能办到!”牟大志说话捶胸顿足,就差掏心掏肺给眼前几人看了。

……

……

牟大志跟着娄素珍又出去了。

该是娄素珍负责的部分,不会改变,牟大志只充当官府跟地方官绅的传声筒,说是很重要,其实有没有他都行。

朱浩只是避免娄素珍过多在人前露面,毕竟很多事,不是只见见一个乔夫人就能圆满解决,一旦娄素珍亲自主持的事务太多,既可能会暴露她的真实身份,也会让人怀疑朱浩在开矿这件事上充当的角色,毕竟“米先生”是朱浩的人。

但由牟大志出面,这层顾虑就会淡化。

“朱先生,那姓牟的推官贪赃枉法,可不是什么清廉之辈,光是从您手里扣下来的银子,就超过一千两,这种人不可信。”

陆松有意提醒朱浩。

但其实这些话哪用他来说?

骆安打量陆松一眼,回头道:“先生其实无意用他,只是想暂时稳住此人,或临时找个人出面吧?”

朱浩笑道:“用不用他,就要看他会不会办事,若真会做事,哪怕贪婪,只要不是很过分,也可以用。自古以来官场都如此,哪有完全清廉如水的?清官为名,贪官为利,各有所求罢了。”

骆安问道:“那……先生还是要用他?”

“当然不会。”

朱浩断然摇头,“他从我这里贪钱,毫无节制,属于那种贪得无厌的类型,而且办事能力马马虎虎,就是个狐假虎威的官场老油子。这种人,我怎会用?”

骆安受不了朱浩这种说话大喘气的方式。

你既然不用人,先前还废那么多话干什么?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