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38章

作者:天子

朱浩问道:“若是我们私自将这批生铁运走,你看……”

“不可!”

杨慎道,“这批铁,乃锦衣卫掌控矿场时出产,若凭空消失,朝廷必定会严查,再说了,运输这么大一批生铁怎可能瞒过所有人?私自调运,乃欺君之罪。”

显然杨慎也考虑过这个方案,衡量出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

朱浩道:“可我想过,若锦衣卫丢了这批生铁,他们未必敢对上面报告,现在知晓此事的最高层,可能只到唐先生那儿。”

杨慎皱眉:“你是说,他们根本没有上报陛下?”

朱浩笑道:“锦衣卫开矿,产出多少,难道会如数跟上面报?陛下人在深宫,怎可能会知晓那么详细?我们可以分批往外运,或者我们就近造一个冶炼厂,把这批生铁铸造成兵器,那就算锦衣卫查到,这批生铁上面又没写他们的名字,他们怎会知道兵器是用他们生产的铁所打造?”

杨慎越听越迷糊。

朱浩所提计划,对他这样一个没多少实务经验的文人来说,明显超纲了。

杨慎抬手:“你让我静静,等我考虑清楚后再答复你,你先去应付唐伯虎,可不能让他察觉端倪……你先去吧。”

……

……

当晚朱浩没有安排接风宴。

杨慎跟唐寅间本来就不对付,有点各为其主的意思,同是受皇命来调查案子,走的时候都不同行,指望他们坐下来一起商谈一下有关查案之事?

唐寅和陆松老早就回到住的地方,这里隔杨慎暂居之所近一里。

唐寅问道:“鹤林,敬道在搞什么鬼?”

陆松好奇地反问:“唐先生不清楚吗?朱先生说……他是在钓鱼。”

唐寅:“……”

陆松笑道:“说是拿我们一部分铁,让杨翰林觉得事态重大,但其实事情根本就没那么紧要,不过是我们之前所产铁的很少一部分,如此就能让杨翰林畏首畏尾,说如此定能绑住他。”

说是几百万斤铁,其实也就一两千吨而已。

这时代开采和冶炼技术不发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铁,看起来的确有些夸张,觉得是很金贵的东西。

但其实,这点铁对于永平府铁矿场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锅炉炼钢以及朱浩研发的脱硫、脱磷技术推广,如今永平府铁矿场的钢铁月产量约为五千吨,其中高品质的精钢约为五百吨左右,所以拿出这么点产量来霍霍,完全没问题。

但杨慎哪里懂这些?

一听几百万斤……自以为很多,就算他找懂行的人问问,别人也会告诉他这批生铁的确很多,所以杨慎便觉得这批生铁若是能从皇帝手里抠出来,放到军备上,就是大功一件,而现在杨慎正觉得自己在父亲面前失宠,需要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唐寅没好气地道:“难怪说要让杨用修有来无回,感情坑挖在这儿呢。”

陆松道:“唐先生,明日要一起去府城吗?”

“听敬道的吧,他主意大,我来也是听从号令行事。可惜啊,这荒郊野岭的……”唐寅有些不高兴。

陆松笑道:“其实唐先生往山下走不到二里路,就到集镇了,那边有很多矿工居住,吃喝玩乐的东西都有。”

唐寅一听瞪大眼,“你不早说?我还以为这荒山野岭什么都没有呢。”

陆松道:“昨日卑职不在,以为唐先生什么都知道。不过想来也是,先生从西边京师那边过来,而集镇在东边。”

唐寅骂骂咧咧:“敬道那小子也是,有这种好事不告诉我,我还以为这里条件有多艰苦!走吧,我正好去见识见识!”

……

……

杨慎把自己带来的人叫来,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件事上报杨廷和,只能找家奴带口信回去,以快马传报京城,让杨廷和知晓。

杨慎担心刚上报,生铁就被锦衣卫发现并带走,但他更怕自己不上报,回头被杨廷和知晓,说他擅作主张。

杨慎留了一个心眼儿,没跟朱浩说这件事会上报杨廷和,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信朱浩,只是觉得没必要把每一件事都跟朱浩提,毕竟现在二人只能算是“朋友”,不能再算是同门或者说同党。

还需要跟以往的情况做一些变更。

等杨慎把事情安排妥当,送走家奴后,徐阶出现在房门外。

杨慎道:“子升你不是要去跟唐寅请教书画上的事?怎么回来了?”

徐阶苦笑:“不是我要请教,只是想找个由头问一些事,尽快完成公务。”

徐阶大概知道,可能自己被杨慎怀疑,觉得他两面三刀,所以特意来为自己解释一下。

“嗯。”

杨慎没太当回事。

虽然同为翰林院中人,但杨慎明显没把徐阶放在眼里,大事方面怎会跟初出茅庐的菜鸟商议?徐阶有朱浩那脑子和魄力吗?

徐阶再度介绍他知道的情况:“听说唐伯虎跟锦衣卫那位陆千户,一起去东边山下的集镇,说是今晚不回来。”

“什么?”

杨慎皱眉,首先想到的是……难道唐寅和陆松知道那批生铁的下落,急着带人去查扣?

“敬道呢?”杨慎再问。

徐阶道:“朱知府说有知府衙门的人前来请见,也不知去了何处。”

杨慎心想,难道真出事了,所以朱浩找人办事?

但随后朱浩就晃晃悠悠出现在二人面前。

杨慎赶紧迎上前,用疑惑的眼神问询朱浩。

朱浩点点头,给了杨慎一个安心的示意,表示没出问题。

旁边徐阶看傻眼了。

这两个什么怪物?用眼神就能沟通?我人在旁边,居然一句话都不说,意思是在防备我呗?

朱浩笑道:“子升兄最近在翰苑过得如何?我履任地方后实在太忙,顾不上跟京师旧僚通信。”

“还……还好。”

徐阶多少有些尴尬。

朱浩突然道:“用修兄,你觉得子升兄若是有机会为任一方,是否会有所建树呢?”

杨慎好像意识到什么,现在不是正要找人来替换朱浩这个永平府知府?

若是把徐阶运作到这职位上……

徐阶既不是杨廷和的人,也不是皇帝的人,这样各派系都不太沾,反而是最佳人选。

可问题是……

徐阶好像什么都不懂,这差事他能担当吗?

第840章 给谁干不是干

杨慎一大清早就招呼徐阶,动身前往永平府府城。

徐阶多少有些不解:“不是说有乡民袭扰矿场?是否应该就地调查一番?照理说,奏报中所说的乡民,应该都是矿场周边百姓吧?”

徐阶很天真,在他看来,既然开矿扰乱地方民生,出现与民争利的情况,才导致矿场跟乡民间出现矛盾,那就该调查矿场周边的百姓,怎么都犯不着去远离事发地的永平府府城吧?

杨慎道:“这里边水太深,子升你不懂,何况擒拿下的乱民都关押在府衙牢房内,不去府城,留在这里查不出丝毫线索。”

徐阶仔细想了想,一脸认真地问道:“那现在谁是幕后元凶,有眉目了吗?”

杨慎不想跟徐阶这个二逼青年解释。

在杨慎看来,徐阶的段位跟他相差太多,大概只有朱浩的智慧才能与他杨用修相媲美。

招呼好随从,连早饭都没吃,一行便乘坐马车往永平府府城而去。

……

……

杨慎走之前,已跟朱浩打过招呼,朱浩表示迟一些才会动身。

当唐寅跟陆松从山下集镇回来时,杨慎一行已出发一个多时辰。

“走了?何以如此急?你不是说,拿出一批生铁来逼他留下?他去府城作何?”

唐寅随口问询,语气并不强烈,似乎答案无关紧要。

朱浩道:“那先生你是选择留在矿场,还是去府城?”

既然你不求甚解,我也懒得回你。

唐寅看了下陆松,点头道:“去府城也可,留下也可,你决定吧。”

朱浩叹道:“那就府城见……你先走,我手头还有些事要处置,等中午过了再走。”

“这就离开了?”

唐寅好像还没在矿场待够,也不知是否是山下集镇风光太好,居然让唐寅流连忘返?

“还有些事情,与先生到府城后再谈。”朱浩道,“哦对了,府城那边如今负责接待之人乃米先生,他字敬德,也是先生的弟子。”

唐寅很无语。

你直接告诉我娄素珍就行了,反正身边也没外人,人家还是陆松救回来的,在陆松面前你装什么大尾巴狼?

……

……

各自出发,似乎三方势力的人各不打扰。

次日下午,经过一番纵马狂奔,朱浩比杨慎先一步返回府城,悄咪咪进入府衙,装作大病稍微好转的样子,传见蒋山同。

蒋山同很意外,先前他去信京师,告知朱浩称病多日未出,怀疑其中有猫腻,结果转眼这边朱浩就说要见他,就像朱浩清楚他心中怀疑一般。

蒋山同心里满是迷惑,在娄素珍引领下到了朱浩养病的卧房。

“朱知府?”

蒋山同不敢再往里间走,因为他现在相信朱浩身上的病具有一定传染性,生怕自己被传染了。

“咳咳……”

朱浩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从里屋传出,“蒋同知,你来了吗?”

蒋山同一听,还真是朱浩的声音。

嗓音略微带着沙哑,看来真是病得不轻,蒋山同心想,这是要死了吗?弄得跟七老八十的糟老头子一样,说什么来了吗?不会是想对我交代后事吧?

“正是下官。”

蒋山同仍旧不往里走。

娄素珍提醒:“蒋同知,有事咱还是到里面说吧。”

蒋山同满脸惭愧之色:“下官岂是那不懂规矩之人?知府大人正在里面养病,下官宁可在外面聆听知府大人的教诲……朱知府,您有话直说,下官听得到。”

“咳咳,还是蒋同知你心里有本官,还好有你在,不然这府衙的公务都要荒驰下来了!听说朝廷派人来调查地方百姓袭扰矿场之事,案子是你在过问吧?”

“是。宗卷都在下官这里。”

“那好,你替本官去接待一下朝廷派来的使者,一位是唐寅,他乃本官启蒙恩师。另外一位是杨侍讲,他跟本官也是故交,咳咳,麻烦你了。”

蒋山同琢磨了一下。

唐寅和杨慎好像不是一个派系的人吧?

让我一个人去接待两边?

娄素珍再度提醒:“蒋同知,听到我家大人的话了吗?”

“哦,听到了听到了,下官一定将接待之事做好,请大人放宽心,安心养病。”

……

……

蒋山同没见到朱浩,便跟着娄素珍出了后院。

回到前面大堂,发现牟大志正瞪大眼看着他。

蒋山同破口大骂:“没事跑这儿干嘛?”

牟大志问道:“不是叫下官配合同知大人一起迎接朝廷钦差?”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